購買知識產品前,先想想那個教你的人憑什麼教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陣子,我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個名為「請說人話」的粉絲專頁發布一則很有火藥味的貼文。內容大概是在說一位以「寫作教練」自居的女作家,出了一本教「如何快速產出高流量文章」的書,但經該粉專查證後,發現那位作家本身並無寫出高流量文章的經驗。接著該粉專又接續發布幾篇文章來講述查證過程,以及剖析在「知識焦慮氾濫」的時代下,要成為「知識型網紅」並順利變現是件多簡單的事。
我認為這個名為「請說人話」的粉專不但講出我憋了許久的心裡話,更揭露了「知識經濟」的黑暗面。在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包裝自己,你真的可以「以專業的形象」成為任何人的老師,即便你對那項專業的了解甚少。且由於時代變動快速,多數人渴望利用零碎時間獲得更多知識,進而自掏腰抱購買昂貴的線上課程,而這也是我認為最有爭議的地方。
我曾經營一個以廣告行銷為主題的自媒體,因為一路上遇到很多貴人,所以粉絲成長速度算快,而我也在因緣際會下認識許多一樣在經營知識型個人品牌的創作者。
我也在這時發現,有些人明明上台報告和簡報經驗也不多,甚至從來沒有自己提案過,卻有辦法開課教別人「簡報提案」;有些人明明不是很會寫文案,沒有什麼替客戶寫文案的經驗,甚至連「跑得快和跑的快」、「敏捷地和敏捷的」都分不清楚,卻有辦法開課教別人怎麼「寫文案」;有些人只有寫過一兩支廣告腳本,卻因為自己寫過幾本小說,就開課教別人怎麼做「故事行銷」。
類似的現象屢見不鮮,也可以說這種做法就是「網紅」現在的變現方法之一,甚至連台灣脫口秀先驅薩泰爾也開始販售線上課程。而我也在仔細思考後發現讓我感到氣憤的主因,就是「因為他們有收費」。
以經營自媒體的角度來說,我認為分享觀點和知識再正常不過,我也很鼓勵大家積極分享所見所聞。但當今天你的受眾需要花錢才可以得到你產製的內容時,你的內容勢必要更有價值且更具原創性吧?
據我所知,上述講的那些開課案例,課綱內容都是相關書籍的東拼西湊,根本就只是知識搬運工。而「東拼西湊」對課綱編排來說也不是件壞事,畢竟授課新手確實該踩著巨人的肩膀才得以更順暢地傳道、授業、解惑。但是,在「講者本身經驗不足」或「對該領域不夠瞭解」的情況下,又要怎麼知道那些巨人的大道理能夠適用於現代的環境?
甚至有些講者根本沒實際應用過他在課堂上那些所謂的「知識」,卻要讀者將其牢記並奉為圭臬,真的可笑至極。
來源:pexels.com
總的來說,我認為大家在購買知識產品之前,需要好好思考這個內容產製者是否真的「有料」。那個人是真的有足夠且扎實的相關經驗,還是只是找一堆名人互推、背書?建議大家在購課或購書前,先去網路上看看這位作者的評價、經歷和作品,且盡量找不同來源的資料,畢竟現在到處都是網軍,只要花一點錢就可以把廚餘捧成米其林料理。
知識比金錢寶貴,比刀劍鋒利,比槍砲威力大
祝福我們都成為一個有知識且有思考能力的人。

avatar-img
31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怪物星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不否認這本書對剛入門的創作新手來說,是本很好的啟蒙教材。除了有能夠現學現用的公式,作者也不斷替讀者舉例示範,讓讀者知道該如何應用。但對寫作、編劇、創作已經有一定基礎或觀點的人來說,這本書存在著許多值得被挑戰的漏洞。
對於寫作,你了解多少呢? 為什麼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寫作文,卻還是經常在不同場合中被抱怨寫的東西詞不達意、毫無重點呢?花了三天三夜絞盡腦汁寫出來的文章,點閱率卻少得可憐,究竟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
在AI盛行的時代,很多工作都有可能被機器取代...... 而「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正是讓自己保有競爭力的方法!
是村上春樹的寫作起點,更是29歲的他對21歲的自己說的話。
繼『文案的基本修養』後,前奧美廣告人東東槍的另一本著作『文案的基本修煉』在今年三月與讀者見面啦,究竟裡面有哪些必讀的乾貨內容呢...?
「我想找行銷相關的實習,那我應該要怎麼準備作品集?」 你是否也也這種煩惱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幾個小方法,讓你輕鬆累積自己的行銷作品集!
我不否認這本書對剛入門的創作新手來說,是本很好的啟蒙教材。除了有能夠現學現用的公式,作者也不斷替讀者舉例示範,讓讀者知道該如何應用。但對寫作、編劇、創作已經有一定基礎或觀點的人來說,這本書存在著許多值得被挑戰的漏洞。
對於寫作,你了解多少呢? 為什麼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寫作文,卻還是經常在不同場合中被抱怨寫的東西詞不達意、毫無重點呢?花了三天三夜絞盡腦汁寫出來的文章,點閱率卻少得可憐,究竟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
在AI盛行的時代,很多工作都有可能被機器取代...... 而「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正是讓自己保有競爭力的方法!
是村上春樹的寫作起點,更是29歲的他對21歲的自己說的話。
繼『文案的基本修養』後,前奧美廣告人東東槍的另一本著作『文案的基本修煉』在今年三月與讀者見面啦,究竟裡面有哪些必讀的乾貨內容呢...?
「我想找行銷相關的實習,那我應該要怎麼準備作品集?」 你是否也也這種煩惱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幾個小方法,讓你輕鬆累積自己的行銷作品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日科技發達的環境中,創業門檻與日俱降,許多人尋求將知識轉化為收入。文章探討如何從單純的產品銷售者轉型為「指導者」或「教育者」,提供價值的同時擴展商機。成功的關鍵是找到自己的專長與熱情,界定目標受眾及其需求,並設計具體的解決方案以贏得信任。提供有效的文案結構,本篇文章助您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當我們投身知識付費行業,開始打造個人IP時,內心總是滿懷期待。期待用自己的知識幫助他人,運用自己的影響力贏得財富與自由。然而,漸漸發現,這條路並不如想像中那樣簡單,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守住初心。 誰的課又賣了好幾萬!? 割韭菜的誘惑與念頭無處不在。短期收益的誘惑令人心動....
Thumbnail
今天早上和朋友聊到「販賣知識焦慮」這個現象。這幾年,線上課程風靡一時,大家為了提升競爭力,常在知識焦慮與購買衝動的驅使下,一次性購買大量課程和書籍。這些課程和書籍,我們真的有消化、內化成自己的知識,並應用在生活中嗎?回想十年前,我剛接觸使用者經驗設計時,一位老師曾提到,使用者經驗設計的知識...
Thumbnail
── 我把別人的知識「搬運過來」、賺錢的方法 🚚 ​ 很多人說「知識型」網紅不可能一直找到又有料、又源源不絕的新題材。 ​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只是需要一點「小技巧」。 ​ 你點進我的頁面、稍微往前翻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長文,它們的互動表現都不差。
Thumbnail
在舊時的認知,授課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成就與經歷非凡,爬到了這個位置,已經沒有事情可以創造了,但在現代,卻是不一樣的局面,這其實反映了現實的職場出現了一些狀況。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網紅將網路上的人氣轉化到現實生活中的方式。主要包括出書、演講或活動邀約、經營實體公司三個賺錢方式,並提供了個案分析及賺錢潛力的計算。文章也討論了網紅經營實體公司時遇到的困難,以及線上課程販售的可能性。文末作者鼓勵孩子在網路上尋找無限可能性,並從中發掘問題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向成功邁進。
Thumbnail
在當今充斥著網路資訊,與各種實體與網路書籍的時代,如何將海量「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價值」成為了許多人關心的議題,更何況「價值」所涵蓋的「金錢」與「關係」兩大構面,絕對是由古至今,無論文人雅士或者販夫走卒,可以說是所有人所共同關懷與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想知道如何將你的知識轉變成收入? 這份書單推薦你四本好書,幫助你開始知識變現的第一步。 這四本書涵蓋知識變現的理論模型、案例分享,以及寫作技術的深入探討,讓你對知識變現更有概念。 除此之外,我也替你摘要四本書的重點,為你提供一個全方位的知識變現指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日科技發達的環境中,創業門檻與日俱降,許多人尋求將知識轉化為收入。文章探討如何從單純的產品銷售者轉型為「指導者」或「教育者」,提供價值的同時擴展商機。成功的關鍵是找到自己的專長與熱情,界定目標受眾及其需求,並設計具體的解決方案以贏得信任。提供有效的文案結構,本篇文章助您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當我們投身知識付費行業,開始打造個人IP時,內心總是滿懷期待。期待用自己的知識幫助他人,運用自己的影響力贏得財富與自由。然而,漸漸發現,這條路並不如想像中那樣簡單,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守住初心。 誰的課又賣了好幾萬!? 割韭菜的誘惑與念頭無處不在。短期收益的誘惑令人心動....
Thumbnail
今天早上和朋友聊到「販賣知識焦慮」這個現象。這幾年,線上課程風靡一時,大家為了提升競爭力,常在知識焦慮與購買衝動的驅使下,一次性購買大量課程和書籍。這些課程和書籍,我們真的有消化、內化成自己的知識,並應用在生活中嗎?回想十年前,我剛接觸使用者經驗設計時,一位老師曾提到,使用者經驗設計的知識...
Thumbnail
── 我把別人的知識「搬運過來」、賺錢的方法 🚚 ​ 很多人說「知識型」網紅不可能一直找到又有料、又源源不絕的新題材。 ​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只是需要一點「小技巧」。 ​ 你點進我的頁面、稍微往前翻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長文,它們的互動表現都不差。
Thumbnail
在舊時的認知,授課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成就與經歷非凡,爬到了這個位置,已經沒有事情可以創造了,但在現代,卻是不一樣的局面,這其實反映了現實的職場出現了一些狀況。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網紅將網路上的人氣轉化到現實生活中的方式。主要包括出書、演講或活動邀約、經營實體公司三個賺錢方式,並提供了個案分析及賺錢潛力的計算。文章也討論了網紅經營實體公司時遇到的困難,以及線上課程販售的可能性。文末作者鼓勵孩子在網路上尋找無限可能性,並從中發掘問題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向成功邁進。
Thumbnail
在當今充斥著網路資訊,與各種實體與網路書籍的時代,如何將海量「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價值」成為了許多人關心的議題,更何況「價值」所涵蓋的「金錢」與「關係」兩大構面,絕對是由古至今,無論文人雅士或者販夫走卒,可以說是所有人所共同關懷與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想知道如何將你的知識轉變成收入? 這份書單推薦你四本好書,幫助你開始知識變現的第一步。 這四本書涵蓋知識變現的理論模型、案例分享,以及寫作技術的深入探討,讓你對知識變現更有概念。 除此之外,我也替你摘要四本書的重點,為你提供一個全方位的知識變現指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