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我的出走日記》│不假裝幸福或不幸,你要學著更認識你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生命裡的問題,不會因為擁有一輛車、有能力住到蛋黃區,或有個伴侶,就能一勞永逸統統解決,人生是好不容易過了這關,還有下一關,《我的出走日記》裡的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解放之路,一條讓自己真正自由的路,而這條路,不在外面,而在我們自己身上,如同具先生認真對美貞提醒的:你要更認識你自己。
劇照來源:IMDB
前一陣子,朋友Emma跟我哭訴公司的事情,抱怨我們之間一位共同的朋友,接到這通電話,我才知道她因自體免疫疾病住院;Emma年輕、漂亮、看起來很健康,認識她多年,沒見過她的負面情緒,工作上表現很好,很受上司器重,除了婚後,她一直無法如願懷孕外,我以為她的人生接近滿分,我完全沒想到,她的陽光表現背後,也有大片陰影,心思細膩,個性體貼的她,在工作與私人的場域上,常常默默吞下很多苦跟傷。
她讓我想起多年前離開職場的最直接原因也是自體免疫疾病,而造成疾病的過勞與壓力,大多數不是來自工作本身,而是職場裡的長年的人際關係,比方說,頻繁找碴的上司、同事之間的小團體與勾心鬥角.....2019年,好不容易在離開十年後重回職場,萬分珍惜的在一個專業媒體工作,卻又遭遇到職場霸凌,被霸凌最慘的不是主管肆無忌憚的咆嘯與惡毒人身攻擊,而是在那些攻擊下的自我懷疑,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每個禮拜天過了中午,我就陷入憂鬱,希望時間不要繼續往前走,可以不用開始接下來心驚膽戰又痛苦黑暗的五個工作天。
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如果沒有,那一定要好好珍惜你的幸運,可是,如果你也曾經,或正在經歷這樣的不舒服,那麼,《我的出走日記》會是一部非常適合你,也相信一定可以療癒你的一部韓劇。

有房有車有伴,人生就會沒有煩惱?

《我的出走日記》聚焦在廉家老三廉美貞與她的哥哥、姊姊的日常,以及在她爸爸工廠裡工作的具先生帶給廉美貞的改變。
廉家三姊弟妹都是普通上班族,跟父母一起住在離首爾有段距離的山浦市,平常的上班日,每天搭單程一個半小時的公車轉地鐵到首爾上班,下班再搭一個半小時的地鐵轉公車回家,假日就幫忙田裡的農事。
廉美貞在一家大公司擔任約聘僱員,性格內向,不善社交,也討厭社交,直屬主管不喜歡她,成天對她雞蛋裡挑骨頭,公司裡面雖有一群女性的姊妹飯友,看起來對她很照顧,她也曾經相信過她們,卻在後來發現,曾經推心置腹的好姊妹,人前跟她手牽手,背後對她下毒手;職場不順以外,感情生活也很悲慘,借了一大筆錢給前男友創業,但前男友的事業不但以失敗告終,欠了一屁股債,還跟其他女人落跑。
廉美貞的哥哥姐姐,也各有各的煩惱,大姊廉綺貞,有一份做了十幾年,做到主管職的穩定工作,但日復一日近乎不變的重複,常讓她懷疑人生;年齡將屆四十,身旁卻沒有人,年紀相仿的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庭,讓她常常覺得孤單,覺得寂寞,覺得冷,偏偏她又好像是男人絕緣體,公司裡有個花心男主管朴振宇,公司裡每個單身女同事都追求過,偏偏就只略過她;廉綺貞說,連蟋蟀都會為了冬天可以有伴取暖而求偶,她也一定要在這個冬天談戀愛,隨便找個男人都行。
老二廉昌熙的職場生活算是順利,主管跟客戶都信任他,也有一群可以講真心話的哥兒們,但同部門的某一位同事,常常扯他後腿,讓他厭惡至極;感情生活裡,每段關係到了關鍵的時刻就會分手,他把感情不順遂的原因歸咎於經濟,他說,所有的事情都是車子裡發生的,爸爸不贊助他買車,沒有車子,就沒辦法談戀愛,加上通勤時間太長,讓他沒有辦法好好約會,如果有能力搬到首爾生活,人生的困境就會全部解決。
可是,真的,離開蛋白區到蛋黃區的首爾生活,所有的問題就會消失不見,從此一帆風順?廉美貞如此懷疑著哥哥的想法。

不假裝幸福或不幸,誠實面對自己

《我的出走日記》的劇名由來是廉美貞公司有個「幸福支援中心」,顧名思義就是為每位員工謀幸福,「幸福支援中心」的主管蘇香琪認為,幸福就是每個員工都參加至少一個以上的「同好會」,比方說健走、保齡球等等的,但廉美貞跟另外兩位男性同事都沒有,蘇香琪便一而再再而三地約談他們三人,想方設法要幫他們配對一個「同好會」,後來。不勝其擾的這三人,乾脆自己成立「出走同好會」,這樣才能擺脫頻繁的約談;而為了能對蘇香琪交代這個同好會的成立,不是只為了應付公司,他們也認真地以「不假裝幸福、不假裝不幸、誠實面對自己」為樹立宗旨,附加「不給予建議、不給予安慰」原則,在聚會時分享各自的「出走日記」〈liberation notes〉。
在內外向的光譜上,我也是偏向內向極端值的人,跟廉美貞一樣不愛社交,覺得社交高度勞心勞力,在團體裡,喜歡靜靜待在角落,所以對於「出走同好會」三人的邊緣處境,很能同理,也對三人之一的朴向旻的抱怨很有共感,他說:「他們就不能放任內向的人待在自己的小角落嗎?」、「連吃飯時間都搞得很有壓力,我有需要認識全公司的人嗎?幹嘛跟其他部門的人變熟?連跟自己部門的人都很難變熟了。」。

看到自己的問題,也就開啟了療癒

《我的出走日記》的英文片名是《My liberation notes》,有些地方會把劇名直譯作《我的解放日記》,表面上看起來是「出走同好會」的這幾位成員,透過寫「出走日記」的方式,尋找自我的解放,可是實際上,劇中的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解放之路,一條讓自己真正自由的路,而這條路,不在外面,而在我們自己身上,如同具先生認真對美貞提醒的:你要更認識你自己。
生命裡的問題,並不會因為擁有一輛車、有能力住到蛋黃區,或有個伴侶,就能一勞永逸統統解決,人生是好不容易過了這關,還有下一關,念書時以為考上大學,人生就會順利,殊不知,大學的畢業,只是開啟了下一個階段更大的迷惘;我們跟著社會的期待,努力工作賺錢,在大家覺得「應該」的時間擇偶結婚、生小孩,一道道跟著主流價值,自以為跨過的檻,其實都只是迎向另外一個階段的問題與關卡。
劇中有一個關於年齡的橋段,是廉琦貞大喇喇地在餐廳裡對好友說,五十歲的人,應該活著就沒什麼目標,像動物吃草一樣,鄰座的半百女客人聽到後,大氣回應:「我本來以為到了三十歲,自己會很帥氣,結果只是一場空,接著想『四十歲我會怎麼生活?五十歲呢?活著幹嘛?』、『那就別活了吧』,結果五十歲還是一樣,五十歲真的會來得很突然,那種感覺就像十三歲的時候,稍微睡個午覺就突然醒來一樣。」;距離五十歲已經很近的我,很能體會這位大姊講的時光飛逝感,以前以為,就算四十沒辦法不惑,五十總可以了吧?但實際上,很快就要跨過五十這條線的我,對於生命與生活,依然充滿了困惑不解,依然在尋找自己的解放之路。
劇末「出走同好會」聚會時,他們討論著是否找到自己的解放,成員之一的曹泰勳有些猶豫的說:「關於解放,我們確實踏出了第一步,但不覺得有點虛無嗎?我找到了讓我疲憊不堪的原因,除此之外......」,廉美貞接口說,她認為那就是解放的全貌,找到自己的問題點。

一天五分鐘,只要有五分鐘的快樂就能撐下去

《我的出走日記》的結局,編導給觀眾留下了好多想像的空間,有些網友覺得這樣的結局太過開放,我卻覺得這就是最好的結尾,最貼近現實的結局,生命就是這樣,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永遠有不同的偶然與我們碰撞,讓我們成長,永遠有新的可能,等待我們去開發。
超喜歡劇中廉美貞的「集滿五分鐘」哲學,廉美貞對具先生說,「一天五分鐘,只要有五分鐘喘口氣就能撐下去,我去便利商店的時候順手幫學生開門就會因為得到他們一句謝謝而開心七秒,早上醒來的時候會因為想到那天是禮拜六而開心十秒,就這樣每天集滿五分鐘,這就是我撐下來的生存之道。」,生活裡,總有不順遂的時候,無論生命再怎麼晦暗,一點點微小的光亮,就足以點亮人生。
寫到這裡,字數已近三千,很喜歡劇中的愛情哲學,就留待下一篇再跟各位格友分享。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茶金》裡,我們跟著薏心,從稚氣未脫,在床上跟春姨撒嬌的二十歲小姑娘,到以企業二代之姿,與吉桑在政經動盪的當時,共同經營家族事業,經歷過重大危機,與二代接班常見的兩代衝突;薏心後來成為一個成熟有韻味的女企業家,這樣超級女性勵志的情節,對照當時的時代背景,卻讓我覺得像看時光穿越劇......
在投資理財的領域裡,風險的承擔與年齡成反比,年紀愈大,在理財上愈是要保守,這點至今,相信仍是真理,然而,投資理財以外的其他人生選擇,是可以不用被年齡的刻板印象所框限,無論是追求夢想,還是追求愛情,或是學習新事物,都可以更勇敢更無畏,就像《媽,別鬧了》的主角王玫玫一樣。
很喜歡22號感受到的那些美好:披薩的可口、棒棒糖的甜美、天空與落葉的美麗......這些幸福,都是唾手可得的微小事情,卻要安靜與用心才有辦法發現,這也讓我想起生命裡很多的小幸福,初戀情人甜美的唇、北海道雪地裡的熱牛奶、韓國秋天裡滿街滿地燦亮的銀杏、孩子嬰幼兒時期身上怎麼聞都聞不膩的奶香......
中年後,日子益發飛快,隨便一件往事,都可以追溯十年以上的時間,關於死後的人生,各個宗教有各自不同的見解,然而,無論是不斷輪迴的未來世,抑或天堂,與未知的死後相比,此生的生命,都極為短暫;宇宙之間,能量恆定,善出者善返,反之亦然,在有限的生命裡,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這是《可可夜總會》教我要思考的事。
祝所有的爸爸,與因為各種狀況,母兼父職的媽媽們,父親節快樂!分享八部跟爸爸有關的電影,在這幾部電影裡,有愛之深,責之切,對孩子嚴厲訓練的虎爸,有跟孩子是好朋友的暖爸,有華人社會裡常見的沉默爸爸,在這些爸爸裡,有你,或是你的爸爸的類型嗎?
每個女性都是千代子,自古到今,從年輕到老,不管在生活、職場裡扮演什麼角色,那個人,那個心裡的VVIP,是女性活著的核心原動力,就像被下了詛咒一般,千年萬年,女性的生命核心,都是愛。
在《茶金》裡,我們跟著薏心,從稚氣未脫,在床上跟春姨撒嬌的二十歲小姑娘,到以企業二代之姿,與吉桑在政經動盪的當時,共同經營家族事業,經歷過重大危機,與二代接班常見的兩代衝突;薏心後來成為一個成熟有韻味的女企業家,這樣超級女性勵志的情節,對照當時的時代背景,卻讓我覺得像看時光穿越劇......
在投資理財的領域裡,風險的承擔與年齡成反比,年紀愈大,在理財上愈是要保守,這點至今,相信仍是真理,然而,投資理財以外的其他人生選擇,是可以不用被年齡的刻板印象所框限,無論是追求夢想,還是追求愛情,或是學習新事物,都可以更勇敢更無畏,就像《媽,別鬧了》的主角王玫玫一樣。
很喜歡22號感受到的那些美好:披薩的可口、棒棒糖的甜美、天空與落葉的美麗......這些幸福,都是唾手可得的微小事情,卻要安靜與用心才有辦法發現,這也讓我想起生命裡很多的小幸福,初戀情人甜美的唇、北海道雪地裡的熱牛奶、韓國秋天裡滿街滿地燦亮的銀杏、孩子嬰幼兒時期身上怎麼聞都聞不膩的奶香......
中年後,日子益發飛快,隨便一件往事,都可以追溯十年以上的時間,關於死後的人生,各個宗教有各自不同的見解,然而,無論是不斷輪迴的未來世,抑或天堂,與未知的死後相比,此生的生命,都極為短暫;宇宙之間,能量恆定,善出者善返,反之亦然,在有限的生命裡,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這是《可可夜總會》教我要思考的事。
祝所有的爸爸,與因為各種狀況,母兼父職的媽媽們,父親節快樂!分享八部跟爸爸有關的電影,在這幾部電影裡,有愛之深,責之切,對孩子嚴厲訓練的虎爸,有跟孩子是好朋友的暖爸,有華人社會裡常見的沉默爸爸,在這些爸爸裡,有你,或是你的爸爸的類型嗎?
每個女性都是千代子,自古到今,從年輕到老,不管在生活、職場裡扮演什麼角色,那個人,那個心裡的VVIP,是女性活著的核心原動力,就像被下了詛咒一般,千年萬年,女性的生命核心,都是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小美在職場上的困境和轉變,以及如何透過調整心態和行動,重新找回職場的熱情和成功。這是一個關於個人成長和職業規劃的勵志故事。
Thumbnail
最近看了前陣子討論度很高的「不夠善良的我們」。劇一開始,女主角簡慶芬 (林依晨飾) 每天都處於被忙碌和瑣碎雜事的包圍中度過,在這樣一層不變的日常生活中,她已經很久都沒有那種"很快樂"的感覺,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她覺得生活中其實也沒有不順遂,但就是不想每天的生活總是這樣平淡無味的「日復一日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第六集影評:具先生和美貞面對著不同的人生選擇,卻都找到了彼此所需要的崇拜與解放。他們的崇拜如何讓他們逃離對世界的束縛,並朝著成長和改變的方向邁進。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第五集影評,在這集的尾聲,美貞說,她不討厭也不喜歡父母,但她討厭哥哥跟姊姊。因為覺得媽媽總是因為子女而不幸福,所以如果自己遇到不好的事,絕對不能讓媽媽知道。看到這裡,不禁想起媽媽的那段自言自語,如果他們都能互相說出口,那美貞會不會不感到這麼孤單,媽媽會不會不被孩子們誤解。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第四集影評,美貞慢慢表達自己,對抗壓力,找自己的快樂。透過表達心裡話,真正獲得自由,改變的勇氣和堅持。你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嗎?覺得自己雖然沒有不幸,但是也沒有快樂。如果是這樣的話,嘗試些平常不曾做過的事,走去沒有走過的路。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前進的方法。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敘事著面對通勤與人生的掙扎,角色心路歷程深刻觸動人心。青春與無力、希望與憂鬱的交織令人深思。
Thumbnail
#7《我的出走日記》 廉美貞:你到底想要看到我多狼狽? 為什麼一直想看我最不堪的一面。 一定要讓我爸媽跟全世界都知道這件事才行嗎? 具先生:你害怕這個後果吧? 那個混帳就是知道你有這個弱點才會吃定
因為同事不斷提起這齣戲劇,加上演員很吸引人,就追了下去。 最近應該很多女人開始思考著,自己到底是老公的"Rebecca"還是"簡慶芬"?? 這是我追劇期間最常問自己的一句話,等到劇終了,我才有了答案。 整部劇是從簡慶芬的視角開始,有很大篇幅的自我對話,連劇終了,也是在簡慶芬的自我對話中結束。
Thumbnail
探索旅程中發現她心底對工作的吶喊:「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卻沒辦法達成我想要的目標?」對此,潛意識提醒著:『不用急、用自己的步調走就行。』
#連怡君的重啟人生 如果說一個人下定決心要出外獨立生活,這其中一定是有什麼關鍵因素存在。簡旭仁在公司與女孩閒聊時,有兩次親眼目睹她談到與大哥不合而啜泣的樣子,而女孩也坦白說出自己想搬出來的想法。無論如何,一般只要有同情心的人,聽聞這種事情多少都會給予慰藉或幫助,況且兩人又是二十幾年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小美在職場上的困境和轉變,以及如何透過調整心態和行動,重新找回職場的熱情和成功。這是一個關於個人成長和職業規劃的勵志故事。
Thumbnail
最近看了前陣子討論度很高的「不夠善良的我們」。劇一開始,女主角簡慶芬 (林依晨飾) 每天都處於被忙碌和瑣碎雜事的包圍中度過,在這樣一層不變的日常生活中,她已經很久都沒有那種"很快樂"的感覺,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她覺得生活中其實也沒有不順遂,但就是不想每天的生活總是這樣平淡無味的「日復一日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第六集影評:具先生和美貞面對著不同的人生選擇,卻都找到了彼此所需要的崇拜與解放。他們的崇拜如何讓他們逃離對世界的束縛,並朝著成長和改變的方向邁進。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第五集影評,在這集的尾聲,美貞說,她不討厭也不喜歡父母,但她討厭哥哥跟姊姊。因為覺得媽媽總是因為子女而不幸福,所以如果自己遇到不好的事,絕對不能讓媽媽知道。看到這裡,不禁想起媽媽的那段自言自語,如果他們都能互相說出口,那美貞會不會不感到這麼孤單,媽媽會不會不被孩子們誤解。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第四集影評,美貞慢慢表達自己,對抗壓力,找自己的快樂。透過表達心裡話,真正獲得自由,改變的勇氣和堅持。你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嗎?覺得自己雖然沒有不幸,但是也沒有快樂。如果是這樣的話,嘗試些平常不曾做過的事,走去沒有走過的路。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前進的方法。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敘事著面對通勤與人生的掙扎,角色心路歷程深刻觸動人心。青春與無力、希望與憂鬱的交織令人深思。
Thumbnail
#7《我的出走日記》 廉美貞:你到底想要看到我多狼狽? 為什麼一直想看我最不堪的一面。 一定要讓我爸媽跟全世界都知道這件事才行嗎? 具先生:你害怕這個後果吧? 那個混帳就是知道你有這個弱點才會吃定
因為同事不斷提起這齣戲劇,加上演員很吸引人,就追了下去。 最近應該很多女人開始思考著,自己到底是老公的"Rebecca"還是"簡慶芬"?? 這是我追劇期間最常問自己的一句話,等到劇終了,我才有了答案。 整部劇是從簡慶芬的視角開始,有很大篇幅的自我對話,連劇終了,也是在簡慶芬的自我對話中結束。
Thumbnail
探索旅程中發現她心底對工作的吶喊:「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卻沒辦法達成我想要的目標?」對此,潛意識提醒著:『不用急、用自己的步調走就行。』
#連怡君的重啟人生 如果說一個人下定決心要出外獨立生活,這其中一定是有什麼關鍵因素存在。簡旭仁在公司與女孩閒聊時,有兩次親眼目睹她談到與大哥不合而啜泣的樣子,而女孩也坦白說出自己想搬出來的想法。無論如何,一般只要有同情心的人,聽聞這種事情多少都會給予慰藉或幫助,況且兩人又是二十幾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