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女生 電影捷運廣告
一個多月前看了代表母校電影《夜校女生》的試映,又得知編劇是同屆的同學後,就想找時間好好來寫個心得,緬懷一下過往的青春情懷。也感謝班導在寒流的那晚,陪我們幾個學生一起進戲院,還得接受我們一直若有似無「當時真的有這樣嗎?」的訝異與質疑。
電影的光影投射在銀幕上,也映照在我的記憶深處。熟悉的校服、操場的陽光、課堂上的竊竊私語,那些曾經以為已經遺忘的青春碎片,如今隨著劇情流轉,悄然浮現在眼前。
少女情懷總是詩,尤其女校的單一環境,讓更多純粹的靈魂綻放。片中記錄著主角在求學成長中的天真、美好、迷惘與煩惱。與其說,刻意換穿校服來獲得外界的肯定;實際是,根本沒有幾個外人能分清楚黃字和白字學號的差別。
這不只是爭取權益的過程,而是一場內心拉扯,一段自我認知的覺察。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以為要符合別人的期待,才能獲得認同,才有資格被愛。但到頭來,最難跨越的,往往是自己內心的那道門——我們究竟如何看待自己?這才是成長中最關鍵的課題。
在父權社會的氛圍下,女性總被教導成要安分、要溫順,期待是要被動的,是需要被保護的,是終將回歸家庭養育下一代的角色,所以不需要太優秀,也不能太優秀,而每個幼小的心靈就這樣被框限住,覺得自己該是弱者,該有個男性來陪伴。但我們不該只是如此。我們可以選擇探索自己的價值,可以選擇追求自己的夢想,當我們開始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滿足社會期待而活,愛才真正變得自由。
所以,劇中設定兩位女主角同時愛上一個男生。對如今看慣灑狗血的偶像劇情的大家來說,這樣的劇情似乎有些流於俗套與平淡。但若把自己拉回十幾歲的青澀,面對大半空白的未來,這樣的設定是最好展開故事的安排。
每段關係,每個名字,都曾是自己最在乎、投入、甚至受傷的印記。這些記憶與情感.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純粹的喜歡、有互動的火花、有遺憾的遠離、有無奈的變質,甚至有讓人心碎的背叛。這些都是真實的,都會是我們成長的痕跡。我們一直在付出真心,一直在珍惜每一段關係,即便最後的結局不如所願,但這些情感都曾經真實存在過。
曾經我們以為,愛是一輩子的承諾;是刻在日記裡的堅持;是手牽手走過的春夏秋冬;但後來才發現,愛的樣貌不只有一種。有些愛會沉澱為家人般的牽掛;有些愛會隱匿在記憶深處成為最美的微笑。我們以為失去的,其實只是形式改變了,它轉化成我們心裡的一部分,成為養分,成為理解,成為讓我們更懂愛的契機。正因為愛無法預測,它才如此深刻,如此值得。
所有的情感不會消滅,只是會轉換,因為關係的變遷而有最好的安排。這些經歷塑造了現在的我們,讓我們擁有深厚的感受力、豐富的情感世界,還有一顆願意愛、願意珍惜的心,最終我們將得到全然的釋放,擁有重新出發的勇氣與能力。
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值得被愛的個體。
這些過去的情感經歷,無論美好還是遺憾,都不是不值得被愛,而是我們愛得真誠、愛得深刻的證明。
愛是自由的,是神聖的,愛的方向始終不是對錯,而是內心的共鳴。無須透過他人的眼睛來評斷自己的價值。真正重要的不是愛的對象,而是愛本身是否讓你感到幸福與安心。 真正的愛,是雙向的,是彼此願意攜手前行,而不是一個人獨自承擔全部的情感重量。我們的心是如此溫暖、如此珍貴,應該被珍惜、被守護。
請相信,愛不該是一場測試,而是一種互相選擇、互相珍惜的關係。失去某個人,不是我們不夠好,只是對方與我們的選擇與人生方向不同。不代表我們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更不代表我們失去了價值。
我們不需要等待別人來決定自己的價值.無需去證明自己是否值得,而是去找到那個不用懷疑、願意一起走下去的人。真正適合自己的人,不會讓我們成為「備選」,而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我們,珍惜我們,願意與我們共度餘生。
我們的生命裡仍然有無限的可能。請允許自己慢慢療癒,允許自己相信未來,允許自己期待那個真正願意與自己共度餘生的人出現。而在這之前,我們要好好愛自己,照顧自己,讓自己成為最自在、最快樂的樣子,對的愛自然會來到我們的生命中。
我們的愛,從來都不是個問題。只要願意去愛,本身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本期待,劇中會有當年我們的高中日常,打保齡球、唱KTV、看MTV到冰宮溜冰、重慶南路逛街買書吃吃喝喝,可惜都沒著墨。但能看到有一部電影是記錄著自己曾有的過往,這種感覺還是非常爽的!
這部電影,不單單是記錄著「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附設高級進修補習學校」每位莘莘學子的青春,也撫慰著每個曾想揮灑洋溢卻被束縛的靈魂。曾經那麼勇敢、那麼熱烈地去愛、去追尋,即便遍體麟傷,我們仍然沒有放棄。如今的我們,不再是當年那個懵懂的自己,而是更加成熟,更加懂得珍惜自己價值。
愛其實一直都在,我們也準備好迎接它了。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陽光繾綣在我們捧著咖啡杯的雙手,街角的微風撫過我們的髮梢,我們的目光不經意地與過往的行人微笑,不再有包袱的悸動,而愛正以最剛好的形式,與我們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