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訃聞〉入選漁民詩社的【優選作品集069期】-202210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訃聞〉入選於漁民詩社的【優選作品集069期】,這篇文是我在婆婆7/26告別式後,7/28寫的,過去很難聚在一起的家人們,這時候都在一起了,如同我去年被刊上的〈不想在告別式上說再見〉。
.
似乎當人一離世之後,忙碌的我們都騰的出時間了.最後能在一起的時候,卻是再也無法見面的時刻.

我之後夢到婆婆,那是一個奇怪的情節,我的眼前有兩個畫面,一個是衪的告別式,一個是她在說話和大家笑笑的小房間,那一切瞬間在我眼前蒙起了一層白霧,濕潤的眼角,我知道,她走了.不會再回來了.
------------
〈訃聞〉 /方晴君
.
此生最終留下的支字片語
由別人含淚代筆
最後一次的相聚。卻也是生死相隔
.
久未相逢的遠方親友
都因這封追思的牽引。成就圓滿
.
相見的淚水
不是歡笑﹑不是喜悅
更多的是不捨與傷悲遺憾
.
主角躺在冰冷木箱
外頭這一切
衪卻再也看不見
.
成群結隊的家人與友人
為衪。淚水餞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22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專門為歌詞創作人創的專題. 想學習寫歌詞,歡迎來這裡看看,分享個人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晴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撿到蝙蝠寶寶》刊登在今天的《金門日報》 ———————————————— 《撿到蝙蝠寶寶》文:方晴君 想起多年前,同事發現地上掉下來一隻小蝙蝠,是活的,但沒什麼要動,不知道是不是受傷了,很小一隻,翅膀很薄弱。 我們這裡都有車子在進出,如果不抓起來,也會可能死在輪下。因為同事不敢抓就叫我,我就
《東歐旅記》刊登在青年日報,這本來是十年前寫的歌詞《情迷東歐》(放留言)因為很長,作曲能力有限,連起來成文投稿入選,經由副刊潤飾刊登,與大家分享,當然原詞有機會有能力時,會再成歌,謝謝副刊畫了插圖。很喜歡。 ---------------------------------- 《東歐旅記》◎徐嵐姍
晴君的三行詩〈學人精〉外四首〈破鞋/醉酒/打卡/寄生〉入選10月3日的中國海外龍鳳文學|三行微型詩佳作聯展專輯第五期,與大家分享,謝謝一直對我的鼓勵與支持. ------------ 學人精 方晴君/台灣 不費吹灰之力。 劫走 旁人最優良的外掛 那是自卑沒有自我的靈 . 破鞋 緊閉雙唇。 是我的
#小朋友的廚藝節目-主題歌開播。 之前我們寫的主題歌《我們是小小廚神》竟然在《小鮮廚在我家》第三季播出了,好開心♥️本來等到花兒都謝了。 在2022年11月3日上午《小鮮廚 在我家》第三季開播發布會在中國兒童中心舉行。 第三季節目已於11月5日在央視網上線首播。 與眾不同的節目型態,兒童視角和專業
《懷舊土雞城》 在10月9日刊登在中華日報,與大家分享. ———————————— 《懷舊土雞城》 文:方晴君 . 小時候,因為爸爸大多都不在身邊,每到假日時,舅舅會開著黃色小廂型車,載媽媽和我們去石岡的一間土雞城。 . 那時的我大概在國小時,每次聽到舅舅要來,我們都很開心,因為一定有吃又有得玩。
《施比受更有福》刊登於09月25日的更生日報。 施比受更有福 ◎方晴君 . 以前在車站,都會遇到了一些拿著單子,要你捐獻錢的收據,那些是聾啞人士。他們比手劃腳的,無非就是要你給一些金錢。 .   年紀小不懂事,看到有需要的人,以為都要出手幫忙!有時還蠻不自量力的。但我記得有一次,從台中坐車回家,要
《撿到蝙蝠寶寶》刊登在今天的《金門日報》 ———————————————— 《撿到蝙蝠寶寶》文:方晴君 想起多年前,同事發現地上掉下來一隻小蝙蝠,是活的,但沒什麼要動,不知道是不是受傷了,很小一隻,翅膀很薄弱。 我們這裡都有車子在進出,如果不抓起來,也會可能死在輪下。因為同事不敢抓就叫我,我就
《東歐旅記》刊登在青年日報,這本來是十年前寫的歌詞《情迷東歐》(放留言)因為很長,作曲能力有限,連起來成文投稿入選,經由副刊潤飾刊登,與大家分享,當然原詞有機會有能力時,會再成歌,謝謝副刊畫了插圖。很喜歡。 ---------------------------------- 《東歐旅記》◎徐嵐姍
晴君的三行詩〈學人精〉外四首〈破鞋/醉酒/打卡/寄生〉入選10月3日的中國海外龍鳳文學|三行微型詩佳作聯展專輯第五期,與大家分享,謝謝一直對我的鼓勵與支持. ------------ 學人精 方晴君/台灣 不費吹灰之力。 劫走 旁人最優良的外掛 那是自卑沒有自我的靈 . 破鞋 緊閉雙唇。 是我的
#小朋友的廚藝節目-主題歌開播。 之前我們寫的主題歌《我們是小小廚神》竟然在《小鮮廚在我家》第三季播出了,好開心♥️本來等到花兒都謝了。 在2022年11月3日上午《小鮮廚 在我家》第三季開播發布會在中國兒童中心舉行。 第三季節目已於11月5日在央視網上線首播。 與眾不同的節目型態,兒童視角和專業
《懷舊土雞城》 在10月9日刊登在中華日報,與大家分享. ———————————— 《懷舊土雞城》 文:方晴君 . 小時候,因為爸爸大多都不在身邊,每到假日時,舅舅會開著黃色小廂型車,載媽媽和我們去石岡的一間土雞城。 . 那時的我大概在國小時,每次聽到舅舅要來,我們都很開心,因為一定有吃又有得玩。
《施比受更有福》刊登於09月25日的更生日報。 施比受更有福 ◎方晴君 . 以前在車站,都會遇到了一些拿著單子,要你捐獻錢的收據,那些是聾啞人士。他們比手劃腳的,無非就是要你給一些金錢。 .   年紀小不懂事,看到有需要的人,以為都要出手幫忙!有時還蠻不自量力的。但我記得有一次,從台中坐車回家,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會開始做「終活」這個題目,一部分是因為我在長照單位服務,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我的外婆。在外婆離世以後,我才發現,原來我一點都不認識她。在外婆離開以後,恰好工作上接觸到「終活」議題,我開始著手準備《時光筆記本》,希望不要再有人經歷我所承受過的痛。
外婆過世了 因為外婆是壽終正寢,我覺得這是外婆的福氣 所以我打算鎮定以對 但當阿姨看到我、馬上來抱住我時 我就開始哭,一直一直哭 以後來外婆家,沒有人叫我的小名了 以後來外婆家,沒有外婆了 沒有外婆的外婆家,不再是外婆家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昨天陪老媽去寺廟參加法會,法會結束後,留在寺院用午齋。 有一位和老媽相熟的師姐,她的母親三天前以96歲的高齡在家中壽終正寢。 吃完午齋後,這師姐和老媽說到臨終助念真的不可思議,師姐的母親經過了八小時助念後,面相十分安詳,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打開了相簿,師姐母親的遺容就映入了老安與老媽的眼中。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我幾年前在社大上課,有位同學說到她公公過世了,有幾天要回南部的鄉下辦喪事。   村子裏當地的葬儀社找她的婆婆,希望給他辦,但小叔們決定要給龍巖辦,「我婆婆最後一次做決定的希望落空了。」   再下一次上課,她說到她的公公來託夢的事。   是這樣的。前幾天他們回去,她小叔將人家包來的奠儀用橡
我的外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病痛的肉體到自由自在的地方去旅行了。 外婆活了75歲,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9月,那一次我要去小琉球學潛水但遇到颱風天船都停了,所以殺去高雄外婆家打算借宿一晚,可是外婆本人和他家的狀況都讓我心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會開始做「終活」這個題目,一部分是因為我在長照單位服務,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我的外婆。在外婆離世以後,我才發現,原來我一點都不認識她。在外婆離開以後,恰好工作上接觸到「終活」議題,我開始著手準備《時光筆記本》,希望不要再有人經歷我所承受過的痛。
外婆過世了 因為外婆是壽終正寢,我覺得這是外婆的福氣 所以我打算鎮定以對 但當阿姨看到我、馬上來抱住我時 我就開始哭,一直一直哭 以後來外婆家,沒有人叫我的小名了 以後來外婆家,沒有外婆了 沒有外婆的外婆家,不再是外婆家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昨天陪老媽去寺廟參加法會,法會結束後,留在寺院用午齋。 有一位和老媽相熟的師姐,她的母親三天前以96歲的高齡在家中壽終正寢。 吃完午齋後,這師姐和老媽說到臨終助念真的不可思議,師姐的母親經過了八小時助念後,面相十分安詳,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打開了相簿,師姐母親的遺容就映入了老安與老媽的眼中。
Thumbnail
母親病逝後,我按她的要求處理後事,遭到親戚的非議。透過這段經歷,我反思葬禮的意義以及我們對逝者的尊重。
Thumbnail
我幾年前在社大上課,有位同學說到她公公過世了,有幾天要回南部的鄉下辦喪事。   村子裏當地的葬儀社找她的婆婆,希望給他辦,但小叔們決定要給龍巖辦,「我婆婆最後一次做決定的希望落空了。」   再下一次上課,她說到她的公公來託夢的事。   是這樣的。前幾天他們回去,她小叔將人家包來的奠儀用橡
我的外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病痛的肉體到自由自在的地方去旅行了。 外婆活了75歲,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9月,那一次我要去小琉球學潛水但遇到颱風天船都停了,所以殺去高雄外婆家打算借宿一晚,可是外婆本人和他家的狀況都讓我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