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門課筆記:土磚製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0/11/15
實作課的早上,我們先分成三大組:
1.到牛頭司挖牛糞
2.做木工,製作土磚的模具
3.剪稻草

前置準備工作:
A.準備黏土(我們用田土,因是當天現挖,有點過濕,需再加砂。如果能先挖好瀝乾/曬乾些濕度會更剛好)
B.準備盛裝容器黏土、牛糞等材料的容器&工具
C.大張帆布(要在上面踩土)
D.足夠將土磚攤開晾乾的空間(有屋簷、通風陰涼處佳)
E.稻草
F.製作模具的廢木料
G.砂(備用)

現挖田土:

收集牛糞
需要取用的是牛糞內的短纖維,如果可以不要太濕、曬乾更好。

製作木模具

將稻草依需求剪至所需合適的長度(我們這次用30cm 或更長)

黏性測試:

測試黏性的標準是像「baby poo嬰兒大便」,取好預定比例的材料,混均勻後,用力砸在手上,如果可以黏在手上十秒,代表黏性和濕度剛好。如果會提早墜落可能是太濕(過重),需要調整材料的比例。

確定完黏性後,開始製作土磚。

先取好預定的體積,開始手腳併用,混勻土團。

當土團快被踩出帆布外時,要拉帆布邊緣,將土團調整回中心,不然土團掉出帆布外,會混到其他東西,就浪費啦~

這個「拉帆布」的動作看似輕鬆,但其實非常的重,也非常重要。

看看我們動用這麼多雙手還如此猙獰的表情就知道啦!

在土團即將混勻時,另一組人馬可以先將做好的模具沿著會接觸的土的邊緣刷上一層水,方便脫模。

我們就地取材,用稻草捲起,沾水塗刷,省去特地準備刷子。
輪到我和同學孟盛刷模具的時候,我一邊沾水一邊說:「刷這個好像在做什麼法會、儀式喔!」
協助扶著木模具的孟盛,不小心被我噴到水,我急忙道歉:「啊!對不起!不小心噴到你!」
孟盛幽默地說:「沒關係,這也是儀式的一部分啊!」
哈哈哈!

接下來就是入模了!

入模重要口訣:
1.先塞飽四角
2.在將中間補平
3.最後開溝(增加中間較厚的地方增加表面積,幫助土磚均勻的乾)

接下來就是脫模、等乾啦!
因冬季的宜蘭潮濕多雨,乾燥的過程長達1~2個月,要留意別讓土磚發霉、長香菇了。
每過幾天要檢查土磚的乾濕度,時常幫他翻身。

註:土磚、土團的技術是在古代就很常被使用的技術,製作方法百百種,這篇記錄的是我們課程中製作的方法,並非唯一的方法。使用材料及製作方法可以就地取材、減少碳足跡、減少不必要的生產為優先最佳!

課程文字紀錄:Wei
手寫筆記:Wei
照片攝影:Parama、姿綺、Rema、Aria、孟盛、Wei
感謝各位提供照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慢慢耕 Wei的沙龍
6會員
5內容數
Permaculture
慢慢耕 We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06
最近常被朋友問「可以如何認識BD農法?」 有更多人認識人智學Anthroposophy、生機互動農業是件好事,感受到可以多協助些連結,於是決定來寫這篇文章,做個串連的索引!
Thumbnail
2022/11/06
最近常被朋友問「可以如何認識BD農法?」 有更多人認識人智學Anthroposophy、生機互動農業是件好事,感受到可以多協助些連結,於是決定來寫這篇文章,做個串連的索引!
Thumbnail
2022/11/06
上個月課程回顧: 課程的開始,老師一樣先引導大家回顧上個月的課程,有什麼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 .上個月大家在我的小農場挖集水溝,除草時,同學丸仔收集了許多藤類要做陶藝品的防撞包裝。感謝丸仔的發現,不然我平常都把他們當作「雜草」看待而已,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生態系中的重要位置。老師分享到:每種生物、植
Thumbnail
2022/11/06
上個月課程回顧: 課程的開始,老師一樣先引導大家回顧上個月的課程,有什麼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 .上個月大家在我的小農場挖集水溝,除草時,同學丸仔收集了許多藤類要做陶藝品的防撞包裝。感謝丸仔的發現,不然我平常都把他們當作「雜草」看待而已,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生態系中的重要位置。老師分享到:每種生物、植
Thumbnail
2022/11/06
2017年夏天,薇來到大地旅人樸門基地做實習生。 謝謝Peter、慧儀的教導與照顧,謝謝Emily、小紅花背包客棧及眾多朋友的陪伴,回顧這段經歷,我人生中重要的養分⋯⋯ 在大地旅人實習跟我在臺南藝術大學學習的模式很像,都是類似師徒制,由師傅(老師)來傳授技術與觀念,再搭配書籍的輔助。學校老師曾和我說
Thumbnail
2022/11/06
2017年夏天,薇來到大地旅人樸門基地做實習生。 謝謝Peter、慧儀的教導與照顧,謝謝Emily、小紅花背包客棧及眾多朋友的陪伴,回顧這段經歷,我人生中重要的養分⋯⋯ 在大地旅人實習跟我在臺南藝術大學學習的模式很像,都是類似師徒制,由師傅(老師)來傳授技術與觀念,再搭配書籍的輔助。學校老師曾和我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課前清早在蔬菜班的LINE群組裡,收到文昌老師發出一份土壤檢驗報告,上頭寫著酸鹼度、電導度、有機質加上一堆數字,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 快到菜園的時候,遠遠地就看到文昌老師和幾位學員圍在一起,文昌老師神秘兮兮從貨車上拿出一袋黑土,以及土壤檢驗報告,同學們好奇地打開袋子,不就是一包土而已?
Thumbnail
課前清早在蔬菜班的LINE群組裡,收到文昌老師發出一份土壤檢驗報告,上頭寫著酸鹼度、電導度、有機質加上一堆數字,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 快到菜園的時候,遠遠地就看到文昌老師和幾位學員圍在一起,文昌老師神秘兮兮從貨車上拿出一袋黑土,以及土壤檢驗報告,同學們好奇地打開袋子,不就是一包土而已?
Thumbnail
我換上雨鞋,想著今天要做什麼。先生說:「到了田裡不要急著工作,先去觀察園子看整體。」腳踩進田裡,白鷺鷥從草叢裡飛出來..
Thumbnail
我換上雨鞋,想著今天要做什麼。先生說:「到了田裡不要急著工作,先去觀察園子看整體。」腳踩進田裡,白鷺鷥從草叢裡飛出來..
Thumbnail
做菜園需要很多堆肥資材,還好堆肥區彷彿是聚寶盆一樣,取之不竭,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的有機廢棄物,在地轉廢,土壤也變得非常肥沃,光是觸摸到沃土就讓人感到非常有成就感!改良的土壤樣態說明了我們的方法是如何棒啊!
Thumbnail
做菜園需要很多堆肥資材,還好堆肥區彷彿是聚寶盆一樣,取之不竭,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的有機廢棄物,在地轉廢,土壤也變得非常肥沃,光是觸摸到沃土就讓人感到非常有成就感!改良的土壤樣態說明了我們的方法是如何棒啊!
Thumbnail
2020/11/15 實作課的早上,我們先分成三大組: 1.到牛頭司挖牛糞 2.做木工,製作土磚的模具 3.剪稻草 前置準備工作: A.準備黏土(我們用田土,因是當天現挖,有點過濕,需再加砂。如果能先挖好瀝乾/曬乾些濕度會更剛好) B.準備盛裝容器黏土、牛糞等材料的容器&工具 C.大張帆布(要在上面
Thumbnail
2020/11/15 實作課的早上,我們先分成三大組: 1.到牛頭司挖牛糞 2.做木工,製作土磚的模具 3.剪稻草 前置準備工作: A.準備黏土(我們用田土,因是當天現挖,有點過濕,需再加砂。如果能先挖好瀝乾/曬乾些濕度會更剛好) B.準備盛裝容器黏土、牛糞等材料的容器&工具 C.大張帆布(要在上面
Thumbnail
孩子們工作起來像螞蟻雄兵一樣靈巧迅速,分工合作鋤草、挖木屑、搬運、鋪設,短短的課程實作時間共鋪了2/3的木屑步道,鋪的過程中,孩子們說這些分解中的木屑好香!他們一邊工作一邊感受森林的香氣、以及木屑分解發酵的溫度
Thumbnail
孩子們工作起來像螞蟻雄兵一樣靈巧迅速,分工合作鋤草、挖木屑、搬運、鋪設,短短的課程實作時間共鋪了2/3的木屑步道,鋪的過程中,孩子們說這些分解中的木屑好香!他們一邊工作一邊感受森林的香氣、以及木屑分解發酵的溫度
Thumbnail
當大家抬起美麗的編織屋頂(天花板)進場時,有種驕傲興奮的心情,眾志成城,一起搭上第一片屋頂天花板,真是太美好了!
Thumbnail
當大家抬起美麗的編織屋頂(天花板)進場時,有種驕傲興奮的心情,眾志成城,一起搭上第一片屋頂天花板,真是太美好了!
Thumbnail
經過水泥從0到舖出完整的地面後,對於未知的工法信心大增,因此,我決定來挑戰竹子建築! 我看了好多部竹子建築教學影片,其中有兩個現代原始人的影片是我最鍾愛的,我好喜歡他們的徒手造屋。 一開始搭沒什麼概念,就照著影片的方式搭了一個小平台和觀海座位,隨著建築成型,慢慢地體會到他們這樣搭的原因: 做出桌面
Thumbnail
經過水泥從0到舖出完整的地面後,對於未知的工法信心大增,因此,我決定來挑戰竹子建築! 我看了好多部竹子建築教學影片,其中有兩個現代原始人的影片是我最鍾愛的,我好喜歡他們的徒手造屋。 一開始搭沒什麼概念,就照著影片的方式搭了一個小平台和觀海座位,隨著建築成型,慢慢地體會到他們這樣搭的原因: 做出桌面
Thumbnail
F淡淡說,不論住在哪、就算是都市也總有些邊緣地帶,從自己身邊的草開始認起,就很足夠的了。下午我學習使用鐮刀加上長鋤頭,儘管不是第一次使用,卻帶著新的學習的感受,像是繪畫時為了描繪粗細部而使用不同的筆刷。
Thumbnail
F淡淡說,不論住在哪、就算是都市也總有些邊緣地帶,從自己身邊的草開始認起,就很足夠的了。下午我學習使用鐮刀加上長鋤頭,儘管不是第一次使用,卻帶著新的學習的感受,像是繪畫時為了描繪粗細部而使用不同的筆刷。
Thumbnail
>>故鄉泥土的溫度、只有故鄉人才知曉 每次回南部外婆家,當農地休耕時,叔叔就會帶著我們到空曠的田裡焢窯。 大人堆土窯,小朋友撿柴火,女生們準備食材,然後燒窯。 等窯燒到一定溫度,開始將準備好的食物包上一層鋁箔紙+一層報紙再裹上泥土。 然後將地瓜,玉米、雞蛋以及土窯雞全數的食材丟進去,然後封窯。 等燒
Thumbnail
>>故鄉泥土的溫度、只有故鄉人才知曉 每次回南部外婆家,當農地休耕時,叔叔就會帶著我們到空曠的田裡焢窯。 大人堆土窯,小朋友撿柴火,女生們準備食材,然後燒窯。 等窯燒到一定溫度,開始將準備好的食物包上一層鋁箔紙+一層報紙再裹上泥土。 然後將地瓜,玉米、雞蛋以及土窯雞全數的食材丟進去,然後封窯。 等燒
Thumbnail
農舍開工七個月後,農舍外牆完工,終於來到室內的貼磚工程。
Thumbnail
農舍開工七個月後,農舍外牆完工,終於來到室內的貼磚工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