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地旅人樸門基地實習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17年夏天,薇來到大地旅人樸門基地做實習生。
謝謝Peter、慧儀的教導與照顧,謝謝Emily、小紅花背包客棧及眾多朋友的陪伴,回顧這段經歷,我人生中重要的養分⋯⋯

在大地旅人實習跟我在臺南藝術大學學習的模式很像,都是類似師徒制,由師傅(老師)來傳授技術與觀念,再搭配書籍的輔助。學校老師曾和我說過一句話,她說:師徒制的學習機會很珍貴,要學的不只是技術,更重要的是師傅的「生活態度」和「熱忱」,那是書本無法給予的。這句話深深地反應了我在師傅Peter身上所學到的精神與技術。

培養對環境的觀察力

Peter是一個觀察力敏銳、樂於觀察與思考的人,在與他共同工作的那段時間,我每天都有很深度的學習與省思。剛開始實習時,我還沒抓到觀察環境的訣竅,Peter常做事做到一半突然冒出一句:「妳有沒有聽到剛剛那個聲音?」我通常都在心裡OS:「蛤?剛剛有什麼聲音嗎?」發覺自己過度專注於手上的工作,而忽略了對於周遭環境的覺察,但漸漸地,在跟著師傅學習觀察、打開各種感官後,越來越能抓住動植物們的節奏,與環境產生一種「合作的默契」。

「火雞通常要生蛋前會這樣叫,這陣子可以觀察看看她」「啊!是不是蛇要來了!?鵝牠們這種叫聲讓我很擔心。」我開始時時提醒自己「觀察」的重要,打開敏銳的感官,觀察天氣決定工作程序、觀察動物的情緒決定環境的設置、分辨植物選擇下廚的食材、觀察蟲害瞭解植物的需要進而增加生產力⋯⋯。這些看似在不停「服侍大地」的行動,對我來說非常有趣,也感到很有意義,因為大地與我們同時在工作,當我們在忙其他事情的時候,他們也在默默努力的吃蟲、翻土、大便堆肥、運輸養分⋯⋯。

(圖右)晚餐時間吃的是前一晚泡的麥片+米麩+水+牧草,雞鴨鵝搶食中,火雞妹妹在一旁被大家排擠。

慢下來、放下金錢,更有價值

舉個例子:我們養的雞、鴨、鵝、火雞,每天早晚餵食的是家裡廚房的廚餘(收集)、基地的銀合歡樹葉(收集)、構樹果實(收集)、村落附近的椰子汁店丟棄的椰子肉(收集)、少量的麥片(購買)。

銀合歡的生長速度快且數量大,每天砍一些給動物吃,它的根瘤菌能釋放氮給土地;掉落的果實被動物吃掉,能減少蚊蠅,牠們的糞便也成為最營養省力的堆肥;收集村落附近椰子汁店丟棄的椰子,剖開餵動物吃椰子肉,吃剩的椰子殼是非常具美感的天然覆蓋物,也是動物們堅固的飯碗。

其實很多事都可以用錢快速解決,但是我們慢下來,把買飼料的金錢省下來,花多一點時間利用在地的資源,多付出一點勞力,能獲得更豐富的資源、創造生態的循環,領受環境給予的回報。

(圖上)剛學習剖椰子,時常被噴得全身是發酵的椰子汁,身上全是嘔吐物的味道,搞得一身狼狽還剖不好椰子,感覺人生是黑白的。

(圖下)後來漸漸上手,會分辨椰子的成熟度、容易剖開的部位,發現人生是彩色的~

「永續」是計畫超出控制的未來

在實習的第二天,Peter以投影片向我介紹基地的規劃。讓我感到最深刻的是:我發現我原先想的「永續」精神,跟Peter所想的相對起來真是短視近利。我原先想的僅是我們要如何規劃、如何就地取材能解決問題。但Peter規劃的眼光是拉遠到自己無法控制的遠。基地的規劃甚至考慮到有一天能源危機的時候離村落的距離多遠;如果未來自己有什麼萬一,這片土地可以讓後續居住的人如何繼續使用⋯⋯,讓我感到非常敬佩,也覺得這是非常重要、有意義的規劃。

不只是學習樸門,也為出社會前的態度練習

在基地,除了學習樸門相關的思考與技術之外,也讓我不停地思考出社會後需要學習的應對進退。

在一次與Emily聊天的過程中,她分享到一句讓我感到深刻的話:「工作的時候不是只想著自己想得到什麼、做什麼比較有成就感,也要思考自己的所做的事情對這片土地長遠來講有什麼貢獻」例如,除草雖然是一件需要反覆做、時間長、耗體力、誰來做都差不多、且永遠沒有結束的工作,但它也是對土地有很大貢獻(製造覆蓋物)的事。因為Emily分享的這段話,讓我在做每一件重複性高、容易感到無聊的工作時,更能夠懂得思考每件工作背後長遠的意義。

反思自己這一個多月來的收穫,覺得心中充滿感謝。

珍惜能源,是畢生的功課

Peter常在出門工作(買材料、載椰子或吃飯等等)時,邊開車邊Murmur:「我越來越宅了,很不想離開家」「我應該不要開車、不要出門、不要再用石油了!」「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不要開車出門消費,家附近就能提供所有基地的需求」這些Murmur有時候讓我心裡有些壓力,我開始檢討自己現在及過去對石油、對消費的依賴,並思考未來能夠怎麼做,如果非得依賴石油,我是否能讓這些消費及消耗創造最大的貢獻?

打開對飲食的覺察開關

今年,我給自己的其中一個目標是「少吃肉、多吃蔬食」,但是在學校週邊的環境實在很少蔬食的選擇,所以我常常自己下廚,但總是一不小心外食又破戒了(破戒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也是沒有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少吃肉,以致意志不夠堅定)。來到大地旅人後,我的飲食習慣在不知不覺中有很大的改變,早餐是買有機食材自理,午餐是吃基地生產的食材料理,晚餐是與朋友們一人一菜。這樣不知不覺的改變,我才發覺原來用心的規劃飲食,可以不用吃肉,大量的勞動卻不會過早餓肚子!

我也在這段時間思考清楚自己為什麼想少吃肉,因為一般工廠飼養動物(肉雞、蛋雞、豬⋯⋯)為了方便大量、快速的生產販售,工廠提供給動物們的環境與資源很不健康,這讓我很不認同,也不敢吃這種方法下生產的食品,因此在外食時,如果我能選擇,會盡量少吃肉。

在大地旅人一起煮午餐時,打蛋是最讓我讚嘆連連的時刻。基地自己養的動物生的蛋,蛋殼都好硬、蛋黃好大顆,常常要敲五次蛋殼才會破。相較於雜貨店買的普通雞蛋,常常不小心碰到碗就破了!也讓我對於食品、飲食的覺察更加敏銳。

在大地旅人生活的期間,學習處理食材,是一門大學問,也是我覺得很有趣的一部分!看著每樣食材從最原始的樣貌,改變成能食用、方便保存的樣貌。(圖上)是在磨麥,將優質的小麥挑出並磨成麵粉。(圖下)是利用太陽能烘乾機烘鳳梨乾、菠蘿蜜乾,將生產過盛的水果延長保存期限。

(圖上)炒花生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挑戰。在幾次練習後,我終於炒出適當熟度的花生了。

(圖下)因自然繁衍的公雞過多,師傅帶著我學習處理「肉」,也是門很重要的學問呢!經歷了殺雞初體驗後,我更珍惜與感謝每一天的飲食。

永遠沒有「學完」的時候

我在實習期間因為做著熟悉的工作內容,有幾次抱持著「這就是最好的方法了」、「這樣做蠻有效率的」心態在做事,後來被師傅「怎麼那麼慢?」「妳遇到了什麼困難嗎?」問得瞠目結舌。回家好好省思過後,發現自己還不夠謙卑、應該要更加打開自己察覺的能力、時時問自己如何做能更好、時時調整自己的方法,才能不斷進步。

在實習的這段期間我過得非常適應,常常以為自己就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忘記自己還沒讀完大學。在台東短短生活50天,我感覺好像來到了另一個國度。這裏的人普遍充滿信任,而且看見許多金錢背後的價值(陪伴、關懷、分享多餘等)。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一個社區(社群)的形成,真的是家家戶戶、每個人分享一點點多餘,或展開心胸的關懷所形塑的力量。謝謝這片黏人的土地,一直傳承著這份價值⋯⋯

離開台東後,短暫的到台北進修了一週,為都市的便利感到很不可思議,也覺得看不到星空、看不到海有些不適應。時常問自己,如果再繼續生活在城市,對自己未來的目標(蓋自己的自然建築)能有什麼準備的進展?同時,我也思考著自己回到原本的生活,可以帶來些什麼樣的感動或改變呢?

20170704-0818

圖、文/ 李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慢慢耕 Wei的沙龍
6會員
5內容數
Permaculture
慢慢耕 We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06
最近常被朋友問「可以如何認識BD農法?」 有更多人認識人智學Anthroposophy、生機互動農業是件好事,感受到可以多協助些連結,於是決定來寫這篇文章,做個串連的索引!
Thumbnail
2022/11/06
最近常被朋友問「可以如何認識BD農法?」 有更多人認識人智學Anthroposophy、生機互動農業是件好事,感受到可以多協助些連結,於是決定來寫這篇文章,做個串連的索引!
Thumbnail
2022/11/06
上個月課程回顧: 課程的開始,老師一樣先引導大家回顧上個月的課程,有什麼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 .上個月大家在我的小農場挖集水溝,除草時,同學丸仔收集了許多藤類要做陶藝品的防撞包裝。感謝丸仔的發現,不然我平常都把他們當作「雜草」看待而已,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生態系中的重要位置。老師分享到:每種生物、植
Thumbnail
2022/11/06
上個月課程回顧: 課程的開始,老師一樣先引導大家回顧上個月的課程,有什麼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 .上個月大家在我的小農場挖集水溝,除草時,同學丸仔收集了許多藤類要做陶藝品的防撞包裝。感謝丸仔的發現,不然我平常都把他們當作「雜草」看待而已,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生態系中的重要位置。老師分享到:每種生物、植
Thumbnail
2022/11/06
2020/11/15 實作課的早上,我們先分成三大組: 1.到牛頭司挖牛糞 2.做木工,製作土磚的模具 3.剪稻草 前置準備工作: A.準備黏土(我們用田土,因是當天現挖,有點過濕,需再加砂。如果能先挖好瀝乾/曬乾些濕度會更剛好) B.準備盛裝容器黏土、牛糞等材料的容器&工具 C.大張帆布(要在上面
Thumbnail
2022/11/06
2020/11/15 實作課的早上,我們先分成三大組: 1.到牛頭司挖牛糞 2.做木工,製作土磚的模具 3.剪稻草 前置準備工作: A.準備黏土(我們用田土,因是當天現挖,有點過濕,需再加砂。如果能先挖好瀝乾/曬乾些濕度會更剛好) B.準備盛裝容器黏土、牛糞等材料的容器&工具 C.大張帆布(要在上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二十天的探親旅途-時光交錯
Thumbnail
二十天的探親旅途-時光交錯
Thumbnail
2017年夏天,薇來到大地旅人樸門基地做實習生。 謝謝Peter、慧儀的教導與照顧,謝謝Emily、小紅花背包客棧及眾多朋友的陪伴,回顧這段經歷,我人生中重要的養分⋯⋯ 在大地旅人實習跟我在臺南藝術大學學習的模式很像,都是類似師徒制,由師傅(老師)來傳授技術與觀念,再搭配書籍的輔助。學校老師曾和我說
Thumbnail
2017年夏天,薇來到大地旅人樸門基地做實習生。 謝謝Peter、慧儀的教導與照顧,謝謝Emily、小紅花背包客棧及眾多朋友的陪伴,回顧這段經歷,我人生中重要的養分⋯⋯ 在大地旅人實習跟我在臺南藝術大學學習的模式很像,都是類似師徒制,由師傅(老師)來傳授技術與觀念,再搭配書籍的輔助。學校老師曾和我說
Thumbnail
今天是父親節,也是實踐心靈勵志書的第一天,東想西想應該是要有點儀式感當成一個開端的,不過不管我怎樣挖空腦袋,還是想不出一個紀念的方式,淺意識更擔心的是會不會第一天也是最後一天(笑)。
Thumbnail
今天是父親節,也是實踐心靈勵志書的第一天,東想西想應該是要有點儀式感當成一個開端的,不過不管我怎樣挖空腦袋,還是想不出一個紀念的方式,淺意識更擔心的是會不會第一天也是最後一天(笑)。
Thumbnail
陪著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 陪著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是很重要的課程;儘管科技再進步,人類賴以為生的食物,總還是要經過泥土養分的培育、泥土香氣的醞釀,煮食後吃到肚子裡,才會覺得甘甜美味! 現代人的居住環境,被比喻為都市叢林 觸摸泥土的生意盎然 體驗農作的辛苦 享受收成的樂趣 童言童語
Thumbnail
陪著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 陪著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是很重要的課程;儘管科技再進步,人類賴以為生的食物,總還是要經過泥土養分的培育、泥土香氣的醞釀,煮食後吃到肚子裡,才會覺得甘甜美味! 現代人的居住環境,被比喻為都市叢林 觸摸泥土的生意盎然 體驗農作的辛苦 享受收成的樂趣 童言童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各位有聽過最新一集的《究竟想怎樣》了嗎?這集我們提到了很多不同的課程,今天這篇文章想特別介紹「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因為我也有修過這個學程,覺得相當值得推薦,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興趣在自然生態研究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各位有聽過最新一集的《究竟想怎樣》了嗎?這集我們提到了很多不同的課程,今天這篇文章想特別介紹「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因為我也有修過這個學程,覺得相當值得推薦,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興趣在自然生態研究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位在台中市南屯與烏日交界的共生宅,鄰近的大專院校如嶺東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靜宜大學、亞洲大學等,都與共生宅有些課程上的交流,這裡有商學院學生會來做實務案例的分析報告,餐飲學院學生會來了解旅館與餐廳的經營之道,還有社會學院學生會來了解共生的理念。
Thumbnail
位在台中市南屯與烏日交界的共生宅,鄰近的大專院校如嶺東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靜宜大學、亞洲大學等,都與共生宅有些課程上的交流,這裡有商學院學生會來做實務案例的分析報告,餐飲學院學生會來了解旅館與餐廳的經營之道,還有社會學院學生會來了解共生的理念。
Thumbnail
「這裡很棒啊,我就是想找一塊地自己種種東西,現在都市裡要找一塊土地真的是很難啊!」 「你這裡生態真的很好ㄟ,有很多鳥叫聲,就代表這裡環境很好,動物才願意生活在這裡,代表這裡有很多動物可以觀察。」 「我昨天還聽到有種叫聲好奇特喔!」 「我跟你說喔,那個是山羌喔。」 「真的嗎?」、「好酷喔!」 「怎
Thumbnail
「這裡很棒啊,我就是想找一塊地自己種種東西,現在都市裡要找一塊土地真的是很難啊!」 「你這裡生態真的很好ㄟ,有很多鳥叫聲,就代表這裡環境很好,動物才願意生活在這裡,代表這裡有很多動物可以觀察。」 「我昨天還聽到有種叫聲好奇特喔!」 「我跟你說喔,那個是山羌喔。」 「真的嗎?」、「好酷喔!」 「怎
Thumbnail
有孩子以前,我對打工換宿的概念,只限於個人的行為,直到有了孩子後,因為還想要繼續完成這個未盡的夢想,所以,開始在思考是否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
Thumbnail
有孩子以前,我對打工換宿的概念,只限於個人的行為,直到有了孩子後,因為還想要繼續完成這個未盡的夢想,所以,開始在思考是否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
Thumbnail
一進山我就哭了,似乎有20年那麼久,沒有好好跟大自然相處。 與其說是追蹤課,不如說是一堂「自然法則」課程。
Thumbnail
一進山我就哭了,似乎有20年那麼久,沒有好好跟大自然相處。 與其說是追蹤課,不如說是一堂「自然法則」課程。
Thumbnail
讀著《雜食者的兩難》,M離開有雞農場已經好一陣子了,也因為某些原因選擇不再吃(雞)肉;沒記錯的話,書中提到:「有機驗證專員在走進菜園前,或許應該先翻翻農夫的書櫃。」
Thumbnail
讀著《雜食者的兩難》,M離開有雞農場已經好一陣子了,也因為某些原因選擇不再吃(雞)肉;沒記錯的話,書中提到:「有機驗證專員在走進菜園前,或許應該先翻翻農夫的書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