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v.s. 台灣:學術資源的差異

2022/11/0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德國的大學教育 & 學術圈和台灣比起來究竟差在哪裡?
以筆者就讀過的德國化學系而言,台德在學士、碩士、博士的制度上就存在根本性的差異。例如:德國的碩士論文只要寫五個月就結束了;德國博士班不用上課,且被當作一份工作(有些機構甚至會把就讀期間計入工作年資),沒有獎學金也一定會有薪資。
但讓初來乍到的筆者最震撼的,莫過於是德國的學術資源豐沛程度(口袋深度),是連台灣前段國立大學都未必比得上的。以下就先針對學術資源的部分,做一些統整和探討,提供有意前往德國深造的同學們參考:
前往大學的路上

擁有好幾座系館

大學時期,因為念的只是私校,市中心的校地狹小,加上資源又幾乎挹注在醫學系,以至於連完整的系館都沒有;
所以初到德國念碩士時,讓我最震驚的莫過於他們不只有系館,甚至還有好幾棟。更扯的是,這些系館周遭還會留有一些空地,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再蓋一棟。
在我的德國大學母校裡,有機化學、無機/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各自有一棟完整、獨立的大樓,其佔有的校地幾乎就是台灣母校的大小。且這都還不包含大學附設醫院,或是其他連鎖研究機構優利胥(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馬普所(Max-Planck-Institute)等等的獨立研究機構的建物。
德國大學實驗室內部。此為相對老舊建築,筆者離開德國的那年,半數已經搬到新大樓了。
當然,一間台灣排名勉強才有前十名的私校,自然無法和一個德國綜合/化學實力皆為前三的國立大學比較。不過,筆者曾長期和某台灣某國立前段大學有工作上的合作,但每每觀察其化學系的規模,雖有獨立系館,仍依然看不到德國大學的車尾燈。

個人的工作空間完整

系館多的好處,就是每個人可以有完整的工作空間。像在德國做碩士論文時,我就可以有一個很完整的hood (工作臺),完全不用跟任何人分享;
若在台灣就是要擠來擠去,極端一點甚至還要排班分流。有時候上一個用完的人不整理,hood還會塞滿不知道是誰、是什麼的化合物和溶劑,就會滿肚子火,非常難做事。
即使實驗室已經擠到塞不下,多數台灣教授還是會盡最大可能,歡迎學生進入實驗室當免洗勞工;而我遇到的德國教授,只要實驗室位置不足就會果斷拒絕收人,而不會去委屈已經有工作檯的學生分出自己的空間。而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和他人分享hood其實一定會降低共用者的工作效率
空間小的還有一個最大壞處,就是台灣多數實驗室根本難以遵守環安的規定,像是室內走道會被人或物給塞住而無法通行,揮發性廢液還要以很危險的方式堆疊或佔放在人來人往的走廊。

不會把實驗安全節省掉

口袋深的一個優點,就是在德國可以使用很多耗材。雖然筆者有時候也覺得這讓德國人變得有點揮霍,像是玻璃滴管、Vial瓶等等常常都只用一次就馬上丟,連橡膠手套有時也只戴個幾分鐘就進垃圾桶。
另一方面,為了節約稀少的研究經費,很多台灣教授會從一些瑣碎的小處來減少浪費,但我覺得這些節省有時候反而讓操作實驗的學生陷入危險,例如:不提供學生橡膠手套(或是提供劣質、不合環安規定的),或是倡導塑膠針頭/針筒反覆使用。但對於一個長期操作危險試劑的人,這些幾乎是叫他們用生命做實驗。以上的例子不是憑空想像,而是真實發生過在台灣的大學實驗室。

沒有研究以外的干擾

當樣品需要測NMR或GC-MS等,德國大學有經費可以聘請一個以上的高級專人操作貴儀。大大節省許多瑣碎的『勞動型工作』,讓學生能專心在研究和實驗等『思考型工作』
筆者之前待過的有機所就有兩到三位技工負責測NMR,後來轉到藥化所,同樣也有兩人負責測圖,其中一位甚至有博士學位,可稱為是NMR專家。
在台灣,凡事就得自己來,有時為了搶使用時間,不同實驗室還會互相黑特。甚至為了測圖,還要親身處理繁瑣的行政手續,像是台灣基礎研究核心設施的系統設計就很讓人匪夷所思。
自己要測圖也就算了,甚至連儀器的使用費都要下放給研究生處理。因實驗室制度不同,有時候研究生都還要自己先墊錢,帳目小到幾百塊甚至數千塊都有。只要有糊塗蟲忘記繳錢,整個實驗室的帳號就被鎖。每天光是被這些雜事搞來搞去都飽了,還做什麼研究?
基礎研究核心設施預約系統,頁面截圖。

碩博士生值得基本的待遇

經費少的另一個致命缺點,就是台灣碩博士生的待遇普遍極差。朋友親身經歷,台大教授發給身為博士生的他一個月才八千塊的薪水,還硬是留了他七年;
在德國念博士就是一份工作且至少是半薪起跳(稅後大約實拿1300 歐元,約台幣四萬塊),好一點可能有65%薪水,比較少人念的科系像是數學系或電腦資訊相關系所還,還可能拿到全薪。
台灣碩博生工作量都已經和正職員工差不多,但薪水卻卻往往比一個超商店員還不如,還得看教授的大發慈悲才能拿錢,這樣的學界誰會想待?當學術圈的總是喊沒學生時,何不反思,究竟給過這些幫你們辛苦發paper的學生什麼合理的待遇?
台灣政府長期漠視這一塊,總是期望大家都能作功德,好不容易養起來的人才不是被台積電吸收變成工具人,或是乾脆頭也不回地出走國外,國內學術研究每況愈下等惡性循環也都是可預期的。
補充:政府目前已可提供每年約三百名博士生獎學金,且和教授的研究經費脫鉤。另外,還有能夠出國的千里馬計畫等等。惟是否能夠續辦,並擴大受獎人數還有待觀察。(相關報導:科技部留才!600博士生 將可月領3到5萬獎學金看壞博士就業行情? 最需要博士的產業找不到博士生
但筆者認為,台灣政府執行這個計畫的思維,還始終將博士生當作學生,拿的是獎學金;而不像德國是將博士生當作員工,發的是薪水,甚至有的還會計入工作年資政府僅只是發錢,卻沒有重新定義博士生在台灣的角色,其背後很多文化、制度性的問題懸而未決,像是:會不會因為收錢而更加合理化博士生缺乏效率的過勞?

科學研究與國家口袋的深淺

其實,以上諸多比較,對台灣其實未必公平。畢竟,大概只有德國一個邦大小的台灣(國土面積也約等同荷蘭)和德國在國家量體上面,並不相同。
如果台灣有足夠的大的土地,那工作空間狹小所造成潛在的環、工安問題或許能獲得改善;如果可以投入更多的資金,碩士生、博士生能得到更直接的金錢獎勵。
至少,能小可擺脫這個短視近利社會對於『博士無用』的污名,或讓更多碩士生願意留在學術圈深造成為博士,未來也能更好地貢獻業界,而不是學非所長地成為台積電的操作員。
然而,台灣投入在科研的經費真的有那麼少嗎?下表提供2021年各個國家經費(預估)的比較:
資料來源:2021 Global R&D Funding Forecast released(此圖並非用於商業,純屬報導與研討用途)
連結中可發現,台灣投入的資金雖然不如德國(第4名)、日本(第3名)、韓國(第6名,2019年實際排名),但位在第12名的台灣,其實在世界上也不算太差,甚至贏過荷蘭(第16名)。就算計入英語系國家的學術霸權,台灣政府開落去的這些經費為何沒有反饋在科研學術的成就之上
本文在蒐集資料之初,其實單純認為問題就是台灣又老又窮,但看到這樣的統計,也讓我反思,除了經費之外,台灣的學術環境在制度和文化面,一定還有很多需要改善
學術界/高教界的聲音,多半是來自已經取得一定社會地位和發言權的教授階層,主題總是在探討經費不足、經費核發制度有問題、科技部審查機制殺雞取卵等等,卻幾乎沒有人在探討台灣最基層、生產paper主力的碩士生、博士生,沒有合理酬償機制、沒有法規防止教授濫權(扣留學位等等)。以上其實也正是筆者為何打定主意,從碩士開始就不再台灣升學的主要原因之一。
若未來政府只是一味地扔錢、只看到教授的意見,卻不願意解決基層、社會文化性的問題,那也只是浪費錢又看不到任何實質成果而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9會員
35內容數
關於台灣文化,我們一直認為:『台灣保留博大精深的傳統中華文化精隨』、『只有原住民文化能代表台灣』、『台灣沒有文化』等等,真的是這樣嗎?面對中國不間斷地文化統戰,許多台派並不是特別關心文化這一塊;或是就算關心了,也鮮少有人能提出『跳脫中華』的論述系統。這裡希望能拋磚引玉,提供台派一個思考自身文化窗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