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鼓勵開放修課型碩士的學位嗎?

2023/10/1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幾天的新聞話題討論到台灣是否應該像是歐美開放修課型碩士的學程,也就是說讓碩士生不用寫論文甚至也不需要做專題或者實驗就能拿到畢業證書,我在去年剛從美國化學工程的博士班畢業並且工作將滿一年,我想試著用自身的經驗來探討這個話題。

修課型碩士與研究型碩士的差別

顧名思義,修課型的碩士就是在碩士期間只需要修課,完成所需要的學分及要求之後即可畢業,算是大學教育的延伸;而研究型碩士,也就是傳統上大家認知的碩士,是必須要完成專題研究(實驗,田野調查,案件探討等等),寫完一本論文並且通過論文口試才能拿到碩士學位。

博士與研究型碩士的差別

那既然都在做研究,為什麼會有人選擇要念很久很難畢業的博士,為什麼不走大家常走的路做個兩年研究,拿個碩士畢業就去業界工作呢?到底碩士跟博士差別在哪?

以我自己的研究經驗來說最大差別就是研究的深度與品質。首先不管是博士或是碩士,在第一年的學程當中通常都有許多系上規定的必修課要修,要花時間準備期中期末考,並且還需要通過資格考(可能類似口試或者只是至少要通過修課標準)才能繼續學程。這個過程可以想像成想做研究之前,必須要先強化自己的武器庫,舉例來說想做材料物理的模擬研究,不懂進階的微分方程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先把這個武器學起來才能之後用在研究上,否則連數學都看不懂怎麼研究?所以第一年的重點就放在課本上的知識,一定會大量壓縮到研究自己課題的時間,當然這個前提還是在所學的課程有用的份上,現在非常多跨領域的研究項目,像是化工系裡面一堆跟生物相關的題目,但是系上的必修因為不是生物相關,所以對武器庫的擴充來說不僅沒有幫忙甚至可能造成負擔,進了實驗室之後還要額外再修研究題目相關的課,這些都會更多的壓縮研究的時間。

學程的第一年通常就在很多修課中很快速的結束了,基本沒有到很深入研究自己的題目的時間。然而別忘了,如果是碩士,離畢業只剩下一年的時間,這中間你必須要搞懂題目,設計實驗,學習實驗技巧,做實驗分析結果,還得要確定自己運氣好這些結果都是如自己預期可以發表或者可以寫成論文,就連「寫」論文這件事的本身也因為是第一次要花非常多時間,不管是寫作技巧上,做高品質的圖,論文格式排版等等,可想而知如果要在一般認知的兩年內拿到研究型碩士畢業,那個「研究」的品質會需要有多少的妥協。

而博士的價值就體現在此。因為第三年開始才是博士生的研究主力發揮的時間。

有了第一第二年的經驗,博士生在第三年通常會有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或是已經熟稔實驗內容可以做出足夠多的數據去分析,去調整,去真正「研究」一個題目,去深入這個題目的理論或是詳細探討實驗結果的原因,而相對不需要犧牲研究品質。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對paper上的理論公式幾乎是到第三年甚至第四年我才有相對透徹的了解的,而這些paper我可能讀了超過十遍以上,很多時候以為自己懂了但是在詳細深入的時候又發現之前其實沒有仔細想過哪個地方。可是現實上,我們不可能是全部讀懂理論才開始做實驗,一定是先有個大方向的概念,懂一些大方向的理論,同時學習並且做實驗,最後理論實務雙方面結合才能更有助於理解,也才算完成一個研究。因此我很難想像當大家都可以兩年就完成一個修課型碩士的研究,到底是如何做到的?當然我也很清楚,很多學生就是複製貼上學長姐的理論稍作修改實驗條件,最後時間到了也就畢業了。

圖片來源: Pexels

圖片來源: Pexels


那,碩士一定要有研究能力或甚至寫論文嗎?

當然是不一定需要,這也是為什麼歐美會有這麼多修課型碩士的學程的原因。

一個人需不需要具備有研究能力最重要的還是看他身處在哪個位置。以業界來說,大部分的職位其實都不需要一定具備這個能力,只有少部分偏向研究開發的單位才需要研究能力,但是如果是這些單位開的缺,很多時候會需要博士的人才,因為他們可能非常需要專精於某個研究領域的人才,而這些人有比較大的比例是博士。至於想要待在學界那當然博士基本是必須的。如果只是想要在大學的基礎上做一些延伸,或是出了社會之後想要更深入學習某個領域或是甚至換領域,那麼修課型的碩士就很符合這個需求。

台灣適合開放大量開放修課型碩士嗎?

很遺憾的現階段我認為大量開放不行。少部分的話可以。

主要的原因是站在研究量能的考量。目前大學的排名系統,研究發表數量以及引用數或是研究貢獻都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說只在意排名很膚淺而且沒有實質意義的話我當然認同,但是回看大學的本質最終還是代表了學界,而學界最重要的就是學術研究能量,研究能量的量化數據就是論文數量、引用數、以及期刊點數(impact factor)。當然只看這些是學界長久以來的一個陋習,大家往往只在意Google Scholar上的數字而忽略研究的本質是產出真正有意義對社會對科學有貢獻的研究,舉個極端例子來說一個學者可以一生只發表一篇類似相對論的重要文章而完全沒有任何其他paper,但是現實是這樣根本無法申請到研究經費,可能在生出大文章以前生活就已經無法繼續了。因此雖然看這些數字有很大的缺點,但他還是一個重要的量化參考指標。

以台灣大部分的人來說,有很大一部份想唸博士班的同學不一定會選擇留在台灣讀,以我大學同班同學為例就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同學最後選擇出國深造,而在台灣的教授缺乏博士班的學生之下,已經先天上缺少主要的研究量能了,如果再加上台灣大量開放修課型碩士,以同學大部分最後會去業界的選擇底下,勢必會有大量的人選擇修課型碩士,從而導致實驗室無人可以做研究。而只要沒有人做研究,那大學也就喪失了研究能量,不僅僅只是排名的往下降,更大的問題是國家進步的原動力,基礎科學的發展會受到嚴重的衝擊。

那為什麼歐美可以?

因為有大量的國際學生遠赴他鄉讀博士,為當地的研究量能做出貢獻,以我們系上為例每年大概會收到10初頭個博士生,國籍的比例可能是美印中各三分之一外加一個台灣人。在教授有保障博士生源的前提下,有沒有研究型碩士或是修課型碩士其實就比較不是研究考量,甚至有些學校變成了收碩士生才是學校主要的經濟來源。

小結與可能的解法

我認為在現在的現實情況之下,台灣要大量開放修課型碩士是不可行的,要想要達成這件事,就必須要在保障每個教授每年可以穩定的收到博士生,而要想要有穩定的博士生首先要有穩定的學生數量願意在台灣念博班,但是顯而易見的這並不是常態,這不僅僅是學生方面問題,更多牽扯到許多公司學界會給海外歸國的學生更好的待遇或是更多的機會,也或者是台灣的體量跟歐美比起來先天小很多,沒有這麼多的博士畢業生需求的問題。

一個可能的解法是我在中研院原分所的期間看到中研院招收東南亞的學生來台灣念博班(Taiwa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 TIGP),解決博班生源的問題,或許是一個解方,你們認為呢?



J的平方在俄勒岡
J的平方在俄勒岡
Dr. J,美國化學工程博士,熱愛滑雪的小小工程師及俄勒岡探險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