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回憶錄】這是我病發那年的第一篇的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圖片來源:網路免費圖庫

「前情提要」

當你看到這些文字,表示我已經復健有成,進步到可以寫字、可以敲鍵盤的階段。對,沒錯,在我受傷之後,我曾經完全失去工作能力。現在我仍然保持復健的治療,只是次數減少,多數時間改為在家自行練功舒緩。以下寫的是我對這些年走過復健歷程的紀錄,每篇文章皆各自獨立,不會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發表。請允許我,還在消化這個荒謬的人生劇本我是如何演出的。
---------------

「好痛,真的好痛,每天都很痛」

那次是去大醫院就診,提前一個月就先掛號,我等好久,每天都盼望著約診日期的到來,巴不得醫生或來個任何人趕快救我。為了不要浪費等了這麼久的看診機會,我先寫下看診時,要告訴醫師的重點和細節:
1. 疼痛症狀已經持續兩個月以上,疼痛頻率增加,範圍也擴大。
從上手臂到大拇指,然後手腕到下手臂,現在右肩頸和右後背的感覺也怪怪卡卡的。
2. 不知道是否手部動作造成拉傷,例如:出力姿勢不當,造成原本舊有的疼痛感蔓延和擴大。
3. 握筆會痛,我沒辦法寫字,好痛好痛。
4. 手臂懸空做動作會痛,於是很多動作不能執行,例如:提便當、拿飲料、撐雨傘,更不用提什麼滑手機了。
---------------
真誠分享,讓被動收入加乘主動收入。
🌳註:有留言會回訪,感謝您的蒞臨支持。🙏
使用我的推薦碼,加入完成後,請告訴我,我會把資源分享給您。
我們各獲得100積分,一起發文賺錢。推薦碼:28blsktkB。
potato 推薦連結:
https://www.potatomedia.co/auth/signup?invite=28blsktkB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並非山珍海味,純屬個人記憶裡珍貴的滋味。一些關於健康與飲食的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odcast來源:丹尼爾的神秘金三角|超全能診所 介紹: 丹尼爾是王偉全醫師自己曾經因為脊髓損傷導致四肢癱瘓2個多月,後來產生各種後遺症及全身慢性疼痛。於是走訪世界各地,向世界級大師學習復健醫學、增生療法、徒手運動治療、功能醫學、自然療法等神經疼痛最新興的醫療及輔助另類療法,開啟自己的療癒之旅。也
前情提要 當你看到這些文字,表示我已經復健有成,進步到可以寫字、可以敲鍵盤的階段。對,沒錯,在我受傷之後,我曾經完全失去工作能力。現在我仍然保持復健的治療,只是次數減少,多數時間改為在家自行練功舒緩。以下寫的是我對這些年走過復健歷程的紀錄,每篇文章皆各自獨立,不會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發表。請允許我
Podcast來源:丹尼爾的神秘金三角|超全能診所 介紹: 丹尼爾是王偉全醫師自己曾經因為脊髓損傷導致四肢癱瘓2個多月,後來產生各種後遺症及全身慢性疼痛。於是走訪世界各地,向世界級大師學習復健醫學、增生療法、徒手運動治療、功能醫學、自然療法等神經疼痛最新興的醫療及輔助另類療法,開啟自己的療癒之旅。也
前情提要 當你看到這些文字,表示我已經復健有成,進步到可以寫字、可以敲鍵盤的階段。對,沒錯,在我受傷之後,我曾經完全失去工作能力。現在我仍然保持復健的治療,只是次數減少,多數時間改為在家自行練功舒緩。以下寫的是我對這些年走過復健歷程的紀錄,每篇文章皆各自獨立,不會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發表。請允許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今天去醫院復診. 在2015年仔仔未滿周歲時,得了一場重病. 住了2次醫院,差不多2個星期, 最後醫院斷為腦脊髓炎, 要長期吃藥. 有類固醇等, 第一.二年時,我有準時吃藥, 但後來發覺得, 這樣不行. 於是我堅持運動等方面, 但自行斷藥, 這麼多年沒有後發, 很幸運. 但在這里看醫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之所以會書寫關於髖關節手術的主因是網上術後的資訊討論實在不多,多為各官方制式訊息,想找到能解答我的疑問幾乎沒有,希望藉由ㄧ路連載下去的手術日誌能帶給病友一些共鳴與經驗分享。 如題,我在運動過程中發生意外,左手肘與左骨盆重摔在地,當下完全站不起來,我慘了~我完蛋了~瞬間閃過腦中,接著就在痛苦快暈倒的
Thumbnail
在親友與網路上病友的支持中逐漸康復,帶著滿滿的感謝與祝福回到球場。
Thumbnail
去年的這個時候,不敢妄想一年後的自己會變成什麼模樣,又會在哪裡 一年前的今天,妳向公司請了半天假,獨自一人前往台大醫院看診。還記得前一晚,妳不停地刷著手機,硬撐著極度疲倦的身軀,等到凌晨12點,只為了搶到胸腔內科的門診。
Thumbnail
自兩年前以來都有肌力功能訓練的習慣, 主要緣由是不做事的肌肉讓其他肌肉做太多事情, 代償到受傷, 所以藉由專家的領導幫助我找回該做事的肌肉, 喚醒他給我起來做事! 初期訓練一年左右, 大致的身體狀況改變, 就是左肩訓練三週後疼痛就消失了! 然後每次訓練後的痠痛值會延伸1~2天, 剛練完當天跟隔天都
某某已經好久沒更新,這就像我的日記隔了好幾天沒寫一樣 除了過年很忙碌之外,過年後又要趕回工作地,一整個趕趕趕~ 從初一去年街幫忙到初三從11點到晚上12點中間沒什麼休息時間,人潮真的多的可怕,休息一天,初五搭機返馬,我大概一整週都沒睡滿6小時,初四我的胸口開始莫名抽痛,我原本不以為意,但持續
Thumbnail
距離右腳外側韌帶撕裂至今已有一年。當時大概休養了兩個月後便無痛楚,但由於傷處的自我控調能力變得遲鈍的緣故,神經反應也會有所受損,形成慣性受傷。一年過去了,我以握著水杯的手勢,撫摸著自己的大腿...
Thumbnail
大家開刀後都要馬上復健!!請協尋醫生或是復健師,不要自己去整骨,也不要因為打石膏都不動!消水腫後,活動範圍會增加,而動了才會消水腫,不動就會一直腫。 大家不要小看一個月不動的影響,我只是一個禮拜不動,醫生教我的復健動作,我做的時候覺得我在動腳,實際看著腳做的時候,我的腳根本不會動,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今天去醫院復診. 在2015年仔仔未滿周歲時,得了一場重病. 住了2次醫院,差不多2個星期, 最後醫院斷為腦脊髓炎, 要長期吃藥. 有類固醇等, 第一.二年時,我有準時吃藥, 但後來發覺得, 這樣不行. 於是我堅持運動等方面, 但自行斷藥, 這麼多年沒有後發, 很幸運. 但在這里看醫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之所以會書寫關於髖關節手術的主因是網上術後的資訊討論實在不多,多為各官方制式訊息,想找到能解答我的疑問幾乎沒有,希望藉由ㄧ路連載下去的手術日誌能帶給病友一些共鳴與經驗分享。 如題,我在運動過程中發生意外,左手肘與左骨盆重摔在地,當下完全站不起來,我慘了~我完蛋了~瞬間閃過腦中,接著就在痛苦快暈倒的
Thumbnail
在親友與網路上病友的支持中逐漸康復,帶著滿滿的感謝與祝福回到球場。
Thumbnail
去年的這個時候,不敢妄想一年後的自己會變成什麼模樣,又會在哪裡 一年前的今天,妳向公司請了半天假,獨自一人前往台大醫院看診。還記得前一晚,妳不停地刷著手機,硬撐著極度疲倦的身軀,等到凌晨12點,只為了搶到胸腔內科的門診。
Thumbnail
自兩年前以來都有肌力功能訓練的習慣, 主要緣由是不做事的肌肉讓其他肌肉做太多事情, 代償到受傷, 所以藉由專家的領導幫助我找回該做事的肌肉, 喚醒他給我起來做事! 初期訓練一年左右, 大致的身體狀況改變, 就是左肩訓練三週後疼痛就消失了! 然後每次訓練後的痠痛值會延伸1~2天, 剛練完當天跟隔天都
某某已經好久沒更新,這就像我的日記隔了好幾天沒寫一樣 除了過年很忙碌之外,過年後又要趕回工作地,一整個趕趕趕~ 從初一去年街幫忙到初三從11點到晚上12點中間沒什麼休息時間,人潮真的多的可怕,休息一天,初五搭機返馬,我大概一整週都沒睡滿6小時,初四我的胸口開始莫名抽痛,我原本不以為意,但持續
Thumbnail
距離右腳外側韌帶撕裂至今已有一年。當時大概休養了兩個月後便無痛楚,但由於傷處的自我控調能力變得遲鈍的緣故,神經反應也會有所受損,形成慣性受傷。一年過去了,我以握著水杯的手勢,撫摸著自己的大腿...
Thumbnail
大家開刀後都要馬上復健!!請協尋醫生或是復健師,不要自己去整骨,也不要因為打石膏都不動!消水腫後,活動範圍會增加,而動了才會消水腫,不動就會一直腫。 大家不要小看一個月不動的影響,我只是一個禮拜不動,醫生教我的復健動作,我做的時候覺得我在動腳,實際看著腳做的時候,我的腳根本不會動,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