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爭吵-老木不介入版】

【手足爭吵-老木不介入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個周未和孩子處了兩天

兩個孩子也吵了兩天。

週六一早我還在睡

就聽到兩個孩子輪流對彼此大吼

甚至後來還互相動手,推來打去的。

「我就已經說了你是聽不懂嗎??!!」

『你講話不要那麼兇!!!』

「因為我已經說了!!你還一直問!!!」

『阿我就聽不懂啊…!嗚嗚…』

『而且你還動手推我耶!』

「是你先打我、我才推你的!」

『我沒有打你,我是拍而已欸!!!』

「你明明就是打!!

「才不是!!而且是你先的!!」

『是!你!!!!!』

我躺在房間,衝突聲成了我的鬧鐘

一陣憤怒、煩燥、擔心、焦慮席上

有一股想起身出去當判官、

主持正義的衝動!

嗯,感謝瞌睡蟲拉住了我(阿門!)

若是我衝出去

原本兩人的事,就變成三人的事了

手足爭吵也可能成了另一個

孩子可以「合作」得到媽媽(負向)關注的方式之一

如此,我就為自己製造了更多麻煩了。

門外的大吵吵,已轉變成尖叫和吼罵

「我才沒有!!!!」

『你有!!就是你!!!!』

「沒有~~~!!」

『我不管!反正我說是你就是你,ㄌㄩㄝ~~』

「啊~~~我沒有…是!你!嗚嗚嗚…」

『你!!!!!!』

「你!!!!!!!!」

『你!!!!!!!!!!!』

然後,我聽見兩個小孩…

相互「放話」的威脅聲

(雖然那個威脅我聽起來很可愛xdd)

接著,一個孩子崩潰、哭著跑走了

另一個,也回冷靜角嗚潱地在抽蓄了。

就這樣沉默了一陣子

不一會兒

我聽見兩個孩子自己和好的聲音…

「妞…妳要不要玩這個?我可以給妳這個哦」

『好啊,那我的那個也給你…』

然後,兩個就又玩在一起了。

我心裡OS:還好我沒有介入!!!

果真

#讓問題跑一會兒

問題會自己找到答案的!

媽媽的週未

就在孩子幸福(?)的胡鬧(吵架)聲中展開了。

然而,

兩個孩子各自帶著沒有梳理開來的情緒…

還會在接下來的日常相處中

併出哪些火花呢?

下集待續。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39會員
26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是你藉由溫和堅定要帶著孩子去哪裡? 晚上洗完澡後要幫孩子吹頭髮時, 叫了5、6次,沒有人來。 一個在吃點心;一個在看繪本。 媽媽說的話,反正就是,沒、聽、到。 後來我又請翎把她落在地上的屑屑清乾淨, 翎看了我一下,依然不回應我。 然後 我就爆炸了。 「我好好講你們沒有人要動作!!! 大聲一點你們又
【手足紛爭怎麼解? | 關於公平X關於分享】 早上,我沒來得及準備早餐, 因此燁只喝了點牛奶, 兩個孩子都想吃最後一包小饅頭…
一家四口出門吃晚餐前,我拿起了燁學校的制服,問老公:「我還沒繡學號,等下吃飯的附近~會有可以繡學號的店嗎? 有的話就順便去繡一繡。」 老公回:『沒有順便,都是專程的』 好吧,那就是不順路的意思。 於是我放下制服,一家子出門了。 出門後老公一路往北騎 不是在住家附近吃個飯而以? 要騎這麼遠? 是要吃哪
阿德勒說要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薩提爾說要貼近一個人、不要解決問題。你一定很好奇,當孩子頂嘴、講話態度很差、或出現了問題行為…時,若先同理孩子的情緒、還要讚美孩子的動機,而不是先告訴他規則「講話不能用這種態度」,這樣會不會縱容了孩子的惡習? 前幾天我在幫妞洗澡時,中班的妞開心地一邊唸ㄅㄆㄇ,唸
記得某一次在工作坊中有個題目: 「生命中影響你最大的一個人」 我觀察到最多人舉手的第一名是: 媽媽、爸爸 第二名是: 老師 - 由此可見, 家庭,是影響孩子最大的地方。 若是家中的撫育者無能為力接住孩子 那麼第二個網, 就是校園中和孩子有長時間相處機會的─── 老師! – 在我的印象裡, 兒時有幾年
想到「母親」 那就是個既優雅又有愛的形象 。 7年前頭一次躺在產房 把雙腳打開任人處置的那一刻 才知道,優雅有愛 其實是用看似高貴實則廉價的尊嚴換來的。 順利產子後, 我以為人生中最難的時刻已經過去 結果出了月中、 帶著軟嫩的嬰兒回到家後才知道, 天真可愛的孩子, 是「媽媽人生」的考驗。 育兒的日子
#是你藉由溫和堅定要帶著孩子去哪裡? 晚上洗完澡後要幫孩子吹頭髮時, 叫了5、6次,沒有人來。 一個在吃點心;一個在看繪本。 媽媽說的話,反正就是,沒、聽、到。 後來我又請翎把她落在地上的屑屑清乾淨, 翎看了我一下,依然不回應我。 然後 我就爆炸了。 「我好好講你們沒有人要動作!!! 大聲一點你們又
【手足紛爭怎麼解? | 關於公平X關於分享】 早上,我沒來得及準備早餐, 因此燁只喝了點牛奶, 兩個孩子都想吃最後一包小饅頭…
一家四口出門吃晚餐前,我拿起了燁學校的制服,問老公:「我還沒繡學號,等下吃飯的附近~會有可以繡學號的店嗎? 有的話就順便去繡一繡。」 老公回:『沒有順便,都是專程的』 好吧,那就是不順路的意思。 於是我放下制服,一家子出門了。 出門後老公一路往北騎 不是在住家附近吃個飯而以? 要騎這麼遠? 是要吃哪
阿德勒說要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薩提爾說要貼近一個人、不要解決問題。你一定很好奇,當孩子頂嘴、講話態度很差、或出現了問題行為…時,若先同理孩子的情緒、還要讚美孩子的動機,而不是先告訴他規則「講話不能用這種態度」,這樣會不會縱容了孩子的惡習? 前幾天我在幫妞洗澡時,中班的妞開心地一邊唸ㄅㄆㄇ,唸
記得某一次在工作坊中有個題目: 「生命中影響你最大的一個人」 我觀察到最多人舉手的第一名是: 媽媽、爸爸 第二名是: 老師 - 由此可見, 家庭,是影響孩子最大的地方。 若是家中的撫育者無能為力接住孩子 那麼第二個網, 就是校園中和孩子有長時間相處機會的─── 老師! – 在我的印象裡, 兒時有幾年
想到「母親」 那就是個既優雅又有愛的形象 。 7年前頭一次躺在產房 把雙腳打開任人處置的那一刻 才知道,優雅有愛 其實是用看似高貴實則廉價的尊嚴換來的。 順利產子後, 我以為人生中最難的時刻已經過去 結果出了月中、 帶著軟嫩的嬰兒回到家後才知道, 天真可愛的孩子, 是「媽媽人生」的考驗。 育兒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