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痛苦.味蕾.進歩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二零二二年九月十四日,星期三。天氣:晴時多雲。

應該是十四年前的九月十四日晚上九點半左右,我跟前夫搭乘日航從大阪轉機直飛多倫多的班機扺達目地的。飛機降落前,我在低空中透過小小的窗子,看見黑夜裡地面上許多路燈整齊地排著,把街道像棋盤格子般地劃開,路上車流比同一時間的台北少太多。或許因為那麼一點的冷清,生性熱情的我竟哭了起來,讓前夫有點不知所措。其實,我是心裡害怕。因為,「移民」這個旅程,我買的是單程票,不知人生的列車未來將駛向何方。

前夫雖然說服我移民跟著由他攻博士,但他根本的想法是「前有加拿大可攻,後有台灣可守」。他心中的那張來回票,讓他後來在面對挑戰時無法果敢,成了我們這對三十出頭的年輕夫妻矛盾的根源,儘管表面上問題在於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33 字、7 則留言,僅發佈於加拿大鐵女手札 I 台灣移民生活思聞錄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佩格澀思的沙龍
128會員
186內容數
用昔日台灣記者之眼,以華人女性的角度,透過中文分享加拿大生活的挑戰與厚度,面向涵蓋文化、風土、社會、民情、語言、經濟、職場、工作、家庭、情感、政治、旅遊等經歷、觀察與思考,真人真事分的故事享日常的酸甜苦辣,耙梳平凡人的永續生存法則,拼湊新的庶民哲學。
佩格澀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05
我這人煮東西全為填飽肚子。常用的自喻是:「就像開車,一切都只是為了去哪裡?!」先前幾次拿這跟白人同事講,男的女的聽了都楞住,頭腦轉一下才懂意思──我不餓就不煮,不出遠門也就不開車了。沒興趣倒也不代表就做不好,只是能簡單就簡單……
Thumbnail
2023/06/05
我這人煮東西全為填飽肚子。常用的自喻是:「就像開車,一切都只是為了去哪裡?!」先前幾次拿這跟白人同事講,男的女的聽了都楞住,頭腦轉一下才懂意思──我不餓就不煮,不出遠門也就不開車了。沒興趣倒也不代表就做不好,只是能簡單就簡單……
Thumbnail
2023/05/29
二零二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星期二。天氣:晴。 法國實習老師瑪瑞安來我們家就要住上三個月了。 難搞的飯局我一天有三次,還要在通膨中控制食材預算,對煮食零興趣的我實在是項巨大的考驗,可是既然退休在家當煮婦就必須面對。一段時間後我已經成功做出了許多道不太貴、不難煮又可以一次滿足三種國籍要求的菜色惹~~
Thumbnail
2023/05/29
二零二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星期二。天氣:晴。 法國實習老師瑪瑞安來我們家就要住上三個月了。 難搞的飯局我一天有三次,還要在通膨中控制食材預算,對煮食零興趣的我實在是項巨大的考驗,可是既然退休在家當煮婦就必須面對。一段時間後我已經成功做出了許多道不太貴、不難煮又可以一次滿足三種國籍要求的菜色惹~~
Thumbnail
2023/05/22
二零二三年五月十六日,星期二。天氣:霧。 「看不見,就忘掉」在形容一個人眼不見為淨、事不關己的態度,這時拿來批評我這個死老百姓,我還真的沒有還口的餘地──眼前的狀況對人們警示森林祝融情況危急,不再是無異於神話的新聞「故事」!我心中變成憂慮,回到家網搜最新消息,又自行查找了公家發報看板,還真的嚇著了:
Thumbnail
2023/05/22
二零二三年五月十六日,星期二。天氣:霧。 「看不見,就忘掉」在形容一個人眼不見為淨、事不關己的態度,這時拿來批評我這個死老百姓,我還真的沒有還口的餘地──眼前的狀況對人們警示森林祝融情況危急,不再是無異於神話的新聞「故事」!我心中變成憂慮,回到家網搜最新消息,又自行查找了公家發報看板,還真的嚇著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二零二二年九月十四日,星期三。天氣:晴時多雲。 應該是十四年前的九月十四日晚上九點半左右,我跟前夫搭乘日航從大阪轉機直飛多倫多的班機扺達目地的。我在低空中透過小小的窗子,看見黑夜裡許多路燈在地面上整齊地排著,把街道像棋格子般的劃開。路上行車看起來比同時間的台北少太多,或許因為那麼一點的冷清……
Thumbnail
二零二二年九月十四日,星期三。天氣:晴時多雲。 應該是十四年前的九月十四日晚上九點半左右,我跟前夫搭乘日航從大阪轉機直飛多倫多的班機扺達目地的。我在低空中透過小小的窗子,看見黑夜裡許多路燈在地面上整齊地排著,把街道像棋格子般的劃開。路上行車看起來比同時間的台北少太多,或許因為那麼一點的冷清……
Thumbnail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星期四。天氣:小雪。 難得今天是身心放鬆的一天,先生上班去,我跟女兒在家簡單吃,一起玩音樂、打詠春、看卡通,我泡澡再去超市採買,並且收到了等候以已久的雙截棍而得以開始練習,這樣送走二零二零年還挺不錯。
Thumbnail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星期四。天氣:小雪。 難得今天是身心放鬆的一天,先生上班去,我跟女兒在家簡單吃,一起玩音樂、打詠春、看卡通,我泡澡再去超市採買,並且收到了等候以已久的雙截棍而得以開始練習,這樣送走二零二零年還挺不錯。
Thumbnail
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九日,星期六。天氣:多雲。 交班前,那男人真的帶著妻小前來。妻子瘦瘦的,穿著一件白色羽絨衣,在華人的標準算漂亮。兒子胖胖的,大概有十歲,左一聲阿姨、右一聲阿姨地叫我,挺討人喜歡的。他們一家三口竟來邀我到他們「家」坐坐。我既已準備跟他們聊聊,還好奇那棟樓裡面到底長怎樣,於是就去了……
Thumbnail
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九日,星期六。天氣:多雲。 交班前,那男人真的帶著妻小前來。妻子瘦瘦的,穿著一件白色羽絨衣,在華人的標準算漂亮。兒子胖胖的,大概有十歲,左一聲阿姨、右一聲阿姨地叫我,挺討人喜歡的。他們一家三口竟來邀我到他們「家」坐坐。我既已準備跟他們聊聊,還好奇那棟樓裡面到底長怎樣,於是就去了……
Thumbnail
「台北橋還叫台北橋嗎?」我坐在電腦前一邊打字一邊這麼想,因為已經很多年沒回台灣了。我變了,台灣好像也變很多,台北縣改成新北市了,但過去青少年時期在台北縣市間穿梭的青黃歲月,卻烙印在我記憶裡。 我們家搬到新莊前,父母先是帶著姊姊和弟弟在台北市復興北路附近的興安國宅頂了一開餐館,賣客家菜……
Thumbnail
「台北橋還叫台北橋嗎?」我坐在電腦前一邊打字一邊這麼想,因為已經很多年沒回台灣了。我變了,台灣好像也變很多,台北縣改成新北市了,但過去青少年時期在台北縣市間穿梭的青黃歲月,卻烙印在我記憶裡。 我們家搬到新莊前,父母先是帶著姊姊和弟弟在台北市復興北路附近的興安國宅頂了一開餐館,賣客家菜……
Thumbnail
二零一六年四月二十六日,星期四。天氣:陰雨。 從台灣回來後沒幾小時立刻回到中央火車站上班,一連工作四天今天終於休假。女兒小丹白天在褓姆家,這時我終於有機會寫寫故鄉之旅的收穫。 這次我從台灣帶回很重要的親情與友情的感動,生命與生活帶給我的啟示,讓我深刻體認人要「活在當下」……
Thumbnail
二零一六年四月二十六日,星期四。天氣:陰雨。 從台灣回來後沒幾小時立刻回到中央火車站上班,一連工作四天今天終於休假。女兒小丹白天在褓姆家,這時我終於有機會寫寫故鄉之旅的收穫。 這次我從台灣帶回很重要的親情與友情的感動,生命與生活帶給我的啟示,讓我深刻體認人要「活在當下」……
Thumbnail
二零一二年九月四日,星期二。天氣:陰雨。 辦公室第一天開張,見了房仲安,收下了她送來的一張支票,並面試了一個日本女孩Sayuki,現在則在等在英文班的同學法瑞達……說不上好與不好,一切只是剛開始── 又一次新的開始,我真的好希望能見到一絲曙光,希望有人能認同我的想法,加入我的團隊,幹個幾年,賺一大票
Thumbnail
二零一二年九月四日,星期二。天氣:陰雨。 辦公室第一天開張,見了房仲安,收下了她送來的一張支票,並面試了一個日本女孩Sayuki,現在則在等在英文班的同學法瑞達……說不上好與不好,一切只是剛開始── 又一次新的開始,我真的好希望能見到一絲曙光,希望有人能認同我的想法,加入我的團隊,幹個幾年,賺一大票
Thumbnail
「那是醬料嗎?」 在昏暗的小酒館裡,我瞇著散光的眼,努力看清碟上的紅色色塊。 「那是蕃茄好嗎。」 他看我一眼,優雅的拿起筷子夾起吃掉。 「就是這樣,才說不要跟年輕女人交往。」 他睥睨地微笑,頰上酒窩深陷,我附和著笑,卻不自覺低下頭。 好討厭,討厭讓我變得如此卑微的他,討厭無法離開他的自己。
Thumbnail
「那是醬料嗎?」 在昏暗的小酒館裡,我瞇著散光的眼,努力看清碟上的紅色色塊。 「那是蕃茄好嗎。」 他看我一眼,優雅的拿起筷子夾起吃掉。 「就是這樣,才說不要跟年輕女人交往。」 他睥睨地微笑,頰上酒窩深陷,我附和著笑,卻不自覺低下頭。 好討厭,討厭讓我變得如此卑微的他,討厭無法離開他的自己。
Thumbnail
因為要逃離台灣,逃離不快樂,逃離噁心的職場,逃離家庭的枷鎖,逃離美好愛情的破裂,在痛苦與極致的邊緣,我一個人離開台北,來到蘇澳旅行了三天,騎著機車,站在蘇花公路上的一個角落,我對太平洋大喊,帶我走吧,我沒辦法再活在這個時間空間。 還記得那是2014年的11月,那天回到蘇澳破舊的小旅館,與老公電話徹夜
Thumbnail
因為要逃離台灣,逃離不快樂,逃離噁心的職場,逃離家庭的枷鎖,逃離美好愛情的破裂,在痛苦與極致的邊緣,我一個人離開台北,來到蘇澳旅行了三天,騎著機車,站在蘇花公路上的一個角落,我對太平洋大喊,帶我走吧,我沒辦法再活在這個時間空間。 還記得那是2014年的11月,那天回到蘇澳破舊的小旅館,與老公電話徹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