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窮孩子到在加拿大寫下財富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北橋還叫台北橋嗎?」我坐在電腦前一邊打字一邊這麼想,因為已經很多年沒回台灣了。我變了,台灣好像也變很多,台北縣改成新北市了,但過去青少年時期在台北縣市間穿梭的青黃歲月,卻烙印在我記憶裡。
我們家搬到新莊前,父母先是帶著姊姊和弟弟在台北市復興北路附近的興安國宅頂了一家餐館,賣客家菜,我則寄宿在桃園的老師家中超過半年,因為不想放棄領縣長獎的機會,直到小六畢業後才跟家人團聚。然而就在我升國一的那年夏天,「貧窮」真正纏上我們家。
本來我以為父母在台北做生意當老闆是好事,去到店裡才看到,爸媽清早五點半得到濱江市場去採買,花幾小時打理新鮮蔬菜魚肉,十一點開店。接近中午,附近上班族一起湧進來,爸媽在廚房裡忙快炒汗流夾背,前面跑堂的伙計應付不過來,要升國二的姊姊跟我也跟著幫忙,七歲的弟弟就在櫃台後面玩。
★點擊紅字前往博客來網購《加拿大鐵女手札──台灣移民生活思聞錄》實體書★
一回我端著滿滿一大碗「薑絲腰子豬肝湯」送去點餐的桌上,滾湯的湯水就快灑出來,我緊扣白色磁碗上緣的姆指一部份就浸在湯裡,很痛卻不敢鬆手,怕打破一碗八十塊的生意,因為聽到爸媽說,賺錢之前得先交貴聳聳的店租。沒想到,另一桌有個穿白色襯衫的男客人,大聲咆哮要見老闆。媽媽從後面出來了解情況,原來他在菜裡找到了一根短髮,跟著竟當其他食客的面對媽媽吐出髒話:「這是不是妳的陰毛?」這個場面十二歲的我全看在眼裡、聽進耳裡。
媽媽為賠不是,只能免費送餐了事。
中午一窩蜂的食客散去,晚餐時間情況也差不多,就是潮退潮湧,每天一波波地來,一波波地去。每晚我們三個孩子等父母收拾好已經快九點,從店裡走回附近的租屋住,又是另外一個景像。
我們得走進龍江路裡漆黑的小巷再轉陋巷,停在一間破矮房前。這個租來的家,應該只有十坪大,中間只有兩道薄薄的木板牆,像個「目」字一樣把爸媽跟我們孩子睡的和後面的廁所隔開。我看到姊姊跟弟弟過去共擠一張單人床,自告奮勇拉了四張餐廳座椅排齊,筆直地睡上面四個月。這些都不算糟,慘的是,外面下大雨的時候,房子裡也下小雨。
真正讓我想哭的是,國一第一次段考完,國文老師很訝異我只考八十九分,我把同學有練各種參考書的事跟媽媽講,她在租屋裡打開老闆娘的皮夾,裡面竟然只有兩百塊,只能支持我買一本六科全包的《強棒》,我被一頭棒喝,當下才知道家裡有多窮。
不久之後,餐廳關了,爸媽賣了鄉下房子還清負債,就算貸款也只能買新莊的便宜三樓老公寓,他們仍希望給我們三個孩子在台北受教育。我跟姊姊因此從國中起,清晨五點起床,五點四十分去等公車,坐到三重再轉225路,過台北橋後再過很多站,經行天宫才抵達先前餐廳附近的國中,七點十五分到校繼續上課。
晚上原路轉車回到家則已經七點半,吃飯洗澡做功課,我不過半夜十二點沒辦法上床睡覺。我的功課挺不錯,很喜歡歷史。國二教到印度種姓制度時,我嚇然發現貧窮會世襲,心中暗暗發誓要掙脫家裡的窘境。
爸媽不做餐廳,最後兩人在三十七歲開始改做「土水」,一做做到五十好幾。我也繼續到台北市唸高中、邊工作邊唸大學和研究所。有一天,我騎著機車跨過了台北橋到台北市那邊,看到一部貨車似在挑撿臨時工,霎時想起多年前無意聽爸媽聊到在台北橋下等工作的事,才又知道他們當時沒錢又要養三個孩子有多無助,儘管我仍忘不了冬天寒流來時身上穿著沒晒乾的製服的感覺,和沒便服可以到同學家玩,還有自己生病咳嗽到讓公車上的陌生太太心疼給我爽喉糖,以及高中便當裡除了白飯和水煮雞腿而羞於在教室裡打開來吃的芝麻小事。
時間快轉,我跟爸媽當年年紀差不多大,跟他們上台北不一樣的是,我技術移民來到加拿大,今年已經進入十五年。自己三十一歲開始,從原本在幾所大學有講師證兼課的得獎博士生,再次跌落到異國的貧困與深深的無助裡,比起自己青少年時期,慘況有過之而無不及。台灣的高學歷在這裡沒幫到忙,但幸而教育本身教會我思考,拙於言語的父母也傳給我客家人的拚勁,現在自己就快達到財富自由,開始有閒暇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於是我得以把自己在國外高低起伏的精彩故事像小說一樣集結在《加拿大鐵女手札L台灣移民生活思聞錄》裡,過去上天欠我的,好結局我正在那裡繼續寫給更多人讀下去。
★★購買佩格澀思實體書《加拿大鐵女手札── 台灣移民生活思聞錄》請至:
城邦閱讀花園(馬來西亞地區):https://www.cite.com.my/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132989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9會員
186內容數
用昔日台灣記者之眼,以華人女性的角度,透過中文分享加拿大生活的挑戰與厚度,面向涵蓋文化、風土、社會、民情、語言、經濟、職場、工作、家庭、情感、政治、旅遊等經歷、觀察與思考,真人真事分的故事享日常的酸甜苦辣,耙梳平凡人的永續生存法則,拼湊新的庶民哲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佩格澀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不知道「斜槓」是什麼意思。「是說能夠高高舉起的意思嗎?」我問一位人在台灣的朋友(看吧,我是真的不知道)。朋友熱心傳來連結頁面,我卻有點失望,不是對朋友失望,是對斜槓一詞火紅的現象失望。 我跟朋友說,這樣的現象確實在北美──或是我應該只針對自己所知道的加拿大講就好──是滿普通的現象。
南韓梨泰院人推人踩死百來人的新聞已成國際頭條,慘劇發生在萬聖節前夕特別寒酸跟諷刺。我在加拿大透過網路在事發後不久後便知悉,臉書上看見大學同學說:告訴孩子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話沒錯但如果孩子聽不進呢? 大家一定要學會八點「推擠生存法則」!
喜劇愛情電影《幸福入場券》(Ticket to Paradise)由巨星喬治.克隆尼和茱莉亞.羅勃茲領銜,美國新生代演員凱特琳、狄弗和法國印尼裔新星馬克西米.鮑提爾主演,故事以印尼峇里島為主要場景,實際拍攝於澳洲昆士蘭。本文帶讀者深入了解《幸福入場券》裡的幸福元素與要旨。
住在國外都已經超過十四年,我跟啊多阿講話時,還是常常會忍不住眼飄飄,兩隻眼球的六條小肌肉,仍是不由自主地牽動,說著說著,不知不覺自己的眼睛就轉到了別的地方去。 我知道,這是老外的大忌。他們認為,一個人大概是做了虧心事,說話時才沒辦法直視對方的眼睛。可我就是改不了自己眼睛亂轉的毛病。
剛剛下了YouTube,跟所有參加「Project v 分享工作坊/AMA」的創作者及主辦人說晚安,加拿大卡加利市這邊的太陽才正冉冉升起。我想以寫活動心得做為一天的開始。 方格子還在長大,從以前的報導式平台現在成為創作平台……。 在讓自己變成作者的路上,可以跟方格子手牽手一起變大,多好啊!
老實說,我的人生被「移民加拿大」這件事給耗掉了一大截。自己像根被加速燃燒的蠟燭,不過四十五歲,卻像坐在燈枯油盡桌邊, 休息著又看到煋煋地火花,我想起了從前,然後心中又燃起了一些熱情,就弄出《加拿大鐵女手札》專題,副標《台灣移民生活思聞錄》 「佩格澀思」的筆名,音譯自pegasus,是「飛馬」的意思。
一直不知道「斜槓」是什麼意思。「是說能夠高高舉起的意思嗎?」我問一位人在台灣的朋友(看吧,我是真的不知道)。朋友熱心傳來連結頁面,我卻有點失望,不是對朋友失望,是對斜槓一詞火紅的現象失望。 我跟朋友說,這樣的現象確實在北美──或是我應該只針對自己所知道的加拿大講就好──是滿普通的現象。
南韓梨泰院人推人踩死百來人的新聞已成國際頭條,慘劇發生在萬聖節前夕特別寒酸跟諷刺。我在加拿大透過網路在事發後不久後便知悉,臉書上看見大學同學說:告訴孩子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話沒錯但如果孩子聽不進呢? 大家一定要學會八點「推擠生存法則」!
喜劇愛情電影《幸福入場券》(Ticket to Paradise)由巨星喬治.克隆尼和茱莉亞.羅勃茲領銜,美國新生代演員凱特琳、狄弗和法國印尼裔新星馬克西米.鮑提爾主演,故事以印尼峇里島為主要場景,實際拍攝於澳洲昆士蘭。本文帶讀者深入了解《幸福入場券》裡的幸福元素與要旨。
住在國外都已經超過十四年,我跟啊多阿講話時,還是常常會忍不住眼飄飄,兩隻眼球的六條小肌肉,仍是不由自主地牽動,說著說著,不知不覺自己的眼睛就轉到了別的地方去。 我知道,這是老外的大忌。他們認為,一個人大概是做了虧心事,說話時才沒辦法直視對方的眼睛。可我就是改不了自己眼睛亂轉的毛病。
剛剛下了YouTube,跟所有參加「Project v 分享工作坊/AMA」的創作者及主辦人說晚安,加拿大卡加利市這邊的太陽才正冉冉升起。我想以寫活動心得做為一天的開始。 方格子還在長大,從以前的報導式平台現在成為創作平台……。 在讓自己變成作者的路上,可以跟方格子手牽手一起變大,多好啊!
老實說,我的人生被「移民加拿大」這件事給耗掉了一大截。自己像根被加速燃燒的蠟燭,不過四十五歲,卻像坐在燈枯油盡桌邊, 休息著又看到煋煋地火花,我想起了從前,然後心中又燃起了一些熱情,就弄出《加拿大鐵女手札》專題,副標《台灣移民生活思聞錄》 「佩格澀思」的筆名,音譯自pegasus,是「飛馬」的意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回顧了2001年至2013年間,作者在臺北的租屋生活,描述了搬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從充滿回憶的板橋老公寓,到擁擠的景美小雅房,最後與女房東共處的溫馨日子,這段北漂經歷塑造了作者的成長與回憶。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不僅分享了生活環境的變遷。這段時光成為保存在心中的回憶,也是一種珍貴的生活體驗。
記得小時候跟著母親回外婆家,外婆家在虎尾,那時還是個安靜純樸的小鎮,不是現在有「小台北」之稱的熱鬧小城。 有次我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挨家乞討。討至阿姨家門口時,阿姨善心,捨了些忘了是食物還是銀錢給他,乞丐便在門口大聲祝頌了些感謝與祝福的話。雖然不是每戶人家都會捨,也有會驅趕的,而乞丐也不是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回顧了2001年至2013年間,作者在臺北的租屋生活,描述了搬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從充滿回憶的板橋老公寓,到擁擠的景美小雅房,最後與女房東共處的溫馨日子,這段北漂經歷塑造了作者的成長與回憶。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不僅分享了生活環境的變遷。這段時光成為保存在心中的回憶,也是一種珍貴的生活體驗。
記得小時候跟著母親回外婆家,外婆家在虎尾,那時還是個安靜純樸的小鎮,不是現在有「小台北」之稱的熱鬧小城。 有次我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挨家乞討。討至阿姨家門口時,阿姨善心,捨了些忘了是食物還是銀錢給他,乞丐便在門口大聲祝頌了些感謝與祝福的話。雖然不是每戶人家都會捨,也有會驅趕的,而乞丐也不是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