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先準備還是先上場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今天想來談談充實自己。

其實這個題目可大可小。你覺得是應該先把自己所有的能力準備好,以便機會來臨時可以大展長才 ? 還是覺得先上路再說,有需求再來準備呢 ?

ㄤ妮以前一值偏向前者。想要學英文,就把所有的英文教材都買起來,多益、商業、證照、生活用語、情境對話。哇,越補越覺得自己在英文方面有好多好多不足,因為總是在完成一塊區域後又發現一塊新區域,永遠學不完。那麼到了實際需要用的時候呢 ? 例如ㄤ妮出國展覽,飯店check in,有些用詞還是聽不懂,例如房間設施介紹等等,所以我的英文又增加了一塊待填補空白區 : 飯店相關設施介紹。但是,人的時間是有限的,這種作好準備才能上戰場的準備工作太冗長了,而且,是發散式的。也就是說,當問題來臨時,準備了很久,可能不會是解決面前這個問題的辦法。

尤其現在的資訊發達,要學的東西很多,不需要的資訊其實也很多。

有人說 : 看書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就是 帶著疑問去書中找答案。

有人說 : 不要把時間花在補足自己的缺點,要把時間花在放大自己的優點。

有人說 : 準備好是假議題,因為永遠不會有那麼一天。

其實都是在講同一件事情,讓問題帶領你聚焦,而不是讓焦慮帶領你完成那些永遠無法完整的準備工作。

以下是柏廷的好文,他的文章概念剛好也是ㄤ妮最近的感想結論。除此之外,他還告訴我們一個方式,沒有能力,可以靠槓桿達到目標。徵求他的同意後放上來跟大家分享。

能力與成就的區別

今天來和你聊聊我在給病人看診的一個感悟。

幾天前,我在診所給一位年輕小伙子做質詢時,他提到他對自己很沒信心,因為覺得自己很沒有能力。

這位年輕的小伙子中學沒畢業,喜好是手機電競遊戲,人在電話店擔任銷售員。

穿著工作 T-shirt 的他,在診所裡他情緒平靜。

沒有明顯的焦慮,但從談吐上的遲疑看得出對社交並不是很有信心。

質詢中,他說道,他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更有能力的人,這樣就能處理很多生活上的事情。

聽他那麼說,我自己突然有個感觸 ——

我自己好久好久,沒有「追求增加個人能力」這個念頭了。

想想,最後一次有這個想法,還要算是在中學時期,或剛上大學的時候吧。。

尤其是最近這幾年,開始做自媒體的時候,“我能變多厲害” 尤其不重要了,重要的反而是 “我能完成什麼事”。

所以今天是想講這個話題,就是「能力」和「成就」的區別。

能力和成就,聽起來好像是同一件事,但其仔細想想,它們只是因果關係,而且還不是牢牢掛鉤的因果關係。

意思就是,雖然能力強的人一般上會有比較好的成就,可是這不是個必然的關係。

能力普通的人,也可以有非凡的成就;許多超人們最後也過得平平凡凡。

舉個例子吧,能力和成就最掛勾的世界,應該就是運動競賽了吧。

但就算如此,我們也都認識一些很厲害的運動員,但賽績並沒有讓人很震撼。

相反的,我們也看過一些“不是最強”的運動員,賽績或表現卻往往超出預期。

商業世界更是如此。

“我的老闆這麼蠢,可是為什麼能那麼賺錢” —— 這個念頭,上過班的人肯定都一度有過吧?

但是,你可能會抗議 ——

“可是,如果目標大於我的能力,這就好像要舉起的重量大於我的體能,這不可能做得到嘛!”

不,做得到。

要讓成就打破能力的限制,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要找到槓桿。

我知道,我知道,一直聽人家說「槓桿、槓桿」的,煩不煩啊。

先別翻我白眼。

因為這世界上的槓桿可多了,可是注意到它們,會使用它們的人可少了。

工具,是槓桿。

我的美工能力不強 -> Canva。

我的英文不好 -> Grammarly。

小故事:喜歡玩電腦遊戲的我,一直都想自己製作一個電腦遊戲、小遊戲。
但不會寫程式,不會電腦製圖,不會音樂設計,所以這一直以來都只是個夢。
到了在醫學院畢業前才發現,用遊戲引擎就不需要寫程式,用圖片包、photoshop、illustrator 就不用從頭做素材,用 Garage Band 就可以做出簡單的背景音樂,結果還真的弄出來了個 ipad 的小遊戲,給我過了個過這個癮。)

別人,也是你的槓桿。

最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最厲害的人,也不想成為團隊中最厲害的人。

身邊有比你厲害的人,才能讓你透過他們,完成大於你能力的成就。

組團隊、找夥伴、組 Mastermind group、找網路社群,這些都是利用「人力資源」的方式。

最後,錢也當然是大家最熟悉的槓桿。

用錢打廣告、請專家、上課程,相信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

其實這個月的 Email,我只是想給在做事的你一個提醒 ——

個人能力固然是個崇高的追求,但個人成就會是更實際的目標。

如果你糾結於個人能力,你就會去練肌肉;

如果你專注於完成任務,你就會去找槓桿。

「練肌肉的人」的確最後會很強壯,但那個「找解決方法的人」在相同的時間已經完成了一堆事情,或早就回家休息了。

回到診所裡的年輕小伙子這邊,

我給他的建議是,不必太糾結於個人能力,而應該把目標放在自己想完成的事上。

當你挑戰下一個目標,為下一件事努力的時候,你的個人能力也自然會提升。

畢竟,如果要等到有足夠能力了才做事,結果就是原地踏步。

況且,對於屬於缺乏信心的人來說,我們永遠都不會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充足了。

回到你這邊,

如果今天你有個目標,因為個人能力不足,被擱置了。

我也希望你記得,個人能力永遠不會完全阻礙你達成目標。

想想看,你能夠借用什麼工具、換個什麼方法、尋求誰的幫助,

讓你就算“沒有能力”,也能夠“完成目標”。

如果你也喜歡他的文章,想要關注更多自我成長好文,歡迎追蹤他的網站及FB : 解放君日記

http://www.junescapes.com/

不想錯過ㄤ妮最新文章,請追蹤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smileonnie

讀者意見與商業合作請寄信箱:z8032332@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笑ㄤ妮的沙龍
46會員
81內容數
10年國貿經驗,樂於分享自己走過的路,入過的坑,讓後人減少走彎路的機會。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說故事,歡迎來到我的小天地。
微笑ㄤ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0
本文探討如何委婉向客戶建議先購買廠商標準品,以利後續客製化產品合作,並強調換位思考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2/30
本文探討如何委婉向客戶建議先購買廠商標準品,以利後續客製化產品合作,並強調換位思考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2/17
探討在價格談判中如何有效地說服廠商,依據客戶和廠家的不同情況,整理出具體案例,提供應對策略與技巧。透過分析客戶合作穩定性、品項增加以及未來規劃等因素,幫助讀者提升談判的成功率。
Thumbnail
2024/12/17
探討在價格談判中如何有效地說服廠商,依據客戶和廠家的不同情況,整理出具體案例,提供應對策略與技巧。透過分析客戶合作穩定性、品項增加以及未來規劃等因素,幫助讀者提升談判的成功率。
Thumbnail
2024/11/23
本文探討出貨過程中,提單的材積與包裝清單的材積數字不一致的情況。當客戶要求根據提單材積更新包裝清單時,業務人員應如何處理此狀況。分析三種不同的業務回應方式,並強調了確認材積數據的來源及解釋的重要性。這樣的溝通能夠有效消除客戶的疑慮,預防未來的誤會,並促進良好的客戶關係。
Thumbnail
2024/11/23
本文探討出貨過程中,提單的材積與包裝清單的材積數字不一致的情況。當客戶要求根據提單材積更新包裝清單時,業務人員應如何處理此狀況。分析三種不同的業務回應方式,並強調了確認材積數據的來源及解釋的重要性。這樣的溝通能夠有效消除客戶的疑慮,預防未來的誤會,並促進良好的客戶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覺得是應該先把自己所有的能力準備好,以便機會來臨時可以大展長才 ? 還是覺得先上路再說,有需求再來準備呢 ?
Thumbnail
你覺得是應該先把自己所有的能力準備好,以便機會來臨時可以大展長才 ? 還是覺得先上路再說,有需求再來準備呢 ?
Thumbnail
一直很好奇一個大家都知道,但又不覺得奇怪的想法, 那就是「一定要考到 x x 名」。​ 我們先來看兩個事實。​ 事實1:每班都只有一個第一名​ 事實2:當我考到了第一名,就會讓原本的第一名被擠到第二名​ ​ 那麼...
Thumbnail
一直很好奇一個大家都知道,但又不覺得奇怪的想法, 那就是「一定要考到 x x 名」。​ 我們先來看兩個事實。​ 事實1:每班都只有一個第一名​ 事實2:當我考到了第一名,就會讓原本的第一名被擠到第二名​ ​ 那麼...
Thumbnail
最近覺得成長最重要的四件事情:技巧、心態、行動、勇氣​。
Thumbnail
最近覺得成長最重要的四件事情:技巧、心態、行動、勇氣​。
Thumbnail
「該強化優點,還是該彌補缺點?」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煩惱? 清楚知道自己優點所在的人,才是最能幹的人,然而許多人卻耗費大把時間在彌補缺點上,而不是用來加強自己的優點。如此一來,許多學生的學經歷或能力都趨於標準化,即使好不容易進了大企業拿到好工作,也只能成為平庸的上班族。
Thumbnail
「該強化優點,還是該彌補缺點?」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煩惱? 清楚知道自己優點所在的人,才是最能幹的人,然而許多人卻耗費大把時間在彌補缺點上,而不是用來加強自己的優點。如此一來,許多學生的學經歷或能力都趨於標準化,即使好不容易進了大企業拿到好工作,也只能成為平庸的上班族。
Thumbnail
當我們提到學習,很容易就會連想到要去學校報到,藉由學校的教育系統讓我們懂得比別人多一些。
Thumbnail
當我們提到學習,很容易就會連想到要去學校報到,藉由學校的教育系統讓我們懂得比別人多一些。
Thumbnail
我常常問自己: 「我們要了解趨勢的脈動與時代的變化,哪些是我該投入而學習的資源呢?」 「每個人都在追求個人品牌,我該從哪裡開始?」
Thumbnail
我常常問自己: 「我們要了解趨勢的脈動與時代的變化,哪些是我該投入而學習的資源呢?」 「每個人都在追求個人品牌,我該從哪裡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