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我不喜歡談論政治,原因很簡單,很難心平氣和的,冷靜客觀的各抒己見,以建立共識,或求同存異。可是,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幾乎沒有一件事離得開政治的侵擾和影響,食衣住行,人際,環境…沒有一件事離得開政治。可是談起政治又每每讓人心煩氣燥,心火上身…網路上提及”政治"相關議題…除了同溫層的相互取暖外,異溫層更多的是相互的攻擊、侮辱、責怪、謾罵…

這是在一次研討會上,馬凱碩<中國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的角色>發表演講後,在觀眾提問階段,他對觀眾所提問題所做的答復。你會發現從所提問題可看出西方政界和媒體所灌輸的<中國威脅論>深入人心,因為問題幾乎都圍繞著這個觀點,而曾擔任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和聯合國安理會主席,且曾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院長和傑出研究員的馬凱碩,又是如何針對著每個問題,提出他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的。

提問和答復

底下提問的問題,以及馬教授的解答,我都把它簡化了(但都沒有改變原意),提問者以甲、乙、丙、丁來代表(因為我不知道他們是誰),馬教授的回答也以"馬"示之。

中國霸凌及阻撓中國

甲:「與中國做生意,貿易額大了後,會不會被欺凌?美國怕中國崛起,意圖阻撓中國成為第一,有什麼證明?」,

:「你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信任”的問題,我想說的是國與國之間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彼此間講講求的是有沒有利益可得?容我以巴西為例,2000年時巴西花了一年的時間出口了十億美元的貨品到中國,去年巴西每60小時出口十億美元的貨品到中國,因為和中國做生意有利益可圖,跟信任不信任沒什麼關係。…至於你所說的"欺凌",據我所知,所有的大國都會以強凌弱,不管是美國,蘇俄,或中國…我給你舉個例子,美國在衣索皮亞最窮的時候,還不肯讓它提前還款,因為想要收足高利貸款給該國的利息…,

你的第二個問題是關於”美國阻撓中國崛起"的實證,我想說的是美國成立專責機構,負責阻撓中國崛起,事證包括目前正在進行的貿易戰,你知道嗎,拜登幾乎反對川普的所有政策,唯獨貿易戰的關稅目前還沒取消…科技戰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用關鍵技術來卡住中國的發展…,然後呢?拉幫結派,要求人家選邊站,因此所有國家都必須做好準備,因為你隨時可能被要求選邊…,」

另位嘉賓Stefan Aust此時插話:「所有的經濟制裁都不會成功,美國制裁古巴六十年了,古巴仍然屹立不倒…」

台灣如有問題誰會受傷

乙:「台灣高端半導體佔世界的25%,美國勢必出手搶奪,如有爭端,中、美、歐,誰會受傷較重?

:「沒有人希望台灣發生戰爭,可是戰爭的產生是漸進式的,衝突是逐步升高的過程…舉例來說好了,大陸封鎖台灣,美國派了一艘軍艦過來,大陸派了幾艘軍艦去圍堵,結果…軍艦沈了,各死了百餘人,美國勢必做出反應,於是發射了一發導彈;中國也勢必要做出對等回應…避免戰爭的發生,其實很簡單,台海間已經有五十年以上是和平狀態的…,保持模糊,維持現狀,美國與台灣繼續維持非官方關係,繼續維持一個中國政策,不做任何改變,也就沒有任何衝突…,可是一旦有人做出了改變,那……所以不要有任何改變,這是最明智的做法…」

大陸壓制人民和破壞環境

丙:「你提到許多中國的優點,但你如何解釋這個事實,他們是高度控制的,環境破壞,審查制度…例如香港,維吾爾…等,你如何調和這點?」

:「我很高興你提出這些問題,這是美英媒體塑造下的典型看法,但,這種看法是對現實的扭曲。你的第一個問題是壓制/鎮壓,如果中國共產黨僅靠壓制來維持統治,絕對不會創造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它有三十年來增長最快的經濟…你提到壓制,顯然是仍保有舊的冷戰思維,1976年我在莫思科,民眾不容出國…,那是壓制,…2019年中國大陸自由出國人士有1.39億人(那是英國人口的兩倍),每個人都心甘情願的返回中國,沒人叛逃…,你的所有描述,幾乎都是某種扭曲…關於環境破壞,你知道嗎?大陸是保護環境最力的國家,氣候變遷政策遠勝美國,美國曾經兩次脫離世界氣候變遷決議,京都協議,巴黎協議…氣候變遷的主因是歐美在工業革命後肆意排放廢氣到大氣中,現在卻將責任加諸在後起的大陸、印度身上,而自己卻不願擔負起該負的責任…順便說一句,美國只要將每加侖汽油加收一塊錢,就足以解決這一問題,一來可減少石油消耗,二來可籌集用於綠色技術的資金…相反的,大陸是全世界造林最多的國家…」

此時提問者將問題轉向Stefan Aust,想了解他對”壓制”的看法,後者說他自己喜歡西方制度,但不能否認共產制度讓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脫貧,且建立了個人事業的事實,不能因為制度不同就認為那是不可接受的,因為你無法改變它也運作得很好的事實…

審查制度和台灣和平

丁:「我接續著上一提問者的問題,你提到中國的優點和成就,但如果是這樣,那為何還需要審查制度我的第二個問題還是台灣,你為何認為中國會願意保持現狀?」

:「關於"審查制度",你的意思好像是大陸有公開的審查制度,所以是黑的;歐美沒有審查制度,所以是白的,我想說的絕大多數國家都處於中間的灰色地帶。西方是沒有正式且公開的審查制度,但還是有非正式的審查制度大家管這叫”政治正確",即使是在最有名的大學裡,(他舉了一個耶魯大學教授Chao的例子,對外暢所欲言的結果,落得處境淒慘)是的,沒有正式的審查制度,但卻有所謂的”政治正確”,不是嗎?…制度好壞決定於民眾是否快樂,滿足,尤其是最底層百分之五十的窮苦百姓…,美國民眾將在2024年決定要不要選川普,這表示底層民眾的不快樂已經浮上水面;相比之下,中國民眾對自己迄今為止生活的改善,感到訝異和高興…,中國人民實際上了解並欣賞他們的進步…不要抱持非黑即白的分類,要面對並了解現實…關於台灣,我相信不改變現況,就能維持和平…中國人相信一句古話: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用兵已落下乘…」

結論

馬凱碩的這個視頻,令人耳目為之一新,原來世間尚有明眼人,可以心平氣和的,不急不徐的就事論事,以理性來討論,以事實來溝通。視頻介紹詞中提到:「他用西方人聽得懂的話來跟西方人交流。」說得極為貼切。你不一定要接受他的說詞,但最少聽聽看他是怎麼說的?

註:

馬凱碩為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和聯合國安理會主席。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前院長和傑出研究員。

節目中另一位嘉賓叫Stefan Aust, 是德國世界報的出版人,也是德國新聞雜誌《明鏡週刊》的前總編輯。在德國媒體界有一定聲譽。

視頻下方的留言也值得一讀,多采又熱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3會員
950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美國依賴軍事、科技、金融、話語這四大霸權統治世界—在全球進行長臂管轄,雖遠必誅。 美國和中國的衝突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權力衝突」之外,就是白種人歧視黃種人的「人種衝突」、基督教文明歧視儒家文明的「文明衝突」、全民選舉制度歧視開明專制制度的「制度衝突」。美國帶著各種歧視圍堵中國,無所不用其極。
Thumbnail
美國依賴軍事、科技、金融、話語這四大霸權統治世界—在全球進行長臂管轄,雖遠必誅。 美國和中國的衝突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權力衝突」之外,就是白種人歧視黃種人的「人種衝突」、基督教文明歧視儒家文明的「文明衝突」、全民選舉制度歧視開明專制制度的「制度衝突」。美國帶著各種歧視圍堵中國,無所不用其極。
Thumbnail
文 / 高希均 (一)21世紀的「驚」與「喜」 我一生的重大改變,是從23歲由台灣到美國去讀書,看到了一個自由與富裕的國家開始。可惜,在以後的40多年中,幸或不幸地親身看到了美國經過二次大戰後的越戰與阿富汗戰爭;又陸續看到國內外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風暴:1958的蘇俄領先放射人造衛星、1961的古巴危機
Thumbnail
文 / 高希均 (一)21世紀的「驚」與「喜」 我一生的重大改變,是從23歲由台灣到美國去讀書,看到了一個自由與富裕的國家開始。可惜,在以後的40多年中,幸或不幸地親身看到了美國經過二次大戰後的越戰與阿富汗戰爭;又陸續看到國內外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風暴:1958的蘇俄領先放射人造衛星、1961的古巴危機
Thumbnail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導,馬斯克受訪時說,台海衝突不可避免,他提議為防止衝突要把台灣變成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馬斯克補充說:「事實上,我認為,也很可能,他們可能會有一個比香港更寬鬆的安排。」他強調,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想法。馬斯克並認為,台海衝突將讓世界付出沈重的代價,據他估計,在這種情況下
Thumbnail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導,馬斯克受訪時說,台海衝突不可避免,他提議為防止衝突要把台灣變成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馬斯克補充說:「事實上,我認為,也很可能,他們可能會有一個比香港更寬鬆的安排。」他強調,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想法。馬斯克並認為,台海衝突將讓世界付出沈重的代價,據他估計,在這種情況下
Thumbnail
自從美國眾議院會長佩洛西來台灣之後台海一下子就變得非常非常的緊張(雖然以前也沒有輕鬆到哪裡去) 中共這次的軍演也是比以往還要擴大許多的新聞媒體上渲染的非常的緊張 但是不知道是我生活周遭的人神經比較大條基本上詢問之後發現大家的態度都是 中共接下來的經濟制裁也是在預料之中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只要不內耗
Thumbnail
自從美國眾議院會長佩洛西來台灣之後台海一下子就變得非常非常的緊張(雖然以前也沒有輕鬆到哪裡去) 中共這次的軍演也是比以往還要擴大許多的新聞媒體上渲染的非常的緊張 但是不知道是我生活周遭的人神經比較大條基本上詢問之後發現大家的態度都是 中共接下來的經濟制裁也是在預料之中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只要不內耗
Thumbnail
在臺灣,一提到中國,總是充滿愛恨情仇的,只不過恨跟仇的成份居多。 作為距離臺灣這麼近,且說著共通語言的國家,本該是交流最密切,但卻因為歷史糾葛,三不五時的「武統」、「回歸祖國懷抱」,自然會不受臺灣人歡迎,甚至變成下意識厭惡。 中國人邏輯、中國的現況,是每個臺灣人的必修學分。
Thumbnail
在臺灣,一提到中國,總是充滿愛恨情仇的,只不過恨跟仇的成份居多。 作為距離臺灣這麼近,且說著共通語言的國家,本該是交流最密切,但卻因為歷史糾葛,三不五時的「武統」、「回歸祖國懷抱」,自然會不受臺灣人歡迎,甚至變成下意識厭惡。 中國人邏輯、中國的現況,是每個臺灣人的必修學分。
Thumbnail
近日隨著美、中情勢的持續探底,兩岸關係也陷入更為緊張的狀況,中國宣布將在台灣鄰近海域進行實彈演習。過去主張「和中、友日、親美」政策的前總統馬英九公開表示,台灣不應該單方面挑釁,挑起兩岸衝突,應該用對話來取代對抗,向對岸釋出善意。同時馬英九還特別指出,如果台海爆發戰爭,美國不會馳援台灣.....
Thumbnail
近日隨著美、中情勢的持續探底,兩岸關係也陷入更為緊張的狀況,中國宣布將在台灣鄰近海域進行實彈演習。過去主張「和中、友日、親美」政策的前總統馬英九公開表示,台灣不應該單方面挑釁,挑起兩岸衝突,應該用對話來取代對抗,向對岸釋出善意。同時馬英九還特別指出,如果台海爆發戰爭,美國不會馳援台灣.....
Thumbnail
2020年對台灣來講其實充滿機會,因為習近平面對的問題確實太多也太大,他根本處理不來。台灣人要懂得抓住機會,把台灣推向全世界。
Thumbnail
2020年對台灣來講其實充滿機會,因為習近平面對的問題確實太多也太大,他根本處理不來。台灣人要懂得抓住機會,把台灣推向全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