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阿祖 教我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我是住到山區才開始真正觀察到「人會老、老了會怎樣」的這件事。

我的父母在20出頭的年紀,赤手空拳來到台北打拼,祖父母早逝、外祖父母也沒有同住。加上我這三十多年在都市的生活,不論是當學生或上班族,身邊都是同年齡的人、同質性高的人,眼前往往專注著學業或工作,無暇他人。同溫層不只出現在數位社群,其實也出現在真實生活中。而且,年紀大的人生活圈與生活節奏跟忙碌的年輕人非常不同。
年紀大的人可能在我們上班、進入辦公室之後,才會被買菜回來的外傭推到公園,這是偶爾當我進公司、再到客戶公司開會的車程路上,經常會看到的場景、看到在輪椅上曬太陽的長者,但我並不真的清楚:人老之後的生活實境。

直到我住到山上,在石牆砌成的三合院中,與先生的祖母:90+的阿祖成為鄰居。

ㄇ字型的三合院中,我住在ㄇ字型的第二筆畫這一側、阿祖住在ㄇ字型的第一筆畫那一側。隔著厚達三十公分以上的石牆,我聽得到90+的阿祖詳細的生活作息,如果我打開耳朵聽的話。
石牆堅固耐用、卻沒有氣密隔音功能。
三合院位於產業道路盡頭的小山頂上,常常是人聲稀少、安安靜靜的。
山上的聲音經常只有我聽著音樂寫稿的非自然聲響。接案的身分讓我不需要每天下山、去辦公室上班打卡,收掉早餐的餐桌搖身一變就是我的工作桌。
靜悄悄的山上,耳邊經常傳來的是樹葉隨著山風而搖動的聲音、松鼠穿過樹梢發出的沙沙聲音、或是山羌、台灣獼猴或山豬在遠處發出的鳴叫聲,偶有遠處有跑車或重型機車在山區快速駛過,從山谷傳來的引擎回音。
隔著石牆經常傳來他大聲說話或喘息的聲音,一邊寫稿、我常一邊擔心他是否安好。後來,我才知道,也許那喘息的聲音並不來自於身體的不舒服,而是人在年紀大之後,呼吸器官需要用比較大的力氣來運作。

有時我刻意關掉音樂,聽聽山裡的聲音。
更多的時間我會聽到微弱的人聲,來自人老了的聲音。

除了前述呼吸、喘氣的聲音,還有對每一個孩子的關心與憂慮,阿祖時常自言自語:XX不知道吃飽了沒?XXX今天會來嗎?XXX上次放在這裡的水果讓他帶回去吃,我吃不完這麼多....,每句話惦念著孩子,人老的生活還有什麼聲音呢?還有外傭。

外傭來自印尼,我已經在這裡見他五年了,這五年來我對他了解不多,只知道她在家鄉有一個五歲的小孩,我會跟他分享手作餅乾、台灣的食物,但言語以及一種無形的隔閡,讓我們的互動僅止於物品的交流,但是他卻漸漸的了解我們,也開始學會很多國語、部分閩南語,以及了解這個家族裡的人,多久會來看阿祖一次、每個人對阿祖好的方式都不同。

阿祖是「奔」來的。那時的養母婚後並沒有生育,習俗裡需要從外面領養一個孩子來「壓床」。這個來壓床的小孩果然發揮了作用,很快的,他的養母就有了第一個孩子,於是阿祖開始執行他第二個任務:照顧小孩。

小小孩照顧更小的小小孩?是的,聽說當年的三歲小孩帶更小的小孩、還要煮飯!

九十年前的住家,廚房有大灶,煮飯的工作需要撿拾木頭、需要起火、需要洗菜、煮飯家務繁重,九十幾年前的灶跟現在的瓦斯爐是大不相同的,三合院裡的工作樣樣都是純手工。

現在,我住在三合院已經七年了,我還是很難想像沒有瓦斯、沒有電風扇、沒有暖氣機、沒有洗衣機等現代家電是該如何使用時間、如何調節生活勞動。

我在阿祖的晚年、也就是他離開這個世界之前的最後七年認識他。所謂的「認識」,是靠著第三方轉述他的生平。因為一開始接觸時,阿祖的眼睛不太好、耳朵不太好,只要跟阿祖講話,他總是聽不清楚、加上看不清楚,於是重聽、加上齒牙動搖而說不清楚話的他,總是會拉大嗓門問我一些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事,例如:你是誰?你是某某某嗎?你是某某某的小孩嗎?

當我回答:不是,我是你的孫媳婦。他也似乎聽不到,滿是皺摺的臉上,出現迷惑的表情。我猜想,自己熟悉的家園裡,出現了陌生人,她似乎有些無奈。

於是,我盡量避免去打擾他的清靜,不過,只要當阿祖的女兒固定在每週日上山來探望他時,我就敢大方接近阿祖,因為阿祖雖然重聽,但似乎非常熟悉女兒的聲音。姑姑以一般大小的音量說話,阿祖是聽得到的。姑姑會跟他說明:旁邊的是孫媳婦,拿水果來孝敬她。

我又猜:孫媳婦的角色對他來說是全然的陌生,因為連孫子們都是逢年過節才偶爾見得到的人。但是女兒的聲音不論大小聲,對他都是熟悉可親。

當我在每個週日他與女兒的相聚時光中,帶著我的小孩、他的曾孫一起分享著他的女兒帶回來的、獻給媽媽的食物,我才在那一份他放心自在的氣氛當中,得知一點點他的過去。

阿祖會唱歌,唱的歌有日文歌、有台語歌。台語歌裡面有許多首是跟生活與工作相關的、日文歌中,我聽過描寫花朵的美麗,我猜想在8-90年前,在這個地方的娛樂休閒活動很少,每一個人都能夠在辛苦的工作之餘、與生活搏鬥的過程當中,找到自己的娛樂、找到自己應該如何放鬆的方式。
畢竟山區的工作與生活實在辛苦,我略有領會。

阿祖認識很多草藥,有時候他膝蓋痛,就會囑咐小女兒找幾種他唸出來的草藥,洗淨後煮成茶、讓他喝下,有時他說嘴巴裡面感覺苦苦的,小女兒也會就近到家裡田邊找幾味草,煮成茶讓他喝。

阿祖的皮膚很薄、透著一層亮光,阿祖很瘦,姑姑回來的時候經常拿著一盆熱水,幫他擦腳、擦手。我第一次看到90+老人的皮膚這麼透亮,感覺到驚訝,因為皮膚薄,幾乎看得到骨頭,因為瘦、所以沒有肌肉可以支撐骨頭。

阿祖漸漸的需要坐輪椅,輪椅出入三合院的門檻變成困擾,浴室馬桶也需要抱上抱下。

有時候阿祖會下山看醫生、注射膝蓋的玻尿酸,那時候就會有輪椅專用的小巴士來載他,有時候預約不到這個復康巴士,他就坐兒子的車下山。那個感覺跟女兒的互動很不一樣啊,雖然孝順的兒子也是細心地瞻前顧後,但與女兒互動的感覺不同,有時阿祖者客客氣氣地跟兒子說:不用啦,我不用去看醫生,我在這裡就好了。即使外傭已經把他抱上車,他還是非常客氣、抱歉地跟兒子說:讓你麻煩了,歹勢。

聽說阿祖與先生在年輕時聚少離多,而先生個性的嚴肅讓他連吃飯的時候,都無法跟孩子們同桌吃飯。不過,他對孩子非常、非常好。

每次女兒來探望他,他一方面高興,一方面也擔心耽誤了他下山的時間。當母女兩人共度四~五個小時的相聚之後,阿祖便會開始催促小女兒:你快下山吧,天快黑了, CK在等你喔(CK是姑姑的先生)。

小女兒便告訴他:沒事啦,CK在旁邊吹風,他很好,天還沒黑,我再陪你一下。

接著,姑姑就會拿起剪刀幫阿祖修修劉海,或者是拿起指甲刀幫阿祖剪腳指甲、手指甲。

是啊!這些個人衛生的小地方,年紀大了、自己彎不下腰、眼睛看不清楚、該怎麼自理呢?外傭能打點三餐、每日洗浴,但這些生活瑣事,只有女兒想得到。

生一個女兒還是很棒的,我看看身邊五歲的小女兒,也許要多教他一些老人護理的技能。

有一次,阿祖好像皮膚上有處傷口一直沒癒合。可能是因為長期躺臥,所以小小的傷口變得很複雜。鄰居有一位大嬸恰巧看到了,便拿眼藥膏來幫她做塗抹,我忽然想到阿祖的皮膚這麼細薄,跟小孩子的膚質很類似,於是我也拿出了小孩的藥膏,並且上網稍微搜尋了一下、確認這個藥膏對阿祖是有益無害的。

往後阿祖有任何臨時的皮膚藥膏需求,我就知道小孩的用品可以幫上忙,就在一牆之隔的我們,是他最便利的物質提供站。

老年的人生我觀察了七年。我從陌生、變成害怕老年:我開始害怕我看不到、聽不清楚的時候,什麼事情也不能做。隔著牆壁,我聽到阿祖的喘息聲,聽到漸漸因為看不清楚、聽不清楚而產生的妄念,因為看不清楚、聽不清楚,他猜測有人來拿走他的東西、他猜測有人來田裡偷拔菜,甚至在夜裡他看到了過去欺負他的人在床邊出現。

在那七年之間,我在田裡種過草莓、蕃茄,也都拿最紅的、最香的讓小孩跟阿祖分享,阿祖稱呼蕃茄:「臭柿子」(台語),還有自種的草莓,就是他晚年我們最常孝敬他的兩種水果。草莓他會說「刺波」(台語)。

一開始,阿祖很客氣地婉拒吃草莓,後來我們說:豐收,很多,大家一起吃。她帶著不好意思的表情把香甜草莓放入口中後,笑著跟姑姑說:好吃,真好吃,我這一把年紀,才吃到這麼好吃的水果。不久,他問姑姑:這個東西很貴吧?姑姑說:是我們自己種的,不用客氣,盡量吃。

一輩子與土地接觸的他,接著又問:種了幾棵、產量怎麼樣?

我回答:我在一塊小小的地種了50顆,產量很豐富,而且市價很不錯。

從小就要從山上挑水果下山到市場賣的阿祖又問:一斤多少錢?

大概這個是他過去務農的經驗,對於送入口的食物總是要了解一下市場行情。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一斤600元,這是有機草莓,但我們沒有對外銷售,都自己吃而已。

她聽了後,似乎是感到大大驚訝,並細嚼慢嚥地將口中的草莓吞咽下去,然後說:我不要再吃了,你們拿去賣吧。我趕緊帶著歉意、不好意思地看著姑姑,因為我知道我講錯話了。往後,他捨不得吃草莓了。

因為阿祖看不清楚,所以接下來要侍奉草莓的時候,我們雖然挑了最完整、最大顆、最紅、最香甜的草莓,但我們只敢說:這是田裡面長得比較不好看的草莓,放心吃吧,不好賣的。

這是另一個老年生活的啟示:當子女晚輩孝敬你的時候,不要推托啊,這樣他們會很難做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98內容數
台北,有個外送到不了的地方。最近的便利商店要開車三十分鐘,每一餐幾乎都是自煮,學習在煮不停的廚房中、苦中作樂。自煮生活有其樂趣,多工作業時卻很疲倦。紀錄都市人移居山區的點點滴滴,新鮮有趣的、酸甜苦辣的種種。一邊探索飲食的意義,供給身體必需的熱量、營養,一邊思考從種植到餐桌所花的力氣、還有:高倍速時代如何讓心靜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udal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週五,眼尖的小彩虹🌈發現往三合院路旁的桂花盛開。 前幾年,花開後遇上東北季風帶來大量水氣,雨水打落滿樹小花的經驗,讓她深刻明白了「花開堪折直須折」的道理…
今天,被勤奮的早起鳥兒吵醒(是吵醒,太多鳥一起叫),習慣性地走到三合院外,吹吹還沒被太陽曬熱的山風,舒暢、涼快,難以言喻的清新感受,這是山居的幸福時刻,雖然山居也帶來許多生活難題。
竹節蟲是我的鄰居,他們就住在窗外的扶桑花叢中。 我喜歡這種安安靜靜的鄰居,無聲無息、互不干擾;冬天就在樹叢中避寒,夏天就常常出來曬曬太陽。
去游泳的路上,下起雨來,以為泳池裡會因突然的雨,只有三兩泳客,不料水道裡的自由式接著前面的蛙式、蛙式前面還有蛙式,平均每個水道至少有六個人。
夏天實在難以備餐,只要一走進田裡、不用五分鐘,立刻滿身大汗,到了用餐時間,即使再累、再餓,食慾也無法提振。
快要忘記這段經歷了。 那時我擔任非營利組織的發言人,被社會的善意包圍、也對開發中國家可治癒的眼疾造成失明而遺憾,邀請藝人擔任推廣大使,與我們一同前往外蒙古參訪。
上週五,眼尖的小彩虹🌈發現往三合院路旁的桂花盛開。 前幾年,花開後遇上東北季風帶來大量水氣,雨水打落滿樹小花的經驗,讓她深刻明白了「花開堪折直須折」的道理…
今天,被勤奮的早起鳥兒吵醒(是吵醒,太多鳥一起叫),習慣性地走到三合院外,吹吹還沒被太陽曬熱的山風,舒暢、涼快,難以言喻的清新感受,這是山居的幸福時刻,雖然山居也帶來許多生活難題。
竹節蟲是我的鄰居,他們就住在窗外的扶桑花叢中。 我喜歡這種安安靜靜的鄰居,無聲無息、互不干擾;冬天就在樹叢中避寒,夏天就常常出來曬曬太陽。
去游泳的路上,下起雨來,以為泳池裡會因突然的雨,只有三兩泳客,不料水道裡的自由式接著前面的蛙式、蛙式前面還有蛙式,平均每個水道至少有六個人。
夏天實在難以備餐,只要一走進田裡、不用五分鐘,立刻滿身大汗,到了用餐時間,即使再累、再餓,食慾也無法提振。
快要忘記這段經歷了。 那時我擔任非營利組織的發言人,被社會的善意包圍、也對開發中國家可治癒的眼疾造成失明而遺憾,邀請藝人擔任推廣大使,與我們一同前往外蒙古參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篇是聽聞我家人所說的靈異事件,是我阿公阿嬤家裡的諸多夜半訪客的事。
Thumbnail
每次回到阿嬤家,人剛走到巷口,在家門口外的遮雨棚下,坐在木椅、竹編椅上乘涼兼閒聊的阿嬤們,嘴巴繼續說話,眼睛像監視器般跟著我的行走路線,仔細打量我是哪來到訪的外地人。直到我拿下帽子或口罩,認出我是阿嬤家的子孫,就會遠遠地親切呼喚我的小名,對,是所有阿嬤都知道我的小名。
Thumbnail
琅琅讀書聲中,春生逐光而去,漸去漸遠,臨了,回眸一笑。
Thumbnail
這是一位孤僻老人的故事。說他老?不過將近七十罷了,以現代人平均壽命真的不老。他也經常不承認,人都是這樣的:看別人怎麼一陣子不見就變老很多?殊不知他人見我必也如此。 老人生來好命。身為長孫,又長得可愛,自小備受阿公寵愛,不像小他五歲的弟弟,因為活潑好動又頑皮,自小被阿公罵「爛材」。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分享母親回憶在她小時候和她老奶奶之間的一些故事。本文分享老奶奶的日常生活,她秘密的寶箱,以及老奶奶沈默的溫柔。
Thumbnail
我的阿嬤是一個今年要九十多歲的老人,今天我想以他的孫子來談談我阿嬤的故事。 我是阿嬤自小帶大的,阿嬤對我的記憶似乎都停留在兒時記憶,對於所有的小孩都可以知道,只要照顧你的人,它就是愛你的人。 而我也是這麼想的,身為家裡唯一的長男,是人人口中的金孫,但是看似被呵護,卻實際也並非如此。
Thumbnail
從前有一座小村莊,住著一個老阿婆,老阿婆的孩子都在外地辛勤工作,她一個人吃住沒問題,很少讓孩子擔心。小村莊的人大都以種植作物為主,但也經常為了口腹之慾獵殺各種動物,阿婆生死看多了,經常規勸年輕人不要為了娛樂或口慾殺生,尤其是懷孕的動物,那是造孽。年輕人覺得打獵是天經地義,因此沒有人理會阿婆的囉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篇是聽聞我家人所說的靈異事件,是我阿公阿嬤家裡的諸多夜半訪客的事。
Thumbnail
每次回到阿嬤家,人剛走到巷口,在家門口外的遮雨棚下,坐在木椅、竹編椅上乘涼兼閒聊的阿嬤們,嘴巴繼續說話,眼睛像監視器般跟著我的行走路線,仔細打量我是哪來到訪的外地人。直到我拿下帽子或口罩,認出我是阿嬤家的子孫,就會遠遠地親切呼喚我的小名,對,是所有阿嬤都知道我的小名。
Thumbnail
琅琅讀書聲中,春生逐光而去,漸去漸遠,臨了,回眸一笑。
Thumbnail
這是一位孤僻老人的故事。說他老?不過將近七十罷了,以現代人平均壽命真的不老。他也經常不承認,人都是這樣的:看別人怎麼一陣子不見就變老很多?殊不知他人見我必也如此。 老人生來好命。身為長孫,又長得可愛,自小備受阿公寵愛,不像小他五歲的弟弟,因為活潑好動又頑皮,自小被阿公罵「爛材」。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分享母親回憶在她小時候和她老奶奶之間的一些故事。本文分享老奶奶的日常生活,她秘密的寶箱,以及老奶奶沈默的溫柔。
Thumbnail
我的阿嬤是一個今年要九十多歲的老人,今天我想以他的孫子來談談我阿嬤的故事。 我是阿嬤自小帶大的,阿嬤對我的記憶似乎都停留在兒時記憶,對於所有的小孩都可以知道,只要照顧你的人,它就是愛你的人。 而我也是這麼想的,身為家裡唯一的長男,是人人口中的金孫,但是看似被呵護,卻實際也並非如此。
Thumbnail
從前有一座小村莊,住著一個老阿婆,老阿婆的孩子都在外地辛勤工作,她一個人吃住沒問題,很少讓孩子擔心。小村莊的人大都以種植作物為主,但也經常為了口腹之慾獵殺各種動物,阿婆生死看多了,經常規勸年輕人不要為了娛樂或口慾殺生,尤其是懷孕的動物,那是造孽。年輕人覺得打獵是天經地義,因此沒有人理會阿婆的囉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