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平台創業的研究與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平台類的創業題目相當的有興趣,畢竟如果能打造一個把人與人連在一起的地方,那該有多夢幻。
就這樣一頭栽入這個坑就做了四年,來有結構的分享一下我的淺見,以下包含一些自己創造的名詞,所以google不到是正常的。
出自 https://star.ettoday.net/news/822846

何為平台?

平台就是一個將資訊提供者與資訊接收者媒合起來的地方,或也可以說服務提供者與服務接收者媒合。
打個比方,方格子讓寫手可以將自己的文章放在上面,也就是提供一個地方讓將資訊提供者放他們想放的東西,然後同時讓來看的群眾看到。
另外,舉uber為例,司機就是服務提供者,而乘客就是服務接收者。
因此任何平台創業都一定會做的事是怎樣先攬到一定量的資訊/服務提供者,畢竟沒有提供者哪有接收者會天天在這等?
可反過來,沒有人要被服務,哪來的提供服務的人要留下來?
所以每個平台創業畢竟要先滿足資訊/服務提供者的硬需求
像方格子就說自己CMS、CRM、多種彈性的變現機制等工具......好啦我只覺得變現機制工具叫做硬需求,不過個人是不覺得這裡可以變啥現,我只是覺得這編輯軟體好用所以來用的。
這裡隱藏了一個重點,等等會再解釋。
我們來看看uber,一開始車子沒幾台,哪有人要搭? 這樣又如何滿足提供者的硬需求?
所以uber玩補貼阿,砸錢就是這樣來的,他讓接收者用免費就能滿足搭車的需求,同時滿足提供者賺錢的需求。uber當然不是錢太多才砸錢,而是不這樣創造不出循環。而確信這樣是對的,才有砸錢的打算,這就是實力。

第一代與第二代內容平台

我們回到內容平台,我自己把它分成第一代跟第二代。第一代就是不幫忙創作的平台,而第二代就是幫助創作的
我們來看youtube,他們並沒有真的幫助創作者創作,所以~他們得幫助創作者賺錢。因此youtube有廣告分潤機制,你的影片越好,就越多人看,也賺越多。這個循環一起來之後,慢慢拍的不好的人都懶得拍了,或是變成免洗的反正沒啥人想看,因此第一代平台最後就剩下職業創作者。
我們來看一下,所謂的內容大概有哪些種類? 純文字、圖文、聲音/音樂、影片,而這些大型的平台?
純文字: 晉江文學城
圖文:匹克幫
聲音/音樂: spotify、soundon
影片: youtube
有沒有發現,上面你會去看的內容幾乎都是職業創作者做的,而平台本身都會設法讓創作者賺錢?

第二代平台

而第二代就拿instagram舉例,第二代的重點是幫助創作者創作。所以上面也還是會有很多素人,IG網紅常常根本不是職業的,或其實就是很有趣但圖的品質卻還好,就是因為幫助創作 -> 讓你變得更接近職業創作者。而也是如此,第二代平台不需要幫創作者賺錢,只要做好他們的內容創作系統就好
一樣的從純文字、圖文、聲音/音樂、影片,來排列組合。
純文字: 無創作工具
圖文: instagram
聲音/音樂: 無創作工具
影片: 抖音

有沒有發現,上面很多素人,而你再怎麼發表,都不會真的賺到錢(葉配不算~)


以上都是個人一些見解,喜歡這篇或看完覺得有收穫的請不吝按下愛心鼓勵~
或是留言跟我聊聊你的意見吧!
任何合作請mail至 junglebarnft@gmail.com
如果您也是創業人/籌備創業中,也歡迎加入創業人群組一起交流

























認真雜學與思想,最近認真研究總經的創業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請接續第二章-一萬小時的努力再來看本文,會更好懂成功的脈絡。 防雷頁後開始 第三章 - 天才的迷思 如果你遇到一群聰明的人,去比較他們智商的高低根本沒有意義,就像是在說姚明比歐尼爾高一樣 在一戰剛結束沒多久,史丹佛大學有位年輕的心理學教授特曼開始研究天才。特曼就像狗仔一樣,一輩子不斷的追蹤、關心個案
剛好這世界對賺錢這件事有個大家都認同的說法,就是每天都賺的比昨天多,就會發大財拉~ 投資理財中有所謂的複利、精實創業理論中有所謂成長,說的其實都一樣,就是每天都賺的比昨天多一點。 這裡隨便畫張圖,藍線是每年都賺100萬,紅線是第一年只賺了10萬,但每年都成長50%下的結果。 這誰賺得多結果應該很明顯
常常聽到身邊朋友抱怨工作沒挑戰性,又或是一直做雜事。這是因為大家不知足,還是有甚麼深層的道理呢? 這裡用幾個商業的論點來告訴大家: 1.福特發明流水式生產線 2.挑戰的隱藏的恐怖 最後來分析要怎麼改變這件事 1.創業者心態 2. 為什麼工作是重覆的打雜? 首先想先恭喜你,如果你認為工作內容有點無聊,
這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的一位故事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著作,探討成功是怎麼來,從各種證據去深挖這件大家夢寐以求又看似無法帳握的事。 請接續第一章 - 馬太效應再來看本文,會更好懂成功的脈絡。 第二章 - 一萬小時的努力 你知道披頭四與比爾蓋茲的共通點是甚麼嗎? 除了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這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的一位故事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寫的。說真的第一次接觸到他是聽TED的演講,在現在第一次嘗試看他的書已經過了十年。 接下來我想用自己的心得,一章一章的說說這本書。 第一章 - 好上加好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大家應該不
認識不少設計師朋友抱怨說,工程師的薪水怎麼這麼高,這輩子都到不了。一位創業的大大也說過 月薪四萬的人很認真可以賺到五萬,月薪十萬的人很認真可以賺到十二萬,但月薪四萬在怎麼認真也不會變成十二萬,而他們的差異不是認真,而是在的行業。 很多人喜歡說薪水不一樣是因為要得學歷、念的學校、進入門檻的差異,但其實
請接續第二章-一萬小時的努力再來看本文,會更好懂成功的脈絡。 防雷頁後開始 第三章 - 天才的迷思 如果你遇到一群聰明的人,去比較他們智商的高低根本沒有意義,就像是在說姚明比歐尼爾高一樣 在一戰剛結束沒多久,史丹佛大學有位年輕的心理學教授特曼開始研究天才。特曼就像狗仔一樣,一輩子不斷的追蹤、關心個案
剛好這世界對賺錢這件事有個大家都認同的說法,就是每天都賺的比昨天多,就會發大財拉~ 投資理財中有所謂的複利、精實創業理論中有所謂成長,說的其實都一樣,就是每天都賺的比昨天多一點。 這裡隨便畫張圖,藍線是每年都賺100萬,紅線是第一年只賺了10萬,但每年都成長50%下的結果。 這誰賺得多結果應該很明顯
常常聽到身邊朋友抱怨工作沒挑戰性,又或是一直做雜事。這是因為大家不知足,還是有甚麼深層的道理呢? 這裡用幾個商業的論點來告訴大家: 1.福特發明流水式生產線 2.挑戰的隱藏的恐怖 最後來分析要怎麼改變這件事 1.創業者心態 2. 為什麼工作是重覆的打雜? 首先想先恭喜你,如果你認為工作內容有點無聊,
這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的一位故事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著作,探討成功是怎麼來,從各種證據去深挖這件大家夢寐以求又看似無法帳握的事。 請接續第一章 - 馬太效應再來看本文,會更好懂成功的脈絡。 第二章 - 一萬小時的努力 你知道披頭四與比爾蓋茲的共通點是甚麼嗎? 除了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這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的一位故事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寫的。說真的第一次接觸到他是聽TED的演講,在現在第一次嘗試看他的書已經過了十年。 接下來我想用自己的心得,一章一章的說說這本書。 第一章 - 好上加好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大家應該不
認識不少設計師朋友抱怨說,工程師的薪水怎麼這麼高,這輩子都到不了。一位創業的大大也說過 月薪四萬的人很認真可以賺到五萬,月薪十萬的人很認真可以賺到十二萬,但月薪四萬在怎麼認真也不會變成十二萬,而他們的差異不是認真,而是在的行業。 很多人喜歡說薪水不一樣是因為要得學歷、念的學校、進入門檻的差異,但其實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要知道,寫作平台的本質是商人,而非慈善事業。經營平台首要重視的是維持營運以及獲利。沒有收入、入不敷出,寫作平台就不會存在。因此作為服務文字、販售文字的平台,它們需要寫作者提供內容……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將區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將發佈於週六,下篇將發佈於週日。要搞流量者,直接一次性買斷我的文章吧!哪怕你抄襲,本團隊可以算是人才輩出,很多人搞政治出生。 今天只會分享其中一個重點 第一,選擇平台 第二,選擇第一次的正式名稱 第三,先給免費,其實免費才是最貴 第四,抓住鐵粉要的東西,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內容創作者的運營綱領,強調了熱情、熟練度和可變現程度三個重要元素。作者提供了對內容創作者定位和成功的寶貴建議,並深入解析了內容創作者的變現渠道和結論。
Thumbnail
創作者最大的不同 有價創作平台的創作者與一般部落平台的創作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將創作視為商業行為,期望能夠獲得財務收入。因此,他們的創作思維與行為模式,也與一般部落格創作者有所不同。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純粹是為了將自己的作品與創意分享給他人,互動交流是創作的延伸。他們的創作動
Thumbnail
一般部落格銷售文章 說實在的,不太願意深入討論這個主題,因為這個主題其實很沉重。通常,一般部落格的定義很清晰,如痞客邦,它們主要提供一個創作的平台,讓所有人都能輕鬆發表文章和觀點。這種開放的文章發布方式讓所有人都能輕鬆閱讀,形成了一種自然的流向,既有人創作文章,也有人閱讀文章。 創作者是供應商,
Thumbnail
近日參加了方格子創作者尾牙,與許多網友見了面、也與不少創作者交流。聊的主題很多,其中一個最有感的是:到底文章寫完後給誰?流量可以怎麼經營? 因為職業是新創線記者的關係,忍不住拿創業家與創作者比較一下:其實二者的本質很接近,創作如了把文張當產品來經營呢?
Thumbnail
創作者需要服務什麼 創作者需要服務什麼?創作者最簡單的需求就是發表文章、分享文章,最多再獲得一些財務上的反饋。基本上,創作者的服務大多數是免費的,或是一手價錢一組交貨的交易,談不上什麼服務。 對閱讀者有負責任的態度 其實,這是錯誤的。創作者既然願意把文章分享出去,就應該對閱讀者有負責任的態度。
Thumbnail
中型內容網站 今天讀到方格子創辦人寫的「一個大型部落格或一個中型內容網站的廣告收入大概有多少?」這篇文章,讓我了解方格子網站的經營模式與想法。雖然這篇文章是寫於兩年前,但仍可了解方格子的經營脈絡。 內容付費 對方格子來說,主要的經營脈絡是「內容付費」,內容付費的理念是,讀者需要為優質的內容付出
我給予他們很簡單的定義,工具就是只需要滿足一邊的需求,平台需要同時滿足雙邊的需求。單就定義就可以很單純的知道創業作工具類的題目所需資源會遠低於平台,而兩者其實並不互斥,工具可以發展成平台,平台可以擁有許多工具。工具或是平台的定位對於商業模式會有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沙龍的新功能為創作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運營選項,包括數位商品販售、討論區和房間內容經營,以及將沙龍作為個人部落格或日記使用。此外,創作者可與其他創作者或粉絲共創,增進社群互動。這些功能增加了創作的自主性和彈性,同時重新定義了與會員的互動方式,使沙龍成為一個支持多樣化創作和社群建設的平台。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要知道,寫作平台的本質是商人,而非慈善事業。經營平台首要重視的是維持營運以及獲利。沒有收入、入不敷出,寫作平台就不會存在。因此作為服務文字、販售文字的平台,它們需要寫作者提供內容……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將區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將發佈於週六,下篇將發佈於週日。要搞流量者,直接一次性買斷我的文章吧!哪怕你抄襲,本團隊可以算是人才輩出,很多人搞政治出生。 今天只會分享其中一個重點 第一,選擇平台 第二,選擇第一次的正式名稱 第三,先給免費,其實免費才是最貴 第四,抓住鐵粉要的東西,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內容創作者的運營綱領,強調了熱情、熟練度和可變現程度三個重要元素。作者提供了對內容創作者定位和成功的寶貴建議,並深入解析了內容創作者的變現渠道和結論。
Thumbnail
創作者最大的不同 有價創作平台的創作者與一般部落平台的創作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將創作視為商業行為,期望能夠獲得財務收入。因此,他們的創作思維與行為模式,也與一般部落格創作者有所不同。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純粹是為了將自己的作品與創意分享給他人,互動交流是創作的延伸。他們的創作動
Thumbnail
一般部落格銷售文章 說實在的,不太願意深入討論這個主題,因為這個主題其實很沉重。通常,一般部落格的定義很清晰,如痞客邦,它們主要提供一個創作的平台,讓所有人都能輕鬆發表文章和觀點。這種開放的文章發布方式讓所有人都能輕鬆閱讀,形成了一種自然的流向,既有人創作文章,也有人閱讀文章。 創作者是供應商,
Thumbnail
近日參加了方格子創作者尾牙,與許多網友見了面、也與不少創作者交流。聊的主題很多,其中一個最有感的是:到底文章寫完後給誰?流量可以怎麼經營? 因為職業是新創線記者的關係,忍不住拿創業家與創作者比較一下:其實二者的本質很接近,創作如了把文張當產品來經營呢?
Thumbnail
創作者需要服務什麼 創作者需要服務什麼?創作者最簡單的需求就是發表文章、分享文章,最多再獲得一些財務上的反饋。基本上,創作者的服務大多數是免費的,或是一手價錢一組交貨的交易,談不上什麼服務。 對閱讀者有負責任的態度 其實,這是錯誤的。創作者既然願意把文章分享出去,就應該對閱讀者有負責任的態度。
Thumbnail
中型內容網站 今天讀到方格子創辦人寫的「一個大型部落格或一個中型內容網站的廣告收入大概有多少?」這篇文章,讓我了解方格子網站的經營模式與想法。雖然這篇文章是寫於兩年前,但仍可了解方格子的經營脈絡。 內容付費 對方格子來說,主要的經營脈絡是「內容付費」,內容付費的理念是,讀者需要為優質的內容付出
我給予他們很簡單的定義,工具就是只需要滿足一邊的需求,平台需要同時滿足雙邊的需求。單就定義就可以很單純的知道創業作工具類的題目所需資源會遠低於平台,而兩者其實並不互斥,工具可以發展成平台,平台可以擁有許多工具。工具或是平台的定位對於商業模式會有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沙龍的新功能為創作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運營選項,包括數位商品販售、討論區和房間內容經營,以及將沙龍作為個人部落格或日記使用。此外,創作者可與其他創作者或粉絲共創,增進社群互動。這些功能增加了創作的自主性和彈性,同時重新定義了與會員的互動方式,使沙龍成為一個支持多樣化創作和社群建設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