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平台創業的研究與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平台類的創業題目相當的有興趣,畢竟如果能打造一個把人與人連在一起的地方,那該有多夢幻。

就這樣一頭栽入這個坑就做了四年,來有結構的分享一下我的淺見,以下包含一些自己創造的名詞,所以google不到是正常的。

raw-image

何為平台?

平台就是一個將資訊提供者與資訊接收者媒合起來的地方,或也可以說服務提供者與服務接收者媒合。

打個比方,方格子讓寫手可以將自己的文章放在上面,也就是提供一個地方讓將資訊提供者放他們想放的東西,然後同時讓來看的群眾看到。

另外,舉uber為例,司機就是服務提供者,而乘客就是服務接收者。

因此任何平台創業都一定會做的事是怎樣先攬到一定量的資訊/服務提供者,畢竟沒有提供者哪有接收者會天天在這等?

可反過來,沒有人要被服務,哪來的提供服務的人要留下來?

所以每個平台創業畢竟要先滿足資訊/服務提供者的硬需求
像方格子就說自己CMS、CRM、多種彈性的變現機制等工具......好啦我只覺得變現機制工具叫做硬需求,不過個人是不覺得這裡可以變啥現,我只是覺得這編輯軟體好用所以來用的。

這裡隱藏了一個重點,等等會再解釋。

我們來看看uber,一開始車子沒幾台,哪有人要搭? 這樣又如何滿足提供者的硬需求?
所以uber玩補貼阿,砸錢就是這樣來的,他讓接收者用免費就能滿足搭車的需求,同時滿足提供者賺錢的需求。uber當然不是錢太多才砸錢,而是不這樣創造不出循環。而確信這樣是對的,才有砸錢的打算,這就是實力。


第一代與第二代內容平台

我們回到內容平台,我自己把它分成第一代跟第二代。第一代就是不幫忙創作的平台,而第二代就是幫助創作的

我們來看youtube,他們並沒有真的幫助創作者創作,所以~他們得幫助創作者賺錢。因此youtube有廣告分潤機制,你的影片越好,就越多人看,也賺越多。這個循環一起來之後,慢慢拍的不好的人都懶得拍了,或是變成免洗的反正沒啥人想看,因此第一代平台最後就剩下職業創作者。

我們來看一下,所謂的內容大概有哪些種類? 純文字、圖文、聲音/音樂、影片,而這些大型的平台?

純文字: 晉江文學城
圖文:匹克幫
聲音/音樂: spotify、soundon
影片: youtube

有沒有發現,上面你會去看的內容幾乎都是職業創作者做的,而平台本身都會設法讓創作者賺錢?

第二代平台

而第二代就拿instagram舉例,第二代的重點是幫助創作者創作。所以上面也還是會有很多素人,IG網紅常常根本不是職業的,或其實就是很有趣但圖的品質卻還好,就是因為幫助創作 -> 讓你變得更接近職業創作者。而也是如此,第二代平台不需要幫創作者賺錢,只要做好他們的內容創作系統就好

一樣的從純文字、圖文、聲音/音樂、影片,來排列組合。

純文字: 無創作工具
圖文: instagram
聲音/音樂: 無創作工具
影片: 抖音

有沒有發現,上面很多素人,而你再怎麼發表,都不會真的賺到錢(葉配不算~)


以上都是個人一些見解,喜歡這篇或看完覺得有收穫的請不吝按下愛心鼓勵~
或是留言跟我聊聊你的意見吧!

任何合作請mail至 junglebarnft@gmail.com
如果您也是創業人/籌備創業中,也歡迎加入創業人群組一起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酒吧七 看見一切並快樂的活著
53會員
237內容數
認真雜學與思想,最近認真研究總經的創業人
2024/05/24
跟朋友聊投資問題就聊到了房市,而朋友就跳出這問題,到底是誰在炒房? 政府也限制要持有六年賣增值稅才低,也不能轉紅單,理當來說投資客應該都消失了才對,不過很明顯的,房價依然一直漲,只是有時慢有時快,那到底是誰一直在墊高房價? 先給大家一個結論: 這環境造成任何一個有房的人都在炒房
Thumbnail
2024/05/24
跟朋友聊投資問題就聊到了房市,而朋友就跳出這問題,到底是誰在炒房? 政府也限制要持有六年賣增值稅才低,也不能轉紅單,理當來說投資客應該都消失了才對,不過很明顯的,房價依然一直漲,只是有時慢有時快,那到底是誰一直在墊高房價? 先給大家一個結論: 這環境造成任何一個有房的人都在炒房
Thumbnail
2023/09/15
最近接到一個新平台的邀稿,說可以給固定底薪的讓我把創作放上去,有人斗內或訂閱再不抽成的給分潤,大概就是流量低的方格子+給底薪的玩法。後來發現他們也是看創作速度來給薪水,給的不至於可以靠寫作生活但就是加減可以多跑幾次酒吧。 想到很多人在呼籲創作有價,不過事實上大部分的人創作是無價的(真的是收不到錢的
Thumbnail
2023/09/15
最近接到一個新平台的邀稿,說可以給固定底薪的讓我把創作放上去,有人斗內或訂閱再不抽成的給分潤,大概就是流量低的方格子+給底薪的玩法。後來發現他們也是看創作速度來給薪水,給的不至於可以靠寫作生活但就是加減可以多跑幾次酒吧。 想到很多人在呼籲創作有價,不過事實上大部分的人創作是無價的(真的是收不到錢的
Thumbnail
2023/07/27
其他國家匯率相對難預測,但如果是長期的美金匯率還真容易,我們google一下看一個歷史匯率就知道了 大家應該一看就知道,美金對台幣就是上上下下,匯率其實穩的不得了,這也廢話,因為台灣中央銀的策略就是要穩,手上又拿著超多美金,要穩也是對美金穩。20年來最高~35,最低也有27.6,不過實際上大多在3
Thumbnail
2023/07/27
其他國家匯率相對難預測,但如果是長期的美金匯率還真容易,我們google一下看一個歷史匯率就知道了 大家應該一看就知道,美金對台幣就是上上下下,匯率其實穩的不得了,這也廢話,因為台灣中央銀的策略就是要穩,手上又拿著超多美金,要穩也是對美金穩。20年來最高~35,最低也有27.6,不過實際上大多在3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包含「創作者」與「創意工作者」在服務對象、販售內容、入行門檻、商業模式等項目的區分,也概述個別在業界生存的問題,如果你對「創作X職涯」的方向感到茫然,建議服用本文。
Thumbnail
本文包含「創作者」與「創意工作者」在服務對象、販售內容、入行門檻、商業模式等項目的區分,也概述個別在業界生存的問題,如果你對「創作X職涯」的方向感到茫然,建議服用本文。
Thumbnail
大多數人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各種平台更是我們聯絡他人與接收資訊的管道,然而看似便利的生活,背後有那些被忽略的問題?
Thumbnail
大多數人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各種平台更是我們聯絡他人與接收資訊的管道,然而看似便利的生活,背後有那些被忽略的問題?
Thumbnail
我一直對平台類的創業題目相當的有興趣,畢竟如果能打造一個把人與人連在一起的地方,那該有多夢幻。 就這樣一頭栽入這個坑就做了四年,來有結構的分享一下我的淺見,以下包含一些自己創造的名詞,所以google不到是正常的。
Thumbnail
我一直對平台類的創業題目相當的有興趣,畢竟如果能打造一個把人與人連在一起的地方,那該有多夢幻。 就這樣一頭栽入這個坑就做了四年,來有結構的分享一下我的淺見,以下包含一些自己創造的名詞,所以google不到是正常的。
Thumbnail
做平台還是做內容/服務?這是在互聯網創業一開始大家都會自問的問題,如今大家最熟知的內容平台包括了Youtube, Spotify, KKBox....等,這些平台他們自製內容嗎? 大部分是不做的,就算做,也只占平台的一小部分,平台的任務創造一個友善的空間,讓內容創作者和他的閱聽人們能有好的互動體驗。
Thumbnail
做平台還是做內容/服務?這是在互聯網創業一開始大家都會自問的問題,如今大家最熟知的內容平台包括了Youtube, Spotify, KKBox....等,這些平台他們自製內容嗎? 大部分是不做的,就算做,也只占平台的一小部分,平台的任務創造一個友善的空間,讓內容創作者和他的閱聽人們能有好的互動體驗。
Thumbnail
很久以前我寫過「我是如何選擇落腳的寫作平台:方格子、Matters、探路客與小說平台」一文,談論我對方格子、Matters、探路客以及小說平台的一些想法;在該文產出時,我依然有在Matters、探路客寫文;時值今日,我已經放棄Matters,探路客也許是因為經營問題而收攤了。至於小說平台?我目前只有
Thumbnail
很久以前我寫過「我是如何選擇落腳的寫作平台:方格子、Matters、探路客與小說平台」一文,談論我對方格子、Matters、探路客以及小說平台的一些想法;在該文產出時,我依然有在Matters、探路客寫文;時值今日,我已經放棄Matters,探路客也許是因為經營問題而收攤了。至於小說平台?我目前只有
Thumbnail
我認為理想的「創作有價」環境,應該是寫作平台本身能給予創作者可以期待的願景,並且隨著時間一步一步將理想堆疊起來,用實際的作為讓人看到希望──這才是理想的創作有價環境。
Thumbnail
我認為理想的「創作有價」環境,應該是寫作平台本身能給予創作者可以期待的願景,並且隨著時間一步一步將理想堆疊起來,用實際的作為讓人看到希望──這才是理想的創作有價環境。
Thumbnail
曾經確實有個輝煌年代,無名小站寫網誌簡直全民運動,締造無數網紅網帥與人氣作家。但,無名小站都倒了,姑且不論它為什麼倒(在商言商,說穿了就是沒發展出有效益的營利模式,這一點方格子優秀多了,趕快捧回來)。接棒的痞客邦江河日下,廣告多到用戶體驗超差,其他比如google的部落格,要嘛功能陽春要嘛起不來
Thumbnail
曾經確實有個輝煌年代,無名小站寫網誌簡直全民運動,締造無數網紅網帥與人氣作家。但,無名小站都倒了,姑且不論它為什麼倒(在商言商,說穿了就是沒發展出有效益的營利模式,這一點方格子優秀多了,趕快捧回來)。接棒的痞客邦江河日下,廣告多到用戶體驗超差,其他比如google的部落格,要嘛功能陽春要嘛起不來
Thumbnail
創作無非是想讓深有同感的人產生共鳴,在浩大的宇宙激起一絲漣漪,而創作的路需要披荊斬棘,善用一個適合自己的平台就像在前方照明的燈光,引領著我們步上想去的遠方。
Thumbnail
創作無非是想讓深有同感的人產生共鳴,在浩大的宇宙激起一絲漣漪,而創作的路需要披荊斬棘,善用一個適合自己的平台就像在前方照明的燈光,引領著我們步上想去的遠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