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社會的文化符號關係學
信仰的工藝生態博物館
民俗的工藝地圖/工藝學目錄本/工藝基因庫
常民的儀式生活節
在信仰的共同節點上集會/交陪/行旅
寺廟(常民生活中心)緣於居民對自然萬物(神)的敬畏與信仰,形成自然滙聚的公共場域,是人與神的交會場域,也是人與人的聚會場域,在沒有現代「博物館」名詞出現前,社區生活圈已然存在著類此的集物場域,有集體意識的集物,有脈絡排比、知識與技術體現的集物、居民集資敬獻的集物。臺灣社會的每個社區普遍有座寺廟,有座居民共造的社區生態工藝館,博物館不在城市、不在遠方,就在住家的隔壁芳鄰。寺廟就是一座博物館,是社區必然也必需的信仰中心、文化中心、資訊中心、民意中心⋯⋯,亦即就是社區的生活博物館。寺廟猶如觀點與關係的容器,涵容一致的信仰及其信物,客觀觀點的差異,因信仰而關聯或滙聚在同一個溝通頻道上;因差異而多元,因關聯而在信仰脈絡下,包容差異,繽紛調和。
現代博物館訴求公共化、社會化的趨勢,早已是古老社區中寺廟的自然初衷。博物館非指菁英、階級思想的集物場,而是「以人為本」的關係建立,因著民俗信仰,居民集體賦權,賦予意義,系統元素包括場域、構造、構件、物件、符號、儀式等的實踐及實踐所結構而成的知識系統 與脈絡關係,是源於信仰(Faith)而形成的關係(Relationship),包括人與人 、人與神的關係, 而工藝(Craft)是關係建立的媒介。以人類需求觀點而論,工藝包含生理性需求(Useful Craft)、 情感性需求(Art Craft)以及信仰性需求(Faith Craft)。民俗工藝(Faith Craft)因應信仰性需求而生,其是串接人與神的形式關聯;常民自決、自發、集體的信仰,賦予場域精神意義,以場域精神為核心而結構的物質構件,皆屬工藝的表現,包括工藝職人與材料、技術、次第、規矩、符號及倫理的包容對話。
北港朝天宮–3D點雲動畫影片截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
寺廟宗教場域悉數布局之精神性、儀式性、神秘性及集體的信仰等,誠然不可被簡化為主客觀的視覺對立看待,或解構為純粹形而上的物質性歸納、主觀單軌式的知識與價值判讀。生活信仰系統是關係存在的整體,物質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本次特展以工藝為觀點,以「寺廟就是一座工藝博物館」(Craft / Relationship / Faith)命題,以常民謙懷,集體信仰的生命動能,透由因緣聚會所產生的靜動 連結關係提出思辨與對應。
「寺廟」作為常民廣泛建立關係的場域,除了著眼於它貼近大眾的生活態樣,具有凝聚人和人以及人與宇宙、土地、萬事萬物間的生態脈絡關係外, 它更是一個地方常民生活美學的實境展演。在這個開放流動的場域中,地方住民相互關係的建立、游移與滲透,有助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的距離突破,形成社會心理學中重要的人際社群關係與意識。
心理學家McMillan & Chavis(1986)將此種意識定義為:「一種成員有著歸屬的情緒、與他人及團體間關係的情緒,並在成員間分享彼此需求的同時,承諾所帶來的信賴感」。這種信賴感發生在人與人、人和神(或自然)以及神與神之間。其中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尤其明顯,透過對無形神秘力量的純然信任,儀式本身及儀式物件才能發生心理安定作用,有助進行更深層的心靈對話與神聖交流體驗。
鹿港龍山寺–3D點雲動畫影片截圖、大龍峒保安宮–3D點雲動畫影片截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
本次展場規劃以「廟埕」-最容易觀察社會的人際互動與感受常民生活,也是欣賞寺廟建築與裝飾工藝最佳視角的區域出發,整個情境展現聖俗交錯的生活空間感,凸顯人們營造生活的自主性。往昔時期,廟埕平日是聊天、下棋、泡茶、看戲的社交場所,農閒之餘,村民主動在廟埕練習南北管音樂、文武陣頭、民俗舞蹈等,進行文化的表演與傳承,這些富含儀式性的身體技藝,就是一幕幕精彩的視覺和表演藝術。透過可觀、可感的物質性工藝為介質,傳達對天地的敬意,是眾人自主性集體信仰的美力象徵。歲時節慶舉辦廟會、遶境、刈香、建醮等活動,更可感受廟前文化有聲的鬧熱,呈現臺灣人自主、自發,敬天謙卑的常民生活態度。
從廟埕區域進入廟殿內的壁畫雕刻,內容有通俗演義故事;廟中的官方石碑文蘊藏豐富的文化符號;石刻牆建廟芳名錄呈現居民的人神禮敬關係;寺廟主殿旁的集會所,從過去的休閒宴會、 鑼鼓排演、資訊交流,到今日的社區日照據點,呈現寺廟當代之遞衍。寺廟是常民生活的聚集地以及社會關係建立的所在,交織成綿密的社會網絡。展覽運用法國藝術評論家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的《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為策論,論述在特定空間中建立一種包含人與人、人與神(自然)、神與神的整體關係,人與「神/自然」意味著更開闊的生態關係,叩問它與神祇、自然、文化及萬事萬物之間的關聯以及工藝(術)的社會實踐。以「寺廟」與「博物館」雙重空間概念作為締結《關係美學》的發生 場域,鏈結「聯繫與會面」、「約定與合作」、「面對與共活」三項關係美學特質,搭配寺廟空間、建築、工藝與職人四種「關係元素」,橋接臺灣民間信仰中發展出來的生命禮俗、歲時節慶、廟會祭典、信仰習俗和建築裝飾五種民俗所形成的「關係工藝」為媒質,體現寺廟的生活場域精神(Genius Loci)。
展覽以「聯繫與會面」、「約定與合作」、「面對與共活」代表啟動關係方程式的三個維度,各自有次第的開展,卻也相互匯集、融合與循環運用。「聯繫與會面」以廟埕作為人與人關係的起點,營造常民生活的情境及濃郁的人情味,觀者可自在沉浸其中並與工藝近距離接觸。進入廟內的神聖空間後,透過與神祇的相遇進行「約定與合作」牽起觀者與民俗工藝間的多元連結,展現民俗文化背後的宗教儀式係根植在對無形神力的信賴基礎上。在工藝繫屬的儀式和工序交集下,表現職人「托物見志」的人格特質、生活態度和生命價值。「面對與共活」呈現信仰中神與神間經由地方上不同廟宇間緊密的「交陪境」產生的關係連結,表現常民社會下人神間有形與無形的社交網絡,尤其是面對後疫情時代,時空環境的極端變化,生活中的諸多空虛迷惘,藉由綠工藝的社會處方箋,調配信仰、信賴、信心三種配方,佐以神明的加持信物,修復人 與人、人與自然乃至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共同在生活中找到陪伴、支持的力量,提昇人們精神層次與性靈美感。
處在疾駛於數位科技、網際網路及元宇宙3D虛擬世界的當代,將民俗工藝內含的基因(DNA)轉化為雲端數位資料更能典藏與擴展不同世代的宮廟文化紋理。結合「工藝生態系」及社會分工體系,將長期斷裂、破碎的資料進行匯集與填補,編輯與詮釋,繼而形成資源,透過共享再回饋與共創,進而重建工藝基因(DNA)再生鏈結。透過結合寺廟的工藝物業與工藝文創雙重概念,貫穿並拉出寺廟工藝產業鏈的未來性,往前為寺廟文物的保存維護,往後則為寺廟文化之創新開發,逐步建構並深化全臺寺廟工藝線上及線下知識體系,經由信仰、生活、學術三種類別的寺廟實踐路徑,形構雲端民俗工藝大地圖,企圖在民俗文化的沃土中,經由跨地域、跨族群、跨世代、跨產業的知識加值合作方式,強化工藝的文化創意產業、導入當代設計理念進入智慧財產(Intellectual Property, IP)區塊鏈,並對未來工藝生活形成種種可能的想像。
「寺廟就是一座工藝博物館」採用「全貌觀點」(Holism)的策展手法,經由物件、人物及紀錄片、圖像與影像圖層的混搭、交疊、滲透呈現實體的靜動態美感,結合3D點雲、AR、VR的科技介入,採用平行、縱深、俯仰角度顯示全知觀點(Omniscience)的虛擬化,完整表現元工藝(Meta-craft)如何展現寺廟是信仰、民俗、建築、工藝、音樂、視覺、表演藝術的跨領域結合,透由相互不斷的滲透、激盪、融攝至重構,促使工藝(術)從一件作品,擴展為一組哲學思想,一個倫理行動, 一個價值發現的過程,更展現對社會文化議題的整體關照。在強調「以人為本」、「師法自然」的永續環保綠色思潮下,持續進行各種跨界的合作,以綠工藝精神的自然、循環、平衡、寬容、生命力作為實踐方法,創造利他的社會價值,也為創作者和觀者鋪陳特殊的精神場域體驗並創造自我療癒的機會,展現當代工藝的新趨勢。
本次展覽亦透過元工藝前衛性思考及技術應用,試圖以虛實、宏微、仰俯、點線網絡的理解與多視角觀點的 延伸,呈現臺灣人敬天惜物、關懷人文、秉持工藝精神的集體精神與常民生命力。因信仰(Faith)而產生關係 (Relationship),藉由工藝(Craft )而建立自然、社會及萬物間有機良善的生活、 生命和生態關係。寺廟就是一座工藝博物館,一種人和人,人和神之間的訊息傳遞形式或物質表現,具高度工藝性、精神性、符號性、儀式性、公共性與社會性,既古典又當代,向前接過去,向後接未來,串聯一條時間的束線,是民俗工藝(Faith Craft)也是社群工藝(Community Craft)。
「寺廟就是一座工藝博物館」特展,是一座動態、有機、參與式的博物館,以信仰為節點,廟宇、信物、信士、供奉與被供奉、供養與被供養者皆為博物館的內容;本次展覽同時訴求臺灣民俗工藝圖層點位與路徑連結、民俗工藝基因庫(職人及其精神、知識、技術、取材、文化符號等)的累積建構、民俗工藝知識學的啟動,關係的建立尚包括社群的連結、知識的連結、民俗工藝生態圈的環抱。寺廟以工藝的物業(修復概念)、工藝的信仰賦權(創意加值)回應當代,面對自然環境的反思,人神的溝通媒介因應改變,例如以米代金、環保鞭炮等;面對社會人口的變遷,過去交陪娛樂的場域變成社服中心⋯⋯,服膺集體信仰的創生(Create)與再生(Recycle),既累積文化內容資產,也面向未來的當代創新。
【寺廟就是一座工藝博物館】特展
展期:2022/12/23~2023/03/12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本館第二展覽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