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募資爭議案件與公關行銷災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群眾募資是什麼?提案者募資前應做的準備》了解群眾募資要準備多少錢錢

得到簡單扼要結論【群眾募資平台,在台灣不是財務的募資,是一種行銷通路】

群眾募資看似進入門檻很低,吸引新手團隊躍躍欲試

但新手團隊對於實務的商業操作相當陌生

  1. 供應鏈掌握不足出現延遲出貨
  2. 客戶服務、物流掌握混亂
  3. 問題回覆被動、不一致惹怒消費者,產生公關災難
    ......等情況,本篇就來談談幾個知名的爭議案件。
新手團隊很容易產生各種危機

新手團隊很容易產生各種危機

爭議案件

募資平台爭議案件,大多是預購型專案,常見的糾紛:
延遲出貨、品質落差、商品色差、甚至無法交貨。
即便交貨,商品退貨及退款無所依據,甚至提案團隊避不見面,而出現糾紛。

某募資平台

作為一個刊登平台,你可以把我想像成是一個社群媒體,可以投廣告的地方

也就是募資平台認為自己是中介角色,不負責提案者後續的出貨、保固及客服等事宜。

募資平台認為:當募資案件出現爭議「不關募資平台的事情」

消基會則認為

群眾募資中的預購模式,提案人與集資者間既有商品預購之約定,即應認有消費關係

消基會認為【預購型專案】應適用消費者保護法

募資平台與消基會兩方的看法沒有交集

消費者贊助前得評估提案團隊,是否可信賴、能履行提案內容。

延遲出貨—雲米洗衣機

2020年1月開始集資,募集金額高達新台幣4千8百萬元

  • 延宕出貨—第一波預計出貨時間至實際取得差異3個月
  • 拖延退款—因不斷延期而產生的成本,募資者未有對應的補償措施與退款方法
  • 優先出貨給電商平台—對提案者而言電商平台的利潤較高,捨棄以早鳥價格購買的群眾募資消費者

協力廠商自行販售更便宜的類似商品—嘖嘖杯

2017年9月開始集資,募集金額高達新台幣6千萬元

  • 製作廠商自行販售–搶先提案者在市面上,以更便宜的價格販售商品
  • 與製作廠商發生爭議:募資量爆量,製作商提出未達到預算上的共識,且未簽訂相關合約而出現糾紛
  • 募資提案者不堪消費者提出的爭議,最後宣布全部退款
  • 拖延退款—當初許多消費者透過團購主集貨,以取得更便宜商品,最終消費者要等待層層的關卡才能得到退款
  • 沒在募資案賺到錢,前面花的成本像丟到水裡一樣,名譽也沒了,還有與製造商的糾紛,得不償失

新手團隊供應鏈掌握不足引發公關危機—源興牛

2022年3月開始集資,募集金額新台幣5百萬元

  • 預計7月超早鳥出貨,延遲至9月初中秋節前
  • 生鮮食品忽略出貨排程、配送與收貨者端的問題
  • 客服聯繫緩慢、不主動告知延遲出貨情況
  • 對外公告訊息一再更改且不一致,惹怒消費者
優雅阿姨是苦主...

優雅阿姨是苦主...

群眾募資在台灣也已上線一段時日,經歷過這麼多爭議案件,打退了許多人使用募資平台贊助或消費。多數消費者是無法接受延遲出貨,甚至收不到貨的。

像優雅阿姨經常在募資平台贊助的消費者,通常是可以理解延遲出貨的事情,重點是團隊的危機處理態度

  1. 過了預定出貨時間才公告延遲出貨,贊助者得三催四請詢問出貨進度
  2. 產品品項與方案過多導致物流混亂,產品品項有多樣(肉品、牛奶、冰淇淋等),公告內容卻以超早鳥、早鳥來區分,贊助者還是無法得知收貨訊息。
  3. 延遲出貨公告在粉絲頁,卻未在募資平台上公告處理進度,粉絲頁公告後也不回覆消費者疑慮留言
  4. 發出延遲出貨信件,應知道會面臨四面八方的贊助者提問,卻不積極回覆,甚至每週公告出的訊息不一致。

原訂8月出貨,11月初終於收到,明顯感覺的出來,經營團隊對於生產面與物流面的操作還非常不熟悉,整體的消費經驗不佳,之後要買他們的產品也許會猶豫一下,等營運穩定了才消費。

資料來源


本文圖文皆由優雅阿姨自行繪製與撰寫,若需轉載請說明出處!感謝。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取右下角愛心,是優雅阿姨持續創作的動力喔!

更多創業、職場知識,歡迎追蹤【優雅職場。觀察筆記】專題

你也可以收聽《🎧吉白職場。Podcast》連結通往所有收聽平台
Podcast節目文字檔整理在【吉白職場。Podcast】專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優雅阿姨-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08
avatar-img
💃優雅職場
58會員
231內容數
職場難免有些吉白的人事物,但把腦袋弄的靈光一些,可以讓自己過得優雅一些。優雅阿姨認真寫寫,請帶一點點腦袋來看看。
💃優雅職場的其他內容
2024/03/04
朋友接手家族事業翻起帳冊,問了「這一大筆股東往來是什麼?」💃你接手了歷史共業。 👉股東往來是什麼?👉形成原因👉潛在風險👉怎麼解決
Thumbnail
2024/03/04
朋友接手家族事業翻起帳冊,問了「這一大筆股東往來是什麼?」💃你接手了歷史共業。 👉股東往來是什麼?👉形成原因👉潛在風險👉怎麼解決
Thumbnail
2023/11/29
想開店做點小生意😵看到數字就頭昏眼花?😵‍💫財務報表像天書? 這一集來建立財務報表基本概念👉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投資、贊助與借款有什麼不一樣 🤔創業3F?
Thumbnail
2023/11/29
想開店做點小生意😵看到數字就頭昏眼花?😵‍💫財務報表像天書? 這一集來建立財務報表基本概念👉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投資、贊助與借款有什麼不一樣 🤔創業3F?
Thumbnail
2023/11/10
魏德聖遭強制執行懶人包。魏導反向對郭台強提告詐欺。人家給你錢不是幫你圓夢,是希望你能兌現承諾。
Thumbnail
2023/11/10
魏德聖遭強制執行懶人包。魏導反向對郭台強提告詐欺。人家給你錢不是幫你圓夢,是希望你能兌現承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朋友侃侃而談起他群眾募資贊助⚡踩雷史,本集來告訴大家🧭避雷指南【我不是亂買東西,是贊助團隊的夢想】記得在收聽平台按下訂閱或關注,才能收到節目上架的通知
Thumbnail
朋友侃侃而談起他群眾募資贊助⚡踩雷史,本集來告訴大家🧭避雷指南【我不是亂買東西,是贊助團隊的夢想】記得在收聽平台按下訂閱或關注,才能收到節目上架的通知
Thumbnail
謝謝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 透過 #培根市集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平台擺賣繪圖輸出文創商品 #文創商品 有銷售出去 讓我微收入 我自己掏腰包出文創商品 找廠商輸出 要有創業基金我是沒有的 只能微少出量 學訂價 偶爾去市集做功課 如何擺攤 觀察 做調查 行銷 文案 其實文創商品很飽和 做出自己
Thumbnail
謝謝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 透過 #培根市集 #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平台擺賣繪圖輸出文創商品 #文創商品 有銷售出去 讓我微收入 我自己掏腰包出文創商品 找廠商輸出 要有創業基金我是沒有的 只能微少出量 學訂價 偶爾去市集做功課 如何擺攤 觀察 做調查 行銷 文案 其實文創商品很飽和 做出自己
Thumbnail
群眾募資看似進入門檻很低,吸引新手團隊躍躍欲試,但新手團隊對於實務的商業操作相當陌生,產生爭議甚至引發團隊的公關危機。
Thumbnail
群眾募資看似進入門檻很低,吸引新手團隊躍躍欲試,但新手團隊對於實務的商業操作相當陌生,產生爭議甚至引發團隊的公關危機。
Thumbnail
商品沒有陳列,零銷售!   要陳列才能有銷售,可是若賣場不願意陳列你的商品,你的商品就沒有機會進入消費者的視線,又如何能夠創造銷售呢? 這是有可能發生的!有可能賣場人為疏忽,忘記陳列商品。當一項商品賣場進貨後,一週沒有銷售,就應該去關心下是否賣場的人員忘記幫忙陳列啦! 2. 商品下架召回!
Thumbnail
商品沒有陳列,零銷售!   要陳列才能有銷售,可是若賣場不願意陳列你的商品,你的商品就沒有機會進入消費者的視線,又如何能夠創造銷售呢? 這是有可能發生的!有可能賣場人為疏忽,忘記陳列商品。當一項商品賣場進貨後,一週沒有銷售,就應該去關心下是否賣場的人員忘記幫忙陳列啦! 2. 商品下架召回!
Thumbnail
群眾募資常是許多B2B產業初登場拿來試探水溫,與終端消費者直球對決的平台。我本身是媒體及數位廣告背景,對於2C市場不陌生,但原本若是2B產業,平常沒有配置行銷人員的狀態下,在執行群募專案之前,有些心態、準備工作及人員配置就必須審慎考量。
Thumbnail
群眾募資常是許多B2B產業初登場拿來試探水溫,與終端消費者直球對決的平台。我本身是媒體及數位廣告背景,對於2C市場不陌生,但原本若是2B產業,平常沒有配置行銷人員的狀態下,在執行群募專案之前,有些心態、準備工作及人員配置就必須審慎考量。
Thumbnail
許多新創品牌、實體店面門市,因為近幾年的電商轉型,很多資源的企業無法架設自家官方購物網站,更因為想節省成本的因素,大量的轉至拍賣、蝦皮、露天等等商城去做銷售,雖然終於跨越實體到線上,也幾近零成本的方式節省開銷,看起來似乎都對了,但這個決定,很有可能是導致轉型以及新創失敗的最大因素
Thumbnail
許多新創品牌、實體店面門市,因為近幾年的電商轉型,很多資源的企業無法架設自家官方購物網站,更因為想節省成本的因素,大量的轉至拍賣、蝦皮、露天等等商城去做銷售,雖然終於跨越實體到線上,也幾近零成本的方式節省開銷,看起來似乎都對了,但這個決定,很有可能是導致轉型以及新創失敗的最大因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