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很不喜歡讀旅遊散文。
對我來說,旅遊是一件私密的事情。尤其是一個人的旅行,當感知完全張開,所有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細節。也因為那些細節過於個人、瑣碎,無法複製,難以共鳴,且大多數作品經常把「個人」放得太大,「旅行」變得只是附加,所以我不愛讀旅遊類的文學作品。
(白話文:你在旅行中的個人瑣事,乾我屁事!)
直到我讀到 Iris 的《流浪而後生》。
我是先從 Iris 的聲音認識她的,
#紐約沒有斑馬 是我每週都在期待的podcast(雖然現在處於停更狀態)。然後是她的攝影照片,IG限動我每則都點開收看,透過鏡頭,會感受到她多麼認真感受日常。
最後,才是她的文字,也就是這本書。
我過往讀過的旅遊創作,總是在強調出走的勇氣,或是旅行多麼療癒,有意無意之間有種傳播正能量的說教感。
Iris 不一樣。她用細膩的文字傳遞觀察到的人事物,在遠方發生的迷路與相遇。將旅行本身放大,記錄下異地日常裡的迷人,對文化差異的讚嘆。最後,才是對自我人生的反思。
為什麼在這裡,為什麼你也在這裡,為什麼你深愛這個地方,為什麼停留,為什麼離開,為什麼又再次到來......
Iris 不帶任何成見、開闊且樂於接納與吸收的視角,不斷不斷在書頁裡衝擊且感動著我。同時,也打破了我對旅遊文學的標籤與偏見。她總有辦法讓你感受到她有多愛這個世界,而這個世界也值得這份愛,並熱烈地回應著你。
Iris 的社群自介是這樣說的,「希望你不是為了要去某個地方才閱讀我的文章,而是因為讀了我的文章,開始想去某個地方」。
我很喜歡這段話。也真的,那些我不曾感興趣的地方,竟然因為她的幾頁描繪而開始有了嚮往。
希望我也有一天能夠帶著這樣開闊的心情,出發。
#流浪而後生#台灣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