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第一份薪水|教室裡的魔幻時刻|有必要寫作嗎|療養院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從小到大就說要認真上課

學生時期開始打工,是普遍又能夠提前體驗職場的方式之一,有些人半工半讀,有些人是餐飲業、手搖飲料的員工,聽過好一點的是連鎖品牌餐飲或是跨國連鎖速食店,有些是一到合法打工年紀就開始上班的同學,也許出於貼補家用以及學費、生活費的開銷,獲得收入就是最大的吸引力,也不外乎存錢買夢寐以求的東西。我的第一份打工不是在餐廳、飲料店或是服飾店,而是在醫療院所,讀醫學相關科系的學生,都有以後多半會到醫院或診所工作的認知,而我因緣際會比起同屆更早體驗到醫院的職場。

求學期間,各個學期總會有各式各樣的選修課通識課,而校外的老師或是講者,很大一部分來自業界或臨床,偶爾在課堂上會聽到關於市面上的新消息,我的第一份打工就是在課堂得知職缺的消息,最後得到應聘。

如果以我的觀點來解釋,只能說是因為剛好保持寫作的習慣,剛好在那之前寫作得獎,剛好聽到分享,剛好滿足應聘條件;那時候短期的工讀身份是有重量的肯定,我只能用幸運來形容這場意外。

後來工作內容也是撰寫方面的,在技巧上與內容呈現又是與文學類所重視的層面不同,那個階段的我明白:即使是「寫」這件事,在不同領域有不相同的要求。

南部小孩不會說台語

在療養院工作,雖然不是第一線的照服員或護理師,但做文書處理還是會與長輩們面對面交談、問候,每天早晨長輩們就像學生一樣到來,每天安排不同的課程活動,做早操、午休、傍晚之前等待家屬(子女)來接回家。對於年紀輕輕的我來說,以前只有接觸過家中的長輩,但在這裡是大約一個班級人數的長輩,對我來說就很特別了。

在第一次問卷訪談,深刻體會到在南部不會說台語,是很困擾的事。有些長輩能聽懂也會說中文,有些會日文,還有一些只會聽說台語,那個當下完全體現出我的罩門,在一位長輩的訪談問卷,來回請教學姐「台語版」的糖尿病、預防針、打針或身體狀況等等的詢問,講起來拗口又搞笑,想聊天回應常常不小心說成中文,或是要趕在忘記之前請教學姐某個台語發音,是什麼意思!這裡完全就是提升台語能力的好地方。

在這裡大部分都是有年紀的長輩,其中記憶力衰退就是一種老化的現象,也許離開後他們不會再記得你的出現、你是誰(有些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認得),但是我能記得那些溫暖的問候以及笑容,還有很好笑的台語對話;如同現在只要我講到預防針的台語「ū-hông-siā」,我就會想起那些畫面。

第一眼與最後一眼的人-警衛先生

取自日記:

在結束契約的最後一天下午,我一如往常的與站在自動門旁的警衛先生道別,「我做到今天唷!之後要開學了我要回學校上課!跟您說一聲。」他詫異的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有著像漫畫人物的兩條粗眉毛,穿著洗到褪色的天藍色制服,有著身為一位父親的味道,也許同我父親的年紀。先是問我居然還沒畢業,問了科系,再一陣解釋後,最後又說,那你之後畢業會不會來這邊上班。那是好久以後的事情。結束時他說,你是很有禮貌的小孩,之後也要加油!我笑了。

結語

從一開始在學校到暑期入職,學習對人事還有處理文字,年輕的我們能透過探索挑戰的學習方式,來獲得與世界相處的經驗值。就像故事裡,主角會遇到各種人物,經過人生歷練;我想我的那位教授就是這般的存在。

最後,感謝看到這裡的各位。

受請託宣傳PTSD衛教宣傳,也請關注、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人。

我是Vivian 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razievivian 文字勢的沙龍
5會員
20內容數
體驗大學生活的人,一直嘗試新事物與自主學習,方法與故事集散地。 2025年你找到更棒的點子了嗎?
2025/03/13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與公部門暑期實習計畫的經驗,包括計畫概述、實習場域、實習收穫,分享了自身在實習中學習到的寶貴經驗與體悟。
Thumbnail
2025/03/13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與公部門暑期實習計畫的經驗,包括計畫概述、實習場域、實習收穫,分享了自身在實習中學習到的寶貴經驗與體悟。
Thumbnail
2025/02/18
這篇文章分享多年參與營隊活動的經驗,從學員到小隊輔的歷程,以及在過程中學習到的寶貴經驗與體悟。文中描述了三次不同的營隊經歷,包括文學營、女培營和創業營,並分析每次參與的收穫與如何受到小隊輔的影響,探討小隊輔在營隊中的角色與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2/18
這篇文章分享多年參與營隊活動的經驗,從學員到小隊輔的歷程,以及在過程中學習到的寶貴經驗與體悟。文中描述了三次不同的營隊經歷,包括文學營、女培營和創業營,並分析每次參與的收穫與如何受到小隊輔的影響,探討小隊輔在營隊中的角色與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0/31
隨著健康風氣的升起,隨著越來越多人投入健身,合適的指導與正確的訓練姿勢成為關鍵。不同健身證照如RTS、AFAA及國內的C級教練證照皆是投入健身產業與專業知識的途徑。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限於專業指導,也需個人的管理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變。
Thumbnail
2024/10/31
隨著健康風氣的升起,隨著越來越多人投入健身,合適的指導與正確的訓練姿勢成為關鍵。不同健身證照如RTS、AFAA及國內的C級教練證照皆是投入健身產業與專業知識的途徑。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限於專業指導,也需個人的管理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4年很快地過去,到了畢業的時候,終於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了。我還是寫很長,回顧一下這個半百的人生。 我的「出社會」,還是待在同一個學校中,那叫「出社會」嗎?不同的是,不再每天去上課,只有進修需要,或被指定時,去上幾小時而已。要工作,發揮在學校裏所學的,為自己的專業盡份心力,還有用賺來的錢養自己、養
Thumbnail
4年很快地過去,到了畢業的時候,終於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了。我還是寫很長,回顧一下這個半百的人生。 我的「出社會」,還是待在同一個學校中,那叫「出社會」嗎?不同的是,不再每天去上課,只有進修需要,或被指定時,去上幾小時而已。要工作,發揮在學校裏所學的,為自己的專業盡份心力,還有用賺來的錢養自己、養
Thumbnail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工讀三年(19~22歲)】 大學二年級是我初次工讀在心輔室,做協助活動、行政事務、非常好色做海報等,大概工讀了整個上學期,想換不同單位學習累績經驗,大二到大四的期間換過不同單位有軍訓室、圖書館、推廣中心,做了行政事務、代辦事項等大同小異。
Thumbnail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工讀三年(19~22歲)】 大學二年級是我初次工讀在心輔室,做協助活動、行政事務、非常好色做海報等,大概工讀了整個上學期,想換不同單位學習累績經驗,大二到大四的期間換過不同單位有軍訓室、圖書館、推廣中心,做了行政事務、代辦事項等大同小異。
Thumbnail
人物故事 關於 教授、警衛以及療養院 因為不斷的與人們相遇,我才成為這樣的自己。
Thumbnail
人物故事 關於 教授、警衛以及療養院 因為不斷的與人們相遇,我才成為這樣的自己。
Thumbnail
在台灣南部,語文學類畢業的人非常難以生存,這裡大多是製造業,少數科技業,除非額外進修相關學分、考取相應的職業證照,否則也別嚮往更高的位置與可能。 近日,又接觸了另一種產業。
Thumbnail
在台灣南部,語文學類畢業的人非常難以生存,這裡大多是製造業,少數科技業,除非額外進修相關學分、考取相應的職業證照,否則也別嚮往更高的位置與可能。 近日,又接觸了另一種產業。
Thumbnail
我先生說:「你總是不缺工作。」 朋友說:「你找工作運氣真好。」 我弟說:「我覺得你好找工作,是你因為都不挑工作。」 以上都對,也不對。
Thumbnail
我先生說:「你總是不缺工作。」 朋友說:「你找工作運氣真好。」 我弟說:「我覺得你好找工作,是你因為都不挑工作。」 以上都對,也不對。
Thumbnail
經過志工培訓後,台中場三天的營隊在暑假中間熱烈展開,這篇文章會分享我在營隊中擔任助教(年紀最輕)及生輔(行政工作)的一些心得與體會。個人覺得,對於一個夢想能當老師的人而言,帶營隊真的是必須先經歷過的體驗,因為我終於親身體會到導師們陪吃陪睡、改聯絡簿、還要寫評語的辛苦了
Thumbnail
經過志工培訓後,台中場三天的營隊在暑假中間熱烈展開,這篇文章會分享我在營隊中擔任助教(年紀最輕)及生輔(行政工作)的一些心得與體會。個人覺得,對於一個夢想能當老師的人而言,帶營隊真的是必須先經歷過的體驗,因為我終於親身體會到導師們陪吃陪睡、改聯絡簿、還要寫評語的辛苦了
Thumbnail
單純的書店在這個年代是沒法存活,所以許許多多大小書店都努力開闢生財之道,好維持書店的營運,而像我這種毫無背景與財力的人,也是得另外打打工好維持賣書的興趣與生活。 與我熟一點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本人現在是在診所打工,在診所工作時常會遇見一些很奇妙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也能旁敲側擊窺探到醫病關係不合諧的樣貌
Thumbnail
單純的書店在這個年代是沒法存活,所以許許多多大小書店都努力開闢生財之道,好維持書店的營運,而像我這種毫無背景與財力的人,也是得另外打打工好維持賣書的興趣與生活。 與我熟一點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本人現在是在診所打工,在診所工作時常會遇見一些很奇妙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也能旁敲側擊窺探到醫病關係不合諧的樣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