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舊文節錄|羈旅心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後來逛老街,有開的店家都是小鋪子,懷舊得像以前的雜貨店。陽光斜斜地暖暖地烘鹿港的小巷,有老人坐在自家門口林蔭處,輕輕搖著摺扇。
走過幾間小屋,老木門半掩半敞,隨風輕晃,裡頭明滅的紅光不顯眼地透了出來。有蒼老的聲音壓得扁扁尖尖的,悠揚卻有些聲不著調地唱著不知名的曲子。
就好像舊時光凝在這裡,時間過得特慢特緩。
老街裡的小攤,老伯徐徐喊著「來──喲。來──喲。」
是叫賣的聲音走慢了時間。所以我便跟著停下來。
離開之前惦記著弟弟喜歡的芋糕,於是手上多了幾個提袋。拆開老伯賣的鳳眼糕嚐了一口,糯米做的糕點化在嘴裡,可能是味道不合,竟有一點小時候吃藥粉的苦澀。
恍惚的時候看泛黃的太陽,想著要回去了啊。雖然人回家了,但是記憶跟心都還浮動著。霎時間有種不知道該回去哪裡的悵然,是明確地知道心在哪裡卻再回不去的迷茫啊。
2019/04/09 鹿港老街
avatar-img
20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謝昀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記得以前也到過蔦屋好幾次,彼時還生病,對於許多事都過分敏感,像貓。 於是踏入書店,一晃神便足以讓我想起往事,好像我和誰曾經並肩坐在閱讀席。依稀記得他常犯菸癮,我便順手拿了《美男子與香菸》讀。他注意到了,用殺死貓的語氣復讀了一次標題。我臉皮薄,不習慣在外頭讓氣氛太曖昧,遂告訴他:我很喜歡太宰治,是因《
一些歪歪扭扭的奇思謬想。
霍爾頓說:「你會成為我。」 但他不知道的是,狐狸想成為皮草——溫暖他。
謹以此詩致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門,打不開。 與其說是打不開,倒不如說他連動都不能動。在這個可怕的黑色房間裡,溫度正逐步升高,彷彿想把他烤成炭似的。 「喂!我還沒死啊!」 他的吶喊似乎傳不到外頭,無助的他只能躺著等死。
記得以前也到過蔦屋好幾次,彼時還生病,對於許多事都過分敏感,像貓。 於是踏入書店,一晃神便足以讓我想起往事,好像我和誰曾經並肩坐在閱讀席。依稀記得他常犯菸癮,我便順手拿了《美男子與香菸》讀。他注意到了,用殺死貓的語氣復讀了一次標題。我臉皮薄,不習慣在外頭讓氣氛太曖昧,遂告訴他:我很喜歡太宰治,是因《
一些歪歪扭扭的奇思謬想。
霍爾頓說:「你會成為我。」 但他不知道的是,狐狸想成為皮草——溫暖他。
謹以此詩致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門,打不開。 與其說是打不開,倒不如說他連動都不能動。在這個可怕的黑色房間裡,溫度正逐步升高,彷彿想把他烤成炭似的。 「喂!我還沒死啊!」 他的吶喊似乎傳不到外頭,無助的他只能躺著等死。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上午陪著娘來鬆筋,我喜歡東園街的氛圍,沒有進步的街容,長相符合期待中的平實,平庸無華才愈接近我慣用的平常。 這條老舊的街有95%的店家都不年輕,店內的商品與人的流動,以及不修邊幅的言語,就像是民國70幾年的況味。我一直不喜歡待在巿中心及人多的熱區,這會帶來心頭莫名的淒涼。 一直想去墾
"元老伯,您在嗎?"順著小路,于小雪來到一間泛著藥草香味的泥胚屋外,敲著破舊的門喊到 "來了,來了,敲什麼敲!"一個暴躁的聲音傳來,不久,一個老人便走了出來,老人渾身蓬頭垢面,身上滿是塵土 "是你這白毛丫頭,這時間你不在旅店幫忙來老夫這裡做什麼"看到是于小雪,老人臉色更顯幾分不耐,有些暴躁的說
Thumbnail
最開始兩句記得是七、八年前寫就,一直未能補全,直到前幾日,不自覺吟誦起來,才終於賦予這首詩完整。 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想的情景,是走進舊家後方的廢棄宅院,陽光從生鏽的鐵窗灑落,灰塵旋繞不已,雖然我從未在這房子住過,但從小便往這稱得上危樓的屋子裡跑,翻過許多祖父時代的物品,見過許多父輩留下的痕跡
Thumbnail
在宜蘭老巷弄中的溫暖時光。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宜蘭老巷弄中的一次感人回憶。文章以描述身歷其境的方式,表現出由食物帶來的情感共鳴,寫出了作者與鄉愁的故事和溫馨的交流。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Thumbnail
保安宮附近的巷弄 在保安宮附近的巷弄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特殊的寧靜,彷彿時光停滯在某個年代。這裡的老房子沿著街道蜿蜒,散發出濃厚的民國初年風情,仿佛在述說著當年的故事。這些古老的建築物雖然已經歷過風霜雨雪,但依然堅韌屹立,見證著歲月的流逝。 一種靈感的迸發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
Thumbnail
週末的老街散步,碰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從海關碼頭還車的國中生、到街尾河的小哥彈吉他,再到人們拍照追逐夕陽,每個畫面都充滿趣味和驚喜。
歲月走過,會剩下甚麼?昔日的殘影?亦或是那幢掉色的建築。回家的路上,我不禁連連感嘆。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上午陪著娘來鬆筋,我喜歡東園街的氛圍,沒有進步的街容,長相符合期待中的平實,平庸無華才愈接近我慣用的平常。 這條老舊的街有95%的店家都不年輕,店內的商品與人的流動,以及不修邊幅的言語,就像是民國70幾年的況味。我一直不喜歡待在巿中心及人多的熱區,這會帶來心頭莫名的淒涼。 一直想去墾
"元老伯,您在嗎?"順著小路,于小雪來到一間泛著藥草香味的泥胚屋外,敲著破舊的門喊到 "來了,來了,敲什麼敲!"一個暴躁的聲音傳來,不久,一個老人便走了出來,老人渾身蓬頭垢面,身上滿是塵土 "是你這白毛丫頭,這時間你不在旅店幫忙來老夫這裡做什麼"看到是于小雪,老人臉色更顯幾分不耐,有些暴躁的說
Thumbnail
最開始兩句記得是七、八年前寫就,一直未能補全,直到前幾日,不自覺吟誦起來,才終於賦予這首詩完整。 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想的情景,是走進舊家後方的廢棄宅院,陽光從生鏽的鐵窗灑落,灰塵旋繞不已,雖然我從未在這房子住過,但從小便往這稱得上危樓的屋子裡跑,翻過許多祖父時代的物品,見過許多父輩留下的痕跡
Thumbnail
在宜蘭老巷弄中的溫暖時光。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宜蘭老巷弄中的一次感人回憶。文章以描述身歷其境的方式,表現出由食物帶來的情感共鳴,寫出了作者與鄉愁的故事和溫馨的交流。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Thumbnail
保安宮附近的巷弄 在保安宮附近的巷弄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特殊的寧靜,彷彿時光停滯在某個年代。這裡的老房子沿著街道蜿蜒,散發出濃厚的民國初年風情,仿佛在述說著當年的故事。這些古老的建築物雖然已經歷過風霜雨雪,但依然堅韌屹立,見證著歲月的流逝。 一種靈感的迸發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
Thumbnail
週末的老街散步,碰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從海關碼頭還車的國中生、到街尾河的小哥彈吉他,再到人們拍照追逐夕陽,每個畫面都充滿趣味和驚喜。
歲月走過,會剩下甚麼?昔日的殘影?亦或是那幢掉色的建築。回家的路上,我不禁連連感嘆。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