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寫景點,人生的轉變在於呈現,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12月初一個人參加公司親子團旅遊,大夥都大大小小出門,只有我跟另個同仁形影單隻。真的孤單顯影,只好相依作伴。
當親子團決定要去牧場時,我們二個搭便車的只能跟隨。到了目的地看到一堆小小孩,想說好吧!找個地方喝個咖啡享受一下中高齡放空好生活,到了這年齡對餵牛羊還真不感興趣。在家就有得餵幹嘛出門還要繼續餵(煮給家人吃,家裡沒牧場)。
沿著馬路走,除了車還是路哪有咖啡廳阿,再走就要過橋了,看到對面有條巷道就彎進去瞧瞧。
忽然看到這家柱子都是鑲貝殼感到好南洋風,正在猶豫要不要進去,又想搞不好有咖啡可喝,會是咖啡廳嗎?這二年的疫情生活讓很多店家都倒了,往內看好像有點陰暗會怕是自然的,還好有同伴不然真的會錯過。既來之則安之。
進去的通道右邊也是貝殼串。其實左邊有一條牛裝飾用上面有牛車,有點亂所以沒照。
老闆娘出來招呼,請我們進去參觀,有這句話就壯大了膽。進去後發現好古色古香喔,還有阿祖的糧倉房擺放很多蜜餞。原來這是蜜餞館阿,之前的疑慮不見了。
一缸一缸的都裝滿蜜餞,感覺好像阿嬤的藏寶罐,專門放置醃製品。上面的天花也貼滿裝飾。真費工。
這些農具都是以前年代農庄使用的工具。現在看不到了,裡面就像古物博物館。
這有意思,雖然不是農家女兒但也是鄉下小孩,還真的第一次看到這種工具。
土拖:運用農具把農田中高出的土用鋤頭鏟到土拖裡,然後用水牛或人拉著土拖填補較低處,等所有田地都整平後就可開始插秧。
原來是以前整地用的,長知識了。有疑問才會有進步。找到相關資料
屬於農耕民族的漢人,耕作器具一應俱全,雖然無法攜帶來台,但可在台灣製作使用。而墾地之初,首先面臨的便是田地高高低低,石塊土丘錯落其間,因此必須先把它們移至田邊做田埂,並將土壤凸出的地方,拖運到凹陷的地方,使田地平整。這時,「土拖」就是最便利的工具。
土拖曾是十分普遍的農具之一,但由於西部較早開墾,所以早就不用且遺失了。而東部宜蘭較晚開墾(西元1796年,清嘉慶一年,吳沙進入宜蘭開墾),所以土拖尚能保存至今,然而,數量也已十分稀少,反而是大陸鄉村仍保有大量土拖。本件土拖是先民在台製作使用的,與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關係,因此非常珍貴。
本文轉載 台灣文化園區部落格:http://blog.nownews.com/taiwanox/
木盆具上面所標示為攪拌蜜餞使用。沒有疑慮只是個大盆子。
裡面真的很多農具,農家高齡者看到一定會勾起滿滿的回憶。可能連故事都講不完,想當初.................................。
老闆娘看到我一直照很高興,還叫我一定要照這邊特地開燈給我照相。
滿滿的鑲貝殼牆,是通往廁所的通道,老闆說這是來此必照的牆。
照累了坐下來發現這木料好像千手。老闆後說這些是林務局標售的木頭,在30幾年前花了幾十萬,為了完成夢想不管是時間成本、金錢都花在自己的夢想上。看來有家人的支持才能完成夢想。
問老闆為什麼有哪麼多的貝殼跟螺,老闆說以前海產店生意好時門口一堆吃過的螺,他就一間一間收最後將這些裝飾化,全都是自己的手工,看到老闆臉上洋溢著成就感,訴說到年底還會再擴展會更漂亮,目前這間已開21年會繼續讓夢想更完善。有夢就不同,真的人因夢想而偉大。
人生最棒的是巧合,剛進去都沒人後來陸續一直有人來才知道原來這個店已遠近馳名是我們不懂。所謂的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就是這樣,人生沒有一定的旅途,轉角處處是亮點。
附上牛車俥網頁詳細介紹。
您好,我是Lena,以上為個人創作文章,不是唯一也沒對錯,輕鬆看待,展望未來。
知識的累積來自於【分享】 學習的動力來自於【同伴】 感謝您閱讀Lena創作文章,沒有唯一也沒對錯。輕鬆看待,謝謝!! 請幫我按個 愛心讚加分享,有您的鼓勵才有我寫作的動力,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