焢窯樂趣從自己堆疊土窯開始啦!
如果你喜歡孩子有從頭到尾參與的田園趣、食農教育體驗,明年可以考慮參加這個基金會舉辦的焢窯(裡山塾 是 觀樹教育基金會 成立的)。
我們玩的這天天氣非常好,中午的高溫有25度上下。
坊間的焢窯常常是為了節省時間讓孩子參與半套。到現場時窯都蓋好了、火點好了,孩子只是看看火放放柴燒。但是傳統的焢窯讓孩子從頭到尾參與,是種扎實的體驗、也更能將食農教育深植於孩子的心中。
譬如,蓋窯得先從熟悉土塊開始,泥土一定要曬乾成土塊才有辦法建窯。窯洞口的大小設計是為了放置要燒的稻稈和木材,也要讓適度的風進入產生對流,土塊才更容易受熱,一點一滴都不簡單。我們的這一組的窯,蓋到一半時還倒塌了。這也讓孩子親眼見證到,失敗也是一種過程、更是讓下一次更好的學習經驗。
我們抵達活動現場時,只有這座是先建好的窯(要烤土雞的土雞窯),而且土塊已經快要燒紅透了。冬季時節,土窯雞悶熟大約要兩個小時的時間,所以要提早燒窯封窯。落窯之後在窯頂土堆上踩,讓保溫效果更好。其他參加的民眾分為三組,三組的窯都是現場一一蓋起來的。
裡山塾在大家都蓋得差不多時,示範要如何起火?怎麼點火、現有可燃物中的燃放順序、如何維持火勢都是學問。
仔細聆聽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開始燒窯之後可能會灰頭土臉,但孩子是充滿期待的。這過程,五歲的孩子玩很大,從一開始的準備土塊、幫忙挖土塊到現在準備柴火。也認識到讓火燒的又旺又大需要的絕對是竹子,而非木頭。
當土塊燒到紅通通時,代表可以準備放入食材及封窯了。為了讓每個土塊都能均勻受熱也是燒窯時必須留意到的,尤其是洞口不能放太滿的柴火。
移出一部分的柴火,並從窯頂開一個洞,把全數的食材丟進去,接著把窯打垮、敲碎土塊,最後再把敲碎的土塊緊密覆蓋在上頭,好讓熱氣慢慢悶熟裡面的食材。
我們的窯只放地瓜是為地瓜窯。因為我們的窯本身在一開始就有崩塌風險,所以沒有採取土雞窯的落窯、封窯方式。將柴火移出部分後,直接往窯洞口丟入地瓜食材。
另外兩組的土窯分別放雞蛋跟包有鋁箔紙的蔬菜。
「窯鬼」和「餓鬼」台語發音相似,整個趕窯鬼的儀式就以台語來進行。趕窯鬼是因為守窯的過程若食物熟了香味四溢,窯鬼會偷吃。所以進行此儀式也提醒,窯鬼窯鬼不要來,窯鬼窯鬼快走開!
『窯鬼窯鬼去喝水,
不要來吃我的番薯,
吃完番薯會放屁!』
開窯時要特別留意孩子是否會被土塊燙到。
小心翼翼開窯,能將地瓜好好挖出來也是一種本事。
開完窯直接在田園上享用熱騰騰自給自足美食,城市的孩子少有的經驗。幸好小時候還有鄉下可以跑,再大可能連鄉下都無處跑了。
在燒窯跟封窯中間的空檔,孩子也不得閒一起準備了食材。焢土窯食材分別有台農57有機地瓜、放牧雞、放牧雞蛋、食在地現採洋菇、冬季蔬菜等! 為了讓大家安心吃、品嘗食味的真滋味,以提供友善當令的食材為主!
其中雞蛋、地瓜需要用紙張跟泥土均勻滾起來,在之前前還有清洗地瓜的部分都是由孩子們操刀。這種體驗是種自給自足、也很「食」在。洋菇、冬季蔬菜、玉米也都在這這時候讓大家一起準備的。
田園樂趣很難無障礙,田裡更是難推行輪椅。裡山塾的活動現場停車空間下方也是礫石,真要推行輪椅也是處處不便。對於體型大的身障童、成年的輪椅族很難進入。如果是體型瘦小像子祐一樣,只要備有一張椅子還可以抱著進入田間,就可以連同照顧者一起坐下來參與。
焢土窯可以體驗田間樂趣,如果輪椅族想要前來,可能只有當室內教室的這裡可以待著。
紀錄腦麻兒大兒子祐哥輪椅走遍的足跡,也記錄常兒二寶的喜好以及可以跟哥哥一起玩的場域。【無障礙需求】不僅是輪椅族的必要品,跟其連帶的所有家人都需要被考量進去,因為我們出門當然不可能將身障手足晾在一邊,也只有滿足坐輪椅的祐哥的無障礙環境才有辦法讓我們全家人及陪同的親朋好友一同進得去。紀錄的同時也期待軟硬體環境愈來愈友善,以人為本。
腦麻兒大兒子祐哥於2023年9月26日凌晨去世,出生於2011年5月26凌晨的祂由我們決定插管急救,但這一次祂自己掌握想要的人生。
媽媽想透過子祐~我們疼愛的寶貝~告訴更多人 【友善共融從來就不是一種選項,它是必需品!】 唯有每一個人將它視為理所當然,願意認識進而理解,同理心才可能發酵於日常每個角落中。也希望透過持續記錄,讓更多同溫層家庭可以找到浮木,這也是我的子祐可以創造的最大價值、為社會所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