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年度代表字與現代社會

臺灣年度代表字與現代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年度代表字大選,是聯合報自2008年起仿效日本今年的漢字,每年年底對台灣民眾徵集投票選出一個代表性漢字,旨在表現該年台灣的社會面貌與心靈風景。由主辦單位邀請社會知名人士寫下當年代表字,並於每年12月初第一周後公布結果,可從歷年代表字解讀台灣的社會變遷-維基百科。

「台灣二○二二代表字大選」公布「漲」為年度代表字,「台灣蝶王」王冠閎揮毫代表字。記者曾吉松/攝影

「台灣二○二二代表字大選」公布「漲」為年度代表字,「台灣蝶王」王冠閎揮毫代表字。記者曾吉松/攝影

近三年代表字

2020-2022 年度代表字

2020-2022 年度代表字

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發,全民防疫成了國家首件要事,它牽扯的決不單單只是健康安全,更重要的是大大影響了人民生計以及生活方式,教師與學生要快速習慣遠距教學的模式;上班族開啟了WFH生活與工作的混同方式,線下轉線上的潛在需求提前見了光,2021年「宅」經濟順勢而起,互聯網、電商、串流影音平台收盡了時代紅利,而疫情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沒有人知道何時才是盡頭,卻也開始習慣了口罩生活、實名制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2022年,始料未及的俄烏戰爭、迫在眉睫的能源轉型問題及美國貨幣緊縮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造成物價一去不復返地上「漲」

連年的經濟不景氣,民眾想必苦不堪言,萬物齊漲,就是薪水沒有漲。躺平世代的出現,又有什麼好意外的呢? 前陣子熱議的安靜辭職到最近Z世代興起的安靜藏私(quiet constraint)(指不願與職場同僚分享知識或資訊,對自己的專業帶有保留的職場風氣),不難從中看清時勢所趨的無言抗議。

Goblin Mode 哥布林模式

《牛津字典》每年也會公布「年度代表關鍵字」,作為當年全球關注議題回顧。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牛津字典》2022年度代表字開放公眾票選,最終勝出的「Goblin Mode」是什麼意思?一文中對這個俚語給出了精闢的解釋。

一種毫無歉意地自我放縱、懶惰、邋遢或貪婪的行為,通常在拒絕社會規範或期望的方式。

哥布林醜陋的外表及邋遢意外成了年輕人間流行的「我就爛」形象代稱,成為一種後疫情時代下,拒絕回歸「正常生活」或對現在人們遵循的社會期待,感到無力而進行的抗議模式。擺爛無罪、耍廢有理。

一字一希望

用一個字來代表一整年雖然有些偏頗及爭議,不妨用趣味的角度來看待即可,不需過度放大解釋。而或許我們也能用更開闊的心來「一字各表」,即便身處物價不停上「漲」的2022年,轉念一想,或許我們的運勢也會更著水「漲」船高、行情看「漲」、薪水跟著「漲」。是好是壞,由你判斷。

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可以幫我點個讚、愛心,

也歡迎追蹤我,希望能夠陪你一起學習與成長。


avatar-img
賣時間的男孩
54會員
224內容數
時間有價,這裡談社會企業、食魚教育、商業思維,將生活用時間下釀,陪你一起學習與成長,我先乾,你隨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賣時間的男孩 的其他內容
起初在討論要辦這個比賽的時候,心裡跳出的唯一直覺是:有人會來報名參加嗎?食魚教案這種東西真的是教育現場所欠缺的嗎?又什麼才能稱作一個好的食魚教育教案?我們要做一件全臺灣還沒有人做過的事,我們做得到嗎?
參展是在短時間內可以收集到同業或競業最新資訊的有效管道之一,一些企業為了其企業形象,即便參展效益不佳,仍然年年報名。參與一個展覽確實要花一筆不小的錢,如何讓這筆錢花得適得其所?而非淪為跑龍套、作作秀的例行公事。以下將以欲參展企業的角度出發,提供一些參展上的建議,希望多少能有所助益。
選舉話題鋪天蓋地襲來,石斑魚的議題看似已然退燒,但在問題解決上卻衍生出其他問題,有在看新聞的人都知道,政府為了處理被中國封殺的石斑魚,做了一個微妙的政策,也就是要將石斑魚做為校園營養午餐入菜,之前就已經為大家整理出石斑魚入校園營養午餐的三點不合適。現在就讓我們就來看看後續發生了什麼?
輔大管院整合管理課程的其中一堂個案討論,探討銀行是否需要進行組織變革,是該為了追求成長而採用新科技還是維持著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答案從來不是簡單的二選一,組織變革與否、品牌是否要Rebranding、領導者的領導力都是很好的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抽絲剝繭吧。
因為臺灣吧BEERU NFT的賦能,有幸的參加了這次臺灣吧的現下實體內訓活動-邀請壯闊台灣團隊的吳怡農為大家來場後盾系列的緊急應變課程,無論是「全民緊急應變」或是「國家安全」,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前陣子聽我是老查推薦《專注力協定》--「行為設計」專家解析造成分心的四大原因,幫你克服無法保持專注的問題 這本書,就去圖書館借來看,真的是非常的實用,作者Nir Eyal同為暢銷書《鉤引效應》的作者,大概每隔幾頁就有值得紀錄的名言佳句,從釐清分心的內在誘因開始,一步步提供方法論教你如何變得心無旁騖,
起初在討論要辦這個比賽的時候,心裡跳出的唯一直覺是:有人會來報名參加嗎?食魚教案這種東西真的是教育現場所欠缺的嗎?又什麼才能稱作一個好的食魚教育教案?我們要做一件全臺灣還沒有人做過的事,我們做得到嗎?
參展是在短時間內可以收集到同業或競業最新資訊的有效管道之一,一些企業為了其企業形象,即便參展效益不佳,仍然年年報名。參與一個展覽確實要花一筆不小的錢,如何讓這筆錢花得適得其所?而非淪為跑龍套、作作秀的例行公事。以下將以欲參展企業的角度出發,提供一些參展上的建議,希望多少能有所助益。
選舉話題鋪天蓋地襲來,石斑魚的議題看似已然退燒,但在問題解決上卻衍生出其他問題,有在看新聞的人都知道,政府為了處理被中國封殺的石斑魚,做了一個微妙的政策,也就是要將石斑魚做為校園營養午餐入菜,之前就已經為大家整理出石斑魚入校園營養午餐的三點不合適。現在就讓我們就來看看後續發生了什麼?
輔大管院整合管理課程的其中一堂個案討論,探討銀行是否需要進行組織變革,是該為了追求成長而採用新科技還是維持著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答案從來不是簡單的二選一,組織變革與否、品牌是否要Rebranding、領導者的領導力都是很好的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抽絲剝繭吧。
因為臺灣吧BEERU NFT的賦能,有幸的參加了這次臺灣吧的現下實體內訓活動-邀請壯闊台灣團隊的吳怡農為大家來場後盾系列的緊急應變課程,無論是「全民緊急應變」或是「國家安全」,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前陣子聽我是老查推薦《專注力協定》--「行為設計」專家解析造成分心的四大原因,幫你克服無法保持專注的問題 這本書,就去圖書館借來看,真的是非常的實用,作者Nir Eyal同為暢銷書《鉤引效應》的作者,大概每隔幾頁就有值得紀錄的名言佳句,從釐清分心的內在誘因開始,一步步提供方法論教你如何變得心無旁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