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的是禮物還是廢物

送的是禮物還是廢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中國人講究禮數,包括我媽媽也是這麼教我的。

raw-image

從新年開始過年要送禮、生日要送禮、年節要送禮、拜訪友人要送禮、誰家生孩子要送禮、你送我禮物所以我要回禮的送禮,一直到年底還要過聖誕節交換禮物。但常常我收到好多我不想要的禮物。這些禮物不是被我堆放在某個倉庫裡就是放到過期丟掉。 而交換禮物更是一個困擾的存在,常常只是為了交換而購買,需不需要是其次,得想辦法生出一個500元或者1000元的禮物,又常常交換到的東西是自己不需要的,花錢又傷神。

禮物,真的是必要的存在嗎?

收到禮物真的很開心,尤其是喜歡的。比如我知道我孩子想要一組36色的彩色筆,而我有能力去購買並且送給他,那這就是一個好禮物。因為需要而購買,因為需要而贈送,這才是送禮的本質。但是如果禮物可以再更簡單一點,我認為更值得你回味一輩子。從很久開始,對於出國旅行的朋友,他們問我想要什麼禮物?我總是說『給我一張那裡的明信片吧!這是最棒的禮物了!』
明信片不用花很多錢,但卻可以感受在地的風景,透過卡片上的文字閱讀美好。當然必須承擔收不到的風險,很多國家不像我們有這麼棒的郵政系統(所以現在都先拍下在寄出),對我來說,這比買任何昂貴的東西更讓我開心。

我認為禮物不該被當成『禮數』或者『沒買很奇怪』的心態下購買,而是我覺得這是『需要』而且是對對方『有幫助』的情況下被購買。

近期在需要送禮的時候,我開始傾向不購買應付性的禮物,而是觀察對方需要。比如我覺得他最近很操勞,我會選擇送一張spa按摩卷。最近上演一場對方喜歡的舞臺劇,我可以送一張門票。最近天氣很冷,可以送上泡湯的溫泉招待卷,這種可以讓他用身體感受一切美好,會在使用的過程想到『這個禮物真的是太棒了!』

希望這世界每個禮物都是適合對方的送出,但是交換禮物真的可以先不要。


avatar-img
艾比謝Albee Hsieh的沙龍
13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亞瑟府的沒落》改編自英國詩人愛倫坡於1839年所著的短篇小說 《亞瑟家的沒落》,其中幾集的集數也是改編自愛倫坡短篇小說全集,包括《紅死病的面具》、《莫爾格街兇殺案》、《黑貓》、《告密的心》、《金甲蟲》、《陷阱與鐘擺》與《烏鴉》。
最近才發現這部日劇,才知道人家根本出了第二季,我還在看第一季的第一集。 可能被Ai感應到推播了一篇介紹文,也讓我一看到文章當晚就立刻找來觀賞。 才看了兩集,就完全勾起自己的回憶,原來那時候的自己正就在經歷獨活的樂趣啊!
少了莎曼珊的慾望城市,不叫Sex and the City。 三個三十歲的女人搖身成為五十歲 又會如何經歷這世代的議題? 歲月會老但我們不老。 這季,我依舊喜歡。 以下跟大家分享,從《慾望城市:華麗下半場And just like that》我看到什麼吧!(會時不時暴雷,介意的話就先看到這邊了)
《亞瑟府的沒落》改編自英國詩人愛倫坡於1839年所著的短篇小說 《亞瑟家的沒落》,其中幾集的集數也是改編自愛倫坡短篇小說全集,包括《紅死病的面具》、《莫爾格街兇殺案》、《黑貓》、《告密的心》、《金甲蟲》、《陷阱與鐘擺》與《烏鴉》。
最近才發現這部日劇,才知道人家根本出了第二季,我還在看第一季的第一集。 可能被Ai感應到推播了一篇介紹文,也讓我一看到文章當晚就立刻找來觀賞。 才看了兩集,就完全勾起自己的回憶,原來那時候的自己正就在經歷獨活的樂趣啊!
少了莎曼珊的慾望城市,不叫Sex and the City。 三個三十歲的女人搖身成為五十歲 又會如何經歷這世代的議題? 歲月會老但我們不老。 這季,我依舊喜歡。 以下跟大家分享,從《慾望城市:華麗下半場And just like that》我看到什麼吧!(會時不時暴雷,介意的話就先看到這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