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的禮物—送禮文化的浪費與創新可能性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送禮,是不分國籍種族的國際共有文化。生日、聖誕節、畢業、搬家、結婚、週歲......我們有太多時間點需要送禮。在這些值得慶祝的節日或是重要的人生里程碑中,人們習慣用送禮的方式向親友賀喜、致意,以禮物的形式來傳遞心意。
然而,從BBC的報導中,我們得知「英國成年人在聖誕節期間平均收到43.5英鎊的他們並不想要的禮物」。這些堆積如山的「不想要的禮物」,還有送禮過程所需的卡片、包裝等(如下圖所示),都讓禮物從一份美好的心意成為了浪費。在這樣禮物氾濫的社會現況中,蘇彣忠於2014年創辦了社會企業「無形的禮物」。
無形的禮物讓禮物的形式不再侷限於物件,而能與公益、經驗等無形的概念結合,成為一個既有心意又能減少浪費的送禮形式。創辦人蘇彣忠創新的想法來自一次聖誕交換禮物的經驗。他送出去的第一個無形的禮物,是一項公益的體驗。他讓抽到禮物的人能夠自行選擇一個公益團體,而他會捐出一定金額作為一份具有公益價值的聖誕大禮。這樣特別的經驗讓他決定開始創業,以無形的禮物去「改變送禮方式減少物質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並進而增強彼此的連結與回憶」。如此一來,不只讓送禮經驗更加多元、創新,也能幫助地球減少禮物的包裝和放浪費帶來的污染。
無形的禮物經營至今,舉辦過多場送禮的活動,如母親節、父親節以及七夕情人節等,串連了千人共同參與,更與社企流合作,持續推廣無形禮物的創新理念,同時極力幫助民眾提升環保知識、提倡相關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無形禮物的概念不只是蘇彣忠獨有的專利,世界多個地方都有致力於將送禮文化推向環保的人。例如,在香港就有環保組織「執嘢」推動以物換物的聖誕交換禮物活動,讓舊物不會被丟棄浪費,而能找到一個愛惜它的新主人。而荷蘭人則很務實,推廣送禮附上發票的習慣,讓親友能夠在收到不想要禮物的當下回到商家退貨或是換成現金,以避免有浪費的情況出現。
人們透過禮物傳遞心意是一件既浪漫又貼心的事,但當我們看見成堆的包裝垃圾,或是那些被放在屋子一角,或許十年都不會碰的「禮物」,愧於地球的情感油然而生。既然送禮文化是在時間、歷史、文化交集之中逐漸被人們生活化的習慣,在現代社會,創新文化以適應全球性的環保趨勢,讓禮物也能加入循環經濟的行列,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如此,在浪漫與貼心之外,不但消除了收禮物時潛在的愧疚感,去除一些節日過度商業化後的傷害,在公益或是經驗主導的禮物上,還能加入一些不一樣的意義、促進人們的互動與情感交流。
當然,如送禮這般儀式性的習慣,不是朝夕之間能改變的,但我想,禮物的革命與創新的確是一件值得現代人跟隨的潮流。
責任編輯:李晴 核稿編輯:吳宇翔
閱讀更多: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歷經了四個月忙碌的籌備,2019循環經濟論壇:速食不塑活動終於揭開序幕。當天有來自不同學習環境的學生,更包含了部分的在職者、教育工作者及議題推廣者參加活動。參與者多元的背景驗證過去一年間,高中生的循環經濟團隊社群不只影響了學生,更觸及了部分的社會人士。
台灣島,是誰的? 土地對農民是生命、對孩子是玩樂、對亡者是所終,而對人,是家。我們踏在土地上、收穫自土地上、生活於土地上,土地與人是多麼的密不可分。又隨光陰荏苒、交通便捷,更多的人們聚集於土地,使之產生了稀少性。於是我們爭奪,而忽略了正義。
整個白皮書給人的感覺像一個有著華麗外表的晚宴,餐點卻比路邊攤差,四百多個外國專家在2017年底專程為台北想了一些計畫,也有市長和政府的同意和配合,寫出來的東西和實行上的成效都給人一種繞圈子的無限輪迴感。
不只有台灣在推動循環城市零垃圾的環節,世界各地已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從小村子到大城市,讓我們來看看別人怎麼做吧!一起探討他們的利弊和套用到台北市的可行性。
我們所在的寶島,福爾摩沙,擁有充足的降水,梅雨、鋒面雨、颱風都是我們常見的降水來源,它們充沛了我們的河川,滋潤了全台灣的水庫,是水資源的重要來源,但儘管平均年降雨量高達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年雨量的三倍多)缺水仍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為什麼呢?
可食地景生態復育是白皮書中的一環,在筆者腦海中蹦出的畫面,是科幻電影的地下菜園、高科技燈照,或是屋頂一片綠油油。但現實並非如此,白皮書中以推廣城市田園發展都市農耕為主,透過結合現有的基地,擴大城市耕種面積。 田園城市推廣計畫之願景—「打造臺北市為一個綠色健康、教育、生活之田園城市」。
歷經了四個月忙碌的籌備,2019循環經濟論壇:速食不塑活動終於揭開序幕。當天有來自不同學習環境的學生,更包含了部分的在職者、教育工作者及議題推廣者參加活動。參與者多元的背景驗證過去一年間,高中生的循環經濟團隊社群不只影響了學生,更觸及了部分的社會人士。
台灣島,是誰的? 土地對農民是生命、對孩子是玩樂、對亡者是所終,而對人,是家。我們踏在土地上、收穫自土地上、生活於土地上,土地與人是多麼的密不可分。又隨光陰荏苒、交通便捷,更多的人們聚集於土地,使之產生了稀少性。於是我們爭奪,而忽略了正義。
整個白皮書給人的感覺像一個有著華麗外表的晚宴,餐點卻比路邊攤差,四百多個外國專家在2017年底專程為台北想了一些計畫,也有市長和政府的同意和配合,寫出來的東西和實行上的成效都給人一種繞圈子的無限輪迴感。
不只有台灣在推動循環城市零垃圾的環節,世界各地已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從小村子到大城市,讓我們來看看別人怎麼做吧!一起探討他們的利弊和套用到台北市的可行性。
我們所在的寶島,福爾摩沙,擁有充足的降水,梅雨、鋒面雨、颱風都是我們常見的降水來源,它們充沛了我們的河川,滋潤了全台灣的水庫,是水資源的重要來源,但儘管平均年降雨量高達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年雨量的三倍多)缺水仍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為什麼呢?
可食地景生態復育是白皮書中的一環,在筆者腦海中蹦出的畫面,是科幻電影的地下菜園、高科技燈照,或是屋頂一片綠油油。但現實並非如此,白皮書中以推廣城市田園發展都市農耕為主,透過結合現有的基地,擴大城市耕種面積。 田園城市推廣計畫之願景—「打造臺北市為一個綠色健康、教育、生活之田園城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疫情影響暫時無法出國趴趴走,帶動起國內的離島旅遊,除了在歷史課本裡提過有印象,剩下有七八成是從高梁酒開始認識「金門」這個地方。什麼?還只知道金門伴手禮有高粱酒、菜刀和貢糖…那你就落伍了!「金門高粱酸白菜」的好口碑已傳遍華人地區,究竟滋味如何呢?跟著嘟嘴8一起來開箱吧 (*´ω`)人(´ω`*)
因為華人社會主流結構充滿著「情大過與理法」缺乏創造性的傳統,充斥著家庭恩情主義的結構來構築華人社會的倫理結構 ;事實上,以家族綑綁或情緒勒索來適應社會變遷的模式,缺乏調適新社會變化的彈性,往往為了生存選擇容易拋棄歷史傳統文化藝術等非物資文化與文化資產。
Thumbnail
沖繩近年備受臺灣觀光客的喜愛,然而大多數的臺灣人,卻對曾經在這座島上的「琉球王國」所知不深。琉球王國儘管在一六○九年遭到日本薩摩攻佔,但國家形式仍存,且持續影響著中國、日本,甚至是臺灣。
記得那最初工作時的雀躍和悸動,希望能夠終生在一間公司中勤奮工作直到退休。
Thumbnail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Wendy Griwold 2004 文化物件 為了嘗試理解社會與文化的關聯,就有必要先對文化物件進行仔細的檢視,也就是對組成大體系的相關部分進行仔細檢驗。此處,我們採取的是人文學科的取向:世界各處皆有文化,至
Thumbnail
「食物的氣味和味道是會深入骨髓當中。有一天,我的小孩長大出去唸書、或是在外地工作,當他低潮或失意時,他會想起小時候的夏天,我們在深溝一起在炎熱太陽底下,製作著醬油的那股氣味,而這股味道將有機會支持著他。」
Thumbnail
2017 年初,剛上市就紅遍世界的電腦遊戲《返校》選用《月夜愁》、《望春風》等台語歌曲作配樂。2017 年,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由台南歌手謝銘祐奪得,他在專輯《舊年》裡也大量運用日本時代台語流行歌元素。究竟日本時代的台語流行歌藏有什麼瑰寶,值得一提再提?
Thumbnail
疫情影響暫時無法出國趴趴走,帶動起國內的離島旅遊,除了在歷史課本裡提過有印象,剩下有七八成是從高梁酒開始認識「金門」這個地方。什麼?還只知道金門伴手禮有高粱酒、菜刀和貢糖…那你就落伍了!「金門高粱酸白菜」的好口碑已傳遍華人地區,究竟滋味如何呢?跟著嘟嘴8一起來開箱吧 (*´ω`)人(´ω`*)
因為華人社會主流結構充滿著「情大過與理法」缺乏創造性的傳統,充斥著家庭恩情主義的結構來構築華人社會的倫理結構 ;事實上,以家族綑綁或情緒勒索來適應社會變遷的模式,缺乏調適新社會變化的彈性,往往為了生存選擇容易拋棄歷史傳統文化藝術等非物資文化與文化資產。
Thumbnail
沖繩近年備受臺灣觀光客的喜愛,然而大多數的臺灣人,卻對曾經在這座島上的「琉球王國」所知不深。琉球王國儘管在一六○九年遭到日本薩摩攻佔,但國家形式仍存,且持續影響著中國、日本,甚至是臺灣。
記得那最初工作時的雀躍和悸動,希望能夠終生在一間公司中勤奮工作直到退休。
Thumbnail
《Cultures and Socie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Wendy Griwold 2004 文化物件 為了嘗試理解社會與文化的關聯,就有必要先對文化物件進行仔細的檢視,也就是對組成大體系的相關部分進行仔細檢驗。此處,我們採取的是人文學科的取向:世界各處皆有文化,至
Thumbnail
「食物的氣味和味道是會深入骨髓當中。有一天,我的小孩長大出去唸書、或是在外地工作,當他低潮或失意時,他會想起小時候的夏天,我們在深溝一起在炎熱太陽底下,製作著醬油的那股氣味,而這股味道將有機會支持著他。」
Thumbnail
2017 年初,剛上市就紅遍世界的電腦遊戲《返校》選用《月夜愁》、《望春風》等台語歌曲作配樂。2017 年,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由台南歌手謝銘祐奪得,他在專輯《舊年》裡也大量運用日本時代台語流行歌元素。究竟日本時代的台語流行歌藏有什麼瑰寶,值得一提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