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實的巴勒斯坦》簡評

黎胖-avatar-img
發佈於黎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台灣的主流資訊中,以色列是一個值得效法的國家,然而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卻更是台灣若遭中國侵略統治後的可能境遇。過往我們從歐美學者與新聞汲取巴勒斯坦的資訊,但卻沒有台灣視角的敘事,本書試著填補這個空白,傳達巴勒斯坦的聲音。

作者為從事新聞工作的台灣女性,深明資訊戰爭的力量,過往以色列官方意識形態的敘事和全球對反猶主義的戒慎恐懼,人們所知資訊不外巴解組織與哈瑪斯和以色列政府的交手,即使偶有巴勒斯坦苦難的新聞,受到以國運用反猶主義的壓力下,各國媒體也自我審查,禁止旗下記者持續報導,即使記者運用「政治正確」的戰術也不敵此一壓力。本書正是填補缺失的真相與空白。

從自己與巴勒斯坦人的緣分出發,作者進而體驗到以色列對待外國人與巴勒斯坦人的不同,更發現以國政府「一日巴勒斯坦人,終身巴勒斯坦人」的政策,即使取得他國國籍,巴勒斯坦人仍會遭以國刁難、歧視與阻礙,永不得翻身。切身體驗使她逐步理解和感同身受巴勒斯坦人所遭逢的歷史與當代,一脈相承遭逢殖民的情境,以及以色列殖民下,來自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人對抗以國的反殖民運動。

書中藉由巴勒斯坦平民、新聞工作者、女權運動者、電影導演、遠赴他國追尋自由的巴勒斯坦人、嫁給當地人的中國女性、作者的伴侶,到以國的歷史紀錄片導演、高階將領之後、深信錫安主義的海外猶太人等有血有肉的人物,透過對話與歷史敘述交錯的方式,逐步展開巴以何以至此的困境:一方從建國後,錫安主義如何深入和壟斷海內外以色列人的思想與發言權,反猶主義讓各國不敢譴責以色列,使以國政府對巴勒斯坦人的歧視發展到近乎「視為非人」,並得以恣意妄為,提出真相者則遭封殺;一方是遭逢「浩劫」,此後逐步失去生存的家園,連基礎設施和「白晝行走權」的基本安全感都沒有,隨時可能遭到暴力與不幸。

raw-image

本書深具魅力的亮點,在於敘述巴勒斯坦人面對以色列不斷折磨他們的身心靈與後代如此困境,卻從未屈服的樂觀與抵抗,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國家與自由需要靠自己去奮鬥和爭取。而不論是參與建國的軍隊高層及後代,海外深信此說法的移住者,作者筆下這些深信以色列官方意識形態人們轉變為支持巴勒斯坦爭取權益的心路變化,體現出了作為人所應有的反思與信念堅持。

而作者預料可能有讀者會問為何不平衡報導這點,也令我讀到時會心一笑。平衡報導代表雙方的實力均衡,然而在全世界科技、軍武數一數二,美加每年金援的以色列,和毫無實權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與武器的巴勒斯坦人之間,雙方實非對等關係,不能放在天秤上被要求公平報導。

閱讀這本書,透過作者帶有同情與反思的優美文筆,讓我看到巴勒斯坦以大衛對戰哥利亞的精神與毅力面對困境,不啻給身處極權主義國家威脅前線的台灣人一絲鼓舞,身處如此險惡環境的巴勒斯坦人尚且未放棄,台灣人何以沮喪?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當我們聽到敘述台灣中國兩國關係的消息與報導時,不應要求強者弱者並陳的虛假式「平衡」觀點,而是從弱者的角度出發,多理解自己身處國家的困境,因為在強凌弱時的處境下,實不該對弱者提出這樣的要求。

本書易讀且好看,透過人物展開的歷史與當代、血淚與反思,讓閱讀的人能夠輕鬆進入這個地方的過去與現在,也有台灣許多反觀之處,而1895和1945迎來兩次外來政權,都對這個地方留下了傷痕,或許在看到他人的處境,更能珍惜前人以血淚性命,換來的當下享有的自由民主,並與巴勒斯坦一樣,爭取能成為真正受國際承認的獨立國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很精闢的評論,值得我努力學習!
avatar-img
不是在買書,就是在買書的路上
99會員
70內容數
書評書介、史普文章、影評隨感、政治時評。
2025/03/17
在世界各地,有些雕像當初因緣際會設立,然而與時變遷,引起人們的議論,究竟要保留,還是應該拆除?不同的意見多元,背後反應的是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政治勢力,而雕像本身就具備與承載不同的意義,並被用來形塑人們的歷史記憶,而進入不同時代,雕像本身、代表的人物與歷史也和不同時代的事件產生共鳴。
Thumbnail
2025/03/17
在世界各地,有些雕像當初因緣際會設立,然而與時變遷,引起人們的議論,究竟要保留,還是應該拆除?不同的意見多元,背後反應的是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政治勢力,而雕像本身就具備與承載不同的意義,並被用來形塑人們的歷史記憶,而進入不同時代,雕像本身、代表的人物與歷史也和不同時代的事件產生共鳴。
Thumbnail
2024/12/05
本書是想理解這段過往並理解現在的絕佳之書,對於美國、臺灣、中國乃至世界大勢國際關係變遷這段關鍵時刻風向的變化、描繪與評論十分傑出,對於想了解國際大勢變遷的臺灣人,本書無疑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作品,誠摯推薦。
Thumbnail
2024/12/05
本書是想理解這段過往並理解現在的絕佳之書,對於美國、臺灣、中國乃至世界大勢國際關係變遷這段關鍵時刻風向的變化、描繪與評論十分傑出,對於想了解國際大勢變遷的臺灣人,本書無疑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作品,誠摯推薦。
Thumbnail
2024/10/31
這是一本寄託著深刻的感情與時代軌跡的書。李怡在《失敗者回憶錄》呈現出其關注政治、社會和時代變遷的一面,以及他的家庭生活,又如何與時代互動;而邱近思女士這本《我與李怡:歷史洪流下的愛情故事》,藉由他與李怡的往來與情思,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李怡的另一個面向,而邱女士筆下的經歷,也見證了大時代下的變動。
Thumbnail
2024/10/31
這是一本寄託著深刻的感情與時代軌跡的書。李怡在《失敗者回憶錄》呈現出其關注政治、社會和時代變遷的一面,以及他的家庭生活,又如何與時代互動;而邱近思女士這本《我與李怡:歷史洪流下的愛情故事》,藉由他與李怡的往來與情思,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李怡的另一個面向,而邱女士筆下的經歷,也見證了大時代下的變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巴勒斯坦 和 巴基斯坦是兩個不同的地理區域和政治實體。 巴勒斯坦是位於中東地區的一個地區,位於以色列以東和約旦河西岸,包括加薩地帶和西岸地區。 巴勒斯坦人民主要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他們追求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家。 巴基斯坦則是位於南亞地區的一個國家,與印度接壤,也與伊朗、阿富汗和中國相鄰
Thumbnail
巴勒斯坦 和 巴基斯坦是兩個不同的地理區域和政治實體。 巴勒斯坦是位於中東地區的一個地區,位於以色列以東和約旦河西岸,包括加薩地帶和西岸地區。 巴勒斯坦人民主要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他們追求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家。 巴基斯坦則是位於南亞地區的一個國家,與印度接壤,也與伊朗、阿富汗和中國相鄰
Thumbnail
戰爭在這個號稱進入文明社會的現代依舊沒有絕跡,如今的巴勒斯坦正日復一日的承受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及鮮血也是一面照妖鏡,支持或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無非也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之下,充滿雙重標準及政治算計,一場戰爭折射出國際現實及大國政治的無恥及雙標,拿支持以色列的大戶美國來說,其無恥雙重標準的
Thumbnail
戰爭在這個號稱進入文明社會的現代依舊沒有絕跡,如今的巴勒斯坦正日復一日的承受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及鮮血也是一面照妖鏡,支持或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無非也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之下,充滿雙重標準及政治算計,一場戰爭折射出國際現實及大國政治的無恥及雙標,拿支持以色列的大戶美國來說,其無恥雙重標準的
Thumbnail
一般人的國際觀常陷入「擬人化」的謬誤,把自身在法治社會對公平正義的價值觀與認知,簡化套用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認為國與國之間的往來,如同人與人之間一樣,遵循著普世一致的規範與道理,以至於當現實與認知失衡時,便哭爹喊娘對著空氣呼喊著不公不義,甚至做出義和團式的自殺決策。
Thumbnail
一般人的國際觀常陷入「擬人化」的謬誤,把自身在法治社會對公平正義的價值觀與認知,簡化套用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認為國與國之間的往來,如同人與人之間一樣,遵循著普世一致的規範與道理,以至於當現實與認知失衡時,便哭爹喊娘對著空氣呼喊著不公不義,甚至做出義和團式的自殺決策。
Thumbnail
其實收到這本書已經好一陣子了,因為知識含量豐富,每次都只讀一點點就分心去看小說,結果因為最近的新聞立刻想到這本書,手邊有一本地圖集實在太方便了,何況這不僅是一本精美地圖🗺️ 記者出身的艾蜜莉是法國電視臺的地緣政治節目的主持人,十幾年的主持經驗讓她得以長時間且深刻地觀察世界各地的衝突和政治版圖
Thumbnail
其實收到這本書已經好一陣子了,因為知識含量豐富,每次都只讀一點點就分心去看小說,結果因為最近的新聞立刻想到這本書,手邊有一本地圖集實在太方便了,何況這不僅是一本精美地圖🗺️ 記者出身的艾蜜莉是法國電視臺的地緣政治節目的主持人,十幾年的主持經驗讓她得以長時間且深刻地觀察世界各地的衝突和政治版圖
Thumbnail
最近的國際新聞都是如此的沉重,特別是看到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戰爭,他們彼此之間的仇恨與破壞,以及國際之間因為這場戰爭而開始的角力與選邊站,讓人在看新聞的時候真的必須再三思考,我們所閱讀到的新聞多少是「別人要我們了解的內容」?
Thumbnail
最近的國際新聞都是如此的沉重,特別是看到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戰爭,他們彼此之間的仇恨與破壞,以及國際之間因為這場戰爭而開始的角力與選邊站,讓人在看新聞的時候真的必須再三思考,我們所閱讀到的新聞多少是「別人要我們了解的內容」?
Thumbnail
前言 在這個充滿愛恨情仇的世界,國家之間的文明衝突絡繹不絕。 關於戰爭與和平,描繪了以色列與巴基斯坦、台灣與中國大陸、烏克蘭與俄羅斯等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角色介紹 大衛(以色列) - 一位以色列士兵,堅信和平並努力促進與巴基斯坦的和解。 阿米爾(巴基斯坦) - 一名巴基斯坦軍官,面臨著
Thumbnail
前言 在這個充滿愛恨情仇的世界,國家之間的文明衝突絡繹不絕。 關於戰爭與和平,描繪了以色列與巴基斯坦、台灣與中國大陸、烏克蘭與俄羅斯等國之間的複雜關係。 角色介紹 大衛(以色列) - 一位以色列士兵,堅信和平並努力促進與巴基斯坦的和解。 阿米爾(巴基斯坦) - 一名巴基斯坦軍官,面臨著
Thumbnail
以巴衝突震驚全球,但是各國會怎麼解讀跟報導呢?從台灣、荷蘭的媒體報導,凸顯台灣有多不重視國際新聞。身在荷蘭的我,第一手觀察新聞媒體針對以巴衝突的國際大事來分析。
Thumbnail
以巴衝突震驚全球,但是各國會怎麼解讀跟報導呢?從台灣、荷蘭的媒體報導,凸顯台灣有多不重視國際新聞。身在荷蘭的我,第一手觀察新聞媒體針對以巴衝突的國際大事來分析。
Thumbnail
在台灣的主流資訊中,以色列是一個值得效法的國家,然而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卻更是台灣若遭中國侵略統治後的可能境遇。過往我們從歐美學者與新聞汲取巴勒斯坦的資訊,但卻沒有台灣視角的敘事,本書試著填補這個空白,傳達巴勒斯坦的聲音。 作者為從事新聞工作的台灣女性,深明資訊戰爭的力量,過往以色列官方意識形態的敘事
Thumbnail
在台灣的主流資訊中,以色列是一個值得效法的國家,然而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卻更是台灣若遭中國侵略統治後的可能境遇。過往我們從歐美學者與新聞汲取巴勒斯坦的資訊,但卻沒有台灣視角的敘事,本書試著填補這個空白,傳達巴勒斯坦的聲音。 作者為從事新聞工作的台灣女性,深明資訊戰爭的力量,過往以色列官方意識形態的敘事
Thumbnail
備戰台灣沒有中間路線 首先要體認到一件事,台灣有敵人,就在對面。台灣很喜歡跟以色列比較,但是以色列全國都了解自己的敵人在何方,但是台灣人卻有很大一群人仍活在幻想中,希望能夠和對方和談、當朋友。 台灣是民主體制政府,實行多黨政治,但說到底就是兩股力量的角力……
Thumbnail
備戰台灣沒有中間路線 首先要體認到一件事,台灣有敵人,就在對面。台灣很喜歡跟以色列比較,但是以色列全國都了解自己的敵人在何方,但是台灣人卻有很大一群人仍活在幻想中,希望能夠和對方和談、當朋友。 台灣是民主體制政府,實行多黨政治,但說到底就是兩股力量的角力……
Thumbnail
和台灣一樣被拒於聯合國之外,複雜的國際政治,還讓巴勒斯坦領土內憑空多出一個以色列,最後甚至「被反客為主」,成為實質上的被統治者。身為強權交易下的籌碼,巴勒斯坦地區的問題牽涉廣泛,然而生活在其中的人民,卻無可避免地成為底層的犧牲者。
Thumbnail
和台灣一樣被拒於聯合國之外,複雜的國際政治,還讓巴勒斯坦領土內憑空多出一個以色列,最後甚至「被反客為主」,成為實質上的被統治者。身為強權交易下的籌碼,巴勒斯坦地區的問題牽涉廣泛,然而生活在其中的人民,卻無可避免地成為底層的犧牲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