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潑這本在2013年出版的《憂鬱的邊界》,應該會是近年我最推薦的一本「人類學普」讀物。
這本書是作者旅行東亞各國的筆記。與一般「旅行文學」總是帶著自己,在路上的同時也在探尋自己不同,人類學的視角總是鼓勵探索者「放下自己」,看見更多的世界。
屬於台灣的凝視
與西方探索者不同,阿潑帶著「台灣的凝視」走進東亞各國。她被迫以「中國台灣省」的身份入境馬來西亞,卻在新加坡被邊境以「來了一個台灣人!」熱烈歡迎。帶著華人的臉孔走在越南、柬埔寨、寮國的公路上,在這幾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裡,發現「華人」身份的複雜,以及這些國家、普通的人民如何認知「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如何憑藉流行文化認識台灣。
她走到沖繩(琉球),發現在日本、美國治理之間夾縫生存的沖繩人,有著和台灣相似的「獨立」願望,意外的看到彼此的相似性。她走到緬甸,看到當地華人在族群認同、國家認同與時代巨流的衝突。緬甸壓制共產黨勢力,用國家的力量同化境內的各族群,在排華浪潮中南方的緬甸華人放棄了自己的母語,但北方的國民黨「孤軍」後裔卻因為反共而保有自己的文化。各地的「華僑」來到台灣求學,但在台灣人的凝視裡,他們認識到作為他者的自己,反而建立了獨特的自我認同,渴望回到自己的國家,爭取讓這個國家更好的可能。
今昔之比
她走踏東亞各國的時候還沒到2012年,阿扁才剛下台,還沒發生太陽花學運,緬甸的翁山蘇姬還沒取得政治權力,甚至習近平都還沒上台。
她在書中描述香港人依舊每年到維園紀念六四,這場1989年的學運既是許多香港人與中國「同時共感」的起點,也是他們作為中國人,卻希望中國能有所不同的支點。然而時至今日,經歷過雨傘革命、反送中(反修例運動),港版國安法實施之後,紀念六四卻成了禁忌。香港沒有改變中國,卻成為了中國的內地。
許多事情都還在變化之中,阿潑紀錄的則是在一切變化發生之前的亞洲,一個台灣人的凝視。
在即將邁向2023年的現在,這本書仍然值得細細品味,並且思考各種身份、認同的問題。
附:電子書購買位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