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學習小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IG: mag__art_
2021 年除了興趣外,重點學習了 2+1 件新領域,股票基礎、數據分析解讀,還有如何當個黃金單身漢。在閱讀過程中產生些心得如下:

設計的數據運用,這方面我已參與多年,但從未系統化的學習該領域,目前看了三本相關書籍,過程中試著整理每章節重點,想和我的設計師同事們分享,但我遇到了一大困難:

當你是個工作六七年的設計師「太陽下已無新鮮事」,書中七成是已知資訊,甚至產生「乾這我也知道啊」的想法。

那這樣還值得花時間閱讀嗎?為什麼還要重複吸收已經知道的資訊?
原因很簡單,因為「知道,但要做時想不到。」

書中有三分之一篇幅不斷強調同一個觀念與心法,就算是設計也和世間萬物一樣,不敵人的本性與心魔。


最後的結論,與其將已知資訊重點整理,更適合親自花時間閱讀。

途中看到一堆廢話和雞湯,花了這麼多時間沒看到幾點新知識,但學習到最多的是這十幾個小時,不斷地把過去專案經驗拿出來檢討,自我鞭策很痛苦,但很有用。

作者也知道設計師需要安慰,定時的餵予雞湯 🫂

這也呼應到之前聽很多說書人 YouTuber,描述書的不可取代性,十分鐘看完聽完一本書,是無法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把過去的經驗重複拿出來咀嚼和對話。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小為理解自己的憤怒與悲傷等情緒從何而來,接觸心理學、哲學和諮商的療癒之路日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一次能理解的資訊是有限的,如果一次嘗試把所有內容都讀進去,很可能因為資訊太多或找不到重點很快就忘記了,導致花了時間卻真正吸收到任何東西。不如一開始先略讀,只要讀到能理解這個概念的必要內容就好,接著就去實踐書中提到的內容
Thumbnail
於是就整理一下見工資料。其實我一直讀,一直讀,讀完了就塞爆了見工的File…當我今天整理的時候,怎麼這一頁有幾張證書,那一頁有不知明的作品…這滿滿的血汗終於需要在這裡斷捨離
我自己很喜歡同時讀多本書。 而且我會先比較每一本書的目錄, 來學習每個作者編排內容的方式。 例如機器學習就有很多的書都在教, 而且裡面的內容也可以差異很大。 有的書可能整本都是理論, 有的書整本都是程式碼, 而理論仔細去比較, 有的又更側重其計算複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我好像是個沒什麼耐心花兩個小時看一部電影,卻願意用十個小時讀一本好書。 大概是在20多歲的時候吧,我意識到讀書是一個CP值很高的投資,“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麼,但閱讀可以提高認知思維。
Thumbnail
這篇假日長文描述了作者自己進行每日一章的閱讀企劃的經驗,並分享了從投資書籍閱讀中所得知的心得和寫作的改變,同時也分享了投資及閱讀的感觸。
Thumbnail
有句話說,「讀過的書,記得的是知識,忘記的是氣質」~ 回顧2023一整年,我利用平日上班的搭車時間,藉由閱讀器的方便與輕巧,在通勤時間閱讀了10本書,累計了些知識與氣質。 回頭檢視才發現,這10本書幾乎都是跟財務、金融、理財、創業有關的商業及管理類書籍,期許自己在未來成為一位創業家。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一次能理解的資訊是有限的,如果一次嘗試把所有內容都讀進去,很可能因為資訊太多或找不到重點很快就忘記了,導致花了時間卻真正吸收到任何東西。不如一開始先略讀,只要讀到能理解這個概念的必要內容就好,接著就去實踐書中提到的內容
Thumbnail
於是就整理一下見工資料。其實我一直讀,一直讀,讀完了就塞爆了見工的File…當我今天整理的時候,怎麼這一頁有幾張證書,那一頁有不知明的作品…這滿滿的血汗終於需要在這裡斷捨離
我自己很喜歡同時讀多本書。 而且我會先比較每一本書的目錄, 來學習每個作者編排內容的方式。 例如機器學習就有很多的書都在教, 而且裡面的內容也可以差異很大。 有的書可能整本都是理論, 有的書整本都是程式碼, 而理論仔細去比較, 有的又更側重其計算複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我好像是個沒什麼耐心花兩個小時看一部電影,卻願意用十個小時讀一本好書。 大概是在20多歲的時候吧,我意識到讀書是一個CP值很高的投資,“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麼,但閱讀可以提高認知思維。
Thumbnail
這篇假日長文描述了作者自己進行每日一章的閱讀企劃的經驗,並分享了從投資書籍閱讀中所得知的心得和寫作的改變,同時也分享了投資及閱讀的感觸。
Thumbnail
有句話說,「讀過的書,記得的是知識,忘記的是氣質」~ 回顧2023一整年,我利用平日上班的搭車時間,藉由閱讀器的方便與輕巧,在通勤時間閱讀了10本書,累計了些知識與氣質。 回頭檢視才發現,這10本書幾乎都是跟財務、金融、理財、創業有關的商業及管理類書籍,期許自己在未來成為一位創業家。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