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der 幹話集被嗆真無聊

Tinder 幹話集被嗆真無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IG: mag__art_

IG: mag__art_

前幾天 #Tinder幹話集 醫師篇,有個人回覆限時動態說「真無聊」,馬上問陳姓友人「我該怎麼看待這件事?」

起初發這系列前非常猶豫,畢竟世俗對交友軟體尤其 Tinder 標籤貼的非常重,好像誰使用誰就是「那樣」的人。


從學生時期就喜歡當自己的導演、演員兼觀眾,我會有意識的去嘗試若和 A 說「那句話」會發生什麼事,如果換成說「另一句」呢?然後把有趣的部分貼到姐妹群組一起笑笑,就是這麼樸實又三八的快樂。

我也喜歡把這些不常見卻有趣的經歷分享給大家,博君一笑開心就好。


但肯定在某些人眼中,我只是個玩交友軟體無聊的瞎妹,甚至初期有些有質感的點頭之交因此退追蹤。

最後我回應那位網友說「這也是我創作的一種方式,不喜歡的話出口左轉退出鍵謝謝。」


我是個瞎妹嗎?

若那些離經叛道的事物是我想接觸、探究的,而我會因為他人眼光而改變、猶豫和自我懷疑,那我想這時才是真正的瞎妹。

Tinder幹話集請到 IG 限時動態觀看 👉 傳送門


avatar-img
熱紅酒小蘋果的沙龍
40會員
96內容數
從小為理解自己的憤怒與悲傷等情緒從何而來,接觸心理學、哲學和諮商的療癒之路日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人形容女人像書,幸運的話會想讓你讀到最後一頁,有的讀者又渣到每一本都只是想翻開。 這些來來去去的過客,我倒覺得像是短暫的自由行,認識在你領地的文化和如何度過日常。 ⁡ 我總會好好當個觀光客,好似對每一件事情都有興趣,那也不是假裝的,新鮮的國度都令人好奇。 ⁡ 但別人的文化終究都覺得既難懂又格格不
今年有蠻多和陌生人對話的機會,偶爾收到對方的回饋說「你為什麼會知道這麼多奇怪的事」 我一率回答「因為我是一個無聊的人。」 要成為不無聊的人,首先要有一定程度的無聊。 #此無聊非彼無聊 #一個無聊各自表述
那些你曾經那麼用力給出去的,會浪費嗎? 今年我對 2003 年小安的「浪費愛情」又有了新的解讀,和散文一樣適合不同時期再回味一次。 誰說愛情不能浪費 你要不要 來不來 無所謂 誰說愛情實在太貴 你買不買 不愛 無所謂 今年忽然聽懂了「誰說愛情不能浪費」,就是因為我們對身邊人事物有愛,對生活有熱情,經
如果人生是部劇情式電玩,我是玩家兼遊戲主角,那在每次遇上叉路時,高機率會點擊最怪的選項,只因為身為玩家的我也會好奇「若選這條路會發生什麼事?」畢竟沒人想玩無聊的遊戲。 當然身為主要角色的另一個我,需要承擔一切後果,肯定有很多巨大的失落、空虛甚至搞砸一切。像是今年發生的種種事件,我總邊哭邊笑和身邊的
約莫二十七歲時我開始探索婚姻之必要,介於傳統與各種可能性的資訊量是一樣大的時候,讓我更想了解關係的本質。 至今仍找不到屬於自己的道路,但發現和體驗到一件事「關係也是一道光譜」。 性別、性向是光譜,關係也是。 如果「朋友 <———> 交往/婚姻」是譜的兩端,中間尚有一大段「已經存在多年」但我們仍說
28 歲跨 29 歲這半年來有個感觸,要重新認識一個人變得很困難,來來去去,到這階段誰不是帶著傷,或是築了一道牆,每個人都帶著既悲傷又可愛的故事,笑著聽完,然後聽著現階段滿滿的包袱與壓力,我也只能給予祝福然後說加油! 每個人都是破碎的,但也是非常非常努力的走到今天,即使是過客都值得尊敬。
有人形容女人像書,幸運的話會想讓你讀到最後一頁,有的讀者又渣到每一本都只是想翻開。 這些來來去去的過客,我倒覺得像是短暫的自由行,認識在你領地的文化和如何度過日常。 ⁡ 我總會好好當個觀光客,好似對每一件事情都有興趣,那也不是假裝的,新鮮的國度都令人好奇。 ⁡ 但別人的文化終究都覺得既難懂又格格不
今年有蠻多和陌生人對話的機會,偶爾收到對方的回饋說「你為什麼會知道這麼多奇怪的事」 我一率回答「因為我是一個無聊的人。」 要成為不無聊的人,首先要有一定程度的無聊。 #此無聊非彼無聊 #一個無聊各自表述
那些你曾經那麼用力給出去的,會浪費嗎? 今年我對 2003 年小安的「浪費愛情」又有了新的解讀,和散文一樣適合不同時期再回味一次。 誰說愛情不能浪費 你要不要 來不來 無所謂 誰說愛情實在太貴 你買不買 不愛 無所謂 今年忽然聽懂了「誰說愛情不能浪費」,就是因為我們對身邊人事物有愛,對生活有熱情,經
如果人生是部劇情式電玩,我是玩家兼遊戲主角,那在每次遇上叉路時,高機率會點擊最怪的選項,只因為身為玩家的我也會好奇「若選這條路會發生什麼事?」畢竟沒人想玩無聊的遊戲。 當然身為主要角色的另一個我,需要承擔一切後果,肯定有很多巨大的失落、空虛甚至搞砸一切。像是今年發生的種種事件,我總邊哭邊笑和身邊的
約莫二十七歲時我開始探索婚姻之必要,介於傳統與各種可能性的資訊量是一樣大的時候,讓我更想了解關係的本質。 至今仍找不到屬於自己的道路,但發現和體驗到一件事「關係也是一道光譜」。 性別、性向是光譜,關係也是。 如果「朋友 <———> 交往/婚姻」是譜的兩端,中間尚有一大段「已經存在多年」但我們仍說
28 歲跨 29 歲這半年來有個感觸,要重新認識一個人變得很困難,來來去去,到這階段誰不是帶著傷,或是築了一道牆,每個人都帶著既悲傷又可愛的故事,笑著聽完,然後聽著現階段滿滿的包袱與壓力,我也只能給予祝福然後說加油! 每個人都是破碎的,但也是非常非常努力的走到今天,即使是過客都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