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雖累,石則堅執:《高原上的家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果活了大半輩子,已然熟悉生活周遭的一切,以致能夠知道死亡就在筆直的前方等待著你,你會繼續前進,還是轉彎繞道,試圖將路途走得更久、更遠?

raw-image

  代表玻利維亞角逐𝟐𝟎𝟐𝟑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高原上的家屋》(Utama),是導演亞歷杭德羅洛艾薩格里希(𝑨𝒍𝒆𝒋𝒂𝒏𝒅𝒓𝒐 𝑳𝒐𝒂𝒚𝒛𝒂 𝑮𝒓𝒊𝒔𝒊)在拍攝電視紀錄片劇集時走遍玻利維亞,旅途看到安地斯山區居民所面臨的現況,受到啟發決意拍攝。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是在風聲當中,主角比希尼歐(荷西卡爾奇納 𝑱𝒐𝒔é 𝑪𝒂𝒍𝒄𝒊𝒏𝒂飾)向落日前進,那就是他人生的寫照:走,一如他說的「我要走路才能活下去」,每天未亮便在高原上牧著駱馬;妻子席莎(路易莎奎斯佩 𝑳𝒖𝒊𝒔𝒂 𝑸𝒖𝒊𝒔𝒑𝒆飾,兩位素人演員在現實生活中亦是結縭近五十年的伴侶)則是遠道去村裡打水,在田裡工作,用最原始的作物,準備一日餐食。身為原住民「克丘亞人」的他們雖然生活簡樸,卻也能安然度日──如果沒有沉重的呼吸聲,和不知何時會湧上的劇咳與疼痛;如果不是將近一年的旱象,使大地乾涸;如果不是漫天的風沙,愈來愈少的作物,限縮著他們的生活空間……

raw-image

  他們不以為苦,相信只要下了雨,一切困難都能解除。還在等待的時刻,孫子克雷維(桑托斯喬克Santos Choque飾)忽然到訪,既帶回昔日父子價值觀的齟齬,「到城裡跟他們一起住」的建議和未解的生活困境也考驗著比希尼歐的決心。一開始,爺爺因以往孫子到訪都為受罰,加上孫子只會說西班牙語,幾乎不懂傳統的克丘亞語,對他全無好臉色,直到孫子早起跟著放牧,問起為何不願離開,爺爺回答:

「有些地方是神聖的,你不懂嗎?」
「當神鷲知道自己即將死去,覺得再也不能飛時,就會到最高的地方,收起翅膀墜落而死。」

  由此可知,爺爺的生活是循著大自然的規則進行,他寧可走到最後一刻倒下死去,也不願到城裡向兒孫乞食,或為了吊一口氣忍受「醫療」的折磨,那對他來說雖生猶死。當他相信孫子是真心來幫忙之後,態度才稍有好轉,過程中還和留在當地的同伴上山獻祭駱馬祈雨,然而氣候變遷使乾旱持續,不僅井底打不出水,爺爺的體力也漸難應付艱苦的勞動。即使如此,比希尼歐仍堅持隱瞞妻子病況,拒絕孫子的提議──直到他咳到無法走路,倒地不起。

raw-image

  比希尼歐是固執的,他未曾了解兒子離去的真正理由,只覺得他懶惰又害怕,吃不了苦;他也沒有試圖理解孫子是因為孩子即將出生,希望能接他們回去住的心意──或許那也是因為,無論是兒子或孫子,都沒有試圖理解他必須持續行走的這片高原,是他用雙手生活,以畢生熟悉的歸處;或者辨讀跡象、感應自然的過程,是他確認一己生命「存在」且具有價值的信念。如果遷移必須同時捨棄歸處與信念,那與將病鳥剪去翅膀關進籠裡又有何異?

raw-image

  畢竟是血緣之親,為了爺爺的身體,孫子也不輕易放棄──儘管一度被爺爺的冥頑不靈氣走,卻沒有真正離開,而是帶了醫生來給爺爺看病,證實了爺爺病勢沉重──乍看之下「非得離開」的理由,在爺爺眼中祇是「毋須離開」的確認。在他一顆一顆把止痛藥剝出來扔掉,轉頭與神鷲對視一如與死神照面的片刻,僅是從預兆再次證明他大限將至。因此他把自己所有的、能在城市裡兌換的財產,和頭上戴的帽子,交給了孫子,叫他離開;孫子則終於接受爺爺的決定,把散失的駱馬找了回來──頑石不靈,只因與信念相違,否則石亦有情。不久,爺爺在夢裡安然逝世。

raw-image

  除了世代衝突,導演亦藉由比希尼歐和席莎與村人的閒談,淡淡帶出政府未能致力於開發水源、解決乾旱,以及試圖改善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城鄉差距,致使村民一一搬離,只留下不願(放棄土地以致失聲)或難以改變生活方式的老人咬牙苦撐。比希尼歐的堅持是無意義的嗎?那是他選擇的生活方式,是他生命價值的堅持,而他幸運的是,席莎始終都是他最親密、彼此理解的伴侶:他忍受病痛的折磨,隱瞞狀況,不願讓她擔心;在外總是挺直著背走路,卻會在妻子身邊屈身將頭枕在她的膝上,像孩子一樣安睡;他會在放牧時尋找喜歡的石頭,像贈送花束般贈予妻子,每顆形狀不同的硬石,代表了他眼中的美、以及堅定不移的愛。當孫子勸爺爺搬到城裡時,總會要他為奶奶著想,比希尼歐則答:「你阿嬤是我的事。」「她得跟我走,去湖邊,越過靈魂之路,然後死去。」他確實沒有問過妻子的意願,誠然是他一貫如頑石的表現,但我認為,這正是他們對彼此的深刻理解與信任,是生命的共同體。在比西尼歐離世之後,鏡頭轉向桌上那成堆的石頭;在葬禮當中,席莎在花朵的中間放了一塊石頭;以及孫子在葬體後要回到自己新建的家庭,獨留奶奶牧著爺爺留下的駱馬,向著落日前進,而遠方有雷聲隆隆,預告大雨將至──

raw-image

  與首尾呼應的畫面,既是生死的循環,亦是一種價值的延續,一如爺爺曾告訴孫子:「死亡是為了新生而存在。」這樣順應自然法則的信念,不因歲月摧殘、環境苛刻而扭曲,並非被動的忍耐與固執,而是主動的、對自我生命實踐的堅持,一如比希尼歐與席莎之間的感情──最珍貴的不是不變,而是儘管變化始終存在,待他們亦不留情,卻始終能同心同行,至死無悔。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藍的沙龍
120會員
237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海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和皮耶托一樣,循著父親的影子與他殘存的氣味,試圖拆解父親的人生,也才漸漸地意識自己已經失去了所有與他相處的時間。翻找著他的影像與手稿,我發現自己並不該恨他,他只是選擇了屬於他的活著的方式,他只是想在喘不過氣的生命裡安身。我的父親/皮耶托的父親/布魯諾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而選擇了不同於常人的選擇
Thumbnail
我和皮耶托一樣,循著父親的影子與他殘存的氣味,試圖拆解父親的人生,也才漸漸地意識自己已經失去了所有與他相處的時間。翻找著他的影像與手稿,我發現自己並不該恨他,他只是選擇了屬於他的活著的方式,他只是想在喘不過氣的生命裡安身。我的父親/皮耶托的父親/布魯諾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而選擇了不同於常人的選擇
Thumbnail
冰川積存了百年前的冬日的記憶,一如阿爾卑斯山存放起皮耶托與布魯諾孩提時的親暱時光,他們在格拉納山村裡嬉戲,在草叢間咬著胸口玩起捉迷藏,那是作為城市小孩的皮耶托一種生活的解脫,因此,當自己的父母親決定帶著布魯諾回來都市上學,皮耶托才會強烈地反對,他認為布魯諾存在於山上的自然性格,是應當被珍視的寶藏。皮
Thumbnail
冰川積存了百年前的冬日的記憶,一如阿爾卑斯山存放起皮耶托與布魯諾孩提時的親暱時光,他們在格拉納山村裡嬉戲,在草叢間咬著胸口玩起捉迷藏,那是作為城市小孩的皮耶托一種生活的解脫,因此,當自己的父母親決定帶著布魯諾回來都市上學,皮耶托才會強烈地反對,他認為布魯諾存在於山上的自然性格,是應當被珍視的寶藏。皮
Thumbnail
變遷、現代。羈束於山中的鳥兒如何飛出牢籠? 介時,即使身為鷙鳥,也不免於烈陽下墜入深淵吧。
Thumbnail
變遷、現代。羈束於山中的鳥兒如何飛出牢籠? 介時,即使身為鷙鳥,也不免於烈陽下墜入深淵吧。
Thumbnail
  如果活了大半輩子,已然熟悉生活周遭的一切,以致能夠知道死亡就在筆直的前方等待著你,你會繼續前進,還是轉彎繞道,試圖將路途走得更久、更遠?   代表玻利維亞角逐𝟐𝟎𝟐𝟑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高原上的家屋》,是導演在旅途看到安地斯山區居民所面臨的現況,受到啟發決意拍攝。   (本文涉及劇情)
Thumbnail
  如果活了大半輩子,已然熟悉生活周遭的一切,以致能夠知道死亡就在筆直的前方等待著你,你會繼續前進,還是轉彎繞道,試圖將路途走得更久、更遠?   代表玻利維亞角逐𝟐𝟎𝟐𝟑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高原上的家屋》,是導演在旅途看到安地斯山區居民所面臨的現況,受到啟發決意拍攝。   (本文涉及劇情)
Thumbnail
當家國、種族、進步與原始、人間與靈界之間,那條幽微的界線逐漸模糊,置身於交界處的我們,面臨思想的撞擊,走回自身、或是更深處的,面對生命的探問──千千萬萬,必須小心,一不小心是會被摔碎的,而這正是生命的凶險。
Thumbnail
當家國、種族、進步與原始、人間與靈界之間,那條幽微的界線逐漸模糊,置身於交界處的我們,面臨思想的撞擊,走回自身、或是更深處的,面對生命的探問──千千萬萬,必須小心,一不小心是會被摔碎的,而這正是生命的凶險。
Thumbnail
三個月前,二月十九日,筆者在濱口竜介導演的佳作【在車上】初次接觸契軻夫的代表劇作《凡尼亞舅舅》,在戲院黑暗的環景下,對朴有琳化身為索妮雅時,擁抱西島秀俊詮釋的凡尼亞舅舅的那一幕而深深感動,以至於排圖書館的候補排了一段時間,終於拜讀該劇作。 而人性的幽微陰暗, 凡尼亞/阿斯托夫對葉列娜的迷戀
Thumbnail
三個月前,二月十九日,筆者在濱口竜介導演的佳作【在車上】初次接觸契軻夫的代表劇作《凡尼亞舅舅》,在戲院黑暗的環景下,對朴有琳化身為索妮雅時,擁抱西島秀俊詮釋的凡尼亞舅舅的那一幕而深深感動,以至於排圖書館的候補排了一段時間,終於拜讀該劇作。 而人性的幽微陰暗, 凡尼亞/阿斯托夫對葉列娜的迷戀
Thumbnail
這對藏族老夫婦用身體力行詮釋了『志工』真正的意義,那就是:一個願意在寒風中為著陌生人起身開門、熱情地接待不認識的過路客,預備吃喝、將自己僅有的一切和素昧平生的他人一同分享。
Thumbnail
這對藏族老夫婦用身體力行詮釋了『志工』真正的意義,那就是:一個願意在寒風中為著陌生人起身開門、熱情地接待不認識的過路客,預備吃喝、將自己僅有的一切和素昧平生的他人一同分享。
Thumbnail
P.162:之前祖父從沒去過巴拿馬叢林以南的地方,但他曉得靈的世界正指引他往更南端去。 祖父對這些叢林裡的動植物完全不熟悉,只能仰賴內在靈境告訴他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 P.163:祖父不曾在任何地方紮營超過一天,有時候行進好幾天都沒吃東西,晚上也睡不好。那個不讓他有片刻安寧的內在聲音,一刻不停地
Thumbnail
P.162:之前祖父從沒去過巴拿馬叢林以南的地方,但他曉得靈的世界正指引他往更南端去。 祖父對這些叢林裡的動植物完全不熟悉,只能仰賴內在靈境告訴他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 P.163:祖父不曾在任何地方紮營超過一天,有時候行進好幾天都沒吃東西,晚上也睡不好。那個不讓他有片刻安寧的內在聲音,一刻不停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