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回不去的那座山》:行過滿山的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城市小孩皮耶托在每年夏季,都會和父親回到阿爾卑斯山麓避暑,皮耶托在那裡遇見長他一歲的布魯諾,兩人自此展開了三十幾年的友誼。在皮耶托的記憶裡,父親總是埋首工作,閒暇之餘就是往山上去,而在布魯諾的記憶裡,父親是缺席的。

raw-image

布魯諾作為山村裡的最後一個孩子,皮耶托的父母將其視如己出,甚至相較之下,深諳山性的布魯諾更像「他們的」孩子,因為山野才是皮耶托父親唯一在乎的事物。「父子」三人唯一一次爬冰川,皮耶托不斷落後隊伍,可父親仍獨自前行,留兒子一人在身後不停追趕,面對著自己無法跨越的山溝,那不只是生理上的無法抵達,更是橫亙在他和父親之間的鴻溝。

那是他們最後一次一起爬山,父親在隔天一早就獨自下山回到城市,孩子就此失去關照。皮耶托與父親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而布魯諾也被生父帶往異地做工,山村的記憶隨著冬天的臨來,就此冰封在山裡。

raw-image

皮耶托在與父親爭吵之後回到了城市,也自此與父親和布魯諾都失去聯繫。在年幼的皮耶托的眼裡,父親過得不好,也沒有朋友,才會將一生的熱情都投擲在山林之間,而被兒子的言語傷害了的父親,依然選擇沈默,逕自往山頂走去。父親在精神上繼續留在山裡,而拒絕登山的孩子也沒能再親近那座名為父親的山。

皮耶托的父親在電影裡沒有名字,就像山民從來不爲山取名,他們都屬於萬物裡的一部分,都只是廣袤的三千大千世界底下,瞬眼即逝的生命。而在冰山裡積存著的萬物的記憶被保留在山峰裡,直到有天冰層下滑、冰川移動,我們才得以從中尋回那些至關重要的過去。

raw-image

我很常想起自己的父親,想起那些曾經以為輕如鴻毛的童年往事。喜愛遊歷的父親在每年夏天都會帶著全家一起去知本泡溫泉──父親性格執拗如頑石,夏天泡溫泉有自己的一套哲學:冰水沖頭,跳進熱池,泡上個鐘頭,他才肯起身沖茶。就連沖茶他也有自己的堅持,等待茶葉發酵的時間、一壺茶需要幾次回沖才能真正入味、每一杯茶絕不放涼,不管燙口總得一飲而盡⋯⋯,父親的泡湯哲學和茶經在當時的我眼底有些刺眼,且隨著年紀漸長,我越發抗拒父親的那一套學問。我總是覺得,他只是在逃避生活上的失敗,他只是想在這些可以掌控的小事裡尋回自己生命的控制。

我亟欲脫離父親,離開滋養我的山川,從鄉村搬移到城市,被電影院、咖啡店、高級餐廳、人群與文化包圍。

離開了父親的皮耶托念起美國文學,做起拍紀錄片的夢,現實裡則在無數的打工之間輾轉。十五年後,皮耶托的父親離世,面對父親的遺願,皮耶托和舊友重逢,他依循著布魯諾的腳步,再次回到了曾經養育他長大的那座山。

raw-image

皮耶托發現自己缺席的這十多年來,布魯諾陪著自己的父親翻越過更多的山脈,爬上了更高的峰頂,而他失去關照的童年,都散落在布魯諾與父親曾經踏足的山脊。皮耶托沒能療癒過去的自己,過往的失落隨著這次的回返,才從冰封的湖底浮現。

「我似乎錯過了一些重要的時光,只依稀記得那些不重要的小事。」開始理解了父親的皮耶托循著山稜,回到曾和父親一起攻頂的山峰,才發現父親將這十多年來的呼喊都留在山頂,對工作的困頓、對兒子的思念、對生命的探問⋯⋯,其實被工作困住一輩子的父親,也只是想從山裡找回自己遺失的生命。年紀漸長的皮耶托開始踏上父親的腳步,在遠鄉的山間流轉。

長大後的皮耶托和布魯諾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義:皮耶托在喜馬拉雅山麓定居,尋找著年輕的父親所求的超脫,布魯諾則繼續留在阿爾卑斯山上,他繼承了家族的傳統,當起了真正的山民。同時,他接住了皮耶托父親的記憶,卻也和皮耶托的父親一樣,漸漸失去對人生的控制。

raw-image

電影中借用了一段來自佛教的傳說,將定居於阿爾卑斯山的布魯諾譬喻為登上須彌山之人,而皮耶托則是流連於須彌山旁的八山八海,皮耶托以此來暗示布魯諾比自己還要靠近山、靠近自然與空無。電影最後,布魯諾的選擇是回頭呼應「住在須彌山上」的喻示,他的死更接近一種生命總歸於無的宗教意義,代表他真正地遠離了婆娑世界。而餘生只得在山海間不斷行走、叩問生之意義的皮耶托,則象徵著屬於俗世的眾人,活在有情人間,面對每次選擇留下的憾恨和無法回頭的成長,只得繼續往前。

作為布魯諾身旁的家人,或許認為他的避世是逃避,但從皮耶托的眼光來看,也許只有他能理解,布魯諾只是更早地參透了生命的本質,選擇在茫茫的人生裡,不帶牽掛地離開。

raw-image

在我離開父親的幾年後,父親比我還要決絕地離開了世界。在他離開的這兩年,我和皮耶托一樣,循著父親的影子與他殘存的氣味,試圖拆解父親的人生,也才漸漸地意識自己已經失去了所有與他相處的時間。翻找著他的影像與手稿,我發現自己並不該恨他,他只是選擇了屬於他的活著的方式,他只是想在喘不過氣的生命裡安身。我的父親/皮耶托的父親/布魯諾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而選擇了不同於常人的選擇,同時也在這份自由的基礎之下愛人。

而被父親和摯友留在塵世的皮耶托,將夏天的記憶留在那片山麓、那片冰湖,也在他自己的遊歷裡真正地明白:「有座山蘊含著我們人生的精髓,我們的人生就從那裡開始,但是我們都不能再回去。」

在那座回不去的山上,將有皮耶托高掛著的天馬旗,只要風起,思念與祝願便會傳到須彌山上,而留在這裡的我們,在行走之間總會聽到遠山的回音,想像你們的容貌不曾變老,思想不曾苦痛。我們終於記起在冰川底下的記憶是屬於我們的,也終於記起自己究竟來自何方。

raw-image
全文劇照提供:海鵬影業




延伸聆聽:Tizzy Bac〈For The Way I Liv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那幾年,父親曾經幾次安排小出遊,媽媽一開始的確有來,那時,我還期待他們的感情有一天能和好。 某天出遊前,他們又爭吵了,爸爸灰頭土臉說,媽媽不去,我們自己出發吧。我不敢相信,我的心情其實還挺開心的,因為這是第一次只有我們倆父子出去玩。 蝙蝠洞沒有蝙蝠,只有黑漆漆的山洞,上頭滴著水滴;鷺鷥潭也沒有鷺
Thumbnail
那幾年,父親曾經幾次安排小出遊,媽媽一開始的確有來,那時,我還期待他們的感情有一天能和好。 某天出遊前,他們又爭吵了,爸爸灰頭土臉說,媽媽不去,我們自己出發吧。我不敢相信,我的心情其實還挺開心的,因為這是第一次只有我們倆父子出去玩。 蝙蝠洞沒有蝙蝠,只有黑漆漆的山洞,上頭滴著水滴;鷺鷥潭也沒有鷺
Thumbnail
菲爾也開始教彼得騎馬的時候,我一度以為這是一部心靈創傷後的治癒片…
Thumbnail
菲爾也開始教彼得騎馬的時候,我一度以為這是一部心靈創傷後的治癒片…
Thumbnail
我和皮耶托一樣,循著父親的影子與他殘存的氣味,試圖拆解父親的人生,也才漸漸地意識自己已經失去了所有與他相處的時間。翻找著他的影像與手稿,我發現自己並不該恨他,他只是選擇了屬於他的活著的方式,他只是想在喘不過氣的生命裡安身。我的父親/皮耶托的父親/布魯諾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而選擇了不同於常人的選擇
Thumbnail
我和皮耶托一樣,循著父親的影子與他殘存的氣味,試圖拆解父親的人生,也才漸漸地意識自己已經失去了所有與他相處的時間。翻找著他的影像與手稿,我發現自己並不該恨他,他只是選擇了屬於他的活著的方式,他只是想在喘不過氣的生命裡安身。我的父親/皮耶托的父親/布魯諾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而選擇了不同於常人的選擇
Thumbnail
《回不去的那座山》改編自帕羅・康提的著作《八座山》,電影由菲利克斯・范・葛羅尼根、夏洛特・馮黛梅爾許共同編劇執導,講述一對童伴綿延四十載,與冰河山野為伍的友情歲月,透過俐落卻又綿長的運鏡、敘事手法將原著小說中洗練的文筆呈現,而電影也重構了主角二人童年/青少年/中壯年的生命階段。
Thumbnail
《回不去的那座山》改編自帕羅・康提的著作《八座山》,電影由菲利克斯・范・葛羅尼根、夏洛特・馮黛梅爾許共同編劇執導,講述一對童伴綿延四十載,與冰河山野為伍的友情歲月,透過俐落卻又綿長的運鏡、敘事手法將原著小說中洗練的文筆呈現,而電影也重構了主角二人童年/青少年/中壯年的生命階段。
Thumbnail
冰川積存了百年前的冬日的記憶,一如阿爾卑斯山存放起皮耶托與布魯諾孩提時的親暱時光,他們在格拉納山村裡嬉戲,在草叢間咬著胸口玩起捉迷藏,那是作為城市小孩的皮耶托一種生活的解脫,因此,當自己的父母親決定帶著布魯諾回來都市上學,皮耶托才會強烈地反對,他認為布魯諾存在於山上的自然性格,是應當被珍視的寶藏。皮
Thumbnail
冰川積存了百年前的冬日的記憶,一如阿爾卑斯山存放起皮耶托與布魯諾孩提時的親暱時光,他們在格拉納山村裡嬉戲,在草叢間咬著胸口玩起捉迷藏,那是作為城市小孩的皮耶托一種生活的解脫,因此,當自己的父母親決定帶著布魯諾回來都市上學,皮耶托才會強烈地反對,他認為布魯諾存在於山上的自然性格,是應當被珍視的寶藏。皮
Thumbnail
父親最後被目擊的身影,就是在那座深山小屋。
Thumbnail
父親最後被目擊的身影,就是在那座深山小屋。
Thumbnail
  如果活了大半輩子,已然熟悉生活周遭的一切,以致能夠知道死亡就在筆直的前方等待著你,你會繼續前進,還是轉彎繞道,試圖將路途走得更久、更遠?   代表玻利維亞角逐𝟐𝟎𝟐𝟑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高原上的家屋》,是導演在旅途看到安地斯山區居民所面臨的現況,受到啟發決意拍攝。   (本文涉及劇情)
Thumbnail
  如果活了大半輩子,已然熟悉生活周遭的一切,以致能夠知道死亡就在筆直的前方等待著你,你會繼續前進,還是轉彎繞道,試圖將路途走得更久、更遠?   代表玻利維亞角逐𝟐𝟎𝟐𝟑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高原上的家屋》,是導演在旅途看到安地斯山區居民所面臨的現況,受到啟發決意拍攝。   (本文涉及劇情)
Thumbnail
曾經於1998年來台尋找失蹤兒子Reuben(魯本)身影的紐西蘭父親Phil Tchernegovski在2022年5月上映的紀錄片費爾的旅程(Phil’s Journey)開頭是這樣描述兒子的歸處,魯本墜入了山洞,洞裡有樹結出果實,鳥兒吃了果實又將種子撒進山洞,而魯本化成了樹,最後成為一片森林。
Thumbnail
曾經於1998年來台尋找失蹤兒子Reuben(魯本)身影的紐西蘭父親Phil Tchernegovski在2022年5月上映的紀錄片費爾的旅程(Phil’s Journey)開頭是這樣描述兒子的歸處,魯本墜入了山洞,洞裡有樹結出果實,鳥兒吃了果實又將種子撒進山洞,而魯本化成了樹,最後成為一片森林。
Thumbnail
原來,愛一個人竟能如此不擇手段 我對老爸最鮮明的記憶,就是他在森林揮動鏟子,淚流滿面、怒不可遏地掘土。 我不敢出聲,也沒有跟他提過這事,因為我們都會不斷重回森林,除非找到妹妹…… 懸案、故人、舊友一個個出現,真相即將如掩不住的腐臭翻湧而出。如今他終於明白── 那一夜,我們沒有人能毫髮無傷走出
Thumbnail
原來,愛一個人竟能如此不擇手段 我對老爸最鮮明的記憶,就是他在森林揮動鏟子,淚流滿面、怒不可遏地掘土。 我不敢出聲,也沒有跟他提過這事,因為我們都會不斷重回森林,除非找到妹妹…… 懸案、故人、舊友一個個出現,真相即將如掩不住的腐臭翻湧而出。如今他終於明白── 那一夜,我們沒有人能毫髮無傷走出
Thumbnail
也許關於上游的隱喻就是我們持續在尋索的、一種效果無比真實的記憶術──浮在都市河港的光裸木材,赴返森林扎根作一棵普通的樹,拴住馬匹,庇蔭小鳥。而天體逆轉四季依然,電影倒帶無所謂散場;他回頭,他亦回頭,在背離的道路上撞見,卻未曾熟稔於解讀那些流轉哀傷的眼神。唯有延遲疼痛,疏離、淡漠地遁入盡頭。
Thumbnail
也許關於上游的隱喻就是我們持續在尋索的、一種效果無比真實的記憶術──浮在都市河港的光裸木材,赴返森林扎根作一棵普通的樹,拴住馬匹,庇蔭小鳥。而天體逆轉四季依然,電影倒帶無所謂散場;他回頭,他亦回頭,在背離的道路上撞見,卻未曾熟稔於解讀那些流轉哀傷的眼神。唯有延遲疼痛,疏離、淡漠地遁入盡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