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學士,如何跨領域在澳洲就讀設計碩士–專訪Erin Chiu(上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訪談概要

1. Erin,可以請你跟大家簡單自我介紹?
2. 請問Erin當初是怎麼決定想去澳洲念設計?以及最後怎麼下決定選擇目前的學校以及科系?
3. 可以簡單述說Swinburne University的Master of Design學的範圍包含哪些?
4. 在你就學期間又剛好遇到疫情,能否分享疫情遠距學習是甚麼樣的經驗?
5. 請分享非疫情期間在校園學習的體驗?

1. 哈囉Erin,可以請你跟大家簡單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Erin,我在台東出生,畢業於淡江英文系,喜歡大自然、攝影、觀察、音樂和運動,還有原住民相關內容。我也喜歡新的挑戰,有趣的思考,朋友形容我做起事來就是全力以赴。大學的時候因為喜歡音樂而加入了吉他社,社團有個全國音樂性創作比賽,那時剛好當上了美宣長,開始接觸設計;學校剛好也有文化創意產業學分學程,在學校選修之後,一畢業就出社會擔任美編。在第一間公司時,做的很多面向的設計: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百貨公司陳列、程式語言甚至到動畫。在台灣工作快兩年,也開始對攝影跟及動態設計很有興趣,加上一直都有打算出國唸書,這也成為我選擇攻讀設計碩士的契機。

2. 請問Erin當初是怎麼決定想去澳洲念設計?以及最後怎麼下決定選擇目前的學校以及科系?

當初決定要念研究所時,有幾個考量:第一個是因為自己不是本科出身,所以沒有考慮專精的領域,也挑選課程包含比較廣的設計。所以挑下來就剩下RMIT或是旋濱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的設計碩士(Master of Design)之中挑選。其中看到Swinburne有包含了動態設計(Motion graphics)的課程,剛好也有認識澳洲台灣校友會的領事,他也建議我去旁聽再決定,我也順便看了各校的作品集。最關鍵的還是Swinburne有提供獎學金,所以最後選擇了Swinburne University 的 Master of Design。

3. 可以簡單述說Swinburne University Master of Design學的範圍包含哪些?

範圍很廣,我們就拿必修跟選修來講:

必修

必修的內容比較像是訓練思考, 把思考運用在專案,一開始以研究方法(universal method design)那本書開始,還有其他必修課程是設計未來,去想像未來,以及與環保有關的內容;這課程比較偏建築方面,有些專案要做場所營造(placemaking)。

有一個課程比較特別–Cross culture social design strategy,這個課程學生要找一個議題,並且設計出一個架構(framework)去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從文獻中參考架構(framework)的案例,進而設計出自己爭對議題的架構;我當時設想的主題是原住民,在前期研究我們需要跟當地人交流、了解生活方式之後,套用在我設計的架構,去分析是否能達成目標、改善環境。

raw-image

Creative entrepreneurship:這堂課比較像用企業家思維去思考你的設計,當時學到蠻多在工作上實用的方法:像是futures wheel,價值主張圖(value proposition Canvas),在課程中試了很多模板(model)下去,分析自己設計到底在業界有沒有機會,我很喜歡這堂課。

必修也會互相環環相扣,去年上的參與式設計(Participatory design) and Co-design(協同設計),就可以用到我現在上的設計管理(design management),因為設計管理強調設計是在公司的每個環節,不只是在設計團隊裡面,Co-design可以用在員工一起動腦筋,影響設計。

raw-image

最後的必修是畢業製作:畢業製作是一年的課程,目的是向市議會(city council)提案場所營造社區計畫(placemaking community plan) 社區再造,我們要遵循裡面的規則,還有他們的十年社區計畫下去做設計。剛開始先了解一些社會議題(social issue),像是社區有沒有連結,但當時剛好遇到封城,不能出去觀察,只能看網路上的影片,跟自己知道的對象,把他們當目標族群(target audience)去了解並找出問題

下學期比較像是,當你知道問題,會比較知道有什麼解決方法;譬如:少了社區活動和這邊路燈太暗、少了way finding(找路不明顯),我們會針對這些問題想出解決方法。團隊一個人會有五個想法,挑出一個最適合解決方式,再下去做延伸,之後再找以前的案例,譬如way finding,會找其他國家或是澳洲當地的資料,來分析他們招牌,有哪些優劣,從這些找到比較好的設計。

這一年當然有遇到困難,因為這個專案既是整合設計(intergrated design),又是團體專案,組員都來自不同領域 ,所以會有溝通上的困難。另外,我們的中心思考既要符合市政府規則,又要照顧到社會議題,此外,這核心設計概念發想之後,要看有沒有達到目的,有沒有解決到問題,這設計到底有沒有比以前的設計好,有沒有符合民眾的需求。封城雖然讓一切變得又更困難,但這課程我受益良多,也學到用什麼態度去面對文化差異、心態與不同的溝通方式

選修

比較像是練軟體技能,選修有分Mater of design提供的選修,或是跟其他碩士生一起修習其他選修;當時我看到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還有比較偏向思考設計的課程,我是選到motion graphic,還有Rhino軟體做interior design。

raw-image

有一堂課是Design Factory Melbourne, 全世界有很多design factory,代表墨爾本的就在Swinburne。這堂課有分一年課程和半年選修,一年的課程必須經過申請和面試,如果進了就不用作畢業制作。後來我沒有申請,而是選修。主要是跟職業治療師(occupational therapist)及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合作,設計對象主要針對身障人士。 第一個專案是服務坐輪椅的人,我們要去思考身為一個坐輪椅的人在廚房怎麼工作,需要設計比較好的廚房。這堂課也滿實用的,譬如說一些思考方式,像是How might we, Lotus blossom 這兩個滿有用。那堂課我本來可以進去工廠作原型(prototype)還有和使用者做測試, 但因為封城全部變線上,有點可惜。

另外想強調學校的課程有簽SD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每堂課的專案都要遵循可持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下去進行。

4.在你就學期間,剛好遇到疫情,能否分享疫情遠距學習是甚麼樣的經驗?

我的經驗有大好也有大壞 。

大好:

在疫情期間,我大量嘗試各種線上平台,算是間接嘗試遠端工作。遠距開會也比較有效率,會在時間內結束。我試過以下協作工具:Miro, Muro, Google Jem, Collaborate Ultra,也練就了快速學習線上軟體的能力。遠距學習期間,除了多一些時間給自己,更知道自己要什麼,此外,我也找到線上的英文會話小組(English conversation group)保持在封城期間和的其他人正常社交。

大壞:

以國際生的處境來說的話,會擔心自己的生活費,心理狀況不是很好,進而影響到學習的專注力,所以在團體討論的時候,同學會愛講不講,參與度很低。以教授來說,如果遇到不熟悉科技的老師會有些技術問題,可能錄音沒錄到,或是東西沒上傳;當時我其實也很憂鬱,但同時也很感謝當地有很多資源,有些診所甚至有免費心理諮商,也提供中文的幫助。

接下篇:台灣英文學士,如何跨領域在澳洲就讀設計碩士–專訪Erin Chiu(下篇)

原文於2021/06/11刊登在NEX Foundation內的Media Lab: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收藏、點讚,並追蹤我們即可獲得最新的文章通知喔!有任何想法或回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並參考NEX 媒體實驗室| 台灣觀點世界亮點,即可得到更多資訊。您的認同是我們最大的鼓勵!


認識本文作者:Janet Liu
台灣設計師在澳洲社團的社長,旅居澳洲十年的台灣人,目前在墨爾本擔任UX設計師。
在澳洲工作時,曾被不同的台灣人幫助,決定創社連結更多在澳洲的台灣設計師。除了
設計之外,希望讓更多人從文化差異上,從別的文化學習優點,但也別忘了自己的優勢。
執行編輯:Mia Chen
核稿編輯:Sophia Cheng
《NEX媒體實驗室》為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提供給讀者與作者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NEX媒體實驗室與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X Foundation 台灣未來基金會的沙龍
23會員
50內容數
2023/04/01
「想法比操作重要」。台灣是英語碩士畢業,而遠赴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Erin Chiu不只一次和作者強調;她認為學校安排許多業師的課程,不但讓她有機會直接了解澳洲的設計產業之外,和不同國籍的同學一起學習,也讓剛開始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而無法有貢獻的Erin,在多次互動中增強了自信也打開了腦袋。
Thumbnail
2023/04/01
「想法比操作重要」。台灣是英語碩士畢業,而遠赴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Erin Chiu不只一次和作者強調;她認為學校安排許多業師的課程,不但讓她有機會直接了解澳洲的設計產業之外,和不同國籍的同學一起學習,也讓剛開始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而無法有貢獻的Erin,在多次互動中增強了自信也打開了腦袋。
Thumbnail
2023/03/18
前往美國進修念碩士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其中最讓人躊躇不前的因素,無非是那高昂的支出莫屬!美國不僅學費高昂,生活費也高於台灣。如何在出發前甚至準備申請學校前準確估算自己的總支出呢?作者曾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念過一年半的碩士,用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估算自己的花費,也提供一些簡單的省錢方法幫你省下你在美國的開銷
Thumbnail
2023/03/18
前往美國進修念碩士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其中最讓人躊躇不前的因素,無非是那高昂的支出莫屬!美國不僅學費高昂,生活費也高於台灣。如何在出發前甚至準備申請學校前準確估算自己的總支出呢?作者曾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念過一年半的碩士,用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估算自己的花費,也提供一些簡單的省錢方法幫你省下你在美國的開銷
Thumbnail
2023/03/11
疫情趨緩之後,紐約上班族陸續接到即將結束居家辦公,回辦公室上班的通知。但是經過一整年的居家辦公,許多生活習慣和工作模式都已經有所改變,不論公司方或者勞工方似乎都沒辦法再確確實實回到從前。今天,在紐約工作的筆者,希望用自身及朋友的經歷,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紐約上班族的後疫情生活。
Thumbnail
2023/03/11
疫情趨緩之後,紐約上班族陸續接到即將結束居家辦公,回辦公室上班的通知。但是經過一整年的居家辦公,許多生活習慣和工作模式都已經有所改變,不論公司方或者勞工方似乎都沒辦法再確確實實回到從前。今天,在紐約工作的筆者,希望用自身及朋友的經歷,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紐約上班族的後疫情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記得在大三時,我撰寫當時專題的一課《水文學》,這堂課也是我在大學修課中最硬的一堂,當時教授邀請了業師,教導我們使用SketchUp軟體,從量河川沿線到設計河川附近的景觀,設計完後,教授教導我們設計問卷作業,實作問卷前測與後續的問卷實測,不斷地刻意練習SPSS和Amos軟體,逐漸地將統計
Thumbnail
記得在大三時,我撰寫當時專題的一課《水文學》,這堂課也是我在大學修課中最硬的一堂,當時教授邀請了業師,教導我們使用SketchUp軟體,從量河川沿線到設計河川附近的景觀,設計完後,教授教導我們設計問卷作業,實作問卷前測與後續的問卷實測,不斷地刻意練習SPSS和Amos軟體,逐漸地將統計
Thumbnail
「想法比操作重要」。台灣是英語碩士畢業,而遠赴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Erin Chiu不只一次和作者強調;她認為學校安排許多業師的課程,不但讓她有機會直接了解澳洲的設計產業之外,和不同國籍的同學一起學習,也讓剛開始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而無法有貢獻的Erin,在多次互動中增強了自信也打開了腦袋。
Thumbnail
「想法比操作重要」。台灣是英語碩士畢業,而遠赴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Erin Chiu不只一次和作者強調;她認為學校安排許多業師的課程,不但讓她有機會直接了解澳洲的設計產業之外,和不同國籍的同學一起學習,也讓剛開始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而無法有貢獻的Erin,在多次互動中增強了自信也打開了腦袋。
Thumbnail
台灣設計師在澳洲系列專欄,作者這次邀請到在旋濱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就讀設計碩士的Erin Chiu。台灣英文系畢業的Erin要和大家分享她如何從一個非設計專業的學士生,在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的過程和遇到的挑戰,以及在這一波疫情下課程受到的影響與上課方式的改變。
Thumbnail
台灣設計師在澳洲系列專欄,作者這次邀請到在旋濱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就讀設計碩士的Erin Chiu。台灣英文系畢業的Erin要和大家分享她如何從一個非設計專業的學士生,在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的過程和遇到的挑戰,以及在這一波疫情下課程受到的影響與上課方式的改變。
Thumbnail
Jesse Ding在2019年底從昆士蘭科技大學使用者體驗科系畢業,目前在雪梨擔任產品設計師,正在努力朝技術移民的道路前進;訪談中Jesse分享在澳洲取得碩士學歷後,憑著自身努力想在地合法居留、 工作與生活的種種細節,以及台灣與澳洲教學的差別。
Thumbnail
Jesse Ding在2019年底從昆士蘭科技大學使用者體驗科系畢業,目前在雪梨擔任產品設計師,正在努力朝技術移民的道路前進;訪談中Jesse分享在澳洲取得碩士學歷後,憑著自身努力想在地合法居留、 工作與生活的種種細節,以及台灣與澳洲教學的差別。
Thumbnail
澳洲設計師專欄來到第七篇,這次作者訪談的對象是Jesse Ding,Jesse在2019年底從昆士蘭科技大學使用者體驗科系畢業,目前在雪梨擔任產品設計師,正在努力朝移民的道路前進。訪談中Jesse分享了他怎麼在澳洲取得碩士學歷,以及求學過程面臨的問題,還有台灣與澳洲教學的差別。
Thumbnail
澳洲設計師專欄來到第七篇,這次作者訪談的對象是Jesse Ding,Jesse在2019年底從昆士蘭科技大學使用者體驗科系畢業,目前在雪梨擔任產品設計師,正在努力朝移民的道路前進。訪談中Jesse分享了他怎麼在澳洲取得碩士學歷,以及求學過程面臨的問題,還有台灣與澳洲教學的差別。
Thumbnail
無論出國還在留在台灣進修,大部份找我諮詢的學生,普遍以「加法」來選校,例如:從綜合排行榜或知名都市挑選前三名申請,因為名校令人心安,也比較多校友資料、作品集作為評估輔助。
Thumbnail
無論出國還在留在台灣進修,大部份找我諮詢的學生,普遍以「加法」來選校,例如:從綜合排行榜或知名都市挑選前三名申請,因為名校令人心安,也比較多校友資料、作品集作為評估輔助。
Thumbnail
我對留學的看法&做選擇的實用方法 之前不管是在講座活動、創作者聚會或IG,都有許多人對於出國念插畫這件事充滿好奇甚至猶豫不決,這些問題通常包含以下幾種: · 想當插畫家要不要出國唸書? · 要怎麼學習創作繪本? · 學插畫畢業後怎麼找工作? · 怎麼知道出國適不適合我? · 要不要辭職出國唸書?
Thumbnail
我對留學的看法&做選擇的實用方法 之前不管是在講座活動、創作者聚會或IG,都有許多人對於出國念插畫這件事充滿好奇甚至猶豫不決,這些問題通常包含以下幾種: · 想當插畫家要不要出國唸書? · 要怎麼學習創作繪本? · 學插畫畢業後怎麼找工作? · 怎麼知道出國適不適合我? · 要不要辭職出國唸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