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與縫合,實驗音樂界的法蘭肯斯坦」:談 Holger Czukay —《 Movies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 前言 】:

毫無疑問,德國實驗音樂場景中最具聲望的樂團非 Can 莫屬。1968年在科隆成立,樂團對於音樂創作上有其獨特的看法,從 Stockhausen、John Cage、Pierre Schaeffer 等學院派和極簡主義作曲家到地下絲絨等樂團皆為影響他們的靈感來源,透過節奏、磁帶拼貼到合成器,不斷的即興和大膽實驗想法而延伸的音樂形成一個巨大的混合體。而樂團的貝斯手和主要創作者之一的 Holger Czukay 在1977年離開樂團後,將這樣的態度延續到了自己的個人專輯之中。



從1971年的 《 Tago Mago 》,1972年的 《 Ege Bamyasi 》,1973年的 《 Future Days 》 到1974年的 《 Soon Over Babaluma 》,Can 可謂實驗音樂界的巨無霸,所到之處皆被他們征服,可謂實驗音樂的先驅者,接連幾張具開創性的流派融合專輯將影響無數的後輩音樂人。然而,眼前的美好開始出現了裂縫。

在1976年的 《 Flow Motion》 中,Can 的音樂走向了更為保守傳統的聲音,以至於專輯中誕生了一首迪斯可舞曲 〈 I Want More 〉,在英國排行榜達到了第26名。1977年,在 Inner Space 錄音室,當新舊成員聚集準備錄製新專輯 《 Saw Delight 》 時,他們仍然沈浸在熱門單曲的光芒中。除了原先陣容的鼓手 Jaki Liebezeit、吉他手 Michael Karoli 和鍵盤手Irmin Schmidt 外,還加入了前 Traffic 樂團的貝斯手 Rosko Gee 和打擊樂手 Rebop Kwaku Baah,而原先為貝斯手的 Holger Czukay 則被貶為聲音編輯,負責為歌曲添加聲音效果。

接連幾張商業失敗和曲風轉換的專輯後,過去這幾年對 Holger Czukay 來說是相當艱難的,他眼睜睜地看著 Can 慢慢瓦解甚至被其他團員排擠:「我覺得自己成為了局外人,我在外面看著這一切發生,處在邊緣地帶。我所做的只是為歌曲添加音效,整個樂團基本上已經被 Gee 和 Baah 劫持了,事情變得如此糟糕,所以我決定離開樂團。」


Holger Czukay

Holger Czukay


【 專輯錄製 】:

到了1979年,Holger Czukay 的職業生涯來到了十字路口,他選擇重啟個人專輯計畫。與 Can 在一起的十年裡,Holger 的個人專輯不斷被擱置,距離上一次的作品已經是1969年的 《 Canaxis 5 》,隨著 Can 的消亡,Holger 開始著手製作 《 Movies 》,標誌著自己的復出。



《 Movies 》 是在科隆南部的 Wolperath 錄音室進行製作,就像一次 Can 的小型重聚,Jaki Liebezeit 在專輯中負責打擊樂器,而其他成員也多少為專輯的各部分提供演奏。

而 Holger 如同一人樂團,獨自演奏吉他、貝斯、鍵盤和合成器,在全部歌曲錄製完成後,還親自對專輯進行混音和後製。整張專輯反映了 Holger 對錄音室技術的大膽實驗,其中許多聲音是用 IBM 錄音機所錄下的,這是一種在60至70年代間相當流行的商務辦公錄音機。



在 《 Movies 》 的製作過程中,總共進行了上千次的剪貼,考慮到當時的電腦技術尚未發達,需要手工用刀片切割磁帶並將其黏貼在一起,可想而知工作量非常巨大。專輯中最明顯的特色是使用取樣音效來驅動歌曲的旋律和維持和諧,這使他成為搖滾樂中 "取樣音樂實驗者" 之先驅,就像一個瘋狂的科學家,在錄音室裡沒日沒夜地燃燒自己,對全球無線電波中掃描樣本和挖掘各式古怪的聲音,並將它們與現場樂器和人聲歌唱或朗誦相結合。

他狂熱的實驗主義如同創造了一個萬花筒般的聲音陣列,提煉成五彩繽紛的拼貼畫,至今仍讓人目眩神迷,即使以現代標準來看,他仍然不可思議地將我們所熟悉的事物給徹底翻轉。



【 歌曲介紹 】:

Holger 對於創造光怪陸離的聲音世界並不生澀,一個早期的例子便是與 Rolf Dammers 一起創作的 《 Canaxis 5 》,可以看做是一趟異國聲音採集的實驗之旅--電子之聲與越南、西藏、非洲和印度音樂融合,藉此證明了取樣可以做為某種藝術手法。另外,在 Can 時期便曾發行過名為 《 Soundtrack 》 的專輯,而 《 Movies 》 在概念上與其相似,皆為一部不存在的假想電影所製作的配樂,每首歌曲都是一個獨特的聲音世界,在這裡沒有音樂類型之間的劃分,因為 Holger 把各種聲音無縫接合在一起。從開始到結束,《 Movies 》 是一個耐人尋味且幽默的體驗過程。

專輯在1979年發行時雖然沒有取得理想的商業成績,但卻得到了樂評之間廣泛的好評,並被譽為1979年最出色的專輯,進入了 《 NME 》 的年度最佳專輯名單,這也同時增強的 Holger 的信心,他又回到了自己最擅長的音樂領域,創造了雄心勃勃、具有突破性和開拓性的音樂。2016年由 Herbert Gronemeyer 創立的廠牌 Groenland Records 開始接連重新發行 Holger 早期的專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作品早已絕版,而其中將 《 Movies 》 改名為 《 Movie! 》,除了專輯名稱和封面,曲序也與原版不同。

raw-image





Cool In The Pool 〉 拉開了 《 Movies 》 的序幕,並展現了 Holger 音樂喜好的另一面,輕快的吉他音軌在立體聲道中從左橫移到右側,與緊接而來的法國號進行了一次擦肩而過,一同迎來節奏組和人聲演唱,歌詞則帶有 Holger 獨特的幽默感、戲劇性和諷刺。同時,簡約的鍵盤線條也加入了節奏之中,精準掌握著不斷重複的4/4拍,為其提供了穩定的心跳脈動和放克神韻,各式樂器、聲音和取樣:鳴響的吉他、粗糙的弦樂、哀嚎、喇叭、公雞啼叫、瑣碎的對話片段等,一切音效都在完美的時間點接續進場,齊心拼湊這幅精美的音樂拼圖。



在 〈 Oh Lord, Give Us More Money 〉 中,合成器的聲浪、背景晶瑩剔透的吉他、無限延伸探索的貝斯為歌曲增加了一定程度的敘事性,刺耳的鋼琴音色則為整體染上一絲黑暗不祥。Holger 精心佈署每個樂器的時機和位置,直到發射信號,所有鋪陳在瞬間被點燃爆炸,無數不同的聲音在這個音樂漩渦中無序的亂竄,動物的咆哮和吼叫、交通號誌、警笛和雷鳴聲等諸多取樣音效百花齊放,隨著另一個世界的未來主義之聲加入,Holger 的聲音低語呢喃,在激昂和懇求之間徘徊,最後,Michael Karoli 剔透的吉他演奏,與管風琴一起為這首情緒飽滿的電影作品劃上了句號。

隨著 〈 Persian Love 〉 的展開,合成器的巨浪再次襲捲而來,伴隨打擊樂器那異國情調的洗禮,如電影般的製作安排簡直是蜿蜒而行,描繪出一個遙遠、古老的土地。無形中吉他取代了合成器,Holger 在此處放置了一些零碎的對話片段,以及一位中東女子的歌聲取樣,真摯顫抖的演唱與另一位男性人聲無縫接合。在節奏部分,康加鼓和吉他為這首融合了非洲雷鬼、放克和世界音樂的基礎,在這首美麗迷人的融合歌曲中,吉他就像在貝斯上跳舞,如同心跳聲,為這片陌生國土提供了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這首歌曲更為無數音樂藝術家鋪平了道路,將民族元素、電子音樂以及世界音樂作為一種特定類型進行取樣。

結尾則以 〈 Hollywood Symphony 〉 作為故事的終點。無線電波發出雜訊,弦樂在一旁伴奏著,同時加入了爆裂聲響的節奏組和吉他。Holger 的人聲音在此使用疊加延遲,在建立起氛圍之後,節奏緩緩上升,合成器和節奏部分推動了劇情的發展,巨量的合成器、聲音素材和激烈的吉他獨奏相互爭奪主導權,也象徵著 Holger Czukay 正式回歸。



【 結語 】:

這張專輯是一位處於巔峰狀態的音樂先鋒,所進行的流派融合實驗。Holger 結合了非洲雷鬼、前衛、迪斯可、放克、流行、前衛搖滾和世界音樂等元素,同時融入了無數的樂器、聲音和取樣。而取樣和剪輯在 《 Movies 》 中起到了重要的核心效果。Holger 在他漫長而輝煌的職業生涯中將不斷使用取樣技術。事實上,並將長時間的演奏進行各種剪輯,無數的樂器和聲音素材就像一個音樂拼圖的一小塊,Holger 必須將其組合起來形成一首完整的曲目。

因此,Holger 之所以把專輯命名為《 Movies 》,不僅僅是其中收錄了許多他觀看過的各種電影之聲音取樣,同時隨著場景的轉變彈奏著貝斯,因此發現自己在錄音室所做的實驗,實際上與電影編輯藝術之間有諸多相似:「用四台聲音編輯器,我把整個事情做成了一種顏色打印的形式。在某一處的混音中,吉他的聲音很好,但放在這裡有點太吵了,你開始成為某部電影的製作人,拍攝不同的場景,接著把這些不同的畫面拼接在一起,這就是我製作音樂的方式,音樂確實創造了某種視覺,它具有視覺特徵。」



而這張專輯的影響力同樣深遠,成為 Brian Eno 和 David Byrne 的開創性作品《 My Life in the Bush of Ghosts 》 的主要靈感來源。在聽到這張專輯後,David Sylvian 也成為了信徒,他邀請 Holger 在80年代製作了一系列的專輯,此外像是 Beck 的 《 Mellow Gold 》 和 Moby 的 《 Play 》 等具有里程碑象徵意義的作品也都要感謝這張專輯的誕生。不只為取樣文化鋪平了道路,更為即將在未來十年內綻放的世界音樂流派做好了準備,Holger 無疑建立了嶄新的流行音樂脈絡,整個音樂歷史儼然被他大膽的想法和旺盛的好奇心所向前推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4會員
206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一張名為《 Orgasm 》的專輯誕生了,這大概是那個年代最奇異的聽覺體驗之一。這張專輯更像是一張工業噪音作品:街上隨意找來的路人被要求在磁帶上錄音;收音機和電視機的聲音從一個電台切換到另一個電台,抓狂的笑聲、尖叫聲貫穿始終,雖然仍有節拍和旋律,但卻雜亂無章,難以理解。
Thumbnail
一張名為《 Orgasm 》的專輯誕生了,這大概是那個年代最奇異的聽覺體驗之一。這張專輯更像是一張工業噪音作品:街上隨意找來的路人被要求在磁帶上錄音;收音機和電視機的聲音從一個電台切換到另一個電台,抓狂的笑聲、尖叫聲貫穿始終,雖然仍有節拍和旋律,但卻雜亂無章,難以理解。
Thumbnail
1980年,樂團發行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四張專輯 《 Remain In Light 》,與前兩張專輯的製作人 Brian Eno 將吉他、合成器、打擊樂器無限量地堆疊在一起,形成了一座非洲節奏、放克音樂、藝術搖滾和新浪潮的高塔,給人的感覺既細緻曲折,且又極具內涵,在新浪潮才剛成形就率先打破邊界。
Thumbnail
1980年,樂團發行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四張專輯 《 Remain In Light 》,與前兩張專輯的製作人 Brian Eno 將吉他、合成器、打擊樂器無限量地堆疊在一起,形成了一座非洲節奏、放克音樂、藝術搖滾和新浪潮的高塔,給人的感覺既細緻曲折,且又極具內涵,在新浪潮才剛成形就率先打破邊界。
Thumbnail
印象是卡匣吧!還未上幼稚園前,每每父親一早拉起鐵門準備營業時,純電子情境演奏的卡匣音樂帶已入機就位,為工作日拉開序幕,對不懂曲風類型的我來說,這些缺乏靈魂的定點節奏,卻也督促著按部就班開始一天的忙碌。有時黑膠唱盤也流洩出溫潤飽滿的空間縈繞感,當然來一盤炒豆子,似乎也是每片必備技倆,如果我可以縮小同
Thumbnail
印象是卡匣吧!還未上幼稚園前,每每父親一早拉起鐵門準備營業時,純電子情境演奏的卡匣音樂帶已入機就位,為工作日拉開序幕,對不懂曲風類型的我來說,這些缺乏靈魂的定點節奏,卻也督促著按部就班開始一天的忙碌。有時黑膠唱盤也流洩出溫潤飽滿的空間縈繞感,當然來一盤炒豆子,似乎也是每片必備技倆,如果我可以縮小同
Thumbnail
如同在太空中漂浮,一個完全獨立的空間,人類可以在其中自仔地呼吸和漫遊。音樂在大量重覆中更具有冥想性和部落感,喚起了音樂本質的誕生,而 Klaus Schulze 的作品則像一個不斷向前且無盡頭的旅程,不僅是我們的世界,而是關於宇宙的浩瀚和無限性,深邃和濕潤,冰冷和乾燥。
Thumbnail
如同在太空中漂浮,一個完全獨立的空間,人類可以在其中自仔地呼吸和漫遊。音樂在大量重覆中更具有冥想性和部落感,喚起了音樂本質的誕生,而 Klaus Schulze 的作品則像一個不斷向前且無盡頭的旅程,不僅是我們的世界,而是關於宇宙的浩瀚和無限性,深邃和濕潤,冰冷和乾燥。
Thumbnail
「這是一次無暇的音樂流動,甚至沒有任何技術上的後製,通常在錄製期間會有一些技術問題,像是某一個部份太大聲或太小聲,又或是電話剛好響起,你不得不起身暫停,但在這一個小時裡,一切都很完美。」— Manuel Göttsching
Thumbnail
「這是一次無暇的音樂流動,甚至沒有任何技術上的後製,通常在錄製期間會有一些技術問題,像是某一個部份太大聲或太小聲,又或是電話剛好響起,你不得不起身暫停,但在這一個小時裡,一切都很完美。」— Manuel Göttsching
Thumbnail
狂熱的實驗主義如同創造了一個萬花筒般的聲音陣列,提煉成五彩繽紛的拼貼畫,至今仍讓人目眩神迷,即使以現代標準來看,Holger Czukay 仍然不可思議地將我們所熟悉的事物給徹底翻轉。
Thumbnail
狂熱的實驗主義如同創造了一個萬花筒般的聲音陣列,提煉成五彩繽紛的拼貼畫,至今仍讓人目眩神迷,即使以現代標準來看,Holger Czukay 仍然不可思議地將我們所熟悉的事物給徹底翻轉。
Thumbnail
大姊拿著一卷有著兩個孔洞的白色塑膠盒,走進要跟我借用收音機,我眼睜睜看著姐姐把收音機的嘴巴打開,放進了那兩個孔洞的白色塑膠盒,接著按下一個按鍵,過沒幾秒鐘,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大姊拿著一卷有著兩個孔洞的白色塑膠盒,走進要跟我借用收音機,我眼睜睜看著姐姐把收音機的嘴巴打開,放進了那兩個孔洞的白色塑膠盒,接著按下一個按鍵,過沒幾秒鐘,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自由即興總是讓聽慣傳統的樂迷聞之色變。然而,對於偏愛前衛的聽眾而言,這混亂中的秩序又是如此迷人。紐約下城區的紛亂一向與上城區的整齊互成對比,相較上城區由Wynton Marsalis領導下成形的「原音重現」,下城區明顯的適合成為自由即興的溫床...
Thumbnail
自由即興總是讓聽慣傳統的樂迷聞之色變。然而,對於偏愛前衛的聽眾而言,這混亂中的秩序又是如此迷人。紐約下城區的紛亂一向與上城區的整齊互成對比,相較上城區由Wynton Marsalis領導下成形的「原音重現」,下城區明顯的適合成為自由即興的溫床...
Thumbnail
卡拉揚大全集   一種聲音載具的革新技術,一位見證與推廣這項技術的人,他是指揮帝王卡拉揚。    打從錄音技術逐漸成熟之始,指揮帝王卡拉揚就非常熱衷,他對於能將聲音重新播放這件事十分有興趣,於是,他開始大量錄音,並著手打造卡拉揚的古典影音圖書館。    最上方這套便是DG唱片公司為紀念指揮大師卡
Thumbnail
卡拉揚大全集   一種聲音載具的革新技術,一位見證與推廣這項技術的人,他是指揮帝王卡拉揚。    打從錄音技術逐漸成熟之始,指揮帝王卡拉揚就非常熱衷,他對於能將聲音重新播放這件事十分有興趣,於是,他開始大量錄音,並著手打造卡拉揚的古典影音圖書館。    最上方這套便是DG唱片公司為紀念指揮大師卡
Thumbnail
進入黑膠世界,讓耳朵與眼睛的角度一起變大、變敏銳、變感性,連帶也讓我旅行的路線與腳步跟著轉變。沒想到這個差點就要被時代淘汰的老玩意兒,能替我的生活與聽音樂歷程中注入新鮮、充實的改變與撫慰,固然我在這樣的翻轉中,不免繳出了不少學費... 但回看這四年多的黑膠入坑之路,我仍心懷感激、甘之如飴。
Thumbnail
進入黑膠世界,讓耳朵與眼睛的角度一起變大、變敏銳、變感性,連帶也讓我旅行的路線與腳步跟著轉變。沒想到這個差點就要被時代淘汰的老玩意兒,能替我的生活與聽音樂歷程中注入新鮮、充實的改變與撫慰,固然我在這樣的翻轉中,不免繳出了不少學費... 但回看這四年多的黑膠入坑之路,我仍心懷感激、甘之如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