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很疼愛,所以被寵壞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假日到處辦到處跑,到處辦工作坊 : )

假日到處辦到處跑,到處辦工作坊 : )

我,走進了阿德勒的目的論,為什麼呢 ? 因為,需要改變 ; 另一方面,人生總是充滿酸甜苦辣,但也期盼經歷酸苦的過程中,能常常帶有甜味,能好好來點綴人生。

我,認為人生 " 不能只有 " 這樣。從因果論來回顧,的確存在著自卑感的,甚至有些誤解,同時是無奈的,大概是那種講不清楚的沉重感吧 ! 嗯,每個人都有說不出的煩惱,這種持續卡在心中有點不上不下,如果不去處理它,….. 還是會困住自己,長期存在著,若不處理它,就得與它共存,而共存太久也會內傷。那應該如何做呢 ?

舉個例子來說,大眾對於獨生子女的印象 " 父母很疼愛,所以被寵壞 "。因長期被冠上這樣的觀感與樣貌,讓人在學校或社區生活,出現了諸多的不自在,只能持續被這樣看待,卻什麼都不能做,因為年紀小,也不知道如何處理 ? 因此對這些觀點給綁架很久了,現在越來越老了,懂得運用方法來幫助自己成長,嘗試之後覺得蠻有用的。

若是從阿德勒的目的論去看待,可以怎麼做呢 ? 以下提供個人的處理方式,僅供參考。

”父母很疼愛,所以被寵壞”應該要開始辨識,當發現這個說法跟自己不吻合時,即便沒有立即做出回應,心中也不得不默認,因為當下並沒有說明是如何不吻合 ? 所以仍然存在著,長期壓在心中,久了並不是一件好事。

目的論讓自己重新設定目標,對原本事件看待的模式,開始有不同的切入思考。

■ 先自我釐清 :

( 從原本的角度開始辨識並列出 )

1. 被父母疼愛與被寵壞,不需要劃上等號。

2. 被父母疼愛是必要的親子關係。

3. 大眾口中所談的寵壞內容並沒有明列出來,不需要對號入座。

■ 大膽列出自己的優點 :

( 我是一個怎樣的人而未來也是如此 )

1. 被父母疼愛的小孩在情緒調控方面較好。

2. 被父母疼愛,同時也被訓練為獨立自主的人。

3. 具備獨立自主想法,不喜歡麻煩別人而造成他人困擾。

4. 面對困難會懂得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 重新設定的目標,處理掉了內心的關卡 :

一個說法通常也只是說法,內心若覺得不吻合,那勇敢地寫下來 ? 寫完之後,就可以直接檢視自己的認為,也更能認同自己,也不需要對號入座來牽絆著自己,如果人生的關卡這麼多個,挑戰來的時候,是不是可以一個一個過關呢 ? 祝福大家都可以完成自己的關卡,在未來,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寶藏,2023 新年快樂。

參考資料

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https://www.tsap.org.tw/about-tsap.html
阿德勒「勇氣心理學」:擁抱不完美,一起重設目標,快樂工作人,2016。https://topic.cheers.com.tw/issue/2016_4tips/manage/article/14.aspx
決定行為的「目的論」:「去處」比「來處」更重要,知識家,2015。https://www.knowledger.info/2015/05/09/where-you-are-going-is-more-important-than-where-you-came/

-

-- 謝謝您來閱讀與交流,如果喜歡我的分享文章,期待您能給我打氣與互動喔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雲垛的沙龍
65會員
10內容數
雲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30
2023年12月底,接到了一個單,不是上面的4顆,而是一次30顆,因為是預約單,所以是3月,而且指定要白色,常常在想那些藏在巷弄裡的高手們,是否能這樣單一來就做完,我想應該不容易,因為,如果沒有十年功的話....
Thumbnail
2023/12/30
2023年12月底,接到了一個單,不是上面的4顆,而是一次30顆,因為是預約單,所以是3月,而且指定要白色,常常在想那些藏在巷弄裡的高手們,是否能這樣單一來就做完,我想應該不容易,因為,如果沒有十年功的話....
Thumbnail
2023/12/04
在....沒有很清楚自己是誰的時候,就投入了劇場。 那年...沒有太多智慧能夠快速理解劇場....想必是橫衝直撞。為了貼近劇場,只好帶著公版格式不斷地套用,套用著...那些圈內的各種樣態,我們想辦法學習,我們不斷地模仿,我們努力地嘗試之後,期待有朝一日能做點什麼創新,好讓自己....看起來更像一個
Thumbnail
2023/12/04
在....沒有很清楚自己是誰的時候,就投入了劇場。 那年...沒有太多智慧能夠快速理解劇場....想必是橫衝直撞。為了貼近劇場,只好帶著公版格式不斷地套用,套用著...那些圈內的各種樣態,我們想辦法學習,我們不斷地模仿,我們努力地嘗試之後,期待有朝一日能做點什麼創新,好讓自己....看起來更像一個
Thumbnail
2023/11/28
2023陸續接了一些單 : 社區樂齡大學流體雲垛材料供應 及 環保心靈療癒體驗課程材料包 ... 有時候多到 ... 一個人已經接不太起來 , 得請1~2位幫手一起才能出貨 ... 來聊聊品牌 .. 1.品牌建立很重要 妳是誰? 妳有什麼產品可以提供
Thumbnail
2023/11/28
2023陸續接了一些單 : 社區樂齡大學流體雲垛材料供應 及 環保心靈療癒體驗課程材料包 ... 有時候多到 ... 一個人已經接不太起來 , 得請1~2位幫手一起才能出貨 ... 來聊聊品牌 .. 1.品牌建立很重要 妳是誰? 妳有什麼產品可以提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天想聊個與平時稍微不同的話題~雖然不直接談靈性、哲學或占星,但對內在成長依然息息相關。身為一位孩子的媽,我平時也愛看中外的教養觀點!希望不會讓大家覺得太八股啦~XD 在觀看《知否》時,我常被這句不斷出現的話觸動:「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Thumbnail
今天想聊個與平時稍微不同的話題~雖然不直接談靈性、哲學或占星,但對內在成長依然息息相關。身為一位孩子的媽,我平時也愛看中外的教養觀點!希望不會讓大家覺得太八股啦~XD 在觀看《知否》時,我常被這句不斷出現的話觸動:「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Thumbnail
從紫微斗數命理來看,有些人的「父母宮」的格局很好,亦即在家中生活,會受到父母的疼愛、照顧,甚至父母也會主動的在物質、金錢上資助子女,以及為子女安排未來人生的發展機會。
Thumbnail
從紫微斗數命理來看,有些人的「父母宮」的格局很好,亦即在家中生活,會受到父母的疼愛、照顧,甚至父母也會主動的在物質、金錢上資助子女,以及為子女安排未來人生的發展機會。
Thumbnail
「多洛蕾絲小姐,你將來打算做什麼呢?」德瑞克單刀直入問道。 「我剛成立了一家公關公司,」多洛蕾絲答道:「現在已經有十個員工了!我預計明年還要繼續擴張……」 「哇,你是創業家啊。」德瑞克的語氣有禮但多了一絲微妙的冷淡:「相信你一定非常忙,工作和生活會不會很難平衡啊?」 「所以我很感謝卡斯
Thumbnail
「多洛蕾絲小姐,你將來打算做什麼呢?」德瑞克單刀直入問道。 「我剛成立了一家公關公司,」多洛蕾絲答道:「現在已經有十個員工了!我預計明年還要繼續擴張……」 「哇,你是創業家啊。」德瑞克的語氣有禮但多了一絲微妙的冷淡:「相信你一定非常忙,工作和生活會不會很難平衡啊?」 「所以我很感謝卡斯
Thumbnail
看見有些旅居國外的朋友常會大力讚揚西方家庭教育的好。而我認為,禍福相倚、各有千秋。所謂的歐洲、北美教育方法確實給孩子較多彈性和自由,因學校體制大多也擁有較多課後安排的時間,故更傾向父母與孩子依照家庭需求來安排時間。而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被升學主義荼毒下的倖存者(也或許不是),一見到自由的光,確實難掩興奮
Thumbnail
看見有些旅居國外的朋友常會大力讚揚西方家庭教育的好。而我認為,禍福相倚、各有千秋。所謂的歐洲、北美教育方法確實給孩子較多彈性和自由,因學校體制大多也擁有較多課後安排的時間,故更傾向父母與孩子依照家庭需求來安排時間。而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被升學主義荼毒下的倖存者(也或許不是),一見到自由的光,確實難掩興奮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