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以色列後,從茶來伸手變獨當一面進而成為千萬富翁,媽媽究竟做了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如果只會用本能去愛,那和動物沒有差別,如同高爾基說過的一句話:“生孩子是母雞都懂的事,養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們看到許多社會事件,父母盡心地寵愛孩子,但孩子成年後卻毆打父母;前一陣子更有一個因為與父親一言不合放火燒死一家人的新聞。而女星之子在美國自認為開玩笑,卻被當成恐怖份子而坐牢、被驅逐出境等,都成了大家討論的議題。
當我們只是一味愛孩子卻用錯方式時,哪怕付出所有的時間、財富、甚至生命,也未必能讓孩子幸福。
在教育孩子上,猶太人算是世界最成功的民族。這個只佔全球人口0.2%的民族,卻美國最有錢的企業家中佔了一半的席次,並佔諾貝爾得奬者的20%,美國名牌大學教授中也有大約30%是猶太人。中國人富不過三代,但猶太家族的産業卻是代代相傳,歷久不變。這當中的秘訣就在於猶太人對孩子的教養方式。
今年的第一本書,要和朋友們分享的正是猶太作者沙拉的這本《特別狠心特別愛》。
作者沙拉是出生在中國的猶太後裔,育有2兒1女。沙拉從小在中國長大,原本也是用中國式教養來管教孩子,但在以中建教後沙拉返回祖國,驚嘆以色列的育兒方式與自己原本的觀念差異巨大,於是透過學習以色列的教養理念,讓孩子們從原本的茶來伸手轉變成獨立自主,並在三十歲時就已成了億萬富翁,將孩子培養成有格局且幸福的人。
那麼以色列的教育和我們華人究竟有什麼不同?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透過這本書我們來一一了解。
今天我們先來看作者提出愛孩子常見的四大誤區,看看我們是否也有相同的問題。
第一個誤區是錯把素養教育當成藝術教育
在新課綱後,教育部提出了素養教育。然而素養教育到底是什麼?以前只要讀好課本就好,現在的孩子就不止於此了。於是很多父母讓孩子學才藝、參加種活動,拿各類證書,增加許多技能,認為這樣孩子就擁有了素養。
但本書作者認為,真正的素養教育應該是培養孩子的內涵,包括生活自理的能力,明確自我的人生目標、增強面對挫折的能力,學習正確的金錢觀、理財能力等。擁有這些才算具備了基本的素養,一旦孩子在離開父母後才能良好地處理自己的生活,面對自己的人生
第二個誤區是父母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
許多孩子太容易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知道父母的辛勞,他們認為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父母就是提款機、印鈔機。
記得女兒小時候,有一次她想買東西,我告訴她媽媽沒錢,她竟然說,那就去領啊,卡裏面就有錢。那時我就發現這樣不對,孩子不知道父母的錢是辛苦賺來的,還以為提款卡裏自己會生錢,信用卡可以無限制使用。
當孩子太輕易被滿足時,他們就容易無節制地花錢,並且不知感恩。所以作者認為給予孩子即時的滿足甚至超前的滿足,將成為他們在日後成為啃老族根源
我一個朋友的親戚張媽媽,她的孩子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由於張媽媽老年得子且家庭富裕,孩子從小就過著優渥的生活。當孩子上大學後,張媽媽甚至每個月給孩子4萬元的零用錢。然而,當孩子出社會後發現工作這麼辛苦不過三萬多元時,索性在家啃老。
這正是過度滿足所帶來的後患。
第三個誤區是愛孩子卻不教孩子
由於現在的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父母捨不得孩子受到一丁點的委屈。之前我的女兒因為不小心抓傷班上的同學,對方父母在還沒有了解事情的始末前,只聽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詞就認定我的女兒霸凌他的孩子(詳見前文),父母如此般對孩子的縱容態度,反而容易造成孩子有恃無恐,産生不良的行為。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當我們只付出愛而不去管教孩子時,一旦孩子出社會後將會有人替我們毫不留情地教訓孩子,相信這是父母們所不樂見的。所以,與其讓別人教訓我們的孩子,不如我們自己好好地管教,你說是嗎?
作者提出最後一個愛孩子的誤區是過度撫養、過度關懷和過度強迫
有一句話說:"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餓""有一種冷叫爸爸覺得冷”,這在孩子之間常成戲言。的確,父母常因為擔心孩子餓所以追著孩子吃飯,強迫他們吃東西;或是要求他們照父母的意思穿衣服,加外套等。作者認為,這些都是過度介入孩子的生活
此外,華人父母常會出現的問題包括孩子要學什麼才藝、讀哪個學校、選什麼科系、交什麼朋友等,父母都有意見。甚至父母還會為孩子的失敗憤怒、哭泣、過度憂傷。這會讓孩子過度依賴父母,失去獨立的個性。而想要自主的孩子則會反抗父母,造成親子間的對立。
朋友的姑丈因為不滿意兒子交往的女友,於是將兒子送到美國讀書希望藉此拆散他們。沒想到兒子的女友追到美國去,兩人在美國結婚。由於姑丈的強烈反對與不認同,兒媳自始自終都願意不踏入他們家門一步,直到姑丈去世,兒媳也不肯去送終。
當父母過度介入孩子的人生時,父母不輕鬆,孩子也未必快樂。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解套?猶太媽媽總結了七個字,就是本書的書名:"特別狠心特別愛。"至於怎麼做?下回再繼續與你分享。有與趣的朋友歡迎追蹤本系列,也期待聽你談談你身邊是否有過度關切孩子造成的問題,你又是怎麼看待?
我們下次見。
avatar-img
24會員
72內容數
青少年是個令父母頭痛的階段,卻是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的重要時期。在孩子成長之前,父母也必須成長,唯有父母們做好準備,才能夠幫助我們愛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蕭 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翻起我的日誌本,看到了之前自己記錄的這句話,心裏感觸良多。 今年5月,兒子會考結束,開始沈溺於手遊。開始我沒在意,認為他辛苦了三年,好不容易考完放鬆一下也無妨。然而,在開學後,他仍不收心,為了他的手機使用我們母子倆起了不少衝突。.。。
如果說青少年是個身心變化快速的時期,那麼要面對這個時期的父母親又何嘗容易? 然而,還記得我們在青少年時期的叛逆嗎?想起那時的自己,也曾輕狂,也曾自以為是,也曾對於大人們的說教不以為然,那麼對於現在的孩子,我們又怎麼要求他彬彬有禮,成熟穩重,凡事自律呢?
不知道從何時起,家中那個崇拜父母的寶貝變得開始鄙視我們,原本奉我們的話為聖旨的孩子開始用不以為然的眼神回我們:"你知道什麼?"父母還是原來的父母,但孩子已經不斷在改變。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在《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中提到許多觀點和方法,我仔細讀,一一解鎖,有與趣的朋友不妨追蹤我,看看有沒有適
“孩子是否知道你愛他?還是你只是在數落和要求他?"父母親對孩子的期許背後,是因為愛孩子,但孩子是否能明白父母的愛? 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天線不在同一個頻道,最後就成了兩條平行線,各說各話。身為父母的我們,認為自己有更多的人生經驗,希望孩子能少走一些彎路,但孩子卻不這麼想。
才9歲的蓉蓉月經竟然已經出現!醫生說是性早熟,弄不好蓉蓉的身高會不到150公分。。。 性早熟究竟是怎麼回事?
今天翻起我的日誌本,看到了之前自己記錄的這句話,心裏感觸良多。 今年5月,兒子會考結束,開始沈溺於手遊。開始我沒在意,認為他辛苦了三年,好不容易考完放鬆一下也無妨。然而,在開學後,他仍不收心,為了他的手機使用我們母子倆起了不少衝突。.。。
如果說青少年是個身心變化快速的時期,那麼要面對這個時期的父母親又何嘗容易? 然而,還記得我們在青少年時期的叛逆嗎?想起那時的自己,也曾輕狂,也曾自以為是,也曾對於大人們的說教不以為然,那麼對於現在的孩子,我們又怎麼要求他彬彬有禮,成熟穩重,凡事自律呢?
不知道從何時起,家中那個崇拜父母的寶貝變得開始鄙視我們,原本奉我們的話為聖旨的孩子開始用不以為然的眼神回我們:"你知道什麼?"父母還是原來的父母,但孩子已經不斷在改變。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在《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中提到許多觀點和方法,我仔細讀,一一解鎖,有與趣的朋友不妨追蹤我,看看有沒有適
“孩子是否知道你愛他?還是你只是在數落和要求他?"父母親對孩子的期許背後,是因為愛孩子,但孩子是否能明白父母的愛? 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天線不在同一個頻道,最後就成了兩條平行線,各說各話。身為父母的我們,認為自己有更多的人生經驗,希望孩子能少走一些彎路,但孩子卻不這麼想。
才9歲的蓉蓉月經竟然已經出現!醫生說是性早熟,弄不好蓉蓉的身高會不到150公分。。。 性早熟究竟是怎麼回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小孩在中午時,一定要補眠,下午上課才有精神,有個小女生常常說夢話,因為事情不太嚴重,我就沒有去理她,有一天小女生睡覺時,就一直哭著說我真的沒打哥哥,不是我做的,可能真受到了委屈,我就在小女孩耳邊說我相信妳,不是妳打哥哥的,小女孩的心情就平靜下來,每當做夢時,我都會與小女孩做對話,這樣可以讓心情平靜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隔代教養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熱門話題,許多父母希望祖父母幫忙照顧孩子,但也引發了教養方式及教育價值觀的爭議。本文探討了隔代教養的問題,以及父母該如何思考和處理這個問題。
Thumbnail
直島町位於瀨戶內海國立公園地區,距離高松市以北約13公里、岡山縣玉野市以南約3公里,在島上很罕見的有岡山縣和香川縣的縣界,面積14.22平方公里,包括27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是一個群島小鎮,形成了平靜的瀨戶內海群島的美麗。直島最高峰是地藏山,海拔123.3米,崎嶇的山脈縱貫南北,山周圍村莊星羅棋布
Thumbnail
夢見好友 Sophie 帶著兩個孩子到佛教道場參加受訓,希望她的孩子能受到保佑。 法師問這兩個孩子,只有在道場才能做這些修行嗎?兩個年輕人說不是,他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實踐佛法。 其實 Sophie 的兩個孩子發展都很好,但她還是帶他們到道場來受訓,希望他們更好。 我記得他們還發願要做什
Thumbnail
為人父母,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所謂最好的,指的都是物質,以為滿足孩子所有物質條件就是愛的表現。其實大部份的家長都沒有想過,自己平時的思維和行為舉止才是影響孩子表現的主要關鍵,就算只給得起孩子一碗白飯,他還是能從那碗白飯體悟愛的真諦,所以物質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有兩個真實故事。第一個故事這樣的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Thumbnail
通霄之塔溜滑梯公園是一個適合孩子們玩樂的好地方,除了溜滑梯外,還有吊單槓、盪鞦韆、攀爬架等遊樂設施。寬廣的地平可以舖上野餐墊,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享受愉快的野餐時光。在這裡,孩子們可以結識新朋友,一起玩耍,開心度過假日。
小孩在中午時,一定要補眠,下午上課才有精神,有個小女生常常說夢話,因為事情不太嚴重,我就沒有去理她,有一天小女生睡覺時,就一直哭著說我真的沒打哥哥,不是我做的,可能真受到了委屈,我就在小女孩耳邊說我相信妳,不是妳打哥哥的,小女孩的心情就平靜下來,每當做夢時,我都會與小女孩做對話,這樣可以讓心情平靜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隔代教養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熱門話題,許多父母希望祖父母幫忙照顧孩子,但也引發了教養方式及教育價值觀的爭議。本文探討了隔代教養的問題,以及父母該如何思考和處理這個問題。
Thumbnail
直島町位於瀨戶內海國立公園地區,距離高松市以北約13公里、岡山縣玉野市以南約3公里,在島上很罕見的有岡山縣和香川縣的縣界,面積14.22平方公里,包括27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是一個群島小鎮,形成了平靜的瀨戶內海群島的美麗。直島最高峰是地藏山,海拔123.3米,崎嶇的山脈縱貫南北,山周圍村莊星羅棋布
Thumbnail
夢見好友 Sophie 帶著兩個孩子到佛教道場參加受訓,希望她的孩子能受到保佑。 法師問這兩個孩子,只有在道場才能做這些修行嗎?兩個年輕人說不是,他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實踐佛法。 其實 Sophie 的兩個孩子發展都很好,但她還是帶他們到道場來受訓,希望他們更好。 我記得他們還發願要做什
Thumbnail
為人父母,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所謂最好的,指的都是物質,以為滿足孩子所有物質條件就是愛的表現。其實大部份的家長都沒有想過,自己平時的思維和行為舉止才是影響孩子表現的主要關鍵,就算只給得起孩子一碗白飯,他還是能從那碗白飯體悟愛的真諦,所以物質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有兩個真實故事。第一個故事這樣的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Thumbnail
通霄之塔溜滑梯公園是一個適合孩子們玩樂的好地方,除了溜滑梯外,還有吊單槓、盪鞦韆、攀爬架等遊樂設施。寬廣的地平可以舖上野餐墊,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享受愉快的野餐時光。在這裡,孩子們可以結識新朋友,一起玩耍,開心度過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