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瘋狂富作用》:一場階級音樂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瘋狂富作用》(Triangle of Sadness ,港譯為《上流落水狗》),兩個片名各自擷取了戲中精彩的部分,放在一起便還原這部電影的精髓。電影講述一對網紅情人受到贊助的緣故,登上一艘只接載富人的豪華郵輪。豈料,暴風雨來襲,只有小數的乘客及員工流落到一個荒島存活下來。倖存者來自社會各階層,在荒島求存期間上演了一場階級交換。富豪流落荒島成為落水狗,清潔工卻因受人依靠獲得當起「主人」的本錢,體驗「富」的副作用。

《瘋狂富作用》(Triangle of Sadness ,港譯為《上流落水狗》)

《瘋狂富作用》(Triangle of Sadness ,港譯為《上流落水狗》)

假如《寄生上流》談的是一個貧、富之間不可跨越的界線,《瘋狂富作用》則是個將貧富的位置對調的思想實驗。導演魯本·奧斯倫用最胡鬧的方式,道出社會上最多人不願承認的事實:潛規則是無處不在的。故事分為三章,一步步帶領觀眾進入他的階級實驗:1. 雅雅與卡爾、2. 遊艇、3. 荒島。男女之間的平等戰爭、資本及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之爭、勞動者與資本家之間的對立,在每章逐一展開。


雅雅與卡爾 -一張帳單燃起了男女之間的對立

雅雅與卡爾這對網紅情侶,某晚在高級飯店用餐後,服務員向兩人遞上一張帳單,雅雅很自然地向卡爾道謝,也挑起了男性表外無所謂但心底裡卻會暗暗抱怨的預設:為何付錢一定要是男方?這種對男性的預設製造了被剝削的空間。原來他倆之間約定好,這次誰請吃飯,下次便由對方埋單。卡爾認為雅雅沒有遵守約定,而雅雅辯稱率先道謝只是希望卡爾先付,之後再給他錢。後來兩人在房間敞開心扉,雅雅承認她是故意的,即使她賺錢比卡爾多,仍然希望由他來付是想知道他有沒有這個能力去照顧她自己。

作為模特兒出身的卡爾,沒有混得如雅雅那樣好。在女性佔優勢的行業裡頭,卡爾拿到的薪水少得可憐。同樣靠臉吃飯的兩人,在父權社會裡雅雅反而獲得某種紅利。單從這幕看,很容易以為導演只是挖苦女權份子,為男士出氣。但在從呈現這場戲時,導演同時也把卡爾描繪成小題大做,動輒用女權前女權後,不斷往死裡打的小氣鬼。

父權、女權這些標籤一旦回歸到日常生活的場景,其實談的就是預設。所謂的平等不僅是誰能獲得相同的待遇,而是在這些待遇背後能否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最後這場戲以兩人的對話和解收場。從電影的情節鋪墊來說,這場戲的意義不在於為誰該付錢作定論,而是藉著男女間的爭執劃出一道柴光,照明社會上如埋單那樣的小事,都受著某些預設或者結構主導的事實。


遊艇  - 資本主義的分崩離析

整部戲的亮點回到船上的混亂不堪,如何喻意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瓦解。若要在這一章找出一個主題,那就是Capitalist is disgusting。讓人作嘔的不是資本家在戲中做了甚麼不道德、非人性的事,而是單純看著他們的嘔吐排泄物橫飛令人作嘔。

俄羅斯富翁Dimitri

俄羅斯富翁Dimitri

雅雅與卡爾在船上遇上一位靠賣化肥致富的俄羅斯富翁Dimitri。當他們同桌共餐時,Dimitri自稱「 I sell shit 」來為這場充滿屎尿屁的戲打開序幕。另一方面,Dimitri的太太坐在泳池旁邊看到身邊那些為了大額小費而勞碌工作的女服侍員,突然悲憫眾生,人生苦短啊,你看她們那麼年輕卻連及時行樂的機會也沒有。她靈機一觸,命令這些服務員要與她同樂,她要看著全船的人員滑到海上去,享受一下富翁們正在享受的時光!胡鬧、荒謬便不在話下,但說明了船上的秩序由一群富翁主導。有了炫富的鋪墊,後來disgusting的不只是嘔吐物,也連結到富人自己。

回到當晚的船長晚宴,眾人被暴風雨晃得食慾不振。有幾個乘客早就想把胃裡湧上喉嚨的食物吐出來,卻故作鎮定把那股翻騰壓下去。乘客強忍的畫面,充滿山雨欲來的張力,一直由資本主義主導的秩序已走入分崩離析的局面。

Dimitri的太太

Dimitri的太太


把最精緻的料理吞進肚裡,最後卻遍地噴灑,上流社會的禮儀、莊重始終抵受不著身體的誠實,人前人後兩張臉的醜態也「衝口而出」,在觀眾前表露無遺。在那場混亂不堪的晚宴裡,落難的富人們還要被迫聽著,醉意滿滿的船長與俄羅斯富翁之間闊論資本與共產主義之間的優勝劣敗。船長居然是位信奉馬克思主義的美國左翼,而富翁則是信奉市場經濟的俄羅斯人。這個設定也影射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意識型態的對壘。當蘇聯瓦解後,世界只剩下資本主義的意識型態。作為共產主義最大倡導者的俄羅斯及中國隨後也向市場經濟靠攏。船長最後得為這群富人服務,富翁則能夠倖存,資本主義還是笑到最後。

醉翁有醉翁自己聊,船上有船上的苦難繼續。這樣作弄富人們,除了顯得闊論意識型態是離地之舉,心腸壞壞的導演透過這一連串混亂來引導觀眾進入他的思想實驗:假如離開了資本主義建立的全球秩序,世界會否更加平等?


荒島 - 貧富位置互換

在最後一章的荒島求生記,導演來了一次角色大洗牌。資本主義的崩塌後,雅雅卡爾 (網紅)、Dimitri (俄羅斯富翁)、Abigail(船上的清潔工)、IT老闆、有言語障礙的Therese、 船帕機械師、船上的女主管等人流落到島上求生。

荒島求生記的生還者們

荒島求生記的生還者們

既沒有錢,也缺乏技能,昔日只要揮一揮手上的鈔票便能呼風喚雨的富翁,迅間落得甚麼都不是。自豪地向人介紹自己是「資本主義的豬」的Dimitri ,沒有資本的神仙棒只是一頭豬。原本在船上受人呼喚的清潔工Abigail,因為懂得捉魚、生火等技能,躍升成為呼喚別人的權力核心,享受她可能這一輩子都沒有嘗過的優越感。男的、女的、不管曾是主管或是老闆都得聽這位nobody的指揮來生存,後者成功建立了母系小社會,最後更睡了小鮮肉卡爾,關了救生潛水艇的門,在後宮當起卡爾的女主人來。

階級大洗牌故然為勞動者及女性一吐烏氣,這個設計也反映出,階級真的會否因不是由資本家主導而自動消除?由女性來作主便會愈趨平等?

清潔工Abigail

清潔工Abigail

荒島求生記雖然上演了一場大洗牌,然而階級本身並沒有消失,情況如同將棋盤上的所有棋子拿走,換上硬幣充當棋子的功能。反正只要玩家們有共識,賦予硬幣一個棋子的功能,棋局仍可進行。同理,荒島上的階級正是依生產力、對眾人生存最大貢獻、對Abigail的服從度來構成。曾是屬於富人行列的Therese,因為曾中風,既不會與其他人溝通又行動不便,終日獨自坐在一角等待被照顧。她並沒有因為是女性,而享有與Abigail、雅雅及女主管等人在救生潛水艇裡過夜的權利,反而她一直與男性及資本家等人為伴,在生存當前,母系社會也是而生產力為基調。若想挑戰Abigail的地位,可能只要比她懂多一項技能,她就會失去權力的位置。


階級的音樂椅

荒島求生記這一章其實很直白說出,有人的地方就有階級的存在。那怕你逃到荒島去,人還是會以原始的方式建立起秩序來。睡了雅雅男友的Abigail,打算找機會與雅雅攤牌說清楚。兩人在樹林獨處期間,意外發現了一個有升降機的地方,喻意文明社會的存在。此時,一直認為Abigail很了不起的雅雅,由衷地對她說:只要回到原來的世界,我會聘請你作為我的助理。

即使來到荒島建立了一個母系社會,但是原來的階級意識仍然殘留在人的意識當中,只要找到重新回到文明社會的跡象,這種階級意識便故態復萌,而Abigail也將回到受呼喝的位置。在原來的社會,靠勞力來自力更生並不如在荒島上那樣受人景仰,再如何懂得生火捕魚也不及展露天生美麗的臉於人前欣賞賺錢。資本主義社會比的不是自身擁有多少技能,而是誰懂得借用別人的能力來賺錢。然而,這個只適用在資本主義制度的真理不適用在荒島上。不分莊閒的雅雅沒有意識到,在荒島對Abigail拋出橄欖枝反而在自掘墳墓。心裡不是味意的後者,趁雅雅沒有注意時拿起了一塊大石頭,高舉過頂,即將要做甚麽事也不言而喻。

這個反轉再反轉的情節,眾人猶如在玩一場階級音樂椅。地方轉了位置換了,階級意識也擦不掉。馬克思告訴我們,自從一群人壟斷了另一群人的勞動自主權,便有了階級這回事。誰有壟斷別人勞動力的本事?那就是掌握資源的人。地主有地,農民為了生存便要替別人耕地,資本家有地也有錢,工人便要以時間換錢。雅雅只要能夠回到原來世界,便可重操舊業,漂亮的臉蛋、苗條的身材,加上流量的推力,帶來的經濟回報足以使她當起壟斷別人勞動的角色。

雅雅只是做回自己而已,但初嚐到呼喚別人滋味的Abigail,猶如一隻嘗到自由的鳥,再飛不回那個曾不斷剝削她的結構之中。後者作為唯一坐著潛水艇到荒島的人,加上她的能力,完全掌握著在荒島生存的資源,不拆不扣贏在起跑線,這些條件賦予她享有呼喚別人的權力。豈料導演打了一下響指,由遊艇到荒島,再到荒島上的升降機出現,眾人隨著環境不停轉換而馬上dance to a different tune,前一刻還是落水狗,「音樂」一轉就馬上風水輪流轉,喜感也因而產生。

結構主義的批評者指出人不是環境的動物,前者因為忽略人的能動性而經常唯人詬病:若人只是環境、結構下的產物,還有甚麼自由可言呢?然而這齣荒島求生記警醒著人們,不能一味強調能動性而忽略結構的存在。我們能夠自由行走,只是身處的結構充許我們這樣做而已。誰剛好坐到握有資源的位置,誰便是主人。就以片中的角色一樣,隨著環境轉變,每人都有機會當起剝削別人的位置。同樣地,你擁有甚麼籌碼,能發揮甚麼作用,也取決於你身處在怎樣的結構之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所以要扭曲人性的最好做法,就是建立一個病態的環境,這樣人類就會像螻蟻一樣被揉躪。但是我寧願相信余英時教授的勉勵: 但我始終相信人類文明正途不可能被少數自私自利的人長期控制。香港自開始便享有自由,不在專制王朝手中,」他說,「人的主觀奮鬥是極重要的,絕不能放棄。」
John Hui-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06
這篇文章的結論可能有點悲觀,主觀奮鬥箇然重要, 但是這部電影有一種警世的意味,今天是被壓迫的人可能他朝會當起壓迫的人。
avatar-img
John Hui的沙龍
46會員
23內容數
John Hu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01
已經忘了從哪裏聽到「評論就是創作」這句話,反正印象深刻就是了。談起創作,很直觀便會想起故事、詩歌等類型,評論類的文章卻因為是建立在別人的作品上,彷彿缺乏了0到1的「純度」。直至最近參加了有關評論的寫作坊,我才明白評論為何裡頭包含了某種創作成份。在寫作坊中聽到幾個關鍵字,迅即在腦海中植根起來:「從重復
Thumbnail
2023/11/01
已經忘了從哪裏聽到「評論就是創作」這句話,反正印象深刻就是了。談起創作,很直觀便會想起故事、詩歌等類型,評論類的文章卻因為是建立在別人的作品上,彷彿缺乏了0到1的「純度」。直至最近參加了有關評論的寫作坊,我才明白評論為何裡頭包含了某種創作成份。在寫作坊中聽到幾個關鍵字,迅即在腦海中植根起來:「從重復
Thumbnail
2023/08/16
《絕命毒師》的故事的設定,蘊藏不少海德格的存有論的影子。作為海德格的對手的列維納斯,認為海德格的存有論雖然起初讓人體驗到自由,同時也能為傷害他人提供了正當性。若從列維納斯的角度解讀《絕命毒師》,這是一個存有先於倫理的故事,Walter 的墜落,有助我們認識列維納斯的哲學關懷。
Thumbnail
2023/08/16
《絕命毒師》的故事的設定,蘊藏不少海德格的存有論的影子。作為海德格的對手的列維納斯,認為海德格的存有論雖然起初讓人體驗到自由,同時也能為傷害他人提供了正當性。若從列維納斯的角度解讀《絕命毒師》,這是一個存有先於倫理的故事,Walter 的墜落,有助我們認識列維納斯的哲學關懷。
Thumbnail
2023/02/16
導演魯本·奧斯倫在這部電影展示了他將人害怕掉臉的一面,化成笑料的能力。《The Square》描繪了文化精英的表內不一:一方面以平等包容的態度示人,私底下卻是滿心偏見。若具體說出這種虛偽的來源,與我們身處在一個包容平等只是流於象徵形式的政治氛圍有關,這不得不由片中極具象徵意義、名為The Squar
Thumbnail
2023/02/16
導演魯本·奧斯倫在這部電影展示了他將人害怕掉臉的一面,化成笑料的能力。《The Square》描繪了文化精英的表內不一:一方面以平等包容的態度示人,私底下卻是滿心偏見。若具體說出這種虛偽的來源,與我們身處在一個包容平等只是流於象徵形式的政治氛圍有關,這不得不由片中極具象徵意義、名為The Squar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穿越時空來到超現實主義下的維多利亞時代,女主角貝拉望著里斯本無雲的天空,她竟開始作嘔了起來,她吐出的是男性掌控整個社會所創造的精緻甜點,摻雜了酒水一併吐到地上,她獨自觀覽這座城市,搭上電車自由來去,唯一讓她停下腳步的是街角轉彎處,一名女子在二樓陽台上彈琴哼唱,她所唱具體內容我們不得而知,但如此美好富
Thumbnail
穿越時空來到超現實主義下的維多利亞時代,女主角貝拉望著里斯本無雲的天空,她竟開始作嘔了起來,她吐出的是男性掌控整個社會所創造的精緻甜點,摻雜了酒水一併吐到地上,她獨自觀覽這座城市,搭上電車自由來去,唯一讓她停下腳步的是街角轉彎處,一名女子在二樓陽台上彈琴哼唱,她所唱具體內容我們不得而知,但如此美好富
Thumbnail
  一個名為蓋茲比的青年,底層出身,白手起家發跡致富,試圖再次追尋昔日戀人。但對方早已嫁人,嫁給和她同樣是上流社會的男子。儘管她也承認過去與蓋茲比的戀情,但卻不想拋棄現在的婚姻。於是,劇情在階級隔閡、衝突和意外中扣合起來,並由此透過人物關係與象徵手法帶出主題:關於夢想的追尋及其幻象的破滅。
Thumbnail
  一個名為蓋茲比的青年,底層出身,白手起家發跡致富,試圖再次追尋昔日戀人。但對方早已嫁人,嫁給和她同樣是上流社會的男子。儘管她也承認過去與蓋茲比的戀情,但卻不想拋棄現在的婚姻。於是,劇情在階級隔閡、衝突和意外中扣合起來,並由此透過人物關係與象徵手法帶出主題:關於夢想的追尋及其幻象的破滅。
Thumbnail
夏威夷的四季飯店實在適合這朵「白蓮花」的高貴形象,各式主題的房間以片頭的「熱帶叢林」主視覺貫穿,詭譎怪異的背景樂,摻入蟲鳴鳥叫與鼓聲可謂點睛之筆,整座飯店即是擁有階級制度的當代社會縮影,富人與被統治(被殖民)階級各持不同的意識型態,所有到來的貴客都搭上郵輪享受這趟揮霍之旅,飯店員工則是站在了岸邊虛偽
Thumbnail
夏威夷的四季飯店實在適合這朵「白蓮花」的高貴形象,各式主題的房間以片頭的「熱帶叢林」主視覺貫穿,詭譎怪異的背景樂,摻入蟲鳴鳥叫與鼓聲可謂點睛之筆,整座飯店即是擁有階級制度的當代社會縮影,富人與被統治(被殖民)階級各持不同的意識型態,所有到來的貴客都搭上郵輪享受這趟揮霍之旅,飯店員工則是站在了岸邊虛偽
Thumbnail
奉俊昊導演教科書等級的說故事功力在此片顯露無遺,不論是角色塑造、情節佈局、鏡頭語言、對白與配樂,全片幾乎沒什麼多餘的存在,每一個畫面的精心設計、情節的連貫起承、與對白的明褒暗諷。
Thumbnail
奉俊昊導演教科書等級的說故事功力在此片顯露無遺,不論是角色塑造、情節佈局、鏡頭語言、對白與配樂,全片幾乎沒什麼多餘的存在,每一個畫面的精心設計、情節的連貫起承、與對白的明褒暗諷。
Thumbnail
◎非跳躍 這幾天,因為納許即將離開,我和他都沒去排工,整天在速食店、圖書館閒晃,在港口廣場席地喝酒。莉雅回去家裡盥洗了幾次;替換衣物、偷拿些零錢、吃食。我想她這樣的行為總有些甚麼意義才對。山姆一樣蹲坐在騎樓、地下道、天橋上,面前放一個破紙碗,不停地對眼前飄過的梨子、蘋果點頭
Thumbnail
◎非跳躍 這幾天,因為納許即將離開,我和他都沒去排工,整天在速食店、圖書館閒晃,在港口廣場席地喝酒。莉雅回去家裡盥洗了幾次;替換衣物、偷拿些零錢、吃食。我想她這樣的行為總有些甚麼意義才對。山姆一樣蹲坐在騎樓、地下道、天橋上,面前放一個破紙碗,不停地對眼前飄過的梨子、蘋果點頭
Thumbnail
最終,《寄生上流》那成功救父的幻想與《燃燒烈愛》那白雪之下的燃燒,都同樣尖銳地給予這世界殘忍一刀。
Thumbnail
最終,《寄生上流》那成功救父的幻想與《燃燒烈愛》那白雪之下的燃燒,都同樣尖銳地給予這世界殘忍一刀。
Thumbnail
對我個人而言,寄生上流出乎意料地好看,一些電影會好看的元素都非常到位。劇本很工整,而且角色設計並不會太矯揉造作(除了硬要選基婷女神當悲劇主角這點我不接受,其他都滿說服我。)角色對白相當精采,雖然主宣傳是階級對立,可是我感覺應該是各五十大板的兩邊都打了...
Thumbnail
對我個人而言,寄生上流出乎意料地好看,一些電影會好看的元素都非常到位。劇本很工整,而且角色設計並不會太矯揉造作(除了硬要選基婷女神當悲劇主角這點我不接受,其他都滿說服我。)角色對白相當精采,雖然主宣傳是階級對立,可是我感覺應該是各五十大板的兩邊都打了...
Thumbnail
《金錢性騙局》表面上是一部犯罪電影,實際上卻是丹尼斯阿坎德以尖銳的方式,抨擊加拿大政府政策的作品。如果說《水滸傳》是一部攻擊朝政的「怒書」,那麼《金錢性騙局》就是一部「怒片」!   
Thumbnail
《金錢性騙局》表面上是一部犯罪電影,實際上卻是丹尼斯阿坎德以尖銳的方式,抨擊加拿大政府政策的作品。如果說《水滸傳》是一部攻擊朝政的「怒書」,那麼《金錢性騙局》就是一部「怒片」!   
Thumbnail
妓女裝名流、無賴裝紳士、推銷員裝總理,厚重的白粉堆積而出一吹即散的表皮,曾經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保羅·索倫提諾用一種空洞的美來描寫空洞的義大利政治,最後把觀眾也丟到了一種精神身體全面陽痿的狀態,正如電影裡山雨欲來,最後卻雷聲大雨點小的高潮一樣,一個該死的小火山,你認真的?  
Thumbnail
妓女裝名流、無賴裝紳士、推銷員裝總理,厚重的白粉堆積而出一吹即散的表皮,曾經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保羅·索倫提諾用一種空洞的美來描寫空洞的義大利政治,最後把觀眾也丟到了一種精神身體全面陽痿的狀態,正如電影裡山雨欲來,最後卻雷聲大雨點小的高潮一樣,一個該死的小火山,你認真的?  
Thumbnail
2019年的奧斯卡入圍名單在1/22公佈了,《羅馬》入圍了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等10項大獎,但最讓人開心的,還是原本呼聲不高飾演女傭的Yalitza Aparicio以及飾演女主人的Marina de Tavira能夠入圍最佳女主角與女配角。祝福這兩位女演員,她們是《羅馬》的精神與靈魂啊!
Thumbnail
2019年的奧斯卡入圍名單在1/22公佈了,《羅馬》入圍了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等10項大獎,但最讓人開心的,還是原本呼聲不高飾演女傭的Yalitza Aparicio以及飾演女主人的Marina de Tavira能夠入圍最佳女主角與女配角。祝福這兩位女演員,她們是《羅馬》的精神與靈魂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