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
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
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其實很多人都在心裡偷偷問過自己:「為什麼不是我?」所以,今天我想用主管的角度,好好回應這樣的心情。
首先,我想說: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你已經夠穩。
你年初就被派去參加國外大展,代表主管早就知道你扛得住。
這一次沒派你,很可能是因為你已經是主管手上最穩的那張牌。
而新進同仁,需要一次實戰經驗,需要一個「開始被信任」的機會。
很多人以為,沒被選上就是沒被看見。
但其實,越關鍵的人,越可能被安排在需要穩住全局的位置——
你不是被忽略,而是已經「內建在規劃裡」。
那麼,什麼樣的員工會被主管「委以重任」?
從主管的角度來說,會被安排獨立規劃專案、出席重要會議、甚至成為小組長,通常都有這些共通特質:
① 信得過,不用盯
做事有回報、遇事會通報,不讓主管提心吊膽。
② 帶得動,不怕溝通
能協調人事、不怕面對分歧,有「一起把事做完」的能力。
③ 想得深,會往前
不只是完成任務,還會思考任務的意義與後一步。
④ 扛得住,不挑場
臨時狀況也能頂得住,不讓主管出糗。
這些人,不一定是最努力、最外向,但他們最讓主管安心。
安心,是被委以重任的關鍵條件。
有些事主管不會說,但你可以開始檢視自己
1.你做事穩,但主管有感受到你的成長曲線嗎?
每天都很努力沒錯,但有沒有比三個月前的你更主動、更有策略?
2.你有把自己的能力「呈現出來」嗎?
不是邀功,而是讓主管知道你的思考、解法、帶人的潛力。不說,有時候真的會被忽略。
3.你願意多走一步,練習協作與領導嗎?
從「把事做好」到「讓團隊一起做好」,是主管在觀察下一步人選時最重視的門檻。
換句話說:不是你還不夠努力,而是你可以更有策略地被看見、更明確地表現出『我可以代表你出場』的樣子。
那你可以怎麼做?三個方向給你參考:
1.釐清現狀,不怕問
找個適合的時間,可以問主管:「這次的安排有什麼考量?我還有什麼可以加強的地方?」這不是質疑,而是展現進一步承擔的企圖心。
2.讓努力被看見,不只是默默做
平常可以用簡單的進度更新、任務思考筆記、會議中主動發言,建立你的「存在感」與「思考深度」。
3.培養帶人的能力,不只做事還能讓別人完成任務
練習協作、溝通與引導後輩的能力,這些是主管在觀察下一位 team leader 的關鍵指標。
你不是「不夠好」,你只是正站在下一階段的門口。
有些任務沒輪到你,不是因為你被跳過,而是因為你正在被穩穩地倚重。
這也是一種,無聲的肯定。
請繼續走,別急著證明自己。
你會發現,穩穩前行的人,終究會被看見。
如果你也有「努力很久,卻還在等待被看見」的時刻,歡迎留言給我,我想聽你說,也想陪你找到下一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