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再怎麼多樣性還是比不上細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細菌覺得塑膠好好吃?
某一天去科博館玩,天氣晴朗,週末悠閒的氣息充斥於館內。解說人員說明目前發現有某種細菌喜好吃塑膠,未來應用於塑膠回收分解。
為什麼會有細菌喜歡吃塑膠?塑膠好吃嗎?
這種想法揮之不去。
又某天,從圖書館A館預約的一本書,終於送達我指定的圖書館B館。預約排隊通常需要等幾個月,等到手也通常忘記為什麼自己要預約這本書?
這本書是日本人寫的,書名為《只要好好活著,就很了不起》,光看書名,以為在講心靈雞湯,翻開目錄才發現,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這麼簡單,作者認真講生物!
大略看完目錄,還是想不起來因為什麼契機,自己要預約這本書?那抱著複習國高中生物,以及資訊更新的心情看書唄。
第103頁、第124頁,作者說明細菌大略分成2種:光合作用和化學合成。
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的細菌:藍綠菌。
光合作用「不」產生氧氣的的細菌:紅硫菌。
化學合成的細菌:亞硝酸菌。
細菌多樣性比真核生物更多。
細菌大概會吐槽人類為什麼要吃生物屍體?
朋友群之間聊天,常常分享奇奇怪怪的微資訊。比如說:考古新發現,人類的祖先可能是魚。修習抵得陷阱,說明新崛起的大國挑戰原有大國的勢力,2國競爭,爭端在所難免。H-L效應,就是對於強勢國家來說,教育投資對於個人比較有幫助,對國家幫助有限;然而對於弱勢國家來說,教育投資則是對國家有利,H-L效應跟教育內捲化可以放在一起看。
亂七八糟,無所不談。
某一天,我放下《只要好好活著,就很了不起》書,我在群組提問:為什麼會有細菌喜歡吃塑膠?塑膠好吃嗎?
朋友:細菌大概會想問人類為什麼要吃生物屍體(植物和動物肉)?
說的也是。
不過紅豆豆花和蔥花雞肉捲真的好好吃!
人類再怎麼多樣性還是比不上細菌
某個朋友的朋友提問:自閉症或許是人類演化,為了適應現代高壓社會,又偶然產生的變異,不用再對於人際關係(討人厭鄰居、上司和同事)而感到心理困擾?
這個想法讓我很驚訝,但仔細想想很有道理?
目前人類演化,下顎越來越小*,還有一項我忘記了,印象中跟胸骨有關?生理上的演化肉眼可見,神經科學方面的心理上演化很難從外表看見。
聯合國於2006年通過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而臺灣在2014年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CRPD的8大原則之其中1項:尊重每個人不同之處,接受身心障礙者是人類多元性的一種**。從生物生樣性、生態穩定度的角度來看,真的有幾分道理。
各式各樣的人類再怎麼多樣化,還是離不開吃植物和動物;形形色色細菌,或喜好陽光,或喜好鹽巴***,或喜好熱水和岩石的氫……人類再怎麼多樣性還是比不上細菌。
生物真的沒有高低等之分。
資料參考來源:
avatar-img
3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乾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開放空間的反思。
對於開放空間的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人類圖的淵源,從最初把它當作娛樂,到後來在生活低潮中重新發現其深意。我探討了人類圖的基本知識,並深入理解能量中心如何影響生活。我是一個薦骨權威的顯示生產者,並在這過程中學習如何應用這些知識來提升自我覺察與減少溝通障礙。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把廢話都丟進限動裡的缺點是找東西有點難找,沒想到我這個小丑也有語出金句的時候…… ​ ​ 23/12/07 發現我們都在Matrix裡,其實早就到了。華卓斯基姊妹早已紀錄神諭。盯著螢幕裡的幻象與食用機械給予的幻覺別無二異,差別只在於沒有龐大母體把人類當成動力來源……但應該不遠了。 ​ ​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黑貓老師開辦《黑貓老師的創作學院》!將經營自媒體多年的心得以及技巧整理出來,讓想在網路上創作的人可以事半功倍。現在正邀請大家填寫問卷,快來參加!
  透過這些具體化的凝結過程,抽象知識展現了它們通用性運用的潛力與使其得以成為文明環節的永恆性。整個文明的人在種種人造物中得到跨越時空的溝通,我們用相似的方式坐在椅子上、用相似的方式將食物盛進碗盤,千年中人們的思維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同步,人們的種種科學活動最終都要背負同屬於一切人類的文化與願景。
您好,來自別的地方的人類載體。我是人類載體:M的駕駛者。這個部落格的建立理由是記錄、觀察及保存人類載體的生活。 根據我多年來的觀察,這位人類載體,雖然有著過多的興趣,但就是沒有一樣是持久的。而導致事件發生的理由,相信是由於人類載體對於前路迷惘而致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人類圖的淵源,從最初把它當作娛樂,到後來在生活低潮中重新發現其深意。我探討了人類圖的基本知識,並深入理解能量中心如何影響生活。我是一個薦骨權威的顯示生產者,並在這過程中學習如何應用這些知識來提升自我覺察與減少溝通障礙。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把廢話都丟進限動裡的缺點是找東西有點難找,沒想到我這個小丑也有語出金句的時候…… ​ ​ 23/12/07 發現我們都在Matrix裡,其實早就到了。華卓斯基姊妹早已紀錄神諭。盯著螢幕裡的幻象與食用機械給予的幻覺別無二異,差別只在於沒有龐大母體把人類當成動力來源……但應該不遠了。 ​ ​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黑貓老師開辦《黑貓老師的創作學院》!將經營自媒體多年的心得以及技巧整理出來,讓想在網路上創作的人可以事半功倍。現在正邀請大家填寫問卷,快來參加!
  透過這些具體化的凝結過程,抽象知識展現了它們通用性運用的潛力與使其得以成為文明環節的永恆性。整個文明的人在種種人造物中得到跨越時空的溝通,我們用相似的方式坐在椅子上、用相似的方式將食物盛進碗盤,千年中人們的思維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同步,人們的種種科學活動最終都要背負同屬於一切人類的文化與願景。
您好,來自別的地方的人類載體。我是人類載體:M的駕駛者。這個部落格的建立理由是記錄、觀察及保存人類載體的生活。 根據我多年來的觀察,這位人類載體,雖然有著過多的興趣,但就是沒有一樣是持久的。而導致事件發生的理由,相信是由於人類載體對於前路迷惘而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