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Reading 《我,為什麼會這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喜歡這些,討厭那些,從生物學、腦科學與心理學解釋我們的喜好、情緒、行為與想法,重啟一趟人類的認識之旅
#Reading65
閱讀時間:2022.10
閱讀媒介:#kobo電子書
作者:Bill Sullivan
書籍來源:股癌書單 https://reurl.cc/D90vxj
出版社:#臉譜
出版時間:2020.6.2初版
ISBN: 3119862358429
#非小說 #科學 #科學與自然 #科普 #科普漫遊
這本書很好看,原本以為是心理學相關的科普而已,沒想到又是探討基因的議題,說明為何DNA可以影響我們人類這麼多行為和表徵,原來這打從一開始就寫好了。但人生如果沒有一丁點變數,又怎麼叫做人生呢?其中探討的科學發展與技術突破,讓我們又更瞭解生而為人的奧妙。
在我開始接觸「飲食」是如何影響人類時,瞭解到越來越多基因相關的根據,與智人物種的發展息息相關,從演化的角度來看,現今人類的行為模式,有很多的眉角與DNA的發展,有相當大的來龍去脈。
#腦腸軸(gut-brain axis)是位於兩個器官之間的管道,這很大的說明:原本的「生物」只要吃飽後,傳宗接代就好了,為何後來開始發展了「大腦」呢?以生物學的角度來解釋,人類因此這麼愛吃高熱量的糖,就是為了存活而已,大腦只是基因序列中的「產品」,很多行為都是大腦騙了身體,我們還是逃脫不了基因原本就決定的事情。
難道都沒有辦法改變嗎?這時「#表觀遺傳學」登場,同樣懷孕的母親,兩者的飲食習慣,會大大影響胎兒往後的身體發展,也就是DNA表現的方式。比喻來說:同一首歌(DNA)由不同人來唱(表觀遺傳學),那麼聽起來的感覺(胎兒的發展)就會不一樣吧。因此科學上,我們越來越能接受基因上的開關,這個觀念了。
後來發現,有過動的開關、有愛冒險的開關、有喝酒會醉的開關、有缺乏自我控制不吃棉花糖的開關、有免疫系統的開關、有易怒的開關,這些開關,就是表觀遺傳學的範疇。因此,孕婦們真的要好好吃東西,尤其是魚、好油、蔬菜等,你的孩子基因先天上的開關程度,會有所差異。
有證明嗎?有的,同樣一批的螞蟻實驗,去影響基因開關程度,可以讓螞蟻的行為從兵蟻改變成工蟻。另外,人類演化出一夫一妻制是為了延長後代的壽命,而壽命延長後,爺爺奶奶又能照顧剛出生孫子孫女,因此提高女性生育的基因,如果這種基因在男性中存在較多,也會讓男性有女性的傾向,其實這也是合理的演化結果,代表物種是有延長壽命的空間。
我自己最有印象的部分是「#羅倫佐的油」,描述腎上腺腦白質病(AdrenoLeukoDystrophy)的疾病,他們在ABCD1基因上有突變,因此無法生產出解決長鏈脂肪酸的酵素,而這些脂肪酸堆積在神經細胞與腦部,造成不可逆的退化,因此故事中的孩子,只能食用短鏈的油,非常辛苦。現今的基因療法,在2017年已經成功治療了ALD的個案,如果沒記錯的話,我好像曾經遇過這樣子的孩子,不禁悲中來。
最後,我對這些生物學上的知識,真的非常有興趣,好多東西都是環環相扣,好有意思,不只在飲食上,對我自己有所改善,我也能從演化上,去看見不同科學家,對現在人類學的貢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87內容數
求學經驗很不愛看書的人,翻開神鵰俠侶就會睡著的人,竟然從2020Q4開始大量閱讀,並且逐步紀錄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鍾明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Reading64 閱讀時間:2022.9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Walter Isaacson 書籍來源:TAAZE讀冊二手書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時間:2011.10 初版 ISBN: 9789862168370 #賈伯斯 #蘋果公司 #傳記 #電腦資訊業 #美國
#Reading63 閱讀時間:2022.9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安納金、葉芳、金律 書籍來源:老婆的書 出版社:#法意 出版時間:2018.3六版 ISBN: 9789869382052 #股票投資 #投資技術 #投資分析
#Reading62 閱讀時間:2022.9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Charles D. Ellis 書籍來源:股癌書單 https://reurl.cc/D90vxj 出版社:#大牌出版 出版時間:2020.11三版 ISBN: 9789863414490 #投資管理 #投資分析
閱讀時間:2022.9.5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Yuval Noah Harari 書籍來源:股癌書單 https://reurl.cc/D90vxj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時間:2021.6.22二版26刷 ISBN: 9789863205449 #世界史
閱讀時間:2022.9.4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 書籍來源:股癌書單 https://reurl.cc/D90vxj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13.7初版 ISBN: 9789862134467 #資訊理論 #預言
閱讀時間:2021.7.30 - 2022.8.25 閱讀媒介:kobo電子書 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 書籍來源:經典好書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11.7.1 ISBN: 3150000000102 #企業與金融 #管理與領導 #管理科學
#Reading64 閱讀時間:2022.9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Walter Isaacson 書籍來源:TAAZE讀冊二手書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時間:2011.10 初版 ISBN: 9789862168370 #賈伯斯 #蘋果公司 #傳記 #電腦資訊業 #美國
#Reading63 閱讀時間:2022.9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安納金、葉芳、金律 書籍來源:老婆的書 出版社:#法意 出版時間:2018.3六版 ISBN: 9789869382052 #股票投資 #投資技術 #投資分析
#Reading62 閱讀時間:2022.9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Charles D. Ellis 書籍來源:股癌書單 https://reurl.cc/D90vxj 出版社:#大牌出版 出版時間:2020.11三版 ISBN: 9789863414490 #投資管理 #投資分析
閱讀時間:2022.9.5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Yuval Noah Harari 書籍來源:股癌書單 https://reurl.cc/D90vxj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時間:2021.6.22二版26刷 ISBN: 9789863205449 #世界史
閱讀時間:2022.9.4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 書籍來源:股癌書單 https://reurl.cc/D90vxj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13.7初版 ISBN: 9789862134467 #資訊理論 #預言
閱讀時間:2021.7.30 - 2022.8.25 閱讀媒介:kobo電子書 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 書籍來源:經典好書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11.7.1 ISBN: 3150000000102 #企業與金融 #管理與領導 #管理科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Thumbnail
大腦演化的因素複雜,慕尼黑大學生物學家珊卓拉·赫爾德斯塔布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飲食的改變。人類約在200多萬年前首次發明石器用於打獵,開始食用肉類,而肉類比漿果或草含有更多熱量。約在80萬年前,人類發明火,比起生食,胃更能夠分解熟食的營養成分;食用熟食獲得足夠的熱量,也因此演化出更大的腦部。
Thumbnail
《我,為什麼會這樣?》...有些失望--我以為能獲得對於生活問題的解決辦法,但作者實際上只是把一堆研究結果堆起來給你看而已。本書的結論可以用一句概括:我們生活中經歷的成功或失敗,不只取決於自身的優異或缺乏,人類的行為和性格,來自於基因、微生物、激素、神經傳導物質和環境等…交互作用。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神經科學與性格之間的關係,人類大腦具備可塑性,受生活經驗、環境影響。激素、基因、環境等對人類性格有影響。縱貫式的研究發現個體思考自己性格,父母教養對性格發展重要。研究指出純真的自己和原本樣子值得被愛。
Thumbnail
食衣住行育樂將食排在首位,可見飲食對人體之重要性。飲食除了影響體態外,更重要的是影響「體質」。大家可能不知道,吃出好的體質,讓你想胖都很難!
Thumbnail
參考書籍:《天生不愛動》,是人類學家從原始人生活的角度來看現代人的運動習慣。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飲食的重要性與正向循環的心得與整理,提到了腸道對情緒、自制力和生產力的影響。同時,文章也提到了如何通過飲食的改變來影響多巴胺等激素的穩定分泌,從而使我們在生活中感到更快樂和更積極。☀️心態轉變:腸道是人類的第二大腦,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自制力與生產力過去以來,我一直沒有正視腸道的真正
Thumbnail
如果我說基因跟迷因正在密謀人類心智與文化的演化,那你大概會覺得我瘋了。 但有人卻抱持著這個觀念並把他寫了一本書,甚至行銷全球,你或許開始有點興趣想了解。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們一直在改造生物,包括我們吃的食物基因。 人類開始操控周遭生物的培育,使用那些生物具有更我們喜愛的特質,減少我們討厭的特質。
Thumbnail
大腦演化的因素複雜,慕尼黑大學生物學家珊卓拉·赫爾德斯塔布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飲食的改變。人類約在200多萬年前首次發明石器用於打獵,開始食用肉類,而肉類比漿果或草含有更多熱量。約在80萬年前,人類發明火,比起生食,胃更能夠分解熟食的營養成分;食用熟食獲得足夠的熱量,也因此演化出更大的腦部。
Thumbnail
《我,為什麼會這樣?》...有些失望--我以為能獲得對於生活問題的解決辦法,但作者實際上只是把一堆研究結果堆起來給你看而已。本書的結論可以用一句概括:我們生活中經歷的成功或失敗,不只取決於自身的優異或缺乏,人類的行為和性格,來自於基因、微生物、激素、神經傳導物質和環境等…交互作用。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神經科學與性格之間的關係,人類大腦具備可塑性,受生活經驗、環境影響。激素、基因、環境等對人類性格有影響。縱貫式的研究發現個體思考自己性格,父母教養對性格發展重要。研究指出純真的自己和原本樣子值得被愛。
Thumbnail
食衣住行育樂將食排在首位,可見飲食對人體之重要性。飲食除了影響體態外,更重要的是影響「體質」。大家可能不知道,吃出好的體質,讓你想胖都很難!
Thumbnail
參考書籍:《天生不愛動》,是人類學家從原始人生活的角度來看現代人的運動習慣。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對飲食的重要性與正向循環的心得與整理,提到了腸道對情緒、自制力和生產力的影響。同時,文章也提到了如何通過飲食的改變來影響多巴胺等激素的穩定分泌,從而使我們在生活中感到更快樂和更積極。☀️心態轉變:腸道是人類的第二大腦,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自制力與生產力過去以來,我一直沒有正視腸道的真正
Thumbnail
如果我說基因跟迷因正在密謀人類心智與文化的演化,那你大概會覺得我瘋了。 但有人卻抱持著這個觀念並把他寫了一本書,甚至行銷全球,你或許開始有點興趣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