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數學而言 生死沒有沒有機率;生是1 ,死是0,則我們的治療是一種期望值。 這個期望值,是人對於生命的希望,是一個百分比。我們預估病情,因為希望大家面對突然的0,不會到手足無措 而是有所預備。
至少,遇到他(A)後,我是這麼想的。
遇到A的那天,是寧靜的深夜;我從值班床上匆匆的奔至病房,預期中只是要放置尿管而已。而他,靜靜的躺在病床上,泛黃的臉和眼白,彷彿優碘擦拭的深度、鼓起的腹部、浮腫的四肢,卻有種難以言喻的安詳。典型的黃疸表徵,代表者病患已走入疾病進程的後期,而旁邊家屬努力掩飾著坐立不安的表情,不知道是不想給病人負面情緒,還是再次害怕有突發狀況打破這寧靜的深夜。
放置的過程沒有異常,畢竟八個小時沒有排出,護理師的擔心是合理的,而我天真的以為,我與他的緣分就走到這邊,便將這件事情拋向腦後。
幾天後,在血液腫瘤科的查房時間,我意外的瞥見了A的名字;然而根據他的檢查結果,他因為晚期的乙狀結腸癌,正走向嚴重的肝衰竭,最近病況急轉直下,而家屬還不願意對病人坦白他的病情。他因為肝功能的關係,食慾極差,白蛋白嚴重不足,近期連翻身的力氣都沒有了。主治醫師的手指以規律的節奏輕輕敲擊著桌面,突然看向學長:「尿管怎放回去了?上週不是正想嘗試移除嗎? 」
「他八個小時沒有尿,護理師call我放回去的。」我小聲回應。
「歐,是嘛? 唉,畢竟也剩最後一段路了。輕鬆一點總是好的,如果……」
看著眼前醫師有些憐憫又無奈的眼神,我愣了一下,但直到進了病房我才知道這段話背後的意義。
我隨著龐大的查房大隊進入病房,而遠處A的女兒早早的就在護理站外候著。他先是舔了舔嘴唇,接著看了看自己的腳,接著像下定決心似的像我們說道:「我們決定安寧,但我不想讓我爸知道他的病。」
對我而言,這句話充滿了矛盾,既尷尬又彆扭。若是要尊重病人的安寧,又要如何在病人不知道自己末期的狀況下,下定這個保守治療的決定呢? 但不知道為甚麼,這位女兒眼神中的乞求讓我心中自以為的正義瞬間軟弱。他的聲音充滿了心碎,身形搖搖欲墜;畢竟下定這種決定,任誰的痛都是極端痛苦的。
醫師先是細心地詢問了一下女兒了一下A的狀況,也詳細的解釋了目前的治療計畫。畢竟是末期病人,要走安寧緩和一定是可行的,不過還是有些治療需要完成。達成共識後,我們一同進入了A的病房。
進入病房前,我預期將會看到一個因長期臥床而痛苦地活著的老人,而也許是我的預設立場,讓我再次看到他的時候,多了一分驚訝。他和我記憶中的一樣,眼神很平靜,嘴角甚至微微上揚,除了明顯的浮腫和黃疸以外,可說是看不見重病而痛苦的痕跡。
A努力的扶著床欄顫抖著嘗試坐起,無奈卻也無力的倒在45度傾斜的床上,輕笑著看著女兒: 「不必害怕,我自己心裡有數。醫師,告訴我吧,我還剩多久時間? 」不知道為甚麼,比起這句話的開朗,我聽到的是一個老父親的逞強;有點僵硬,卻努力著維持著這扮演著一輩子的角色,成為兒女的受護者。
醫師停頓了一下,想必也聽出了一點端倪,不過他的表情絲毫沒有變化。接著慢慢地問病人道: 你,難道不害怕嗎?
A依然僵硬笑著:我害怕阿,我怕我來不及跟愛我的人、跟這個世界說再見。
不知道為甚麼,我彷彿可以看到A心繫身旁眼淚在眼眶打轉的女兒。她偷偷背過頭,默默的,不發一語的聽著。
我看著這對看似堅強的父女,生命遭逢巨變,卻稱職地為彼此扮演著適當的角色。但A看著女兒的背影,緩緩的說道: 「其實我知道很久了,儘管大家都不跟我說。我其實也很羨慕別人,為甚麼當我只想好好的吃飯、睡覺、好好地生活的時候,這些事情卻變成一種奢侈。但我想過了,即便是身體健康的人,不也沒辦法肯定明天會不會車禍,會不會活著嗎? 我想要把我剩下的時間用來好好地跟這個世界說再見…….」
他侃侃的說著,一字一句好像鐵鎚一樣,深深的敲擊著我的心。是阿,醫療不能保證生死,我們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生命的終點是甚麼時候,是甚麼樣的;正因為如此,醫療團隊在每一個狀況都會付出最大的努力,為的,不是延遲死亡,而是讓病人在不該死亡的時候有辦法繼續活著。我們與病人都要盡自己的力量,在他們在生的時候活出圓滿的1,在走向死亡的0時沒有後悔。
離開病房時,我回想起了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所提及的那句話,「死不是以生的對極形式、而是以生的一部分存在著。」在這個瞬間,A的那段話更顯得真實而扎心。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Clerk,人微言輕,但是能將醫院生活的細節盡收眼底。我們還沒長大,我們想法幼稚,我們還等著時間與知識灌溉。但若不是經歷這段時間的洗禮,又如何成為心中夢想的那個白袍天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icky Y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NG甚麼時候不NG
我是一名見習醫師,喜歡把一些小事記錄下來。如果刻在心板,能讓自己不能忘記,那我願意把周圍的這些人事物全部記下,因為那是我的成長之路
NG甚麼時候不NG
我是一名見習醫師,喜歡把一些小事記錄下來。如果刻在心板,能讓自己不能忘記,那我願意把周圍的這些人事物全部記下,因為那是我的成長之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室當值班醫師,有一次我問他,當有海外遊客在急診病危時,病患的第一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他的答案令我感到心酸。 因為,大部分的海外患者,一旦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想要回到家鄉就醫,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 當這個願望無法達成時,他們就會希望家屬可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20240318 今天是父親住進加護病房的第9天了,週一早上最讓人振奮的消息是: 因為生命跡象穩定且所有數值除了腎臟之外其餘都大幅度持續下降,再加上另一名頭號大敵"新冠"已經確定悄然退場,因此將安排心臟超音坡及肺部X光檢驗,待結果出爐後視情況招集其他相關科目醫生進行拔管評估!
Thumbnail
面對生命的轉折與終結,如何以盡孝的方式求安?生死間,人生空寂、愛與苦難難以磨滅。若我們曾經能夠讓他免於死前一場痛,卻因為愛......
Thumbnail
這輩子好像還很長,當人到底值得不值得我真的不知道,但是只要想到醫院裡有著那麼多人飽受身體和心理的疼痛,我就好怕,好想現在就去當一粒灰塵......
Thumbnail
過去半年多來,有三位朋友的父母診斷出癌症。 在一年前他們還行動自如,能吃能睡。他們應該都沒想到,幾個月後人生就要結束了。 所有的人,不論今天年輕年老、健康傷病,明天,只有死亡和未死亡兩種。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住院這3天,同房的「病友」是一位老阿公, 不知道幾歲,也許超過90了吧。 不會動,躺在床上插尿管,吸氧氣。 不過頭腦很清楚,講話中氣十足。 後來聽他和看護的對話,大概知道本來是住在安養中心。 自從跌倒傷到脊椎之後,就不能走路了。 這次好像是因為尿不出來,才來醫院。 阿公整天躺著
Thumbnail
死亡對孩子來說是個模糊的概念。華人父母總是避諱談死亡,用不吉利、你不懂等言詞帶過。若無法迴避時甚至會說他只是去旅行、他只是睡著等委婉說法。但這種談論死亡的觀念對孩子真的好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室當值班醫師,有一次我問他,當有海外遊客在急診病危時,病患的第一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他的答案令我感到心酸。 因為,大部分的海外患者,一旦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想要回到家鄉就醫,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 當這個願望無法達成時,他們就會希望家屬可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20240318 今天是父親住進加護病房的第9天了,週一早上最讓人振奮的消息是: 因為生命跡象穩定且所有數值除了腎臟之外其餘都大幅度持續下降,再加上另一名頭號大敵"新冠"已經確定悄然退場,因此將安排心臟超音坡及肺部X光檢驗,待結果出爐後視情況招集其他相關科目醫生進行拔管評估!
Thumbnail
面對生命的轉折與終結,如何以盡孝的方式求安?生死間,人生空寂、愛與苦難難以磨滅。若我們曾經能夠讓他免於死前一場痛,卻因為愛......
Thumbnail
這輩子好像還很長,當人到底值得不值得我真的不知道,但是只要想到醫院裡有著那麼多人飽受身體和心理的疼痛,我就好怕,好想現在就去當一粒灰塵......
Thumbnail
過去半年多來,有三位朋友的父母診斷出癌症。 在一年前他們還行動自如,能吃能睡。他們應該都沒想到,幾個月後人生就要結束了。 所有的人,不論今天年輕年老、健康傷病,明天,只有死亡和未死亡兩種。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住院這3天,同房的「病友」是一位老阿公, 不知道幾歲,也許超過90了吧。 不會動,躺在床上插尿管,吸氧氣。 不過頭腦很清楚,講話中氣十足。 後來聽他和看護的對話,大概知道本來是住在安養中心。 自從跌倒傷到脊椎之後,就不能走路了。 這次好像是因為尿不出來,才來醫院。 阿公整天躺著
Thumbnail
死亡對孩子來說是個模糊的概念。華人父母總是避諱談死亡,用不吉利、你不懂等言詞帶過。若無法迴避時甚至會說他只是去旅行、他只是睡著等委婉說法。但這種談論死亡的觀念對孩子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