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10多年,再次接手臨終個案
熟悉的眼神、熟悉的死亡氣味、熟悉的家屬焦慮
彌留的空氣裡,是沉重的氣壓
在學生時代接觸安寧療護之後
照護生涯中的總強調
如果人,不懂好好生活,又如何能好好離去?
如果家屬不願意讓個案成為自己,尊重他的想法意願?
那又如何是真的愛他呢?
他是忽然急轉直下的,
家人的焦急及不敢接近(臨終個案)的姿勢
他在床上皮包骨的抱著腹部腫瘤皺眉
他彌留在離去與現世的空間徘徊
他燒燒停停的喃喃自語你也不懂的話語
協助他做安寧療護、淋巴引流、溫水拭浴
播放著他熟悉的日本老歌
看著他不時地微笑沉入回憶中
忙活好些
打開奧修的書
正談到「死亡」,書中提到
有些片刻你會對生活感到厭煩
有些片刻你會想要尋死
然而死亡是一件藝術,你必須學習
厭倦生活不表示內心深處對生活的慾望已消失
也許你厭倦某種特定生活
但不是厭倦【生活本身】
死亡是一扇門而不是結束
每個人都會死,可那死亡不是自願的是被強迫的
你不樂意、抗拒、哭泣、悲嘆、想在身體裡活久點
你害怕,除了黑暗除了終點你看不到其他東西
在那個時候,你是帶著恐懼闔上眼的
這段講的正是這位個案的狀態
他恐懼著死亡
不安徘徊在空氣中
彌留與不捨重壓了空氣
照護中,我時不時的頭暈
看著他苦笑
他笑著說:「你不用擔心」
協助他減緩疼痛
清潔滿滿痰液,補水乾枯的口腔
引導兒子拉近與父親的距離
在一同協助淋巴引流中
他安心地睡了一下
看著原本拉遠距離的兒子
在與父親手把手接觸後
不時的願意坐在父親的面前看著他閒聊
而不是背對著他,壓抑著自身的情緒裝作無事
看著他拿起冰淇淋,輕柔一口口的放入父親口中
看著父親滿意的微笑
這畫面或許在他兒時時,身為病人的父親也曾對他做過
而身為妻子奶奶
不時近來探視,對著阿公柔聲問候
又走向外專注在自己的手邊工作
因為對於面對死亡
總是會感到如此無力
她煩心的說:「他這樣,我的心總不好受」
而你能給的,除了照護的舒適只有陪伴傾聽了。
相信每個生命都會走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不管在生時,還是亡後。
【推薦書單】
1.醫療相關
安寧緩和醫療臨床工作指引 作者:花蓮慈濟醫院安寧病房主任 王英偉醫師
2.靈性、死亡相關
奧修談瑜珈-提升靈魂的科學
人,不會死-知道有靈魂的存在,你會活得不一樣嗎?
作者:東大醫院急診教授 矢作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