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從視野開始》:面對未來,你需要鍛造「世界觀」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會看這本《價值,從視野開始》,是因先前看過同是水野學寫的《品味,從知識開始》,很喜歡這位日本設計大師的想法與理念,所以又買了這本「姊妹作」來拜讀。

這本書並不是單純的工具書,而是本對談集。除了水野學,還找來商業策略大師山口周一同激盪、思辨。巧的是,先前也分享過山口周的《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因此看著兩位大師對談可說十分親切。

以下分 3 部分來介紹這本書。首先會談談為什麼當前的設計,需要擺脫過往的「實用」思維;接下來會分享兩人認為當前設計最需要的概念:創造世界觀;最後則會聊聊如何去培養建構世界觀的能力。

【1. 實用思維的退位】

書中兩人不約而同地說到:現在的品牌設計,必須的擺脫「實用」的思維。

山口說,人們購買商品與服務是為了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在過去物質稀缺的時代,品牌只要解決低層次的基礎需求就能生存。如日本昭和中期的家電與汽車產業之所以能急遽成長,是因為他們能夠解決人們的生理需求(如夏天太熱)或安全需求(如希望安全舒適地移動)。

但在物質過剩的現在,多數基礎需求都已被滿足,過去的「實用」思維面臨極大挑戰。如山口形容的,當前的消費者反而因為太容易找到解方,而陷入一種「答案過多」的冏境。

像書中就提到,各品牌的冰箱功能幾乎一模一樣,單提供實用性難以勝出。甚至多產品過度追求實用,反而變得很無用。山口戲就謔地說,他家中的遙控器按鍵多達六十五個,以後可能會超過一百個,一堆功能根本用不到……

要突破這樣的困境,山口認為必須從生產「實用」的東西,轉向生產有「意義」的事物。水野學進一步指出,這是種從「文明」轉向「文化」的過程。當文明所追求的實用性被過度滿足時,就必須透過文化賦予意義,才能為商品或服務創造新的價值。

一味追求實用已經行不通了

一味追求實用已經行不通了

【2. 設計要能創造世界觀】

好的,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在這物質過剩的時代要拋下實用思維,幫產品、服務創造意義。那具體要怎麼做呢?針對這問題,書中給出一個宏大的答案,也是整本書的主軸:創造世界觀

書中舉了個有趣的例子,在 1987 年蘋果發表的名為「知識領航員」的短片。設想未來電腦將為以何種形式輔助人類:

裡面中提到的網路資料庫、觸控和視訊等應用,這幾十年來都已逐步實現。現在來看,蘋果根本是個大預言家。但山口並不這麼想,他說蘋果所做的並不是預測,而是構想出一個「如果能實現,一定會很美好」的新世界。

也就是說,蘋果並不是去滿足消費者需求,而是創造需求,自己給出問題,再提出解答。如賈伯斯說過的:「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他們就發現,這是我要的東西」。

因此山口認為,在基礎需求多被滿足的現在,比起單純「提出解方的人」,市場更需要像蘋果這樣能「提出問題的人」。這種想像創造就是所謂的「世界觀」,換言之,現在品牌要為消費者設計出願景,也就是上一段所說的「意義」。書中,水野對設計的形容,我覺得可精準總結這樣概念:

設計個功用在於想像尚不存在的未來,並將想法清晰地描繪出來,思考可實現的方法。

因此水野認為,任何產品都要像說故事一樣為他們塑造一個「世界」,並將受眾客群設定成主角,想像他們身在這世界中的樣子。像他就會去想像買產品的人將如何展露笑容,又會如何使用等細節。

書中以他為相鐵拍的網路微電影《100 YEARS TRAIN》為例。影片中全然沒有傳統的「實用」內容(像不必轉車、幾分鐘就能到達○站等),而是專注於傳遞相鐵的世界觀,訴說一個「故事」。

水野笑談這明明是傳遞相鐵能直達市中心的廣告,實用資訊卻出奇地少。但這短片卻獲得極大成功,許多人看完甚至留言說「我愛上相鐵了」、「我想住在相鐵沿線」。顯然比起以理服人,創造「共感」是更有效的模式。

另外水野也提醒,世界觀的營造不能只專注於視覺,單是外觀時尚搶眼並不足以讓消費者買帳。重點是要創造令人嚮往氛圍,建立人們對產品或服務的連結感,產生一種「啊,這就是我需要的東西」的感覺。

你嚮往的世界長什麼樣子呢?

你嚮往的世界長什麼樣子呢?

【3. 世界觀始於生活】

打造「世界觀」聽起來很猛,但也有些遙遠。究竟我們要如何擁有創造世界觀的能力呢?

山口認為所謂世界觀始於知識,也就是說,美好願景的背後需要知識的累積。如他說的:

我們能不能增加自己的知識量,取決於平時看過多少電影、走過多少街道、讀過多少書籍、接觸過多少藝術。

水野進一步說,想增加知識就必須用心在生活中體驗。像他在等新幹線時就會眺望窗外的人家,想像他們的家庭結構。也就是說,不管身在何處,都要留給自己一點「動腦的時間」。

另外,山口也提到很多人因為太想追求正確答案,而拔掉接收有趣事物的天線,陷入所謂實用思維。很喜歡他在書中的這段話:

輸入看似毫無用處、與工作無關的知識,正是以創造故事、創造世界觀的形式輸出自己想法的材料,而且這些知識也可說是形塑品味的材料。

這些想法或可這樣小結。世界觀的型塑始於平時的積累,藉由生活觀察與知識攝取,從微處步步提升視野,才能找到創造價值的可能。

世界觀始於體驗生活

世界觀始於體驗生活

【後記:世界觀?】

讀完這本書馬上思考的是,我的〈姆斯的閱讀空間〉想建構出怎樣的世界觀呢?

在《閱讀的危險》一文中曾提到,閱讀讓我了解自己的無知,因此更願意虛心接受不同的知識可能;同時閱讀讓我明白自己的無力,進而能同理他人。這是我從閱讀得到的珍貴禮物,也是我分享閱讀的初衷。

如此一想,這概念似乎就是我所嚮往的世界觀:一個能接納多元想法,保持開放溝通,同情他者並建立共好的世界。在這社群興盛、知識速食的時代,人們攝取的資訊極度分眾,也更加盲信自己的觀點,造成許多極化對立。而我相信閱讀能幫助人們突破知識同溫層,並讓心慢下來,創造思考、同理的可能。

過去一直對〈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定位有些迷惘,覺得分享的書種很散、不聚焦。但如果從「世界觀」這個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看似混雜無序的書籍分享,似乎都環繞著相同的願景。

寫著寫著覺得這些想法有點托大,畢竟現在的我實在沒什麼影響力(笑)。但這些思考,讓我對〈姆斯的閱讀空間〉的經營方向又更篤實了些。

最後還是很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書。山口和水野在書中分享了很多他們的生命歷練的反芻結晶,並援引許多親身案例,是本思想爆發、理論實務兼備的精采對談。相信每個人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收穫!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姆斯的閱讀空間 IG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3/01/31
分享本身比被認定有沒有意義還來得重要!
Max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31
月光這句話也很有意思呢~
予晞🌸-avatar-img
2023/01/30
最近特別有感悟。重要的不是因為「被認定」自己的東西沒價值,就停止努力,而是也應該去找到同樣喜歡的人,或甚是一群人,然後一起做的更好、一起實踐想看見的未來。從前因為只會把文字發佈在私人帳號,沒有得到回應就會下意識覺得自己寫的東西沒價值,於是乎有點算是放棄寫字的狀態;也譬如我們各自經營的寫作空間,時不時跳出該定位一下自己的想法,但是想一想,又覺得每一次的分享,本就在構築想展現的樣貌。
Max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31
找到一群人真的滿重要的。開始分享閱讀後的確遇到很多有同樣興趣的人,不會覺得自己很奇怪XD。 「每一次的分享,本就在構築想展現的樣貌」喜歡這句話。似乎真的是這樣,或許持續地分享本身就是一種定位的構築。
黃鼎詒-avatar-img
2023/01/30
世界觀來自生活 過多的功能不如一個吸引人使用的亮點
Max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30
確實是這樣呢~~
avatar-img
姆斯的閱讀空間
203會員
258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會想讀這本《一次搞懂標點符號》,當然是為了增強自己寫文章時的標點使用技巧。這本書堪稱台灣標點符號領域的殿堂級經典,作者康文炳是資深的文字工作者,曾在記者與編輯領域打滾多年,現任《財訊》雙週刊資深副總編輯。當初在社群上看到一位追蹤的編輯推薦此書時,就記在心上,讀完果然收穫滿滿。
Thumbnail
2025/04/27
會想讀這本《一次搞懂標點符號》,當然是為了增強自己寫文章時的標點使用技巧。這本書堪稱台灣標點符號領域的殿堂級經典,作者康文炳是資深的文字工作者,曾在記者與編輯領域打滾多年,現任《財訊》雙週刊資深副總編輯。當初在社群上看到一位追蹤的編輯推薦此書時,就記在心上,讀完果然收穫滿滿。
Thumbnail
2025/04/20
在《超預期壽命Ⅰ》中,我們談了醫療3.0的概念並分享了致命的四騎士。在《超預期壽命Ⅱ》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執行戰術的部分。彼得.阿提亞將戰術劃分成四大部分:運動、營養、睡眠與情緒。以下,就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談。
Thumbnail
2025/04/20
在《超預期壽命Ⅰ》中,我們談了醫療3.0的概念並分享了致命的四騎士。在《超預期壽命Ⅱ》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執行戰術的部分。彼得.阿提亞將戰術劃分成四大部分:運動、營養、睡眠與情緒。以下,就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談。
Thumbnail
2025/04/13
《超預期壽命》是我今年「健康主題書單」中的書目之一(詳見 2025 年計畫)。之前看到修修的YB上分享過此書後就一直記在心上,最近總算拜讀完成!如其名,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如何實現「超預期」的壽命,並享受更健康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超預期壽命》是我今年「健康主題書單」中的書目之一(詳見 2025 年計畫)。之前看到修修的YB上分享過此書後就一直記在心上,最近總算拜讀完成!如其名,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如何實現「超預期」的壽命,並享受更健康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創業一段時間以後,期間在執行專案或是公司事務之間遊走,有些東西可以透過閱讀的方式獲取經驗,來構築自己的框架,從而去不斷推敲明白自己的定位以及相信自己建構的事物。 這次閱讀的書籍和創業有關,是日本很有名的蔦屋書店創辦人增田宗昭所著,內容有許多商業經驗的思考與心法。
Thumbnail
創業一段時間以後,期間在執行專案或是公司事務之間遊走,有些東西可以透過閱讀的方式獲取經驗,來構築自己的框架,從而去不斷推敲明白自己的定位以及相信自己建構的事物。 這次閱讀的書籍和創業有關,是日本很有名的蔦屋書店創辦人增田宗昭所著,內容有許多商業經驗的思考與心法。
Thumbnail
最悲傷的事情是你發現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要的樣子,但你不知道你要成為什麼樣子。
Thumbnail
最悲傷的事情是你發現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要的樣子,但你不知道你要成為什麼樣子。
Thumbnail
價值,從視野開始 最近快速翻閱了一本書:「價值,從視野開始」。作者水野學 X山口周 裡面有提到一個產品與馬斯洛的人類五大需求之間的關係的觀念。 馬斯洛將人的行為動機歸納為 5 種,由低層次到高層次分別是 生理(physiological needs)、 安全(safety needs)、 愛與歸屬(
Thumbnail
價值,從視野開始 最近快速翻閱了一本書:「價值,從視野開始」。作者水野學 X山口周 裡面有提到一個產品與馬斯洛的人類五大需求之間的關係的觀念。 馬斯洛將人的行為動機歸納為 5 種,由低層次到高層次分別是 生理(physiological needs)、 安全(safety needs)、 愛與歸屬(
Thumbnail
自由之丘一間藝廊老闆說,外國人買藝術品很有趣,一位住在附近的太太帶著小孩路過,逛了一會兒說:「給我那一幅。」感覺像買菜一樣簡單,那可是一幅要價二三十萬日圓的畫作啊。 可日本人不同了,會全部瀏覽一遍後才開口問:「哪個畫家賣得比較好?」為了避免受騙而謹慎的評估。 山口先生和水野先生認為,這是因為沒有勇氣
Thumbnail
自由之丘一間藝廊老闆說,外國人買藝術品很有趣,一位住在附近的太太帶著小孩路過,逛了一會兒說:「給我那一幅。」感覺像買菜一樣簡單,那可是一幅要價二三十萬日圓的畫作啊。 可日本人不同了,會全部瀏覽一遍後才開口問:「哪個畫家賣得比較好?」為了避免受騙而謹慎的評估。 山口先生和水野先生認為,這是因為沒有勇氣
Thumbnail
會看這本《價值,從視野開始》,是因先前看過同是水野學寫的《品味,從知識開始》,很喜歡這位日本設計大師的想法與理念,所以又買了這本「姊妹作」來拜讀。
Thumbnail
會看這本《價值,從視野開始》,是因先前看過同是水野學寫的《品味,從知識開始》,很喜歡這位日本設計大師的想法與理念,所以又買了這本「姊妹作」來拜讀。
Thumbnail
對於企業或個人來說,找到生存以外的價值,也就是建構屬於自己的願景與核心信仰,創造獨特的視野與世界觀,可說是一種求生戰略。企業要學會用使命感跟理念,賦予品牌靈魂,為其注入思想;人們也要思考「如何對社會有所貢獻」、「如何改變未來」,懷抱這樣的熱忱與希望,便能清楚地勾勒未來,找到前進的方向。
Thumbnail
對於企業或個人來說,找到生存以外的價值,也就是建構屬於自己的願景與核心信仰,創造獨特的視野與世界觀,可說是一種求生戰略。企業要學會用使命感跟理念,賦予品牌靈魂,為其注入思想;人們也要思考「如何對社會有所貢獻」、「如何改變未來」,懷抱這樣的熱忱與希望,便能清楚地勾勒未來,找到前進的方向。
Thumbnail
此書收錄了日本頂尖的創意顧問 水野學,和策略顧問 山口周,這兩人對於企業該何去何從的對談。 談及「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什麼型態的企業或個人,才有辦法適應良好,生存下來。 雙方皆感嘆於現代社會對「實用性」追求的氾濫,認為若要突破這種紅海困境,就得創造出專屬自己世界觀,創造「有意義」的事物,打造能夠
Thumbnail
此書收錄了日本頂尖的創意顧問 水野學,和策略顧問 山口周,這兩人對於企業該何去何從的對談。 談及「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什麼型態的企業或個人,才有辦法適應良好,生存下來。 雙方皆感嘆於現代社會對「實用性」追求的氾濫,認為若要突破這種紅海困境,就得創造出專屬自己世界觀,創造「有意義」的事物,打造能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