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遇到一些聰明學生,都被相同狀況困擾:決定嘗試各種有興趣的活動,卻很快進入自我懷疑的倦怠期。
發生了什麼事?簡而言之,當今的社會文化,鼓勵大家把興趣、職業結合起來,走出自己的獨特風格,並視之為成功人生的主要公式。
但至少在一開始,很容易遇到這類問題:
.我好像沒有興趣可言。
.好像有些喜好,但不知算不算興趣。
.好像有些興趣,但不知能不能長期發展。
如果去問別人該怎麼辦,最常見的答案就是多方嘗試,找到你最有動力的那個。有時還會加上勵志故事,譬如愛迪生一生發明上百種東西,最成功的是電燈,其他的已沒人聽過。
可是我們都知道,可發展的興趣太多,時間心力又有限,最終就是淺嚐即止、感到倦怠。不僅如此,還容易衍生出下列心態:
.我好像越活越回去
.我一直在白費力氣
.我根本就找不到興趣
不過,有些比較幸運,或很早就投入特定領域的人,會在經歷少數嘗試與倦怠後,自然踏入學習的正向循環:
積極嘗試➡放空休養➡投入增長➡解鎖領域➡新的積極嘗試
能否踏入循環,最重要的差別,在於倦怠、休養兩詞所反映的心態。一樣是某種停滯,前者的隱含思維是「這不太適合我做」,後者的隱含思維卻是「我之後會做更好」。
為何有此差別?端看我們如何理解「積極嘗試」。
積極嘗試原則上是好事,這有助於發現自己的個性、動力與哪些領域比較合拍。但若一下子塞入太多新資訊,認知負荷過重的話,休養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譬如我再怎麼喜歡看電影,腦子裡一下塞入一堆不同主題、不同風格的影片,要不疲乏還真的很難。
換個方式說:如果積極嘗試是種特殊法術,放空休養就是大腦充分消化資訊的冷卻時間。如果把這理解為倦怠,其實很可惜。
但我們也必須承認,這類成功公式當中,隱含幾道不好跨過的門檻。
很多人都經歷過嘗試期與休養期,但能不能搜尋到某一興趣來持續投入,並且有成就感與知識積累感,會是第一道門檻。
也就因為如此,喜好和興趣應該有所區分,前者可以是純娛樂,但後者在娛樂之餘,必須能有積累或進展可言。可以是無意識的,也可以是有規劃的。
過了這道門檻,就算乘上了興趣列車。當然若是持續下去,中間可能也會有幾次倦怠或瓶頸,但不至於讓你全盤放棄。
等到知識積累至一定程度後,你會開始注意許多相關的資訊、趨勢或議題,用口語說就是眼界漸開。順此,你常會發現值得研究的、更想投入的東西,我稱此為解鎖領域期。
譬如我看很多電影,為了比較它們的好壞,開始研究怎麼設計對白、怎麼編寫劇本、怎麼打造人設。積累足夠之後,我就可以開始寫影評。
從這裡就會開啟正向循環。多種領域需要你再次積極嘗試,積極嘗試後又需要放空休養,而後決定什麼值得特別投入,再度接近解鎖領域的門檻。
譬如我寫了多篇影評後,主動去比較我和其他影評強在哪裡、弱在哪裡,再看自己應該多學習些什麼。
一次循環要走多久,因人因環境而異。而能走完幾次循環,並於漫長過程中逐步習得、組成一套可用技能,就是第二道門檻。
第一道門檻難在心態,因為若是屢試不過,很容易導致自我懷疑與經常挫敗感。
這也就是為什麼,知名學者如史丹佛大學的杜維克(Carol S. Dweck)教授,會特別強調「成長心態」:
.必能持續學習、改進以獲得成功
.挫折只是一時,它有激勵與警示作用
.能夠掌控技能習得、成果產出的流程
第二道門檻難在刻意練習,因為需要投入多少、磨練多少才能使技能成型,而這技能又能讓你得到多少成果與掌聲,有不確定性在其中。
兩道門檻皆過,才可說是有了興趣與技能相結合,並發展出特色職業的基礎。
這就自然導向第三道門檻:如何變現,也就是把自身技能化為收入,或說找到誰願意為此付費。
從前常常需要雇主才能有收入,但在人人可以是自媒體的今天,最常見的變現方式,就是寫作、教課程或做影片開直播,直接面向願意付費的群眾。
根據一些案例研究,從開始起步到跨過三道門檻,並在某種業界闖出名聲,可能需要上萬小時,或近十年的時間。這數字也因人因環境而異,但已足以表明,成功公式代表的是一種超長期投資。
有點殘酷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本錢,去承擔多次的嘗試與放空,也不是所有投入的長期興趣,最終都能和職業相結合。
能夠做到什麼地步,除了個人的天賦能力,也跟家庭背景、成長環境、遇貴人多還是小人多,脫離不了關係。其中終究有運氣成分。
但我的確相信,即使只過第一道門檻,若能找到這類興趣與共同朋友,人生會更為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