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業與興趣通常都是互補的,像我過去本業從事機械業,很少講話,都在從事手動工作,那時候我的興趣就是研究如何與人溝通以及肢體語言,或是權謀、心理這類的思考領域。
而一些文書類型的辦公室工作者,平時白天都坐在電腦面前,晚上的興趣則會是以健身、慢跑、球類運動的類型較多數。
當然會有人說,她就算白天在辦公室,晚上還是會在電腦前面追劇逛社群動態。
那麼我得好好解釋興趣與休閒的差別。
興趣: 能夠產生價值,也就是解決困難或達成目標的事情
休閒: 時間與金錢放在這件事情上,但不會產出任何幫助
比如一樣看電影,當你看完電影後覺得心滿意足後接著準備上床睡覺,這是休閒。
但你若看完電影後在網路上寫了一篇電影心得發佈出去,有人因此看見你的內容受到啟發產生其他想法,且你每次看完電影都這麼做,那這就是興趣。
當你學習攝影,只為了自己欣賞,這是休閒,若攝影後po到網路社群上,隨著時間經營粉絲越來越多,這就是你的興趣。
你可以從舉例中得知,若是興趣,肯定需要與人、社群做連結,否則大部分都會是休閒。
不過我只會用一種方式看待是不是興趣,就是這件事情你有沒有一個回饋機制來驗證自己有沒有成長?
比如學習溝通,我能不能從不敢看對方眼睛變成我敢看對方眼睛,直到我後來可以自在地跟對方講話,這是我的回饋驗證方式。
很多人報名課程,上完課後就很滿意的下課了,下課也沒有實際操作,反而覺得自己有學習到就開始休息打遊戲看影片。
那麼上課學習是他的休閒,並不是興趣。
而本業,就是興趣經營了一段時間後覺得可以加入商業模式,加入後發現開始賺錢且逐漸超過原本的工作,那麼這份興趣就可以考慮選擇作為自己新的本業。
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
興趣是從你的人生問題延伸出來的事件。
比如我過去不善於溝通表達,甚至連眼睛都不敢對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書本與網路找答案,接著開始練習直到我能夠到現在與人聊天比一般人來的自在。
而這項能力就變成我的技能,要是我本來就隨著生長過程而自然學會與人溝通,我根本不會想要去研究溝通表達這件事情,要我把不會溝通的人教到會,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所以當我解決人生中的重要問題就會得到一項技能,這項技能往往就會是你的興趣,你可以透過這份興趣延伸出更多領域,這是你就有很多選擇。
比如你的困難是減肥,那當你透過實際執行達到成功減肥的效果後,你會對運動、飲食、心理會有些了解。
從這些領域再向外延伸出更多相關技能,比如運動可以是健身,飲食可以是生酮飲食,心理可以是行為心理學。
這裡面會有你感興趣的,要是不感興趣你也不會達成減肥這項成就。
如何知道這興趣可以賺錢?
在創業初期我們常說,一開始先設計最小可行性方法,為的就是不要一開始就投入大量資源在還不曉得能不能成功的事情上,降低失敗風險。
所以我們可以先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知識,進階一點就是設計一套免費課程,若網路上的民眾透過你的課程真的成功減肥,那你就可以開始選擇賣錢做進一步的嘗試。
就如同我目前正在測試自己到底要做什麼主題。
我從一開始的把妹與自我探索兩邊在做考慮,到近期漸漸以自我探索為主,不過我會以男人使命為主題的自我探索內容去製作,把妹仍然會放在裡面,但不會是主要項目。
持續行動才有答案
所有的有效方法,沒有行動就不會展現出它的效果。
我覺得很多人包括我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學了很多卻用的很少。
過去的時代至少你懂了一些知識就可以比別人厲害很多,但這時代知識已經沒那麼值錢,相較之下反而是近一步的行動,你才能夠贏過別人。
因為你懂的知識,別人花幾千塊也能夠和你一樣了解,那你要比別人更優秀,就勢必要做到大部分人知道要做卻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持續行動。
結論
1、開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是挖掘興趣的寶庫。
2、先將興趣經營好,接著開始賺錢,當賺超過生活費後可以考慮要不要轉為本業。
3、能夠使自己與同行競爭的關鍵,在於持續行動、給予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