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貨大街 水彩畫 圖文創作

年貨大街 水彩畫 圖文創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過年前週末開車去年貨大街逛逛,還沒開到迪化街,週邊道路已經開始堵塞。

在車陣中眼角瞄到路旁大樓地下停車場空位數字顯示器從「0」跳到「1」,不假思索立刻緊急右轉進入停車場,好不容易停到那個空出來的車位。

停車場行人出口在街角另一端,一時不知方向,不用打開谷歌導航,只要看人潮往哪邊走,跟著他們走準沒錯。

果然,跟著一大群行人一起行動,過了幾個十字路口之後,就看到一條街人潮洶湧寸步難行,街口上方飄揚著「台北年貨大街 迪化街商圈」字樣橫條紅布。

年貨大街往年曾經去過好幾次,今年其實沒有特別想買什麼東西,然而這個週末午後仍然想去年貨大街看看,也許潛意識裡想去感受一下過年氣氛吧。

過年期間放假十天,親友會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然而過去那種放鞭炮慶祝新年,親友互相走訪拜年的景象早已式微,欠缺過年儀式感,大概只能去年貨大街走走,才能跟市民們集體感受一下年節氣氛。

年貨大街走了逛了吃了買了兩三個小時,回家想把所見所感用水彩畫出來。閉上眼睛腦海浮現印象就只有人、人、人、紅、紅、紅,貫穿其間就是那種亂哄哄人聲鼎沸嘈雜熱鬧的氣氛。

年貨大街 水彩畫  54cm x 39cm 2023

年貨大街 水彩畫 54cm x 39cm 2023

畫水彩畫這幾年,我的畫作大多以靜態風景畫為主,然而這幅年貨大街所要表現的卻是動態熱鬧都市年節街景,這樣的題材我比較陌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我一邊畫一邊嘗試畫出我心中感受,盡情把平常比較少用到的暗紅色、鎘紅色、鎘橙色、洋紅色、粉紅色揮灑在畫面上。各種招牌張貼告示上五花八門的店名和宣傳文字,畫作採用示意的方式表達年貨大街商家類型和他們叫賣的商品。

我以前沒有畫過成千上百人潮畫面,回想在年貨大街隨著人潮緩緩前行,眼目所及不是前面行人後腦勺,就是迎面走來一批批戴口罩的行人。我試著把那種人擠人夾在人陣中行走的感覺用畫筆呈現出來,面貌不用清晰,表情也看不到,如實反映年貨大街擁擠的感受。

今天是農曆年除夕,兔年即將來臨,我來方格子剛滿半年,半年來每天欣賞文友們的創作,還有留言區大家溫暖回應,經常讓我開心感動不已,謝謝你們的分享與支持。

希望這幅年貨大街帶來一點年節氣氛,祝福文友們兔年創作順心,文思泉湧!

avatar-img
文青沙龍
11.6K會員
163內容數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文青」原指喜愛藝術的青年,經由網路流傳,詞義逐漸模糊,成為自嘲用語。既是自嘲,何妨自嘲徹底一點,「熟齡文青」遂於2022年7月誕生。 只要是傳統「文青」喜歡的題材,比如說藝術、文藝、音樂、電影等等,文青沙龍都可能涉獵其間,歡迎舊雨新知加入沙龍,共品文青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青沙龍 的其他內容
某年冬天午後時分,正值紐約大風雪,我敲著鄰居艾倫的房門,到他家喝咖啡聊天。 那年我二十多歲在紐約讀書,和四十歲上下鄰居艾倫巧遇之後相處愉快,很快成為忘年朋友,有空會一起出去吃飯、看電影、參加藝文活動。 我和艾倫居住的老樓有兩種房型:一種是我所住的單間套房,和一般旅館標準房間差不多大;另外一種就是艾倫
在上一篇「雜碎炒飯」文章我描寫了學生時代在紐約結識鄰居艾倫的過程,那次我和艾倫相遇一起吃晚餐之後不久,某個週末我約了艾倫去紐約中國城吃午餐。 我帶艾倫去了一家名叫利口福的粵式粥粉麵茶餐廳,利口福內部空間不大,進門旁邊就是廚房,櫥窗掛著各式燒臘,兩三名廚師忙著切臘味、煮餛飩、下麵條,廚房傳出香噴噴的
我和艾倫第一次碰面,是在紐約一百零六街公寓樓房的電梯𥚃。艾倫是我當年住在這幢樓房的鄰居。 在這幢樓房居住兩年期間,我認識了艾倫和桃樂西兩個人。我在「Crying over you」文章𥚃已經寫過我所認識的桃樂西,這篇想描寫一下我跟艾倫結識的過程。 我在谷歌地圖輸入這幢樓房的地址就看到了它,樓房外
最近天氣寒冷,跟大家分享以前泡溫泉的暖意。 每年冬季,我喜歡去台北附近幾處溫泉泡湯,有時去陽明山或是烏來山區的露天溫泉,一邊享受溫泉一邊享受眼前美景,露天泡湯所帶來的那種幸福感,語言文字很難形容。 如果把泡湯畫成一幅水彩畫,畫面可以傳遞出這份幸福感嗎? 某一年冬天,就在像現在這樣年終期間,我來到日
在我第一次見到桃樂西之前,我先聽到了她的聲音。嚴格來說,我聽到的是她唱歌的聲音。 那年我在紐約讀書,在距離學校步行十分鐘的公寓租到了一間小房間。入住沒有多久就發現房間隔音效果不好,不但樓上走動聲音清晰可聞,隔壁鄰居聲音也可以聽到。 房間臨街窗口傳過來的是幾乎不停歇的音樂聲音,起初我以為是隔壁收音機
夜晚行走在一條窄巷內,空氣瀰漫著菜香和酒味,兩旁盡是各種燈紅酒綠的小餐館、酒吧、卡拉OK店,⋯⋯前面橫著另一條燈火通明的巷道,又可以見到一間間小吃店、酒廊、小商店、⋯⋯。 可能在台北,可能在東京,可能在首爾,亞洲大小城市𥚃都可以找到類似這種巷弄,各自演繹著市井小民的夜生活。 我一直嘗試用水彩畫來
某年冬天午後時分,正值紐約大風雪,我敲著鄰居艾倫的房門,到他家喝咖啡聊天。 那年我二十多歲在紐約讀書,和四十歲上下鄰居艾倫巧遇之後相處愉快,很快成為忘年朋友,有空會一起出去吃飯、看電影、參加藝文活動。 我和艾倫居住的老樓有兩種房型:一種是我所住的單間套房,和一般旅館標準房間差不多大;另外一種就是艾倫
在上一篇「雜碎炒飯」文章我描寫了學生時代在紐約結識鄰居艾倫的過程,那次我和艾倫相遇一起吃晚餐之後不久,某個週末我約了艾倫去紐約中國城吃午餐。 我帶艾倫去了一家名叫利口福的粵式粥粉麵茶餐廳,利口福內部空間不大,進門旁邊就是廚房,櫥窗掛著各式燒臘,兩三名廚師忙著切臘味、煮餛飩、下麵條,廚房傳出香噴噴的
我和艾倫第一次碰面,是在紐約一百零六街公寓樓房的電梯𥚃。艾倫是我當年住在這幢樓房的鄰居。 在這幢樓房居住兩年期間,我認識了艾倫和桃樂西兩個人。我在「Crying over you」文章𥚃已經寫過我所認識的桃樂西,這篇想描寫一下我跟艾倫結識的過程。 我在谷歌地圖輸入這幢樓房的地址就看到了它,樓房外
最近天氣寒冷,跟大家分享以前泡溫泉的暖意。 每年冬季,我喜歡去台北附近幾處溫泉泡湯,有時去陽明山或是烏來山區的露天溫泉,一邊享受溫泉一邊享受眼前美景,露天泡湯所帶來的那種幸福感,語言文字很難形容。 如果把泡湯畫成一幅水彩畫,畫面可以傳遞出這份幸福感嗎? 某一年冬天,就在像現在這樣年終期間,我來到日
在我第一次見到桃樂西之前,我先聽到了她的聲音。嚴格來說,我聽到的是她唱歌的聲音。 那年我在紐約讀書,在距離學校步行十分鐘的公寓租到了一間小房間。入住沒有多久就發現房間隔音效果不好,不但樓上走動聲音清晰可聞,隔壁鄰居聲音也可以聽到。 房間臨街窗口傳過來的是幾乎不停歇的音樂聲音,起初我以為是隔壁收音機
夜晚行走在一條窄巷內,空氣瀰漫著菜香和酒味,兩旁盡是各種燈紅酒綠的小餐館、酒吧、卡拉OK店,⋯⋯前面橫著另一條燈火通明的巷道,又可以見到一間間小吃店、酒廊、小商店、⋯⋯。 可能在台北,可能在東京,可能在首爾,亞洲大小城市𥚃都可以找到類似這種巷弄,各自演繹著市井小民的夜生活。 我一直嘗試用水彩畫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