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藝術家之死》:藝術家的生存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作者:威廉‧德雷西維茲
譯者:游騰緯
年份:2022年
出版社:麥田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對藝術家最好也最壞的時代。雖然這句話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好像是有講沒講的廢話,但透過《藝術家之死》這本書,我們可以確切知道「好」在哪?「壞」在哪?然後對現實多認識一點,把生活過好,也把人生活好,最後再好好看看,什麼叫作「真正的藝術家」?

藝術家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職業,這個職業受到敬重,卻也窮得可以,所以很多藝術家的家庭是富裕的,因為藝術家不是生產者,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打磨,才有辦法創造出一件作品,並不容易維生。但是,當網路世代來臨、創作工具門檻降低之際,人們開始更容易接觸藝術,更容易發表作品,也更容易博得關注。

也因此,「藝術家」成了人人皆能博得的稱號,各式各樣的小眾市場,發掘出不同類型的藝術家,但問題就在於,樹大必有枯枝,濫竽必有充數。一旦門檻降低、曝光機會提高,很多人就能憑藉著「創意」博得關注,並且說自己的作品是「藝術」。但這樣的現象,卻也為真正的藝術家帶來傷害。

不過說到這裡,誰是「真正的藝術家」呢?其實,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因為藝術家需要長時間的訓練、磨練,甚至折磨,他們對自己的作品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就算窮了、苦了,也會因為心靈上的滿足,不願意放棄藝術工作。但相反地,那些一發表作品就自稱「藝術家」的人,就很值得我們觀察與警戒。

這個原因就在於,很多人樂於免費公開自己的作品,發表自己的創作,甚至是每日、每周更新,但當他們自稱是藝術家的時候,這個危害就會擴散到「真正的藝術家」,因為人們很容易不經判斷,用一樣的標準對待專業,於是有不尊重專業,甚至要求免費、低價的問題出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會發現,現在其實有很多的創作者,願意免費幫別人創作,藉以爭取更多的曝光機會,但是這種免費,卻變成藝術家的壓力,因為他們如果不夠低價,就會連基本的報酬都無法拿到。於是,本書作者甚至預測,未來創作者可能還要付費,才有辦法吸引到所謂的讀者、觀眾和聽眾。

雖然這對藝術家的維生來說,絕對是非常不樂觀的現況,但作者也認為,那些真正的藝術家,基本上都是「上癮了」、「壞掉了」,而且極其自律,有著瘋狂的動力,並且擁有大膽的心態面對自我雇用的風險。而這種人格特質的狀態,或許比起在乎錢,還是更在乎創作吧?

所以說到底,藝術家要爭取到基本的權益,很難完全要求市場給予尊重,因為太多願意免費服務的創作者(生產者),也太多根本對金錢缺乏敏感的藝術家,而唯一的解方,反而是要回到藝術家身上,讓藝術家支持藝術家。意思就是,促使藝術家合作組成工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

不管是完全仰賴政府支持、富人支持,或是市場支持,它們最終的結果,都只會是偏向天秤的另外一邊,繼續著不公平的現況,只有回歸藝術家支持藝術家,讓有能力鑑賞的藝術家,願意付費支持另一個藝術家,再輔以其他管道的支持,才是產業能夠運作下去,讓藝術家好好生存下去的長久之計。

除此之外,作者也針對音樂、寫作、電視電影等領域,提出他對藝術家生存現況的觀察和看法,而藝術學校的利弊問題,也同樣是作者非常關注的部分,令我看得心有戚戚,對作者的說法深有同感。

未知生,焉知死?《藝術家之死》看上去是在談論藝術家的「死」,但每一章節都是在談論藝術家該如何「生」。因此,如果你渴望踏入藝術領域,卻又對這塊領域感到徬徨、陌生或好奇的話,這將會是一本非常值得參考的書,值得你看清現實,並且對現實有更多的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影囈語的沙龍
118會員
395內容數
主要更新極短篇小說欄位,但不定期更新個人影評、電視電影編劇寫作技巧、提案技巧、其他電影知識......希望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分享或收藏。
觀影囈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3
《人生4千個禮拜》讓我們看見生命的有限,卻也讓我們從有限中解放,邁向生命的無限,因為我們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我們才能把心力擺在自己珍視的事情上,而不只是滿足虛無的安全感和他人的期待。我們或許比時間長河上的一粒沙還要小,但這代表沒人在乎我們一定要活成什麼樣子,這絕對是最幸運的事情了。
Thumbnail
2023/12/13
《人生4千個禮拜》讓我們看見生命的有限,卻也讓我們從有限中解放,邁向生命的無限,因為我們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我們才能把心力擺在自己珍視的事情上,而不只是滿足虛無的安全感和他人的期待。我們或許比時間長河上的一粒沙還要小,但這代表沒人在乎我們一定要活成什麼樣子,這絕對是最幸運的事情了。
Thumbnail
2022/10/25
當今我們的教育鼓勵年輕人追求「夢想」,同時致力於創造「選擇」的自由,讓年輕人可以像填大學志願一樣,為迷茫的人生藍圖制定「遠大」的目標;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充滿善意的舉止,反而令「夢想」二字聽來充滿壓迫。這樣弔詭的現象,在作者高部大問的這本《夢想勒索》被尖銳地提點出來。
Thumbnail
2022/10/25
當今我們的教育鼓勵年輕人追求「夢想」,同時致力於創造「選擇」的自由,讓年輕人可以像填大學志願一樣,為迷茫的人生藍圖制定「遠大」的目標;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充滿善意的舉止,反而令「夢想」二字聽來充滿壓迫。這樣弔詭的現象,在作者高部大問的這本《夢想勒索》被尖銳地提點出來。
Thumbnail
2022/05/17
若論經典臺灣鬼魂形象,「女鬼」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存在,像是林投姐、椅仔姑、女鬼橋等,都是耳熟能詳的臺灣女鬼傳說。這本《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以臺灣歷史背景、性別權力、場景意象等層面,簡明分析女鬼的形象內涵,頗具文化價值,也很適合喜歡恐怖題材者閱讀,理解鬼魂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2022/05/17
若論經典臺灣鬼魂形象,「女鬼」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存在,像是林投姐、椅仔姑、女鬼橋等,都是耳熟能詳的臺灣女鬼傳說。這本《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以臺灣歷史背景、性別權力、場景意象等層面,簡明分析女鬼的形象內涵,頗具文化價值,也很適合喜歡恐怖題材者閱讀,理解鬼魂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作者:肯特.內伯恩》《譯者:実瑠茜》 〔推薦理由〕 在自媒體當道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創作者,這條道路看似光鮮亮麗,甚至獲得金錢與名聲,但其背後的心理壓力,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支持你繼續完成的動力,正是那無法用任何言語與價格衡量的成就感,而這本書,作者用真摯的文字,告訴你,每位藝術家,都面臨過相
Thumbnail
《作者:肯特.內伯恩》《譯者:実瑠茜》 〔推薦理由〕 在自媒體當道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創作者,這條道路看似光鮮亮麗,甚至獲得金錢與名聲,但其背後的心理壓力,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支持你繼續完成的動力,正是那無法用任何言語與價格衡量的成就感,而這本書,作者用真摯的文字,告訴你,每位藝術家,都面臨過相
Thumbnail
看了這本書後反而對裡面;藝術家的守則跟體悟身有同感就先寫這篇長達3,000字的心得文章。 雖然本書主要闡述的對象是藝術家,但身為文字創作者覺得裡面的內容也非常受用,是值得所有創作者所一起閱讀的好書!
Thumbnail
看了這本書後反而對裡面;藝術家的守則跟體悟身有同感就先寫這篇長達3,000字的心得文章。 雖然本書主要闡述的對象是藝術家,但身為文字創作者覺得裡面的內容也非常受用,是值得所有創作者所一起閱讀的好書!
Thumbnail
未知生,焉知死?《藝術家之死》看上去是在談論藝術家的「死」,但每一章節都是在談論藝術家該如何「生」。因此,如果你渴望踏入藝術領域,卻又對這塊領域感到徬徨、陌生或好奇的話,這將會是一本非常值得參考的書,值得你看清現實,並且對現實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未知生,焉知死?《藝術家之死》看上去是在談論藝術家的「死」,但每一章節都是在談論藝術家該如何「生」。因此,如果你渴望踏入藝術領域,卻又對這塊領域感到徬徨、陌生或好奇的話,這將會是一本非常值得參考的書,值得你看清現實,並且對現實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藝術以書寫自我包裝,藝術創作的元素可以包含書寫在內,也可以是為了回應書寫而作。但無論如何,不管是發表在報章雜誌、部落格與同人誌、新聞稿或學術專刊上,藝術都提供了一個寫作的機會。
Thumbnail
藝術以書寫自我包裝,藝術創作的元素可以包含書寫在內,也可以是為了回應書寫而作。但無論如何,不管是發表在報章雜誌、部落格與同人誌、新聞稿或學術專刊上,藝術都提供了一個寫作的機會。
Thumbnail
★藝術投資沒有錯,但「藝術」一定在「投資」之前,為了投資買藝術品,將只能永遠被藝術擋在門外。
Thumbnail
★藝術投資沒有錯,但「藝術」一定在「投資」之前,為了投資買藝術品,將只能永遠被藝術擋在門外。
Thumbnail
死靈法師復活死去的人類,使其動作;等時間一到,便重新化為碎肉。 藝術家復活死去的藝術,使其動作;等時間一到,便重新塵封於藝術史之中。
Thumbnail
死靈法師復活死去的人類,使其動作;等時間一到,便重新化為碎肉。 藝術家復活死去的藝術,使其動作;等時間一到,便重新塵封於藝術史之中。
Thumbnail
俗話說:「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但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供需市場,單單只有一技在身,恐不敷使用。可以思考以原有的一技之長為基礎,再衍生出第二專長,甚至第三專長。讓自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行,有著三頭六臂的超級執行力也罷,就是要殺出一條血路,或許你就是一個被本業耽誤的斜槓超人。
Thumbnail
俗話說:「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但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供需市場,單單只有一技在身,恐不敷使用。可以思考以原有的一技之長為基礎,再衍生出第二專長,甚至第三專長。讓自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行,有著三頭六臂的超級執行力也罷,就是要殺出一條血路,或許你就是一個被本業耽誤的斜槓超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