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令人戰慄的父權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作者:陳秀華
年份:2018年
國籍:臺灣

若論經典臺灣鬼魂形象,「女鬼」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存在,像是林投姐、椅仔姑、女鬼橋等,都是耳熟能詳的臺灣女鬼傳說。這本《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以臺灣歷史背景、性別權力、場景意象等層面,簡明分析女鬼的形象內涵,頗具文化價值,也很適合喜歡恐怖題材者閱讀,理解鬼魂存在的意義。以下會先粗略整理本書有趣的重點,再輔以我的閱後心得。


書摘

由於臺灣社會承接中國的父權體制、文化習俗,並且具備移墾社會的特點,臺灣女性多半在社會上屬於弱勢群體,尤其當年許多單身男子從中國遠渡來台討生活,卻對臺灣女性抱持玩弄態度,讓女性遭到拋棄之後,才發現自己成為男性的洩慾對象,失去自主性。而進展到定居社會後,女性更是受到封建制度、重男輕女等觀念戕害,從幼年到中老年都可能受到家庭或社會迫害,導致女性必須變成鬼,才有機會借助超自然力量對抗這些不公。

這些女鬼傳聞的誕生,多半是顯示女性遭到父權欺辱後的反抗行動,但也有些是渴望獲得父權制度接納(如進入夫家家族宗祀),同時作者認為,女鬼之所以經常是厲鬼形象,其實是因為男性常將女性與瘋狂、鬼魅、偏執等負面特質結合,使得父權社會更能正當地「厭女」,同時將女鬼賤斥為理性權力中心的邊緣位置。

儘管如此,這些女鬼的成因或身份,依然能看出父權體制的不公之處,除了女性需要承擔丈夫、孩子、家務等多方壓力,冒著遭到男性欺辱、拋棄的不公對待之外,婆媳關係、姑嫂關係、同儕關係等女人為難女人的情境更是屢見不鮮,讓臺灣女鬼成為看見臺灣父權社會之弊病的重要縮影。

  • 女鬼成因
  1. 自殺:遭到男性背叛而自殺。ex.林投姐、玉環記
  2. 他殺:遭到男性凌辱性侵之後殺害。ex.母豬記、女鬼占廟
  3. 意外死:虐待致死或交通意外。ex.椅仔姑、道路靈異傳聞
  4. 絕祀:超自然力量反抗父權體制。ex.民雄鬼屋
  • 女鬼身份
  1. 幼女:因為「重男輕女」觀念而遭到放棄的女孩。ex.澎湖七美人塚、椅仔姑
  2. 閨女:沒有出嫁的封建體制女性。ex.冥婚
  3. 婦女:受到夫家虐待的女性。ex.鬼報仇
  • 遇女鬼情節
  1. 觀落陰:藉由靈媒引導而進入陰府和亡者相會。ex.椅仔姑
  2. 報恩:生者幫助申冤、安葬、立廟、完成願望等。
  3. 報仇:遭虐、遭殺、遭背叛之後,彌補人世的不平。ex.周成過台灣
  4. 求助:意外逝世或以死明志之後,仍仰賴活人幫助。ex.十八姑娘廟
  5. 借屍還魂:亡者壽命未盡,經過神的應允,將其魂魄進入到陽間壽命快盡的人身上。ex.朱秀華
  6. 捉交替:趕投胎或心有不甘,找人替死化解心中怨氣。
  • 遇女鬼地點
  1. 後花園:男女交歡或短暫欺凌之處,經常成為社會壓抑的慾望流動與實現的地點。ex.民雄鬼屋
  2. 水/井:自殺或意外死之地點,經常有捉交替。
  3. 山/林:自殺或意外、迷路之地點,樹影也容易引人誤會。ex.林投姐
  4. 校園:課業或感情壓力而自殺。ex.宮燈姐姐
  5. 隧道:施工意外或貫穿墳場下方,幽暗空間也引人恐懼。ex.辛亥隧道
  6. 夢境:古人視夢境為生魂離開形體的離魂現象,或鬼魂可以透過夢境與生人相會。

個人感想時間:

對我來說,連結臺灣女鬼跟父權社會之間的關係,並非多麼獨到新鮮的見解,但是作者考量到臺灣移墾社會的背景,將當時男女情感的不確定性、不安全感點出,並且對於男性始亂終棄的感情觀予以批評,強調愛情關係的忠貞與信任之重要性,確實很契合封建制度底下的女性不平衡心理。於是,當女鬼故事推進到定居社會時,女性面對封建制度,不但仍沒有獲得忠貞的愛情,反而還要額外承受父權社會的重男輕女觀念,實在是無處可以宣洩怨恨,難怪女性不是以死脫離地獄般的生活,就是死於地獄般的生活。

詭異的是,故事裡的這些女性變成鬼之後,如果不是用極其恐怖的方式報仇成功,就是要受到男性生者的救贖或勸說升天離去,這似乎是想藉著女鬼的瘋狂恐嚇男性生者,也宣揚女性死後仍須男性拯救的見解。但是,當這些女鬼被套進既定的公式化情節或臉譜化性格時,女性生者真的能夠獲得應有的尊重嗎?作者藉著整理這些女鬼故事與背景,希望祂們的事蹟能夠受到世人同情與憐憫,讓我不禁懷疑女鬼們的恐怖或悲慘傳聞,其實多少也是當時女性唯一能夠伸冤的方式,畢竟引起畏懼或同情的情感,才能分別讓男性跟女性直覺地察覺自身處境,進而反思自我命運。因此,比起讓人們開始懂得尊重女性,女鬼故事更傾向勸誡人們應當維護封建制度,遵循符合傳統美德的紀律。

稍嫌可惜的是,由於本書是作者以碩士論文為基礎撰寫而成,有不少討論焦點或舉例故事反覆出現,讓閱讀過程有種論點推遲不前的感覺,論述焦點也似乎過於集中在稍嫌粗淺的性別觀念上。如果能夠就繼續細分女鬼故事的背景、補充現代女鬼故事、加強性別議題深度,並且整理故事年代的相對關係,讀者應當更能看見臺灣女鬼與整個社會變遷的關聯,而臺灣女鬼的意象,也就有更多可解讀的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影囈語的沙龍
119會員
403內容數
主要更新極短篇小說欄位,但不定期更新個人影評、電視電影編劇寫作技巧、提案技巧、其他電影知識......希望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分享或收藏。
觀影囈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3
《人生4千個禮拜》讓我們看見生命的有限,卻也讓我們從有限中解放,邁向生命的無限,因為我們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我們才能把心力擺在自己珍視的事情上,而不只是滿足虛無的安全感和他人的期待。我們或許比時間長河上的一粒沙還要小,但這代表沒人在乎我們一定要活成什麼樣子,這絕對是最幸運的事情了。
Thumbnail
2023/12/13
《人生4千個禮拜》讓我們看見生命的有限,卻也讓我們從有限中解放,邁向生命的無限,因為我們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我們才能把心力擺在自己珍視的事情上,而不只是滿足虛無的安全感和他人的期待。我們或許比時間長河上的一粒沙還要小,但這代表沒人在乎我們一定要活成什麼樣子,這絕對是最幸運的事情了。
Thumbnail
2023/01/20
未知生,焉知死?《藝術家之死》看上去是在談論藝術家的「死」,但每一章節都是在談論藝術家該如何「生」。因此,如果你渴望踏入藝術領域,卻又對這塊領域感到徬徨、陌生或好奇的話,這將會是一本非常值得參考的書,值得你看清現實,並且對現實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2023/01/20
未知生,焉知死?《藝術家之死》看上去是在談論藝術家的「死」,但每一章節都是在談論藝術家該如何「生」。因此,如果你渴望踏入藝術領域,卻又對這塊領域感到徬徨、陌生或好奇的話,這將會是一本非常值得參考的書,值得你看清現實,並且對現實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2022/10/25
當今我們的教育鼓勵年輕人追求「夢想」,同時致力於創造「選擇」的自由,讓年輕人可以像填大學志願一樣,為迷茫的人生藍圖制定「遠大」的目標;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充滿善意的舉止,反而令「夢想」二字聽來充滿壓迫。這樣弔詭的現象,在作者高部大問的這本《夢想勒索》被尖銳地提點出來。
Thumbnail
2022/10/25
當今我們的教育鼓勵年輕人追求「夢想」,同時致力於創造「選擇」的自由,讓年輕人可以像填大學志願一樣,為迷茫的人生藍圖制定「遠大」的目標;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充滿善意的舉止,反而令「夢想」二字聽來充滿壓迫。這樣弔詭的現象,在作者高部大問的這本《夢想勒索》被尖銳地提點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華西街,一個世紀多以來,不斷有女子成為娼妓,她們有些並非自願,有的被騙、有的被拐、有的被賣,又或者被情勢逼得走投無路,落入了性產業的深淵。 弱勢貧窮的女性,往往被情勢所迫,捲入了人蛇集團。無法脫身的她們,最後只能成為其中一員。性產業的封閉性,與社會的眼光,往往使她們更加無助,連自己都不再接納自己。
Thumbnail
華西街,一個世紀多以來,不斷有女子成為娼妓,她們有些並非自願,有的被騙、有的被拐、有的被賣,又或者被情勢逼得走投無路,落入了性產業的深淵。 弱勢貧窮的女性,往往被情勢所迫,捲入了人蛇集團。無法脫身的她們,最後只能成為其中一員。性產業的封閉性,與社會的眼光,往往使她們更加無助,連自己都不再接納自己。
Thumbnail
若論經典臺灣鬼魂形象,「女鬼」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存在,像是林投姐、椅仔姑、女鬼橋等,都是耳熟能詳的臺灣女鬼傳說。這本《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以臺灣歷史背景、性別權力、場景意象等層面,簡明分析女鬼的形象內涵,頗具文化價值,也很適合喜歡恐怖題材者閱讀,理解鬼魂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若論經典臺灣鬼魂形象,「女鬼」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存在,像是林投姐、椅仔姑、女鬼橋等,都是耳熟能詳的臺灣女鬼傳說。這本《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以臺灣歷史背景、性別權力、場景意象等層面,簡明分析女鬼的形象內涵,頗具文化價值,也很適合喜歡恐怖題材者閱讀,理解鬼魂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在觀念裡,在以前女生就是在做家事與一些雜七雜八的事務,直到現在還是有些父母需要幫手時,還是習慣叫女兒或者是媳婦幫忙,即便是在粗重或許也都是會叫他們用一下,這時的丈夫或兄弟們通常都在沙發上看電視或玩手機都是有可能的,但為甚麼會變成這樣呢 ?
Thumbnail
在觀念裡,在以前女生就是在做家事與一些雜七雜八的事務,直到現在還是有些父母需要幫手時,還是習慣叫女兒或者是媳婦幫忙,即便是在粗重或許也都是會叫他們用一下,這時的丈夫或兄弟們通常都在沙發上看電視或玩手機都是有可能的,但為甚麼會變成這樣呢 ?
Thumbnail
厭女的定義是除了憎恨、嫌惡女姓的態度之外,也形成男性將女性當成客體的一套機制。 本書要強調的是,厭女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更根深柢固,厭女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自我、關係與社會網路之中。 這就是為什麼可以透過看這本書瞭解這個世界在厭女情緒的蔓延下,將世界形塑成什麼樣子。
Thumbnail
厭女的定義是除了憎恨、嫌惡女姓的態度之外,也形成男性將女性當成客體的一套機制。 本書要強調的是,厭女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更根深柢固,厭女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自我、關係與社會網路之中。 這就是為什麼可以透過看這本書瞭解這個世界在厭女情緒的蔓延下,將世界形塑成什麼樣子。
Thumbnail
跟老李聊到休閒活動就是看閒書,這不就是放了一天假的成果,翻完一本閒書了嗎?看一本不夠還可以看兩本。老實說像這樣的書還不特別是自己的菜,就當作小品翻翻,雞湯味重的地方跳過這樣。作者都說是鬼故事了還有雞湯味?有的,不那麼濃而已。 鬼故事主要是來自對女性的歧視,一個從小到大發生在身邊的歧視。這些歧視有時基
Thumbnail
跟老李聊到休閒活動就是看閒書,這不就是放了一天假的成果,翻完一本閒書了嗎?看一本不夠還可以看兩本。老實說像這樣的書還不特別是自己的菜,就當作小品翻翻,雞湯味重的地方跳過這樣。作者都說是鬼故事了還有雞湯味?有的,不那麼濃而已。 鬼故事主要是來自對女性的歧視,一個從小到大發生在身邊的歧視。這些歧視有時基
Thumbnail
真的有鬼嗎?   在開始說《鬼地方》前,我想先說說,近期察覺到了某些東西。近年來華文創作越來越蓬勃了,純文學的部份相比以往,似乎也多了更多台味了。應該說除了情感——那種與台灣社會的文化連結性更加突顯了出來⋯⋯
Thumbnail
真的有鬼嗎?   在開始說《鬼地方》前,我想先說說,近期察覺到了某些東西。近年來華文創作越來越蓬勃了,純文學的部份相比以往,似乎也多了更多台味了。應該說除了情感——那種與台灣社會的文化連結性更加突顯了出來⋯⋯
Thumbnail
我不是說穿得少活該被強姦,只是勸女生不要穿太少,避免引發男性的性欲。 我不是說女生不能晚歸,只是晚上很危險,妳應該早點回家。 妳有行動的自由,但自由很危險,所以要小心一點。
Thumbnail
我不是說穿得少活該被強姦,只是勸女生不要穿太少,避免引發男性的性欲。 我不是說女生不能晚歸,只是晚上很危險,妳應該早點回家。 妳有行動的自由,但自由很危險,所以要小心一點。
Thumbnail
2020年7月,新北市衛生局一名女職員輕生,牽扯出職場性霸凌及婚外情等風波。包含嫌疑人出面喊冤(說是兩情相悅)、原配控訴死者逼宮,甚至是衛生局長以「保護」之名約談被害人,所有的細節都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然而,所有逼著死者走上絕路的因素背後,或許只有兩個字,「厭女」。
Thumbnail
2020年7月,新北市衛生局一名女職員輕生,牽扯出職場性霸凌及婚外情等風波。包含嫌疑人出面喊冤(說是兩情相悅)、原配控訴死者逼宮,甚至是衛生局長以「保護」之名約談被害人,所有的細節都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然而,所有逼著死者走上絕路的因素背後,或許只有兩個字,「厭女」。
Thumbnail
不敢相信連續兩天看到兩則嚴重的虐童新聞,一個是被繼父虐待、一個是被姨丈虐待,被姨丈虐待的女童已經死亡,並且有肛裂,明顯被性侵。  令我不敢相信的是在現在的台灣竟然常常可以看到虐童的新聞,我不知道是要怪政府不重視兒童福利、還是怪鄰居跟路人不願意多管閒事,還是要怪台灣教育還在推崇打罵教育。  
Thumbnail
不敢相信連續兩天看到兩則嚴重的虐童新聞,一個是被繼父虐待、一個是被姨丈虐待,被姨丈虐待的女童已經死亡,並且有肛裂,明顯被性侵。  令我不敢相信的是在現在的台灣竟然常常可以看到虐童的新聞,我不知道是要怪政府不重視兒童福利、還是怪鄰居跟路人不願意多管閒事,還是要怪台灣教育還在推崇打罵教育。  
Thumbnail
硬要胡來的寫作
Thumbnail
硬要胡來的寫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