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張羅,化傳統成日常 ──美食作家韓良憶的年菜滋味

2023/01/19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美食作家韓良憶是家中大廚,逢年必出手張羅,擔起操辦年夜飯的重責大任。她曾居住國外,也將西式的料理方法融入手藝,像是烏魚子做義大利麵、白斬雞加上蔬菜焗烤……各種新奇翻轉絕對能豐富你的過年餐桌,並與《新北市文化》季刊的讀者分享春節期間小食,薺菜、十香菜簡單上桌就是好味道。
作者:韓良憶‧文圖提供=皇冠出版社
(原文收錄在2022 年6 月皇冠出版的《家常好日子》,感謝皇冠出版社鼎力協助,同意轉載於《新北市文化》季刊第46期|新北的年菜滋味。)
回臺定居轉眼進入第八個農曆新年了。還住荷蘭時,生活周遭沒有一絲過年氣氛,每逢除夕,我除了早上插上一瓶報春的水仙花,晚間多炒兩道中式菜餚,並算好時差打越洋電話向父親請安拜年外,其他的過年儀式都省略,連春聯也不掛,對我和洋夫婿而言,春節不過是平常日子而已。
回臺以後可不然了,雖然如今禮俗已不像古老時代那麼講究或繁瑣,但是不論在商業上或傳統上,農曆新年都還是最重要的節日,除夕祭祖、敬神和圍爐守歲的習俗猶存,各種年俗的宗族與文化意涵也尚未消失。說不清從哪一天開始,服飾店和百貨公司簡直像說好了似的,開始咚嚨嚨嗆地播放賀年歌曲,傳統市場則紛紛擺出各色糖果和中式糕餅,接著下來又有一天,熱鬧的街邊或傳統市場裡,出現專賣春聯和紅包的攤位,大紅描金,俗豔而喜氣,張揚地宣告春節來了。

傳承團圓的滋味

我呢,在春節氣氛的感染下,自返臺後也開始「過年」了,更擔起操辦年夜飯的責任,每年大年除夕多則八人,少則五人會來我家吃團圓飯,我多半在過年前半個月就備好臘肉、香腸或醉蝦、醬鴨等可以冷凍的年菜,並提早一週左右到大賣場、超市和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辦點南北乾貨,除夕當天和之前兩天,更是天天一早至傳統市場報到,採買新鮮土雞、鮮魚和青蔬等生鮮材料。
從小年夜當天起,我有整整兩天,不是忙著買菜,就是埋頭燒菜。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哪裡可以不擺上一大桌菜呢?這一桌的大火快炒、細火慢燉與湯湯水水,著實琳瑯滿目,桌邊的人看得也吃得眉開眼笑,卻累煞了下廚的人,也就是我。
於是,每一年的大年初一,我早上起床,一邊喝著也是自己煮的蓮子湯,一邊發誓,這是最後一次一手包辦年夜飯了,來年要麼去外頭的餐廳或大飯店圍爐,要不都靠外帶,自己就炒一大鍋十香菜,大年三十晚頂多再乾煎一條魚得了。「而且,韓良憶,有件事你一定要記得,」我告誡自己,「年夜飯必須少準備幾道菜,不要每次都是一大桌,搞得剩菜一堆,冰箱都塞不下。」
話說如此,每年一過元旦,我卻又開始心軟(或反過來,是下廚的意志又堅定了),想說大年除夕團圓吃家傳美食的傳統,怎能在我這裡斷掉?就這樣,我年年在春節前忙著烹煮豐盛的年菜,春節期間又致力於解決剩菜和用不掉的食材,如此周而復始,漸漸也琢磨出將多餘年菜變為新菜色的心得。

新春剩菜變洋食

我打發春節剩菜有一大原則,既然要變,就變得徹底一點,最好能將之改頭換面,由根做起,索性打破烹飪中菜的思維,利用西式手法來重製這些菜餚或食材。當然我得承認,這和我的丈夫是歐洲人也有關係。這位先生雖也愛吃中國菜,可是如果天天吃,他的洋胃口可受不了。
且讓我透過兩菜一點心,以實例來說明我的春節剩食變洋食的方法。
先以臺式餐桌上過年常有烏魚子為例,一旦煎或烤過並切成片,下一頓再加熱吃,魚子油潤不再,美味大減,一般會想到的,常是拿來炒飯,我則喜歡將之切成小粒或磨成粉狀,加橄欖油、蒜頭,拌義大利麵,最後加一小撮青蒜絲點綴兼提味。這做法可不是我異想天開,愛吃烏魚子的原就不限臺灣人,西西里、薩丁尼亞、威尼斯、普羅旺斯和希臘等地中海沿岸地區的老饕,也都嗜食此味,各自都有用烏魚子製作的當地特色菜。我自己頭一回吃到烏魚子麵,就是在水都威尼斯。
有了澱粉主食,再是一道主菜。臺灣人家拜拜的全雞,一頓年夜飯吃不完,隔一兩頓不是原樣白斬上桌,就是拿去加蔥薑蒜和醬油煮一煮,或許不難吃,但明顯就是剩食。我呢,會將雞肉加上洋蔥、甜椒和鴻喜菇等耐烤的蔬菜,還有罐頭濃湯和起司絲,來做焗烤菜,包準大夥吃不出來這是在打發剩菜。此菜的做法得自美國飲食文學家M. F. K. 費雪的啟發,原食譜收於其大作《如何煮狼》,用的不是雞肉,而是魚罐頭。同理。因「年年有餘」而刻意留下的零星魚肉,或吃剩的白切肉乃至滷牛肉等,也是烤製此菜的好食材。
接著,該吃甜點了。過年少不了得有年糕,是甜粿也好,紅豆粿也好,一般不是蒸、煎就是蘸麵糊炸,多吃兩回真的很膩。我看到朋友拿春捲皮包裹年糕油炸,十分別致,從而得到靈感,遂買來市售的冷凍酥皮,稍解凍後,將小塊的年糕當成內餡,包裹成小枕頭形狀,入烤箱烤至金黃香酥,非常討喜,小朋友尤其愛吃。
除夕過去了,家裡的冰箱和冷凍庫是否塞滿了剩菜?一再加熱也不是辦法,何不換換口味,利用剩菜來做西菜吧。
吃薺迎春祈平安
農曆年前,蘇珊通知我,有薺菜到貨。蘇珊在青田街上開了一家熟食舖兼食堂,叫「五方食藏」,那裡除了有既可外帶又歡迎內用的餐點外,最特別的是,每逢週末店門口還擺出有機市集,專賣小農農產。
一聽到有薺菜,我可開心了,那是春天才有的滋味,春節期間能吃上幾口,單是想起來就美滋滋,我哪能不連奔帶跑,趕緊去取菜,生怕去晚了,給別人買走。到了市集一瞧,攤上並無薺菜蹤影,原來是貼心的老闆娘早就收好一大袋,沒人可以跟我搶。
一回到家便忙著整理這菜葉,留一小部分用報紙包好,收進冰箱蔬果櫃,留待數日後食用。其他的一株株分好,在水龍頭下沖洗──薺菜貼地而生,葉上和根部難免殘留著土,需仔細沖乾淨。洗好的菜稍晾乾,備用;燒一大鍋開水,加鹽。薺菜分批入鍋,汆燙後過冷水,瀝去多餘水分,揀起幾株成一小把,稍擰乾後繞成一團,如此一燙一擰一繞,大半包起碼一斤半的薺菜僅得三團,這些要收進密封袋中凍起來,兩口之家一次用一團,加上尚未燙煮的,足夠吃上四回,大大解饞了。我要拿來包餃子、炒蛋、炒豆乾肉絲,還有薺菜羹。
如此珍之惜之,實在是因為此菜乃溫帶植物,在亞熱帶的臺灣太難得,從前只有野生的,一年中也就只有天氣稍涼的冬末至春季才有。我手中的這幾團則是人工栽培,聽蘇珊說,是她特別拜託農友種的。薺菜並不難種,但是由於懂得烹調的人不多,買的人少,對農民而言,種薺菜划不來。
當前這時分正是野薺菜生長的季節,走在田野、綠地、溪畔乃至溝邊或路旁,眼尖一點的話,都可能找到薺菜的蹤影。其生長形狀和葉片都像縮小版的蒲公英,最明顯的區別在於花:蒲公英花為亮黃色,果實一蓬蓬的,似絨球;薺菜則叢生而出粉白色小花,纖細可愛。只可惜薺菜一開花,葉片就太老了,不好吃。
華人食薺的歷史久矣,《詩經》〈谷風〉中即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說明兩、三千年前的古人已知薺菜之甘美。時至今日在中國大陸,最愛吃薺菜的,應該是江南一帶,好比說我那祖籍江蘇的父親,生前便酷嗜薺菜清香的滋味,尤其喜歡薺菜餛飩。

各地皆有春之味

其實,食薺者並不限於江浙人士而已,福建泉州有正月初七食七寶羹的習俗,而薺菜就是那羹中的七寶之一。此一食俗被先民從唐山帶至臺灣,如今則已不復存在。倒是日本人保留了從平安時代流傳至今的類似年俗,為祈求身體健康,遠離疾病,在陽曆元月七日這一天喝七草粥,七草當中亦有薺菜。
大年初七這一天,我取出一團薺菜,稍解凍後切碎。在鍋中炒肉末,加雞高湯煮開後,將切小丁的嫩豆腐滑下鍋,再沸騰後即入菜末,待湯滾後加鹽調味,薺菜貴在清香,不宜用蔥薑蒜等辛香料調味,頂多撒一點白胡椒粉,起鍋前若勾芡,則成豆腐羹,我不愛濃稠口感,省略這一步驟,端出一碗薺菜豆腐湯,趁熱喝下這芬芳馥郁的春之味。

除夕祭祖不忘本

立春了,農曆新年轉眼將至,大年除夕夜,想來有很多家庭要祭祖。父親還在世時,自稱「無神論者」,他常說:「我不信世間有神佛,但是我相信祖先,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因此,我家雖從不「拜拜」,亦無神桌,除夕卻一定祭祖。
還記得每逢年三十的下午近傍晚,父親會揮毫在紙上寫下「韓氏歷代祖先之牌位」,貼在五斗櫃後的牆上,然後在櫃上燃起香爐,櫃前打開一張折疊桌,將一些年菜排在桌上。父親先拜,行三跪九叩禮並上香,接著是出身於基督教家庭的母親。她雖未受洗,但尊重娘家信仰,並不捻香亦不跪拜,都是在祖先牌位前鞠個躬,致意一下就好。再來就是我們四個小孩,按排行順序,輪流在祖先牌位前跪下,叩首三次,大姊先拜,小弟最後。
一直以為傳統習俗就是這樣,成年後方知,我們家的禮儀不但簡化許多,且換做別人家,應該是我弟弟先拜,排行老三的我最後,因為弟弟是男的,「長子」是也。我也到那時方明白,我父親其實既傳統又現代,他要兒女不忘本,卻沒有男尊女卑那一套舊觀念,我真感謝我有開明的父母。

過年必吃十香菜

父親走後,我家再也未祭祖,儘管少了儀式,然而我始終把祖宗放在心裡,從未忘記自己是誰、祖先自何處來。他們分別來自蘇北、臺南、高雄,以及數百年前的閩南,而我出生在北投,自認是臺北人。
這個春節,儘管仍不祭祖,過年必吃的十香菜卻一定要做,這個傳統不能在我這裡斷掉。十香菜,又稱十樣菜或什錦如意菜,聽父親說,是他老家過年必食的素菜,由十樣無葷腥的食材組合而成。十香菜也是我們全家最愛吃的年菜,每年除夕前一天或當天早上必炒上一大缸(真是一缸,不只是一鍋而已),春節期間餐餐取出一大盤的份量,爽口開胃,往往是我家餐桌上第一個盤底朝天的菜。
前兩天,我檢查了家中櫥櫃和冰箱的南北乾貨,還上傳統市場「田野調查」了一下,打算為今年的十香菜準備胡蘿蔔、芹菜、豆乾、香菇、金針、木耳、黃豆芽、冬筍、薑和榨菜。其中形似如意的黃豆芽需掐去鬚根,其他一律切絲,以油和鹽分開炒至斷生後,合在一起拌炒便可。此菜冷熱皆宜,食用前拌一點醋和香麻油,更芳香適口。
作者:韓良憶
飲食旅遊作家和譯者,曾旅居歐洲十三年,目前和荷蘭丈夫定居臺北。自認是饞人,對美食有信仰,樂於動手烹飪,愛旅行,愛散步,生活中不能沒有書本、電影和音樂。曾在報紙和電視媒體工作,還當過電影助理製片,目前在臺北BRAVOFM 91.3 電台主持節目,並為多家報刊撰寫專欄。著作加起來近二十本,譯作更多。
關於《家常好日子》
味覺佐以回憶,往事揉進書寫,最美味的文字,在韓良憶的「食話」裡。每一天,都耐人尋味,每一天,都是家常好日子。且讓我們用飲食與記憶,歌頌安適妥貼的日常生活。
《新北市文化》季刊第46期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年6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加入官方臉書粉絲團「讀新北 Reading Life」文章與活動訊息不漏接
紙本刊物免費索取,請洽新北市化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