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查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一)

時間的創造, 始於神創造天地之際。隨著 神創造天地的時序漸進,神在創世記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

神讓人類衡量時間有了它的定律。 在沒有時鐘的年代, 觀看日月星辰亦如今日的準時。在約翰福音 11:9那裡, “ 耶穌回答說:“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時嗎?” 也就是說主耶穌為我們解釋了 神創造天地之際, 白日十二小時, 夜晚十二小時。

主耶穌將一些神學家解釋六天創造, 每天可能是千年之久的說法否定了。主耶穌更將進化論者天地已經存在億萬年的理論否定了。

在羅馬書1:19-22祂解釋說, “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 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因為他們雖然知道 神,卻不當作 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

因此, 一天二十四小時, 就是上帝說有, 就有; 說立, 就立的創造大能, 時間也不例外。傳道書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神讓從天地之始, 直到天地之終的審判日, 一切終將分秒不差的發生。

在 神創造天地之後的第六天,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 於是神讓時間進入我們人類的血液中, 生死的時間表也已經預定在我們體內的基因中。

時間是上帝給我們人類的禮物, 但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犯了罪, 虧缺了 神的榮耀; 於是讓原有的永生變短了太多太多。始祖犯罪的基因代代相傳, 人類的一生在詛咒之下縮短了許多。 相較於應有的永生(長生不死), 時間對每一個人, 相較於古人也變得屈指可數。

在聖經中, 神對我們說到一個永恆的過去, 與永恆未來的畫面。 詩篇 90:1-2說, “ 主啊,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祢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祢是 神!

人類微小的心靈, 絕對沒有辦法去思考永恆的神性是怎樣的一件事。

在上帝的榮耀中, 在永恆裡沒有時空的焦聚, 直到創造發生之始。人類想像中的大爆炸(Big Bang), 有可能只是在 神創造天地之後, 觀測太空的一種假設?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Theory of relativity) 面對無窮的宇宙, 也甚至難以觸及永恆與創造之間的皮毛。達爾文的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 也僅僅是認猿猴為父的笑話。當禮失而求諸野, 人類沒有了聖經的權柄, 我們什麼不公不義的事都做的出來。

聖經創世記第5章提及古人能活到900多年, 照樣耳聰目明。 今人能活70, 80, 已是疾病纏身; 能夠活至百歲, 實在是上帝的祝福。

例如” 創世紀5:4-5說, “亞當生塞特(Seth)之後,又在世八百年,並且生兒養女。亞當共活了九百三十歲就死了。”

如果亞當的後代計算正確的話, 人類的歷史, 從創造天地, 直到在進入流奶與蜜之地之前的公元前1407 年, 直到那個時候天地大概已經存在了9600多年???

申命記 34:7說, “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

當上帝創造人類之際, 上帝就已經將祂最高的祝福鋪設在我們的眼前。但誠如聖經所說, 因為我們的私慾在我們的罪身中和聖靈爭戰, 於是禍患與患難油然而生。

約伯記 5:6-7說, “ 禍患原不是從土中出來;患難也不是從地裡發生。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

做為一個重生的基督徒, 我們應謙卑的學習及數算自我一生的時間。

詩篇 39:4-6說, “ 耶和華啊,求祢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的壽數幾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祢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數,在祢面前如同無有。各人最穩妥的時候,真是全然虛幻。世人行動實係幻影:他們忙亂,真是枉然;積蓄財寶,不知將來有誰收取。”

傳道書 1:2-5說, "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

詩篇(KJV) 90:3-10繼續說, "祢使人歸於毀滅(destruction),說:“你們世人要歸回。”在祢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過去的一更。祢叫他們如水沖去,他們如睡一覺。早晨,他們如生長的草,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我們因祢的怒氣而消滅,因祢的忿怒而驚惶。祢將我們的罪孽擺在祢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祢面光之中。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祢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屬靈上來說, “在祢看來, 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過去的一更(For a thousand years in thy sight are but as yesterday, when it is past, and as a watch in the night)。”

我們必須知道, 當我們在這個塵世走到最後, 沒有任何一個人, 能夠依靠任何方法可以讓我們多活一秒, 那時候我們便要如飛而去。因此,這是一個非常審判性的語言, 它的權柄在於掌管生, 又掌管死的耶和華 神, 也就是主耶穌基督。

在人看來, 千年已過, 這是一種無奈而且無可挽回之事; 即使是夜間的一更, 我們也無力回天。現在讓我們翻到聖經彼得後書一個相關的經節, 看看一千年時間的真正意義。兩者是否有著直接的關係?

彼得後書3:3 -9說, “第一要緊的,該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的私慾出來譏誚說:“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他們故意忘記,從太古憑 神的命有了天,並從水而出藉水而成的地。故此,當時的世界被水淹沒就消滅了。但現在的天地還是憑著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沉淪的日子,用火焚燒。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有一個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 和合本的中文翻譯有一點點問題?

中文聖經和合本說“親愛的弟兄啊, 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 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希臘原文翻譯成為英語說”But beloved, be not ignorant of this one thing, that one day with the Lord as a thousand years, and thousand years as one day” 。因此KIng James Version正確的翻譯應該是” 親愛的, 有一件事不可忘記, 與主同在一日如千年, 千年如一日” 。

因此詩篇第90章的” 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過去的一更”, 是聚焦於對一個沒有主耶穌基督為救主人們的警告。

而彼得後書的 ”與主同在一日如千年, 千年如一日”, 從上下文裡, 則強調已經被拯救贖回的人們, 已經在天上永恆的國度裡! 雖然末日尚未到來, 仍有一些沒有被拯救的人們, 但祂定意將他們拯救到底。(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i Jeremiah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Wei Jeremia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23
聖經約書亞記中提到雅煞珥書是件很獨特的事情。 雅煞珥書(The Book of Jasher) 從希伯來字面上看- Sēper haYYāšār, 就是“義人之書 - the Book of the Upright, "的意思! 屬靈上, Jasher-H3477乃是most uprightness
2023/01/23
聖經約書亞記中提到雅煞珥書是件很獨特的事情。 雅煞珥書(The Book of Jasher) 從希伯來字面上看- Sēper haYYāšār, 就是“義人之書 - the Book of the Upright, "的意思! 屬靈上, Jasher-H3477乃是most uprightness
2023/01/23
聖經出埃及記年歲表(二) 公元前1916年, 雅各(拉結-Rachel)生約瑟 創世記 30:22-24說, “ 神顧念拉結,應允了她,使她能生育。拉結懷孕生子,說:“ 神除去了我的羞恥。”就給他起名叫約瑟(Joseph-h3130 let him add or adding),意思說:“願耶和華
2023/01/23
聖經出埃及記年歲表(二) 公元前1916年, 雅各(拉結-Rachel)生約瑟 創世記 30:22-24說, “ 神顧念拉結,應允了她,使她能生育。拉結懷孕生子,說:“ 神除去了我的羞恥。”就給他起名叫約瑟(Joseph-h3130 let him add or adding),意思說:“願耶和華
2023/01/22
聖經出埃及記年歲表(一) 聖經創世記與出埃及記對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入出埃及, 徘徊在曠野四十年, 最後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的一切描述甚詳。但從進入埃及直到出埃及, 在這幾百年之間, 許許多多的歷史學家,古埃及學者,神學家,考古學家, 科學家..等等窮畢生之力, 試圖靠著無止境的挖掘, 歷史上的
2023/01/22
聖經出埃及記年歲表(一) 聖經創世記與出埃及記對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入出埃及, 徘徊在曠野四十年, 最後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的一切描述甚詳。但從進入埃及直到出埃及, 在這幾百年之間, 許許多多的歷史學家,古埃及學者,神學家,考古學家, 科學家..等等窮畢生之力, 試圖靠著無止境的挖掘, 歷史上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應該許多人知道,創世紀第一章描述了神藉著說話和六天的時間,創造了地上的許多生物,但卻很少人知道這與第一節的「起初神創造天地」不知道隔了多久,並不是同一次創造。對我而言,這一段描述剛開始僅僅只是好看的「神話故事」,但當瞭解了許多的細節之後,已經成為珍貴的啟示!它的重要性甚至主導了整套新舊約聖經,因為在
Thumbnail
應該許多人知道,創世紀第一章描述了神藉著說話和六天的時間,創造了地上的許多生物,但卻很少人知道這與第一節的「起初神創造天地」不知道隔了多久,並不是同一次創造。對我而言,這一段描述剛開始僅僅只是好看的「神話故事」,但當瞭解了許多的細節之後,已經成為珍貴的啟示!它的重要性甚至主導了整套新舊約聖經,因為在
Thumbnail
在YouTuber地球旅館頻道,看到裡面的一集,它的標題是,發現「永生」的秘密!原來我們的年齡和宇宙一樣大!覺得很好奇,就打開來看,看它到底是在說些什麼。 節目一開始就說,我們每年過生日的時候,看著蛋糕上越來越多的蠟燭,到最後蠟燭裝不下了,就改成數字,不禁感嘆時間過得有多快。 可是,如果有人告訴你,
Thumbnail
在YouTuber地球旅館頻道,看到裡面的一集,它的標題是,發現「永生」的秘密!原來我們的年齡和宇宙一樣大!覺得很好奇,就打開來看,看它到底是在說些什麼。 節目一開始就說,我們每年過生日的時候,看著蛋糕上越來越多的蠟燭,到最後蠟燭裝不下了,就改成數字,不禁感嘆時間過得有多快。 可是,如果有人告訴你,
Thumbnail
研究實證科學的人都知道,現代一切學科的前提是:T>0。T(Time)的意思是時間。也就是説,科學所研究的是宇宙已經形成之後的事物和現象。至於(T<=0)“宇宙形成之前有什麽”以及“宇宙如何形成”這兩個問題,對不起,只有猜想和假説,並無任何證據。
Thumbnail
研究實證科學的人都知道,現代一切學科的前提是:T>0。T(Time)的意思是時間。也就是説,科學所研究的是宇宙已經形成之後的事物和現象。至於(T<=0)“宇宙形成之前有什麽”以及“宇宙如何形成”這兩個問題,對不起,只有猜想和假説,並無任何證據。
Thumbnail
今天來談談演化論。 我知道很多教會反對演化論,但他們也反對很多東西,尤其是各種科學證據,反到讓自己變笑話就算了,讓很多人對基督教產生誤會可一點都不好玩。 理性主義、現代科學、研究倫理,這些全是源自於基督教,結果有人出然把它們切割開來,甚至加以排斥,這才真的是屬撒但的愚蠢行為。 去查一下中世紀歷史很輕
Thumbnail
今天來談談演化論。 我知道很多教會反對演化論,但他們也反對很多東西,尤其是各種科學證據,反到讓自己變笑話就算了,讓很多人對基督教產生誤會可一點都不好玩。 理性主義、現代科學、研究倫理,這些全是源自於基督教,結果有人出然把它們切割開來,甚至加以排斥,這才真的是屬撒但的愚蠢行為。 去查一下中世紀歷史很輕
Thumbnail
關於自由意志,其實我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大概把我要表達的的講完了 (1、2、3),不過前幾天太太跟我聊了一下她最近讀經的想法,提到上帝「事先」知不知道亞當他們會犯罪這件事情,還有蛇會亂來這件事情上帝知不知道。 是說,應該知道對吧?那為何還讓事情發生? 當然,之前我解釋過以全知全能的角度,上帝是如何「使
Thumbnail
關於自由意志,其實我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大概把我要表達的的講完了 (1、2、3),不過前幾天太太跟我聊了一下她最近讀經的想法,提到上帝「事先」知不知道亞當他們會犯罪這件事情,還有蛇會亂來這件事情上帝知不知道。 是說,應該知道對吧?那為何還讓事情發生? 當然,之前我解釋過以全知全能的角度,上帝是如何「使
Thumbnail
人類不時都會問一個問題,我問我是誰?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有人說世界皆空,我不是我,我問我是誰,我就是我! 聖經的第一卷書就是創世記,是要回答人類的這個問題,人的來源,人是跟世界、動植物及萬物的差別是什麼?
Thumbnail
人類不時都會問一個問題,我問我是誰?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有人說世界皆空,我不是我,我問我是誰,我就是我! 聖經的第一卷書就是創世記,是要回答人類的這個問題,人的來源,人是跟世界、動植物及萬物的差別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